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堃,王艺瑾
(1.2.西北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近年来,“或”字新闻标题大量使用,引发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例如:
(1)不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账号或将无法使用互联网平台服务(工人日报,2021-10-27)
(2)英国护理行业人员短缺或导致更多民众今冬无法得到所需服务(央视新闻,2021-10-22)
对于这一问题,学界主要有两种研究思路。一种是从共时角度观察新闻标题里“或”的句法语义特点,如秦岭(2011)[1]将新闻标题中的“或”定位为预测情态标记,郭琼、陈昌来(2016)[2]则认为“或”字新闻标题在语义上具有双重情态特征,具体表现为言者的主观推断情态与闻者的传信情态。另一种是从历时角度对“或”的语义演变进行分析,如罗耀华、李向农(2015)[3],王艳(2016)[4]讨论“或”的语法化过程及相关句法问题,提出表揣测、可能义的副词“或”主要出现于新闻标题中。可以看出,不管是共时还是历时思路,学者们都意识到副词“或”在新闻标题中的使用具有一定特殊性,但均未说明如何“特殊”,为何“特殊”。基于此,本文将从“或”的常规用法入手,并通过与“料”字标题的比较来探究“或”在新闻标题当中的突破性用法,着重回答下面两个问题:一、副词“或”在新闻标题中突破常规语法规则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二、“或”突破常规语法规则的机制与限度是什么?
《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1999[5])指出,“或”等同于“或者”,有连词和副词两种用法。做连词时,表达三种意义:(一)选择,如“同意或反对”;(二)几种交替的情况,例如“每天清晨都有许多人在公园里锻炼,或跑步,或打拳,或做操”;(三)等同,比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叫作世界观,或宇宙观”。做副词时,“或”只表达也许、或许这一种意义,例如“你赶快走,或还能搭上末班车”。与此同时,《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实用汉语近义虚词词典》等多部辞书均持有类似观点。
观察语料发现,作为连词的“或”语料较多,而副词“或”语料极少。在BCC义项频率统计语料库中,共有“或”字语料5598条,其中绝大多数为连词用例(72.8%),没有表达可能义的“或”字语料(2021年11月5日搜索)。除了数量少,“或”在表达可能、或许义时,也有着严格的句法语义限制。
第一,从形式上看,副词“或”只能出现于“或+(副词)+助动词+VP”和“或+(副词)+有+NP”两种句法格式中,副词主要是“还、也”等,经常隐而不现。例如:
(3)此事或能办成,也说不定。(转引自侯学超,1998[6])
(4)这次或有希望,不妨试试。(同上)
(5)如果不出意外,明日或可抵京。(同上)
(6)首先讨论天灾来源,其次筹措善后救济,或有结果。(同上)
在“或+(副词)+助动词+VP”格式中,助动词也只能是“能”“可”等单音节词,不能出现“能够”“可以”等双音节动词(王自强1998[7])。
第二,从语义、语用角度看,“或”字句要求表达复合式情态。根据Lyons(1977)[8],彭利贞(2007)[9],陆萍、贺阳(2015)[10]研究,情态可以分为认识情态(epistemic modality)、道义情态(deontic modality)和动力情态(dynamic modality)三大类。其中认知情态是“说话人对命题为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的看法或态度”,道义情态是“说话者对行为主体(自己或他人)预期实施某种行为的态度”,动力情态为“行为主体实施某种行为的能力和意愿”。常规情况下,“或”字句表达[认知+道义]、[认知+动力]两种复合式情态。如例(4)“这次或有希望,不妨试试”表达[认知+道义]情态,说话人认定“这次有希望”这一命题可能发生,并且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时发出了一个“指令”。例(5)“如果不出意外,明日或可抵京”表达[认知+动力]情态,说话人认为“明日抵京”可能发生,并且有一定能力实现该事件。
显而易见,“或+(副词)+助动词+VP”结构中的复合式情态主要来自“或”与助动词的连用。而“或+(副词)+有+NP”结构里并无助动词,其复合式情态从何而来?我们发现,该结构中的“或”与“有”之间可以补出一个助动词,如“或(能)有希望”“或(会)有结果”。换言之,“或+(副词)+有+NP”结构中存在一个隐形的助动词,该助动词与“或”共同发挥作用,以表达相应的复合式情态。
