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和青春期的成长节点,因而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难题。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有些管理者在管理学生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当行为,在无意之中伤害到了学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要优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基于此,文章通过论述初中教育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加强初中教育管理的要点与策略,以提升管理者管理水平。
【关键词】初中学校;管理模式;管理策略
作者简介:李贤伟(1975—),男,广东省潮州市官塘初级中学。
纵观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相对而言最为特殊。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开始慢慢脱离小学时的天真,进入青春期的成长阶段,会对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并开始质疑家长、教师的要求。简而言之,初中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处于树立的关键时期。如果管理者不对教育管理工作重新优化,学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导致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出现顶撞教师、学习社会恶习、抗拒学习等不良表现。因此,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是当前初中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核心任务。
一、初中教育管理工作的特点分析
近几年,初中学校的学生主体已经逐渐过渡到了00后。而很大一部分00后学生几乎都是在宠爱甚至是溺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他们的自控能力、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较差,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基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关教育人员需要开展更高水平的管理工作,并在此过程中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培养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初中阶段的生活,实现学习角色的转变,推动其身心健康发展。
二、初中教育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
(一)教育管理的关注点比较片面
初中的教育管理工作并不只局限于教学方面,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保护工作等。但大多数管理者通常只重视学生的课堂纪律问题,对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自卑、急躁、厌倦等负面情绪,没有及时做好疏导工作。同时,对于学生人身安全的保护工作也存在许多疏漏之处。除此之外,还有部分任课教师对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这是学校管理部门以及班主任的任务,因此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可疑表现不闻不问。综合以上原因,由于管理者对管理工作的关注点比较片面,导致全体教职员工的管理参与度较低,没有形成默契的配合,进而导致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低下。
(二)没有做好学生的沟通工作
许多教育管理者在落实管理工作时,采取的方式通常比较强硬。既没有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学生的感受,也没有做好学生的沟通工作,只是命令学生必须要按照某些规章制度去做事,这样的管理方式相对欠妥。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比较敏感,若强行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此外,有些犯错的学生可能并非出自真实意愿,而是因为一时的疏忽或个人苦衷。因此,管理者在落实某些制度或抓到学生犯错时,不宜武断地判断学生的行为性质,而是要耐心地与学生沟通,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让管理更加的公平公正。但大多数管理者并未注意到沟通的重要性,这也导致管理者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逐渐僵化。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脱离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身体发育、思维初步建立的关键时期。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在这个时期,学校、教师与家长对于孩子的良性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在学校内,教师的教学内容一定要注重质量,尤其是不能与生活脱轨,这样才能起到对学生良好的引导与培养作用。
(四)管理方式缺乏创新
当前,许多初中学校的教育管理者依旧沿袭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比方说,管理者在纠正学生的犯错情况时,常常会采取全校通报批评或直接通知家长这两种方式。虽然通报批评、通知家长的方式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相对而言也失去了缓和的余地。学生的心理很容易遭到打击,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心理抗压能力较差的学生很容易一蹶不振,使得学校的管理工作起到了反作用。
(五)未能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下,管理者无法准确地定位自身在管理中的角色,出现了角色定位偏差的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部分教育人员在管理中都会以自身为中心进行管理,未能从学生的角度看待班级事务,导致相关教育活动无法有效进行。同时,他们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看待事物的差异性,导致学生在管理中时刻处于被动地位,自主性和自律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且无法进行自我管理,这样的管理模式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不利于后续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三、加强初中教育管理的要点
(一)教育管理应保持良好的弹性
规章制度不外乎人情,虽然在初中学校中制定严格的管理条例十分重要,但是管理者也不能完全死板地按照规定来工作,而是要保持良好的管理弹性。根据某些特殊情况,也要适时地放宽规定,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比方说,有一名学生因为家住的地方离学校太远,每天都需要起很早去赶班车,而早去学校的班车趟次很少,如果学生因为什么其他的原因而错过班车,就可能会迟到。通常情况下,当学生迟到的次数过多,都会被管理者记录存档。但由于该学生的问题比较特殊,管理者可以与学生的家长和班主任沟通,适当放宽学生的到校时间。这样的弹性化管理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缓解了这名学生的早起压力,对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也是有利的。
(二)教育管理应加强情感渗透
由于管理者与初中生之间的沟通不足,因而在管理的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应当加强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渗透的方式,提高师生之间的亲密度,让学生能够认同并支持管理者的工作。对此,管理者在落实管理工作之前,需要对学生的具体信息进行归档,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2]。在此基础上,确定聊天的方式。比方说,A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成绩较佳。后因家庭变故,成绩一落千丈,性格变得更加自卑。当管理者和班主任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情况,就要对症下药,从情感上给学生带来温暖,让学生能感受到学校老师对他的关心,以帮助他及时摆脱迷惘、失落、脆弱的状态,回归到生活学习的正轨上来。
