【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其对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有“数学味”这一教学要求,这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从开展富有“数学味”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入手,对开展富有“数学味”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开展更有“数学味”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味”;策略
作者简介:蔡德顺(1975—),男,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犀溪中心小学。
数学是小学阶段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按照有关的教学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束缚,探究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数学味”,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容易遇到一些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开展富有“数学味”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那些学习能力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易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等问题,甚至会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产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开展富有“数学味”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1]。
现阶段,许多新的数学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在教学中。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让日常教学富有“数学味”,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而且能够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适应课程改革的趋势[2]。
二、开展富有“数学味”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注意事项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探究更有“数学味”的教学策略,并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为了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合理采用趣味性教学的方法,在讲解教材知识的过程中,运用自身的幽默感、语言、肢体动作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其他同学进行互动,打造高效且富有“数学味”的课堂。教师应避免出现过于注重教学的趣味性的问题,遵循合理性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开展富有“数学味”的教学时,除了适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还应采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以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3]。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将教学的趣味性和“数学味”相结合。为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学完课堂知识之后开展智力游戏。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发学生智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能否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会对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产生影响。为了让教学富有“数学味”,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少教师通常会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小组成员讨论出答案,再让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回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开展更有“数学味”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
“数学味”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为了突显小学数学教学的“数学味”,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改进,充分发挥富有“数学味”的教学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作用,合理制订数学教学方案,以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这样能够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课堂知识,有效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升数学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更有“数学味”的教学时,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数学理论知识生活化、具体化,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这有利于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在得出正确答案之后,获得成就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水平。
为了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让教学更有“数学味”,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有效达成学习目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比如,教师在讲解“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之后,为学生创设关于购物的情境,要求学生计算购买某些商品所需的金额。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已知袜子的单价是3.5元,肥皂的单价是4.5元。那么购买1双袜子和1块肥皂需要多少元?”学生经过思考,可以明白将袜子和肥皂的单价相加即可得到这道题的答案为8元。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检查他们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如果他们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那么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及时改正。采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将这些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激发探究数学知识的动力,同时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互动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而不注重课堂互动和学生的实践操作,就容易出现学生难以透彻理解课堂内容、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停留在表层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合理设置互动环节和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相关问题,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对所学知识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让教学更有“数学味”[4]。
比如,在教学关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并引导学生了解图形变换的方式。以旋转的相关知识的讲解为例,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展示梯形、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要求学生画出这些图形向左旋转90°和180°后的样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完成一些更复杂的任务。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画有一个长方形的方格纸,让学生先将这个长方形向右旋转90°,再向右平移3 cm。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既能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能熟练掌握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的使用方法。这对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构建“互联网+‘数学味’”的教学模式,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部分小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学习能力有待提升。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难度较大。为了让教学更有“数学味”,保证教学活动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拓展教学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其与教学的“数学味”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构建“互联网+‘数学味’”的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选择趣味性与“数学味”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比较复杂、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学生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的难度,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在“轴对称”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考虑到知识的抽象性较强,教师运用“互联网+‘数学味’”的教学模式,向学生展示知了的翅膀、七星瓢虫的背部等轴对称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在图中所描绘的图形上,画一条与它们的中线重合的虚线,让学生思考如果将这些图形沿着虚线折叠,两侧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发现折叠之后,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进而得出“轴对称”的定义。在上述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明白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发现其中的规律,加深对轴对称的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激发探究问题的热情,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改进自身的教学工作,认识到“数学味”对自身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重要性。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数学味”,合理采用具有趣味性和有利于开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参与课堂互动和实践的机会,构建“互联网+‘数学味’”的教学模式,打造更有“数学味”的课堂;并且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潇湘数学教育工作室,非常团队之湘潭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走进小学数学“三味课堂”[J].湖南教育(B版),2021(02):42-44.
[2]黄婧.返璞归真:彰显小学数学课堂的“数学味”[J].基础教育论坛,2021(10):37,39.
[3]毛崇腾.构建“数学味”课堂 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名师在线,2022(18):14-16.
[4]吴秋明.数学味、家国情,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样态:以“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一课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3):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