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险需求分析的保险产品创新

2022-12-29 22:34中融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时卫东
区域治理 2022年33期
关键词:保险行业保险产品保险公司

中融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时卫东

自21世纪以来,创新这个词汇就经常出现在经济学当中,而不少经济学专家和学者都认同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但是从实际来讲,创新并没有固定的定义。从保险行业来解释创新,就是指以保险公司作为主体,将某种新的市场要素与需求融入现有的保险产品当中,从而研发出新的保险产品供给市场,引起保险市场的变化,进而在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开辟出新的保险市场。也就是说,保险创新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全球化竞争的当下,唯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够应对来自国际保险行业的竞争。

一、保险产品体系

总结来讲,我国的保险体系主要由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构成。社会保险就是所谓的“五险”,即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主要覆盖的对象是雇主和雇员,为了解决失业对于劳动者生活的影响而设立的专门的基金。所以社会保险是特殊的,险种也是固定的。另外社会保险是一种强制性的福利保险,每个公司都需要为在职员工提供社保,为的就是保持国家劳动市场的稳定,进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与社会保险不同的是,商业保险的对象更广泛和多元,不但可以是人,而且还可以是物品,不但涵盖了有形资产,同时也包括无形资产,所以说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具体来讲,商业保险由寿险、财险和团体保险组成。寿险顾名思义,就是针对人开展的一系列保障险种,而财险主要是车险和家财险种,团体保险主要是健康险与建工险。对于保险公司来讲,商业险才是最主要的保险业务,投保人需要根据合同上约定的时间向保险公司缴纳费用,保险公司需要做的就是在保险合同生效的条件下履行相应的义务,二者之间的权利义务都是依照合同履行的,与社会保险相比不存在强制性。商业保险主要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其保险产品不但要满足被保险人的利益,同时也要满足保险公司的利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对社会保险的补充[1]。进入到互联网时代,降低了投保的难度和门槛,尤其是移动支付工具的出现更让投保变得更加容易,很多新的险种涌现出来,比如说“雾霾险”“隔离险”等等,为的就是满足当下客户的多样化的需求。

二、我国保险市场的实际需求分析

要基于保险需求进行保险产品的创新,那么首要问题就是要弄清楚我国当下市场环境之下,保险市场的实际需求量与需求结构,只有弄清楚这两点才能够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做好保险产品创新。

(一)保险需求量概述

在2020年我国曾有一份《2020中国家庭保险需求调查报告》,报告中显示,已经购买保险的人群当中,受访家庭人均持有保单为1.17份,而家庭平均保单为3.62份。将这份调查报告的数据与往年相比就能发现,人均保单一直保持增长的状态,但是在风险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下,我国保险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保险密度可提升的量还有很大。

分析中国银监会和保监会2014-2018年的原保费收入就可以发现,5年的时间依然呈现出上涨的态势,尤其是从2015年到2017年间,保费收入规模扩大,而且在2015、2016、2017年三年间实现了快速、大幅度的增长,但是这种迅猛的涨势在2018年的时候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并不意味着我国保险市场已经没有了发展空间,而是说明我国保险需求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5年的时间需求量翻番,而且个性化的需求也逼迫保险市场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开始朝向新的方向转变,保险的创新势在必行且要求更高。

(二)保险的需求结构分析

正如上述所言,我国保险有许多不同的划分方式,所以不同的方式划分带来的实际需求也并不相同。总的来讲,主要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从2008-2018年十年期间,我国保险行业的整体变化趋势与比例结构的调整来看,人身保险的实际增长率和行业是相吻合的,同一时期的增减呈现出波浪式的变化。但是财产保险的表现则跟整体的走势并不一样,无论整体走势较低还是整体增长速度较高,财产保险的增长态势始终十分稳定而且相对较低。足以证明我国的保险产业结构并不是均衡发展的,财产保险的比例要远低于寿险,所以财产保险的影响力要远远低于寿险[2]。而且我国财产保障需求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空间还有很大,所以其产品创新应当受到鼓励与支持。

