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市城区中心小学 杨耀霞
进入三年级,学生学习的容量加大,学习的难度也在逐步加深。学生要从二年级的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而三年级属于一个转折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一体化的思考和构建。以练代讲,教师可以通过任务指派构建驱动任务型的支架,让学生围绕本单元的主题开展学习,主题支架的搭建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主题是祖国山河。此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包含《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等,古诗为七言绝句,记叙文三篇包含了诗歌散文等题材,本单元阅读要素是通过关键词和关键句明确一段话的含义,同时着重强调了如何划分课文中的显著信息,合理应用词句学习语文内容,获取课文的关键知识点,了解课文的核心思想。“使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围绕一个想法简单说说自己的理由”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纵观这样的单元编排,聚焦单元的语文要素,纵横联结,层层递进,笔者在大单元教学措施中通过整合开展教学,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在整组单元教学中,教师先要明确整个单元的主题,然后分篇落实单元要素,最后对比各篇不同重点的落脚点。在整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学习的支架,以练代讲,让学生自主学习,借助练习支架,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清晰,由读到写,实现少教多学的教学目标,并让单元阅读要素扎实落地。
从画面的角度,可以更好地了解所学单元的主题,“祖国美丽的山河”,从内容上看,从祖国的东南西北到身边的美丽景色,从时间上看,从春到冬的四季更替,山河美丽无处不在。
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视角审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以任务为抓手,以教学活动为支架来推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围绕三个活动任务展开。在每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用“由读到说”的任务驱动,作为每一课的教学主支架。活动任务一:朗读课文,借助泡泡图、课后习题发现关键语句所在的位置。活动任务二:阅读课文,关注并积累新鲜的词语,想象祖国美丽山河。活动任务三:选择一到两个词语,介绍美丽的祖国山河。以指向“关键语句的理解与表达”阅读要素训练的活动支架进行指导,迁移学习方法,辐射整单元的阅读,让学生在学习中呈现出可迁移性(如图1所示)。
图1
第六单元的编排如下所示。
图2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掌握语句内容。现阶段的统编教材学习难度是逐渐上升的,在“把握主要内容”上,则是从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为止,整体呈现出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态势。“借助关键词理解一段”是本单元的精度教学目标,因此需要对该单元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细读。通过每篇课文的横向联系,明确每一篇课文承担的具体任务。以任务练习为支架,深化学生思维广度与深度,开展有梯度的思维培养教育。教师可以在下面的各篇教学中分别借助活动支架,在阅读要素上形成一股合力,使学生学习更加有效。
本单元首篇是古诗,古诗的题目就是诗的眼睛。借助读懂题目关键词句来读懂整首古诗,可以采取搭建“读—想—猜”三个步骤支架来完成目标步骤。学习任务一:“美丽山河”古诗词大赛,以“山和水”主题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借助朗诵展示的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学习任务二:“想象不同的湖光”,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参照第一首古诗的学习方式,之后将学习方式进行迁移,在学习中发现西湖和洞庭湖不同的特点。学习任务三:“读诗题,猜诗意”,通过古诗的题目,赏鉴诗歌的重要意义,反映内容的主体、写法、感情基调,感受古诗意境之美。
本单元中三篇课文结构有相似之处。《富饶的西沙群岛》全文总分总结构,第二、四、六自然段围绕关键句展开介绍。其中第五段,段落旁“泡泡语”里写的是“我发现这段话是围绕一句话写的”,通过直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提示,让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关注关键内容。《海滨小城》最后一句是总结句,第四、五、六段围绕关键句展开。在课后练习题中也要对学生进行提示,要求学生在所学的段落中寻找关键语句,并理解关键语句。《美丽的小兴安岭》采用总分总结构,围绕春夏秋冬四季来展开,每个季节都写出了树多。其中,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之间的结构相似,不同的是,没有与前两课采用一样的通过关键语句来对段落进行直接概括,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让学生借助品读重点词语来体会四季的美。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中,学习活动一:1.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完三遍的同学标上自然段序号;3.思考课文围绕哪一句写的,圈一圈。学习活动二,探索海底:1.默读第三自然段1~2遍,思考每一句写了什么?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2.再次细读,你最喜欢哪个句子,句子中的哪个词语吸引了你?学习活动三,学法迁移:1.探索海面和海鸟,用学习第三自然段的方法来学习其他几个自然段;2.想想这一段话主要写了什么,画出关键句。这三篇课文可以采取一篇主教,另外两篇“少教多学”。围绕单元语文要素,教师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需要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关键句的概念,并明确文中关键句的位置等,通过文中的关键句更好地理解文章。《海滨小城》教学中方法迁移运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文中寻找关键句,并借此来助力理解。《美丽的小兴安岭》则是通过活动的形式,制作“小兴安岭的四季名片”,借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理解关键词语并进行信息提取,通过活动习得能力并运用。梳理关键词句在段落中的位置及作用,整组课文教学由扶到放,层层递进,循序上升,学以致用。
想要实现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不断的练习与实用之中逐渐地掌握。教师应该找准每一篇课文不同的、精准的落脚点。对比的支架,核心要素不在于内容,而在于结构。在对比中,对比的不仅是这个篇章,还可以是其中的一些段落。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丰富所学内容的知识量,学习应该是多元的、丰富的。
