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路径分析

2022-12-29 10:59郭迎雪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14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目标

郭迎雪

(河南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1161)

财务预算管理具有系统性,在企业总体管理工作中占据核心地位,因为企业经营业务的预算活动,必须通过财务管理程序得出经营效益与成果。同时财务预算管理贯穿了企业决策、管控、分析、总结经验以及调整战略规划等工作。但是,在开展此工作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不匹配、重视成本忽视经营价值、重视在企业内部进行直线命令等等。预算制度起源于西方,所以必须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突破传统的“计划经济”思维,看到指标设计与现实利润之间的审计危机。如今,企业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必须重视价值创造,构建科学、持续的管理制度,合理配置企业资源。

一、财务预算管理的发展现状

我国财务预算管理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计划经济阶段

在此阶段,国家财政预算体制起主导作用,企业要在此体制的控制下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不能独立构建。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财政部门主要推行18种管理模式,其中以责任会计制度、全面质量管理为主,对强化企业内部的管理体制起着推动作用,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指明了未来发展方向。

2.初步引进西方理念阶段

改革开放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保障与经济环境,西方的财务预算管理理念被正式引进,加强了企业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适配性,持续更新与升级。企业开始进行规范管理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评价要求,财务预算管理模式被广泛适应,迅速发展,财务预算管理思维逐渐明确,要求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制定长期发展战略[1]。

3.国内实践阶段

20世纪90年代,在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念的背景下,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过程中,现代化企业理念应运而生。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企业发展优势,降低外部冲击,我国企业根据发展实践,探索出全新的预算管理模式,走自我实践之路,其中以利润预算管理模式为代表。从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结合企业经营现实,弱化功能冲突、强调市场的核心要素到打造动态预算管理体制,我国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历经起伏,终于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管理之路并持续完善与创新。

二、财务预算管理概述

1.财务预算管理的概念与理论

(1)概念

财务预算管理是具有系统性、控制性的管理活动,其以企业发展目标、经营战略以及日常业务管理活动中包含的预算编制、执行、报告、调控与审核为基础。开展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通过管理控制、内部审核等工作提高企业运行水平,是企业总体管理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预算管理工作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企业发展状况。作为管理的常用性工具,财务预算管理始终发挥着指导性、基础性作用,帮助企业决策与落实管理职责。但是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此工作有不同观点[2]。

首先,从性质角度出发,财务预算管理具有全面性,以财务控制为手段,其强调市场需求和销售数据,通过合理运行企业资金,最大程度获取企业经营利润。预算管理立足长远,既以长期目标为引领,又通过中短期目标实时调整企业战略,利用预算和现实实施偏差激励企业员工,创造充满活力的工作氛围。

其次,从本质角度出发,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可以降低资金风险,规避资金危机,从而提高财务控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想要做好此工作,必须严格遵循企业制定的管理规章。并且,此工作主要体现在控制企业财务支出方面,可以进一步规范部门职责,合理划分部门权限,实现“控权,高效”目的[3]。

(2)相关理论

①激励理论

从字面含义出发,此理论就是要求企业选用一定办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为实现企业利益而不断努力。预算管理会预先设定一个工作量化目标,根据员工的执行情况和最终业绩,进行企业评价。其中预算执行结果是最关键的评价标准,便于管理人员制定奖惩机制。企业应该重视奖惩机制的公平性,持续完善、合理利用。

②委托代理理论

此理论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利益相对人拥有、重视不同的信息,从而出现博弈现象。委托代理理论隶属于契约理论,重视交易过程中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影响。并且此理论还重视,在委托授权下,要以降低成本为目标,合理使用权利。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上下级会对预算目标产生不同的理解,领导层希望设定较高目标,激发员工动力。基层员工希望报告更好的结果,所以常常会虚报数据,从而产生上下级博弈现象。

③控制理论

此理论主要包含三种要素。第一种就是信息,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必须加强信息沟通,所以可以将此过程视为信息数据交流过程,企业会渐渐意识到自己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自身发展实力。第二种是反馈,在开展预算执行工作过程中,信息反馈至关重要,能让管理人员实时掌握信息,便于企业决策,减少预算误差,从而实现企业预算目标。在控制理论中,反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主要分为正、负反馈两种。根据上文可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预算管理和企业实际适配性低等问题,但是滚动预算能解决此类问题,依据预算执行情况与外部环境变化,动态调控预算管理工作,直接体现了负反馈思维。第三种就是控制,通过控制预算环节,持续调整影响预算的各个因素,从而实现预算管理目标[4]。