第三,“或”字句所表达的认知情态多为推测(speculative)或假设(assumptive)情态,几乎没有推断(deductive)情态用例。推测、假设、推断三分系统是Palmer(2001)[11]从类型学角度对认知情态所做的深入分类,其中推测情态表达不确定性,假设情态以常识为基础进行推论,推断情态以相关证据为基础进行推论。常规情况下,“或”字句所表达的可能性建立在一般常识基础上,而非事实数据。如例(4)“这次或有希望”,例(5)“明日或可抵京”都是说话人根据百科知识(encyclopedic knowledge)所做的一般假设,并非依靠相关证据得出的逻辑推论。
总而言之,常规语境中副词“或”的使用频率较低,并且其使用需要得到上述三条句法语义条件的允准。
上文提到,常规语境中副词“或”的使用受制于一定的句法语义环境,只能出现于“或+(副词)+助动词+VP”和“或+(副词)+有+NP”两种句法格式中,且使用频率不高。然而,与之相反,新闻标题中的“或”却突破了这些限制,其出现的句法环境不拘泥于上述两种格式,出现频率也有了大幅提升。具体来讲,新闻标题中“或”突破常规语法规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已然与未然
一般情况下,“或”字句表达说话人认为相关事件可能发生,即副词“或”标记的事件均为未然事件。但在新闻标题中,“或”既能标记未然事件,又能标记已然事件,这与常规情况下的“或”字句形成鲜明对比。例如:
(7)美欧暴雪已致11人死亡 美国多地或将出现30厘米大雪(中国新闻网,2017-01-08)
(8)我国最早发明和利用蚕丝8500年前或已掌握桑织技术(科技日报,2016-12-27)
例(7)“或”与“将”连用表明相关事件还未发生,例(8)“或”与“已”连用表明相关事件业已发生。主观认定事件是否发生,需要有一个参照时间,例(8)的参照时间是“8500年前”,而“掌握桑织技术”这一事件发生在参照时间之前。
(二)复合与单一
前文分析指出,自然语句中“或”字句分别表达[认知+道义]、[认知+动力]两种复合式情态,限制表达单一情态,而“或”字新闻标题既能表达单一情态又能表达复合式情态。例如:
(9)中医标准化遇人工智能 能望闻问切的“阿尔法狗”或出现(科技日报,2017-01-09)
(10)澳洲监管海外投资者非法购房或须出示居留证件(中国侨网,2016-09-21)
例(9)是单一的认知情态,表明“‘阿尔法狗’出现”是可能发生的事件,例(10)为[认知+道义]情态,说明“可能海外投资者将来必须(即有义务)出示居留证才能在澳洲购房”。
(三)肯定与否定
副词“或”在非标题语境中只能用于肯定句,叙述相关事件可能会发生。标题中的“或”还能与否定成分共现,表明相关事件可能未曾发生过或不会发生。例如:
(11)中国钢铁需求或未出现可持续性增长(新浪财经,2016-05-11)
(12)11岁男孩偷开汽车撞飞路人后逃逸 肇事男孩或不担刑责(现代快报,2016-12-26)
例(11)“或”与“未”连用,指明“中国钢铁需求可持续增长”可能未曾发生。例(12)“或”与“不”连用则说明“肇事男孩”未来可能不会“承担刑责”。需要指出的是,“或”与否定词“未”“不”连用时,其位序固定,只能是“或—未”“或—不”,若调换成“未—或”“不—或”则不合语法。
(四)陈述与疑问
从句类角度看,副词“或”只能出现于陈述句当中,而新闻标题中的“或”突破了陈述句的限制,可以用在疑问句之中。例如:
(13)独生子女或不能全部继承遗产?(湛江晚报,2016-12-28)
(14)iPhone爆炸事件频发 苹果或步三星后尘?(北京商报,2016-12-06)
疑问式标题的特点是信息来源不可靠,新闻真实性不确定(曾宪明,2002[12]),而这一特点与“或”的可能、揣测义更加契合。
(五)推断与推测
正常情况下,副词“或”标记的可能性事件多建立在说话人常识与经验基础之上,属于推测性事件,而“或”字标题往往是新闻作者根据相关事实证据做出的判断,客观性较强,是推断性事件。这一区别在形式上体现为两点:一,虽然是可能性事件,但“或”字标题中能够出现较为精确的数字,如例(15),这显然是根据已有事实证据得出的结论;二,副词“或”可以出现在必要条件句“(只有)……才……”当中,如例(16),而“(只有)……才……”正是典型的逻辑推论结构。这说明“或”字标题表述的是推断性事件。
(15)易居研究院预计:今年30城住宅成交面积或下跌10%(上海证券报,2017-01-09)
(16)研究老外消费习惯退税或才更接地气(羊城晚报,2016-06-28)
