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为介,扬汉名

2022-12-29 00:00:00党洋洋冯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2年9期

【摘 要】“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武汉因水而成城,因水而成名,基于此,从“得水生城”“因水兴城”“依水塑城”和“水促文兴”四个主题打造“水为介,扬汉名”研学课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了解武汉市的发展历史、产业转型、防洪治灾、文化观念等,不仅能够学习地理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了解了“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和独特的水文化,深入思考人地关系。

【关键词】研学;高中;课程设计;地理;水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9-094-03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在城中交汇,形成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隔江鼎立的格局,市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四分之一。作为中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突出的地理优势和独特的自然资源,让武汉成为地理研学课程的绝佳目的地。本课程将围绕水文化向学生传递地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地关系,深刻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理念。

本研学课程面向高中生,主要以高二学生为主,学生规模约为150人,分为A、B两线(每线75人)。该阶段学生已经学习过必修一、必修二的基础地理部分,对于有关地理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初步运用地理思维解决简单的地理问题,积极配合教师开展研学活动。另外,该阶段学生的自理能力和安全意识有了较大的提升,为研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的前提保障。

研学目标设计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研学旅行作为实践活动类型课程,是研究性学习与体验性学习的结合,“情”的目标应该在先,能力目标再其次,知识目标应该在最后[1]。基于此,“水为介,扬汉名”主题研学课程的主要目标设计为以下三个方面。

1.情感目标

树立人地协调观,深刻理解国家生态战略。习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水银山”,并将“绿色”纳入新发展理念,美丽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之一。在本次研学中,学生们将看到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政策带来的真实改变,在与水相处的这座城市中感受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树立人地协调观,深刻理解国家生态战略。

留下美好回忆,描绘未来大学梦。在研学课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繁忙的课程学习之外感受师生同游的快乐和感动。同时,在研学中学生将参观国内知名高等学府——武汉大学,聆听知名教授的讲座,感受大学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从而更好地描绘自己的大学梦。

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从农耕文明时代武汉得水生城,到近代民族工业艰难起步,再到实现从“黑色”到“绿色”的产业转型,武汉在新时代快速腾飞,武汉的发展史又何尝不是新中国发展史的缩影呢?因此,在研学课程中学生将通过武汉的发展感悟中国发展的艰辛与不易。

2.能力目标

合作能力——本次研学中的大多数活动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地理教学的生命力。

地理实践能力——本次研学中所有行前资料中看到的知识都会在第二天用于实际活动中,锻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另外学生可在野外依据教师布置的任务,自行探究,实地考察、调查,发现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提升信息素养——学生利用网络、书籍提前查找有关资料并利用在实地参观中获取的信息完成任务,提高信息素养。

3.知识目标

在研学课程中,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学习课本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参观汉阳铁厂,学生将明确影响工业选址的因素有哪些,可以较为全面地分析影响某一工业选址的因素;在野外对当地的植被进行观察,掌握辨别植物的方法,从而识别其植被类型;通过参观雨水花园,学习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过程,辩证地思考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探究湿地的综合治理;通过对武汉城市规划的学习,了解区域的含义及类型;通过长江与汉江“清浊交界”这一特殊现象,探究河流含沙量对中下游的影响。

研学内容设计

1.课程主题

围绕武汉的水文化设计了“水为介,扬汉名”的主题研学课程,共有四天行程(研学总体课程安排见表1)。

2.活动安排

第一天:“得水生城”——武汉市民之家城市规划展览馆、汉口龙王庙、武汉关码头

选取城市规划馆作为研学的第一站,学生可以在参观过程中了解武汉的现状、发展战略及未来规划,通过武汉得水生城的历史,了解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在带领学生学习汉口龙王庙及武汉关码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影响码头布局的因素,聚焦河运对武汉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深入了解武汉独特的码头文化。

第二天:“因水兴城”——楚河汉街、张之洞和汉阳铁厂博物馆

选取武汉“六湖连通工程”中的成功案例——楚河汉街来设计研学课程,学生可以借此了解城市湿地治理的政策措施,探究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和商业街的基本特征。通过参观张之洞和汉阳铁厂博物馆,学生可以探究工业选址的影响因素以及思考工业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借此了解近代工业崛起的艰辛与不易,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第三天:“依水塑城”——青山江滩公园

学生在该地首先会通过野外观察,识别主要植被,了解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城市湿地的现状;其次,以城市中常见的洪涝灾害为例,通过兼具防洪功能的城市景观让学生了解城市和个人应如何应对自然灾害。在带领学生学习洪涝灾害时,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政府的应对举措,更要引导学生思考在洪涝灾害面前应该如何正确自救避险。

第四天:“水促文兴”——粮道街、武汉大学

在武汉当地人常来的粮道街,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正宗的“过早早饭”,并且以武汉美食热干面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对居民的采访来探索热干面与武汉“码头文化”之间的关系,感受“水”是如何促成了一座城市的饮食文化;最后一站来到武汉大学,学生将在此感受高校的氛围和魅力,聆听专家学者关于水文化的讲座,进一步领悟水之于武汉、之于人类的意义。

3.评价与反思

所有参与的学生、家长及老师在研学旅行结束后需填写研学旅行实施评价表来反馈研学课程效果(表2)。该表参考2020年3月21日开始实施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规范》中的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评价表,满分为 100分,其中:课程评价60分,服务评价40分。

结 语

在这四天行程中,学生除了能够学习地理知识和技能,还将体验各种各样有趣的集体活动,深入了解当地独特的文化,迎来一次别开生面的旅游体验。

第一,知识与技能体验。在此次研学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专业的地理知识,更能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增长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第三天“依水塑城”的行程中,学生们将借青山江滩的海绵城市建设和防洪涝灾害设施了解城市怎样与水和谐相处,并且学习遇到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进行避灾、防灾演练,切实把知识转化为实用技能。

第二,活动体验。本次研学旅行安排了很多学生在传统课堂上体验不到的活动,增添了行程的趣味性,让学生边玩边学。活动包括:“我坐轮渡去上学”——乘坐轮渡体验汉江两岸市民的日常交通方式;“我和居民聊聊天”—— 在粮道街与居民访谈了解武汉独特的“过早”文化;“找不同”——发现青山江滩公园地面、布景和普通公园的不同之处;“绿色环保从我做起”——每日行程结束同学们都要捡拾地面垃圾,除了欢声笑语什么也不留下……

第三,情感体验。通过参观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学生们将了解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历史,体会工业起步期的艰辛和不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除此以外,我们还紧密结合时事,学生除了学习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还将观看“720河南特大暴雨”中的感人瞬间视频,感受中国人民守望相助、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精神。

第四,地方文化体验。在武汉关码头,学生可以通过码头功能的转型感受武汉码头文化的变迁,在当地居民每天“过早”的粮道街,学生可以感受武汉“过早文化”,进而思考武汉的码头文化对武汉饮食、方言、生活习惯等的影响,站在更宏观的角度,从文化层面思考水对城市居民和城市人文习俗的影响。除了自我思考探索,我们还安排了高校教授关于“水文化”的讲座,让学生们更加科学客观地去思考水文化,思考人类该如何与水、与自然相处,形成更加全面的人地协调观。

参考文献

吴颖惠等. 研学旅行学校指导手册[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