2.财务预算管理的目标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就是实现经营目标,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核心主体,其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利益最大化。所以企业领导者会采用多种方法与工具管控企业,让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并进。如今,利用财务预算管理工具实现企业目标,得到了各行业、企业的广泛认可。因为二者目标具有一致性,甚至后者以前者目标为导向,通过分解企业长期目标,制定中短期目标,将管理任务逐级落实到各道程序中,从而加强预算管理工作和企业战略目标的联系性,激发企业内部各经营主体、部门的活力。第二类是充分发挥企业资源,根据上文可知,预算管理的手段之一就是管控企业内部资源,通过科学分配、合理利用企业资源,提高经营效益。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宏观性,在交流信息、传递人员资料的过程中,可以汇集企业总体资料,统筹管理、全面控制,将资源合理分配到各部门、各层人员中[5]。第三类是激励员工,当今世界形势下,人力资源是最重要资源之一,而不同人会有不同需求。依据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论断可知,在人的需求中,生理需求为首位,自我实现需求为末位,满足顺序从低级到高级,推动人们不断自我发展与奋斗。将此理论落实到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要求设定科学合理的工作目标,激励员工不断努力,从初级目标实现到高级目标,提高个人价值和企业效益。第四类是业绩考核,现代化企业管理系统中,业绩考核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财务预算在考核中具有基础作用。在衡量发展风险、战略目标、具体经营情况以及部门执行状况的基础上,将不断完善的预算管理目标体系作为考核标准,分析目标与实际的差距。

3.财务预算管理的基本内容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更为具体,主要包含成本管理、资产管理、销售管理几个方面。财务预算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以业务、资本等预算为重点内容,以现金流为关键,在利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编制工作,最终呈现为财务报表。

具体分析可知,收支预算涵盖了经营和成本预算,在整体预算中占据重要位置。预计利润表能够直接体现企业的盈亏情况,汇总了多项数据,如经营预算、支出预算等,具有综合性。预计现金流量表能体现企业在运行、投资过程中,资金的具体变化情况[6]。

三、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现存问题

以X公司为例,分析其财务预算管理现状,能为后续探析管理工作的现存问题与优化措施提供现实依据和可靠信息,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理。X公司是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领导下,根据核心业务需求构建的股份制企业。经营范围广阔,涵盖了燃气轮机及其配套产品,技术先进,经营效益良好。X公司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主要涵盖了资金收支、经营利润、利益分配等方面,主要展现在收支预算、资产预算等方面。X公司的管理目标同现代企业一致,追求利润最大化。要整合公司资源,减少成本,将各项资源与业务都纳入到预算管理程序中[7]。

1.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我国现代化企业普遍采用财务预算管理方法,以此适应新时代要求与企业发展需要。但是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管理水平,导致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领导层的管理意识薄弱,没有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预算编制方面,没能从宏观角度看待此工作,认为预算编制就是财务工作的一个分支,可以将其视为财务收支计划,甚至在执行上还有被动性和强迫性。及时进行编制财务预算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将其视为任务,出现形式上切实执行了预算管理工作,实质上没有达到管理的预期效果。

X公司就有此问题,领导层意识到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但是只将其当作调控利益的工具,而非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手段。存在部门间互相推诿预算管理职责、不关注编制合理性等问题,以领导满意度为考核工作的标准。

2.财务预算编制目标不明

依据前文所述,从此工作的本质出发可知,预算管理会根据企业阶段性发展情况,制定后期发展计划。通过预算管理能合理调控企业内部资源和员工,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编制预算成为简单的财务目标,简而言之,就是部分企业视其为短期行为,没有意识到预算编制的长期、系统效益,只是为了满足上级单位的认可。虽然根据相应要求成立了预算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并且制定了文件制度,但是未能实际施行[8]。

3.财务预算编制数据脱离实际

企业经营预算在预算管理和编制工作中具有基础作用,依据全年业务和资产负债情况来计算现金流量等数据,并且在开展收支、利润编制工作时,企业领导层可以根据预算结果进行决策和调配资源。但是部分企业在编制时,没能结合公司经营实际,盲目跟随上级单位下达的指标,从而出现了预算编制脱离实际等问题。如今,市场经济频繁波动,人工、材料价格持续增加,提高了企业成本。部分企业没有考虑到外部市场和公司内部情况,编制预算时仍将企业效益置于较高位置。同时还存在企业为了降低指标考核压力,过高估算成本、低估收入等问题,难以杜绝。

4.财务预算编制方法不够科学、实际

预算编制是整体预算管理工作的开端,同时也是影响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环节。由此可知,选定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至关重要,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如今,国际认可的预算编制方法非常多,例如弹性预算方法、零基础预算方法等,企业应依据自身发展实际选择预算编制方法。一般情况下,增量预算编制方法的应用比较普遍,具有运行简单、掌握简易等优势,通过增减数量来进行编制工作,能够给部门留有商讨余地,非常合理。同时,这种方法不会否认企业以前的预算,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执行成本。但缺点是过于主观,难以提高效率,严重时还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在新发展阶段,企业应该选择更优的编制方法,不能墨守成规[9]。

5.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工作不到位

想要让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走上现代化企业变革之路,必须重视监督工作,将监督程序落实到各个管理环节中。实质来讲就是,监督各阶段的工作情况,如果发现执行问题,认真分析、采取调整措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也是如此,要通过监督来加强预算实施和企业战略目标的适配性。但是,各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监督缺乏有效性和及时性,常常会出现预算执行偏差等问题,限制了企业运行。例如,上级部门将经过审核的财务预算下达给下级部门或者下属公司后,其因为多种原因未能严格执行,而预算管理部门也不能时时监督,或者是开展形式监督,不能及时解决偏差问题,导致年度预算出现严重纰漏。