三、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

正如上述所言,对我国保险需求量以及保险需求结构进行了分析。除此以外,要分析保险产品的相关需求,那么还需要从投保人的角度进行考虑和分析,了解影响保险需求的决定性因素,具体而言主要有两点:经济实力与社会文化环境。

(一)经济影响因素

总体来讲,经济方面对于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总共包含三方面的要素:

第一,国民经济收入水平。从国家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进行相应的分析,一个国家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着实际消费与投资的水平,如果可支配的收入相对较高,那么国民的自由支配的收入就越高,对于生活的实际需求也就越多。我国经济自从改革开放开始,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态势,在这样的速度之下,人们经过40余年的奋斗和积攒,手里掌握了大量的财富,与此同时,大众对于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那么为了保证生活质量,降低生活中存在的风险,人们就会选择购买保险的方式。尤其是对于经济比较发达而且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来讲,越是如此。但是相反,在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地方,保险密度也越来越小,而且保险的普及度也比较低,从本质上来讲,保险虽然不属于奢侈服务的行列,但是其选择前提必须是人们在满足日常生活基本需求之后,才会选择保险服务[3]。也就是说,国民收入能够直接影响保险需求,所以保险创新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收入水平来开展,提供差异化标准的保险服务,满足各种保险需求。

第二,利率水平。从货币市场层面来看,利率往往代表资本的价格,是世界各国调节货币的主要手段和工具。利率的水平高,代表着资本市场强烈需要货币,此时如果人们持有货币,那么将享受很高的利息收入,因此其他投资方式就会受到遏制。但是如果利率水平比较低,那么也就意味着资本市场货币供给超标,所以人们更期望将手中的货币通过证券、不动产或者是保险来获得高收益[4]。那么对于保险公司来讲,利率水平与保费的界定之间存在着很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银行的基准利率与未来利率水平的走势都对保险产品的成本有直接的影响。如果利率高,那么客户退保概率会上升,保险公司的实际业绩会出现下滑;如果利率低,那么保险公司的业务量将会出现上升,客户参保率会上升。但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果利率水平比预期低,那么意味着保费的成本上升了,就会产生利润差额,进而造成亏损。除了这方面,保险公司的责任准备金与利率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的责任准备金,主要是保险人对于未来发生保险赔偿而计划提出的款项,主要由纯保费与年利率复利计息的利息组成。如果利率比收益率高,那么保险公司很可能会出现准备金不足的问题,所以偿付能力就会出现问题。

第三,通货膨胀的速度。西方经济学家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是正常的,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但是如果物价持续上涨,那么就将造成货币贬值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工资实际水平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消费者的购买力在下降,所以对于保险服务的需求就会降低,保险公司的业绩也相应下降。长期的通货膨胀会造成货币的贬值,但是人寿保险一般都是长期持有的,所以一旦保险金的贬值程度超过保费的贬值程度,那么投保人的投保成本就上升了,所以参保的需求就下降了。

(二)社会与文化因素

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与落后的文化意识,都会极大地限制保险行业的发展,而分析我国发展历史就可以发现,封建统治长达两千年,宗法制的封闭性统治对于人的限制和影响是巨大的,虽然控制了风险,但是却导致社会发展停滞不前。所以社会文化水平难以达到推动保险业发展的要求,而且出现保险需求的地方商业相对发达,社会相对开放,经济流通性好。从这方面分析同样有三个点:

第一,文化水平。有相关机构调查研究显示,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人对于风险的敏感性更高,预防风险的意识也更强,希望能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降低风险[5]。所以针对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人风险意识比较弱的这一特点,应当推出不同的保险产品,开拓市场。

第二,人口结构。人口结构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家庭人口结构,另一方面是国家人口结构。从计划生育之后,我国家庭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21”家庭模式已经成为当下我国主流的家庭模式,倒金字塔的模式将一个家庭的希望和关注重点都放在了孩子身上,这种家庭模式的抗风险能力比较低。在当下我国社会福利水平之下,养老、重疾病、失业、失独等等社会问题都十分突出,所以商业险成为家庭必须,况且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人均寿命在增长,所以购买养老保险这种储蓄型的寿险,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摊销保险的成本。从国家人口结构的角度来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显现,而且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以及西方开放家庭思想的冲击,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但是医疗条件的改善也让自然死亡率在下降,这就导致我国老龄化的问题比较突出,老龄人口带来的问题就是社会养老的需求,所以长期的险种将会受市场欢迎[6]。

