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世界公共卫生问题,也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极大的推动了病毒学研究的发展。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是引起COVID-19 的唯一病原体,为β 冠状病毒属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 病毒。SARS-CoV-2 颗粒直径约60 nm~140 nm,呈球形或卵圆形,主要由刺突蛋白(S)、基质蛋白(M)、胞膜蛋白(E)、核衣壳蛋白(N)、RNA 依赖型RNA 聚合酶蛋白(RdRp)以及RNA 基因组构成,其中S 蛋白负责与受体结合并介导病毒进入细胞,是病毒感染的关键组分,也是目前疫苗和药物研发的主要靶点。
近日,《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发表了题为“The LLQY motif on SARS-CoV-2 spike protein affects s in‐corporation into virus partic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SARS-CoV-2 S 蛋白保守的753-LLQY-756 基序在S 蛋白的合成、加工及病毒组装和感染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有研究发现,SARS-CoV-2 S 蛋白前体在内质网中合成后转运至高尔基体,被高尔基体中的Furin 蛋白酶切割形成S1 和S2 两个亚基,并通过非共价键作用结合形成成熟的S 蛋白并参与病毒颗粒的组装。其中,S1 亚基主要与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hACE2)受体结合,S2 亚基将S 蛋白锚定在病毒膜上,同时介导病毒—细胞的融合过程。在S2 亚基的N 端存在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MPRSS2)识别位点S2',在S2 发挥融合功能的过程中,TMPRSS2 识别并切割S2'位点,暴露融合肽。该研究比较分析了大量SARS-CoV-2 S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在S1/S2 切割位点与S2'切割位点之间存在一段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基序。同时对S 蛋白三维结构的分析发现,这段保守的氨基酸基序中L753、Y756、F759与T998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空间结构,其中Y756位于中间,起到支撑作用,推测这种空间结构在维持S 蛋白融合前构象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推测,该研究首先根据多种冠状病毒S 蛋白氨基酸的结构特征,对Y756进行了多种突变,结果显示,当酪氨酸(Y)突变为丙氨酸(A)、甘氨酸(G)、谷氨酸(E)时,细胞内的S 蛋白前体不能被裂解为S1 和S2 两个亚基,突变为色氨酸(W)、组氨酸(H)时,S蛋白前体的裂解水平降低,表明Y756突变会影响到蛋白酶对S1/S2 裂解位点的识别。随后该研究基于HIV-1 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了Y756突变型假型病毒,感染试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病毒相比,Y756突变的SARS-CoV-2 假型病毒感染表达hACE2 的293T 细胞(293T-hACE2)以及人肝癌细胞(Huh7)的水平均显著降低,对L753、F759以及T998突变后得到同样的结果,表明753-LLQY-759 基序的稳定对SARS-CoV-2 感染细胞至关重要。进一步研究显示,L753和Y756突变会导致S 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发生改变,表明753-LLQY-759基序的稳定能够影响S 蛋白的正确转运。对L753和Y756均突变的SARS-CoV-2 假型病毒以及病毒样颗粒分别通过western blot试验以及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这两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会影响S 蛋白插入到假型病毒或病毒样颗粒的囊膜中。最后该研究分析了753-LLQY-759 基序中单氨基酸突变包装的假型病毒对其受体结合区(RBD)诱导产生抗体中和活性的敏感性,结果显示,Y756突变使得SARS-CoV-2 假型病毒对RBD 诱导产生中和抗体的敏感性降低。
综上所述,该研究充分证明了SARS-CoV-2 S 蛋白中的753-LLQY-759 基序通过影响S 蛋白的加工、成熟以及转运过程,从而影响病毒粒子的组装和产生。因此,该保守的基序或可作为广谱抗冠状病毒药物设计和研发的潜在靶点,对于防控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策略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