6.预算管理缺乏参与性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全过程性和系统性,既需要科学的领导、有效的执行,也需要合理分解,让其涵盖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要求企业内部上下级统一思想,积极配合、协调同步。在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部分企业做到了编制统一参与,但是执行效果却参差不齐。下级部门和下属公司认为,只要参与、执行即可,忽视了统一思想和共同参与的重要性。企业运行过程中,无论哪个公司、部门、工作人员都会涉及财务,所以可知,财务预算管理并非财务部门的独立职责,而是与整体企业的发展、人员的工作密不可分。要求从生产、销售到后勤部门都要积极参与,不能只是口头出力[10]。

四、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分析

1.积极宣传,加强理念教育

积极活跃的企业氛围能影响企业运行的方方面面,为了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水平,既要求企业拥有良好的管理氛围,也需要加强理念宣传、开展理念教育活动。在进行培训教育时,要与时俱进地融入先进的预算管理理念,将其纳入到企业文化体制中,上至领导层,下到基层员工都要深入了解预算管理。让员工理解此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协助此工作开展。企业还可以开展专栏活动或者理论竞赛,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思维,持续完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做好带头工作。

2.制定科学、精准的预算目标

明确、科学的目标对企业发展起着引领作用,能让员工端正态度、锁定目标,坚定推进企业发展战略。从性质角度分析,此工作也是一种目标管理,是推进企业运行、提高企业效益的优势工具,具有精细性特征,既是理论层面的目标,也是实际活动中的方法。在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目标时,要结合国内市场发展形势、企业发展情况,以企业发展宗旨为指导,综合考虑企业即将面临的风险以及自身优势,还要衡量企业年度指标,例如利润、资产报酬率等。目标要具有长期性和层次性,要层层分派给下属公司和下级部门。要坚持效益原则,关注经营成本。坚持可行性原则,不能脱离实际,夸大目标,要坚持联系性原则,综合考虑各部门与公司[11]。

3.编制财务预算要结合实际

开展此工作就是为了服务于企业运行和经营活动,主要目的是促进企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切记不能脱离实际,要意识到经营业务预算的基础性作用。进行编制工作时,要重视龙头环节——销售,最大程度降低生产成本,合理控制资金应用,科学分配企业资源。要做好以上几点工作,首先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根据销售预算安排后续工作[12]。其次要依据预测的销售收入,预估成本,要求成本与收入一致。最后就是要加强审核工作,严格审核各部门和公司汇报的预算成本与费用,避免出现多报、假报等现象[13]。

4.持续完善财务预算编制方法

常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在上文已经提及,指明企业不能盲目听从上级单位要求或者是模仿其他企业的编制方法,应该根据自身要求进行选择。仍以增减量预算编制方法为例,其优势是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缺点是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现代企业可以选择零点预算法,以此联系实际,根据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企业切实需求进行方法编制,并且在编制过程中还能集中讨论相关费用是否必要、有效,再进行统筹管理工作。采用此方法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重视企业的经营目标,表明各项费用的具体用途。其次,详细分析下级部门与下属公司上报的预算,权衡得失,判断各项费用的必要性,相应安排顺序。最后,将对比分析企业运行的实际要求和资金量安排的可行性,合理配置资源[14]。

5.加强监督工作

监督工作不容忽视,其能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有序进行,管理活动妥善开展。所以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切实落实监督工作,避免出现管理“两张皮”现象。要加强监督检查,开展定期监督与随时监督工作,将检查结果汇总并进行上报,让财务预算管理部门掌握企业的具体情况。同时,此部门也要认真分析监督中的执行偏差问题,及时调整[15]。

6.积极参与预算管理工作

要坚持全员参与原则,不能只由财务预算管理部门单独实施与执行。在结束财务预算审核工作后,应该将预算逐级、分层到各个下级部门与下属公司中,再由部门和公司分配到各个员工身上,引导员工参与管理工作。想要激发员工参与的积极性,要结合预算考核和业绩考核工作,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提高工作效率。要让员工看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该工作和个人薪资紧密挂钩。在此过程中也要逐渐完善考核指标,突破传统的考核理念,既要创新员工考核体制,也要持续调整财务预算管理的考核指标,综合考虑财务、非财务数据指标,提高考核的精准性[16]。

五、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生产力发展呈现飞跃状态,作为重要主体的企业要抓住发展机遇,强化风险意识,充分利用财务预算管理工具,促进企业朝着现代化、可持续之路发展。预算管理工作具有大局意识,能通过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协助企业决策,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其具有激励性、高效性和计划性等优势,不仅影响着企业整体运行和管理活动,还影响着企业员工工作。本文以X公司为例,切实分析财务预算管理的现存问题,提出优化策略,鼓励企业员工全员参与,激发员工热情,可为后续管理提供一定参考和实践指导。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目标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