回归整篇文章,这三篇课文的结构,《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总分总结构,《海滨小城》是分总结构。对三年级学生的从句教学要过渡到段的教学,同时也要渗透布局谋篇的意识。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教学中主要讲述了“有的……有的……”比喻句,从句子中体现事物多样性。教学《海滨小城》时引导学生关注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么写海滨小城的地理位置,怎样用色彩写出景物之美的?让学生领会语言的魅力。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可强调文章内容的“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学完三篇课文,教师通过设计延伸环节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比如,选择三个不同结构的段落,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在交流中了解段意,还明白了它们的不同点,关键句在句首可以起到整体概括的效果,在段落中间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在段落的结尾处可以对整篇文章达到总结的效果。
教师要紧扣单元要素,针对具有特点的段落要重点关注,并通过对学生的引导使其能将课文中的语言逐渐转换为自己的语言,借助实践与练习的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课文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2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海滨小城》第1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美丽的小兴安岭》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4自然段、第5自然段
此单元习作要素主要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进行习作。阅读时关注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继续进行细致的观察,展开合理的想象,仿照课文片段,记录自己的所得。学生有了这些积累和训练,就自然搭建起习作的支架。活动任务一:抓重点段落进行仿写。例如,在教学《海滨小城》时,教师引导学生从4、5、6段落中找到关键句,学习围绕关键句从不同方面写一段话。还可以带着学生参观校园,以“校园一角”为题进行仿写。活动任务二:从课后题进行练笔。《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都安排了小练笔。教师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可以先让学生学习课文中的观察方法,课后小练笔时再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从颜色、数量、动物的动作等方面进行观察,加上合理的想象,仿照4、5段的表达方式写话。
《美丽的小兴安岭》课后小练笔,你的家乡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写一段话和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从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方面写话,学生运用前几课学到的方法,挑选一个季节,写出这个季节的美。本单元习作练习逐层推进,最后进入单元的习作“这儿真美”时,学生的练写也是水到渠成了。习作不仅是写的练习,也是对阅读方法的检测和延伸。
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师要先构建合理的任务,借助情境支架的形式,让学生将所学习的内容更好地结合实际。首先要整合单元内容,明确单元的主题。例如,教师在讲解《美丽的小兴安岭》的过程中,应以小兴安岭作为主题,让学生阅读文章,使学生能从文章中领略小兴安岭的独特魅力。由于文章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存在距离,为了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积极性,需要加强文本内容和学生真实生活间的关联,比如,构建畅游全国的情境,让学生作为讲解员描绘我国各地的风景园林,并在地图上指出,阐述游览相关风景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作家所描绘的风景,理解作家的感悟。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构建真实的生活情境,同时要把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出发点,通过缩短学生和各地风景间的距离,使学生对祖国的山河广阔、风景秀丽充满自豪感。
语文大单元教学通常是借助情境任务来进行的,结合情境任务来设计学习活动,活动支架的突破口是单元内容。因此,要按照单元文本特征挖掘育人价值,运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兴趣,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使用角色支架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开展沉浸式学习。比如,在文章《富饶的西沙群岛》中,作者没有描写自身感受,而是通过城市独有的风景来展示美好的一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西沙群岛宣传片,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该地区的景观。同时,学生也会发现影片并没有配音,只有图片。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作为配音演员设计解说词,之后通过多媒体的形式来播放影片,并配合课文的阅读来开展。同时,学生还需要对思维导图进行明确的讲解,根据顺序阐述相关内容,这也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多种身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西沙群岛的美,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
搭架活动支架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应用“少教多学”的理念,在一个个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与鉴赏,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沟通与交流,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这也是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式。同时,要让学生合理应用平台资源,以多种方式展示、共享和交流资料,以直观的形象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习能力。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为学生构建任务情境,使学生能进一步开发学习资源,拉近学习与生活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