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雨阳
(泰兴市财政局,江苏 泰兴 225400)
由于所有制不同,我国的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两种形式。国有企业涉及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因此,国有企业的科学发展能够直接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国有企业良好地运行,可以稳定国有经济、有效保障居民生活质量。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大多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因此,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与科学的融资方式对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经济市场上的许多金融机构能够提供多种融资渠道,但每种融资方式都有其优势和风险。国有企业需要做的就是更多地了解融资渠道并确定融资方式,确定自身的实际需求。因此,我国国有企业应尽快找到适合的融资方式,并持续优化融资结构,从而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小型民营企业或者大型国有企业,充足的现金流都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融资能否为自身提供所需的现金流,是各个企业都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科学、合理的融资是企业做大做强、扩大经营范围、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高效途径。只有国有企业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和充足的现金流才能保证各项经营战略的实现,无论是处于发展阶段还是扩张阶段,各个企业发展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唯有强大的融资能力才是实现企业多阶段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
目前,企业融资主要分为两类——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具体是指通过公司自身的内部资本变化来实现企业融资,主要是通过内部储备或自有资金。而外源融资是指通过运用天使基金、债权融资、私募资金或股权融资等来自外部的渠道对国有企业进行融资,内源融资有其风险低、周期短且成本低的优点,但难度较大,它完全依靠于内部资金。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合理的外源资金筹集资金,外源融资虽然成本较高、风险较大,但可以满足国有企业及时融资需求。同时,要建立有效的融资机制,全面管理国有企业融资,规范国有企业融资。当融资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资金短缺时,可以及时地预防和监测,保证国有企业融资活动的正常运行,为国有企业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融资能够为国有企业拓展业务提供资金支持。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定制和优化业务。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需要扩大经营范围,增加市场份额。为此,国有企业要快速地提高运营效率,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业务范围,因此,有效的融资对中国国有企业的转型至关重要。充足的现金流是国有企业发展的基础,国有企业在拓展业务的过程中,需要保证充足的运营资金,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外部市场的变化和国有企业经营的宏观条件会导致一系列不充分的问题,包括缺货、设备短缺和无力偿还债务等,这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甚至引发更严重的问题,导致公司停滞或破产。融资有效地提高了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更缓解了宏观环境下对国有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问题,使国有企业扩大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2年11月8日,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对于国有企业的投资方向提出了更深层次的国企改革方案。必须强调,将更加重视重点行业和领域,确保国有企业稳定运行,增强经营能力。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力和国企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国有企业从传统的政府主导型企业向市场化企业转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要振兴国有企业,必须加强发展,加快改革。在此背景下,科学有效的融资可以深化国企改革。
为了确保一系列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成效,企业自身必须适时调整,适时优化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发挥关键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实施后,其一系列发展目标要求国有企业积极实施融资,彻底摒弃传统国有企业的发展模式,增强经营能力,改善企业经济流转,这就要求所有国有企业在保证充足的现金流的同时,要确保充足的经营现金流,建立有效的财务管理机制,及时防范和监测财务风险,并相应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保障[1]。
资金结构不公平是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国有企业也不例外。所谓财务风险,是指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概率。通常来说,财务活动和业务经营应相互补充,形成促进公司发展的良性循环。但是,如果融资决策不充分,公司融资结构不平衡,公司可能无法为其经营活动获得充足的融资资源,更不能支持和限制管理效率的提高。这反过来又导致公司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对公司的偿付能力和信用状况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限制公司的融资能力,即融资结构失衡,融资活动和经营活动陷入恶性循环,增加了公司最终面临财务风险的可能性。
因此,即使是国有企业在融资决策过程中也要注意融资结构的调整。融资结构的调整主要是指融资期限结构的调整,尤其是一家公司的融资结构,意味着它应该着眼于长期融资,以免在短期内对公司的现金流造成太大压力。这使公司能够利用长期资金资源支持其投资活动。这方面对国有企业更为重要,因为国有企业的投资项目通常赔率很高。如果以短期融资为主,就会造成概率年与融资结构失衡,造成国有企业面临财务风险。因此,优化融资结构有助于防范和管理国有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分配体制下独特的企业组织形式,促进国有企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不仅是学术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历来备受推崇的问题之一。新时期以来,我国根据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管理改革,同时推动股权结构有序重组,伴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思想,这一系列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经营,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它促进了国有企业的效率和国有资产的维护和评估。投资效率是企业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经营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投资效率对优化运营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融资质量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源头因素,因而有必要从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效率的角度深入分析如何优化国有企业融资质量。