第三,社会福利水平。社会福利水平与保险需求之间呈现出反比的状态,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水平基本上能满足社会成员控制风险的需求,那么其投保的需求就会明显下降。但是如果国家社会福利水平比较低,社会成员承担风险比较高的时候,那么实际保险需求就会上升。我国近些年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工作效果是众所周知的,但是由于我国贫富差距问题以及区域的发展不均衡等基本国情影响,导致要达到高水平的社会福利水平与待遇还需要一定的发展时间,所以需要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和保障,满足社会上多元化的需求。所以保险公司的险种创新一定要和国家的实际社会福利制度形成融合与补充。

四、保险产品创新概述

当下全球都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促使保险产品也必须与时俱进,和时代发展相契合,充分利用新的技术与手段,在原有保险体系之下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险种创新,进而满足大众对于抵抗风险的实际需求,为我国大众美好生活提供优质服务。

(一)保险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一,创新套路化。我国保险业相对起步较晚,而且发展过程并不顺利。我国保险企业在学习先进理念与模式的同时,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改进,而是直接套用和照搬,与我国人民的真正需求是存在距离的,这样就导致了保险公司内部“样板产品”的存在,相应的保险结构、标的范围、保费、合同等等细节之处都一样,产品同质化问题十分突出,最终导致出现恶性竞争,影响保险公司发展。

第二,服务创新不足。在金融领域,很多人都是从事服务性工作的,尤其是保险行业。但是由于种种不良行为的影响,导致保险行业在我国与骗子画上等号,有保险代理为了冲业绩诱导消费者购买产品,一旦发生理赔,就会发现合同里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客户容易产生被欺骗的感觉,不会再买。而且保险行业乱象频出,实际服务水平较低,需要调整和创新。

第三,体制与管理方面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当下大多数保险公司采用的都是量化工作绩效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方式虽然能够很好地刺激从业者进行市场的开拓,但是却对从业者的生存空间造成极度挤压的状态,导致为公司与行业发展不断努力的优秀人才难以留住,从业者为了完成业绩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导致服务乱象。一旦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说明其管理的方式是存在问题的,要改变现状就要从强化管理层意识,创新管理模式开始。保险公司的体制创新不够,也导致了高管权力过大但没有受到相应的监督,很容易出现腐败问题。

(二)保险创新的建议

保险公司要进行保险产品的创新,那么大前提就是必须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来开展,在充分了解我国实际需求之后,再进行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在产品创新方面,保险公司应当针对不同的年龄、学历与收入来推出不同的产品,实行层次化、定制化的产品创新。尤其是在市场细分愈加严重的当下,保险产品的创新也要进行细分,年轻人对于保险态度开放,那么就可以增加保险的趣味性,增强保险意识。而中老年则比较保守,那么就需要针对其具体需求入手,让每个群体都能找到合适的险种。另外,保险公司还要有意识地完善体制与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加大自我监督的力度。为了更好地留住人才,避免腐败问题的发生,激发企业内部的生机与活力,那么就可以在内部构建一套公开透明的晋升机制,高管的权利义务要均衡,与此同时还要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对其权力进行限制,避免权力过大导致的贪污问题,完善法人治理的相关体系,最终保证保险公司能够实现良性发展,将精力放在险种创新上面,做好差异化竞争,避免同质化问题发生,实现保险行业高效发展[7]。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的环境当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就是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创新,保险行业也同样如此。虽然我国近些年来保险行业发展迅速,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讲,我国保险产品创新的水平还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国家注重知识产权方面的权益维护,给创新产品充分的法律保护,尊重创新成果,给保险产品的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保险公司内部的合理化创新,也将有效提升保险的服务质量,内外部双管齐下,从战略的思维考虑产品创新问题,进而实现保险行业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保险行业保险产品保险公司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推进我国保险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香港保险公司过往5年部分产品分红实现率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保监会:险企不得开发承保投机风险产品
新常态下我国保险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保险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