(三)教育管理应以素质培养为核心
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管理者应当明确工作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管理者要向三方面努力:一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是让学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社会中的某些恶习;三是通过教育疏导,缓解学生的心理问题。简而言之,管理工作的开展要从学生的教育、习性、心理三个层次入手,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
(四)教育管理应营造健康的氛围
教育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环境的创建,利用和谐的班级环境,对学生的情绪进行正向感染,如在开学时召集学生共同开展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之间的凝聚力。由于初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强,面对新鲜事物敢于尝试,因此他们更乐于参与到这种活动之中,并展现出自己的能力。在一些节日前,管理者也可安排各类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如通过开展设计活动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在此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完成活动。管理者要忽略自身的角色定位,与学生保持平等关系,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畏惧感,在心理教育中吐露心声,从而营造健康的教学氛围。同时,管理者在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情境时应融入相关的实际案例,使学生对心理健康及正确三观的重要性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以此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目的。
四、加强初中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组织学校、家庭、社会的多方管理合力
如果初中学校的管理工作只让教育管理部门全权负责的话,很难面面俱到。管理者除了要统筹全体教职员工的教育力量以外,还要与学生的家长、社会上的教育机构形成多方的管理合力,才能更好地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成长中的隐患[3]。比方说,学生在家中被家长的溺爱娇惯出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在学校频频与同学和教师发生冲突。此时,管理者就要积极地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为家长分析溺爱教育的危害,并帮助他们一同慢慢纠正学生的行为习惯,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再比如,管理者可以寻求社会教育机构的帮助,让他们组织志愿者定期检查学校周边的网吧和游戏厅,监督是否有学生逃课出来上网的情况出现。同时,管理者也可以在管理部门设立投诉箱等设施,虚心接受教师、学生、社会上提出的管理意见。由此,集多方的教育合力,有效提升初中学校的管理水平。
(二)完善学校的安全管理制度
初中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整个教育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通常容易出现疏漏,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比方说,有些学生在午休、晚自习、自修课等时间段,会偷偷地逃课,通过翻墙和钻洞等方式离开学校,去周围的网吧和游戏厅上网。而学生翻墙和钻洞的行为都比较危险,很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因此,管理者应当定期做好巡查工作,检查学校的栏杆是否完好,监控器有没有监控不到的地方,并加大巡逻防控力度,最大程度上避免此类型事件的发生。同时,提前准备好防治外伤的喷雾和药品,以加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由此,做到多管齐下,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为学生的人身安全保驾护航。
(三)定期组织师生交流会
针对管理者和学生之间沟通不足的问题,管理者可以定期组织师生交流会,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自己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感受,以及对管理者的客观评价,以此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管理者要与学生们开诚布公地交谈,从而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同时,管理者也能根据学生的看法,找出自己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在此基础上,以学生的意见作为改革管理工作的参考,不仅契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能让学生对管理者产生信任感、依赖感。从整体角度上看,师生交流会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锻炼管理者的沟通能力,提高其教育管理的水平。
(四)优化教育评价标准
初中是学生进入深化学习的初始阶段,这一过程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形成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同时,管理工作者在学生心中的地位是比较高的,所以很多学生都很在意管理人员的想法与评价。管理者要了解学生这样的心理需求,当学生有良好表现时,要多给予学生正向的鼓励。当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问题时,管理者首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的根源,其次要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指出学生的缺点,最后再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单从教学管理方面来看,影响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原因就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习惯用分数来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明显是错误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当与全体教职工人员共同认真思考,重新厘定评价标准。学生的考试成绩只能作为其中的参考之一,还要综合学生的品德、劳动、审美、体育等多方面的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4]。当学生能得到管理者和教师们全方位的客观评价,就会在无形之中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与自信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一些健康的行为习惯,并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以收获更多来自教师与管理者的赞扬与肯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就会进入一种良性循环。
结语
初中阶段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秉承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心理状态,来进行科学的教育指导与管理工作。这是一项水滴石穿的长期任务,管理者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耐心与恒心,还要积极地与家长、社会建立合作关系,力求全方位地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监督,完善管理体系,为初中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晓英.初中教育管理中的师生沟通问题研究[J].新智慧,2021(06):27-28.
[2]闫承喜.人本教育视域下初中教育的管理[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04):149-150.
[3]白云.从素质教育视角看初中教育改革[J].文学教育(下),2020(08):126-127.
[4]石翠萍.以自主管理为本 以团队建设为由:摭谈人文关怀下初中班集体的教育与管理工作[J].华夏教师,2020(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