从实践来看,国有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利用了政府的政策资源,但最典型的是政府对国有企业实行“预算软约束”。虽然这些融资政策的优势在于融资约束程度较低,造就了国有企业的存在,但正是由于这些融资政策优势的存在,国有企业从更深层次上依赖政策性融资资源,市场化融资渠道的利用效率较低,但在中国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将逐渐表现出不相容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融资方式的优化路径,以促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对我国国有企业来说,内源融资是一种比外源融资更便宜、风险更低的融资方式。内源融资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自筹资金和内部储备。大多数企业更偏向于内源融资,当内源融资不足以支撑公司的实际财务需求时,才会选择通过外源融资筹集更多的资金,但外源融资通常具有高成本、高风险和长周期的缺点。鉴于国有企业的现状,国有企业内部财务能力水平较低,主要是由于部分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效率较低。自有资金如内部储备不能满足国企的资金需求。一方面,根据一些国有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发展缓慢与缺乏自主综合管理能力等问题,自贷优势正在丧失。因此,一方面,国企改革应充分考虑到方方面面,建立反应灵敏、行之有效的改革机制;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管理效率不高,市场地位不能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更新,存在内部资金不积累、资金保障困难的问题[2]。
融资方式和渠道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不同行业的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那么所需要的资金量也是不同的,承担的风险也不同。因此,企业融资结构必须适应市场变化、战略目标、业务需求等诸多因素。一方面,有一部分国有企业出现了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相似等等问题,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国有企业也必须及时调整融资结构,没有单一的融资模式可供选择。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融资渠道的选择也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单一,大部分国有企业依靠银行贷款作为融资的首选方式。然而,银行贷款提供的资金的使用金额和使用期限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国有企业严重依赖债务贷款。从财务角度看,负债率往往超过其平均水平,财务杠杆给国有企业带来极大的债务风险和财务危机。
国有企业融资优化少不了融资渠道的拓宽。现如今,国企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因为国企融资政策支持不足,相应的融资平台也比较缺乏,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企业融资状况。要想国有企业改善宏观融资环境,政策支持必不可少,只有完善国有企业融资政策,才可以为国有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平台与融资环境。
不同的贷方对商业贷款有不同的风险。企业在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时,应充分地考虑企业本身的真实发展情况,从而选择最佳的融资方式。因此,国有企业需要综合分析固定资产的市场运行风险,用正确的态度去审视融资,仔细了解各种风险情况,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例如,发行境外债券必须判断好国际形势,充分考虑汇率波动。
国有企业相关负责人必须构建一个足够优秀的新型银行业务管理模式,科学正确地对待银行贷款,在向银行放贷前,我们综合分析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合理设定所需贷款额度,保证企业还款能力与银行贷款额度的相对平衡,偿还贷款。按照债务管理的方法,企业必须加快资金运作,提高偿还银行贷款的能力,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3]。
加强公司财务管理的第一步是考虑和确定中长期资本余额,合理确定债务规模,科学调整债务成本结构与信用重组等;第二步改善企业的整体资金调度,降低阶段性的资金余额,并增强企业资金的使用绩效;第三步加强公司融资能力,夯实资金基础,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最后,必须坚定地保护企业信用,避免偿还存款和负债的风险。
首先,在企业融资之前,企业需要全面地分析自己的真实需求和外部社会环境。当面临资金短缺时,必须能够在短时间内筹集资金,调整企业的资金渠道;其次,倘若国有公司筹集专项资金,还必须结合国有企业的融资水平,不仅限于单一银行贷款计划,还可以通过在社会层面筹集资金。如发行股票或债券等方式,增加企业投资渠道;最后,可以计划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注意力,采取发行境外债券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
融资结构主要是指融资期限结构,只有融资周期结构与投资项目的周期相吻合,才能对投资和经营的融资起到支撑作用。按融资期限可分为长期融资和短期融资,短期融资具有资金成本低的优势,公司现金流压力相对较小。对此,虽然长期融资的资金成本较高,但在支持投资项目方面做得比较久。在期限结构上,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各有优势,企业融资决策要合理匹配。这在国有企业的融资决策中非常重要,因为国有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水平较低,对融资风险不够重视,长期积累不合理的资金来源很容易造成财务风险。因此,国有企业应注意优化融资期限结构。
对此,可以考虑以下优化途径,一是投资项目精细化管理。投资是融资的重要目标,优化融资期限结构可以从投资管理入手,精细化的投资管理需要对投资项目的潜在风险和回报周期进行理性分析,并在设立投资项目之前对不同的投资项目进行分类。这是因为来自同一渠道的资金资源可以同时支持不同的投资项目,它需要复杂的投资管理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协调;二是适当扩大长期贷款比例。长期融资的资金成本较高,但公司现金流压力较小,这非常适合高风险和高收益的投资项目。
只有国有企业拥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为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才能更好地促进国有资本的优化。鉴于目前国有企业相关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国有企业相关管理者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措施,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以满足国家的经济需求,提高融资质量与效率,减少国有企业的融资风险。此外,应确保充足的资金,以加强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