综上所述,在情态方面,“或”字新闻标题兼表复合式情态与单一情态,同时突破了常规“或”字句只能标记未然事件的限制。除此之外,“或”字标题多表达的是基于事实数据得出的推断性事件,其出现不受肯定与否定、陈述与疑问等句法环境的制约。这些表现均指向一个结论,即标题中副词“或”可以突破常规语法规则限制,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在整体观视角下,“或”字新闻标题在形式、情态、表达事件、使用环境等方面都突破了常规语法规则的制约。而从构件角度看,“或”字新闻标题的构件部分又有何特点?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副词“或”本身和“或”的后接成分。
(一)副词“或”
常规语境下,副词“或”与“或者”意义、用法大致相同,句中的“或”一般都可以替换为“或者”,句义不发生改变。如例(17)(18)。但在新闻标题中,除“或+(副词)+助动词+VP”和“或+(副词)+有+NP”格式中的“或”以外,其他的“或”往往不能被“或者”所替代,如例(19)(20)。
(17)他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或(或者)有帮助。(转引自赵新、刘若云,2013[13])
(18)这些资料对你写论文或(或者)能有所启发。(同上)
(19)a.四川旅游经营服务七类行为或列入“严重失信”(成都日报,2017-01-08)
b.*四川旅游经营服务七类行为或者列入“严重失信”
(20)a.“大学生娶同学妈妈”系假新闻或为商家炒作(中国新闻网,2017-01-04)
b.*“大学生娶同学妈妈”系假新闻或者为商家炒作
不难发现,将“或”替换成“或者”之后,该标题即变得不合语法。可见,新闻标题中的“或”与双音节副词“或者”有所不同,并非“或者”一词的压缩形式。
(二)“或”的后接成分
在新闻标题中,副词“或”之后一般跟VP,且VP类型较为丰富,也有少量AP和NP的用例。
(a)或+VP
VP主要有光杆动词、动宾短语、状动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等类型。
(21)资管产品征增值税延至7月执行 通道类业务费用或上升(中国证券报,2017-01-12)[光杆动词]
(22)成都探索自动驾驶技术 公交或是“无人驾驶”先行者(中国经济网,2017-05-18)[动宾短语]
(23)超20万人年终奖调研:6成以上用户或与年终奖无缘(京华时报,2017-01-13)[状动短语]
(24)杭州公交纵火案明将开庭 嫌犯或躺病床出庭受审(新浪新闻,2015-01-27)[连动短语]
(25)特朗普或提名石油大亨任美国务卿 组亿万富豪内阁班底(央广网,2016-12-12)[兼语短语]
(26)微软看重聊天机器人或把它作为计算的未来(人民网,2016-04-05)[“把”字短语]
(27)“红通”3号贪官前妻在美认罪 刑满后或被遣返回国(法制日报,2017-01-13)[“被”字短语]
其中,“或”后光杆动词一般为无起点、有终点的后限结构动词(1)郭锐(1993)根据动词起点、终点和续段的有无、强弱,亦即形式上是否能加“了”“时量宾语”等表现,将汉语动词分为无限结构、前限结构、双限结构和点结构五大类十小类,并指出这五大类十小类是一个完整的渐变系统。(郭锐,1993[14]),语义上暗含变化性。从音节角度看,“或”后光杆动词须为双音节,限制单音词动词出现,例(21)不能变为“通道类业务费用或升”。
(b)或+AP
“或”字后跟形容词性成分,要求该成分具有[+动态变化][+程度加深]等特征,例如:
(28)TCL多媒体卖地1.6亿 3季财报或漂亮点(北京日报,2007-10-18)
(29)今年火车抢票或更难 租车回家过年变火(信息时报,2017-01-07)
从例(28)中的“漂亮点”和例(29)的“更+形容词”结构可以看出,较之先前状况,“或”字标记的事件已发生了变化,状态程度有所加深。相反,若不具备[+动态变化][+程度加深]特征,则该标题不能成立,如“3季财报或漂亮”“今年火车抢票或难”皆不合法。同时,在“变化性”特征制约下,“或”后AP只能是性质形容词,而不能为状态形容词。原因在于,性质形容词表达事物的性状特征,是具有量幅的弥散量,而状态形容词表达性状所达到的程度,是量点(姚占龙,2010[15])。理论上,量幅能够摇摆变化,量点则相对固定,所以状态形容词不能出现于“或”字之后。
(c)或+NP
“或”后的名词性成分一般为数量短语,如:
(30)全景天窗真皮座椅 配ESP双离合电子手刹或10万(搜狐汽车,2016-11-01)
(31)新能源车免费上牌首批或两万张 上汽首款量产车今上市(网易新闻,2012-11-05)
不含数量成分的光杆NP很难出现在“或”字标题中。实际上,该类“或”字标题是一种“谓词隐含”(implying predicate)结构,在“或”和NP之间隐含了一个谓词。语义解读时,可根据具体语境,将隐含的谓词添补出来,如上述两例可分别解读为“或卖10万”“或有两万张”。
影响语言创新发展的因素,除母语习得和语言接触之外,还有语言特区(Special Language Domain),所谓“语言特区”是指,可以突破常规语言学规则的特定领域,主要有诗歌文体、网络平台和标题口号三种类型(徐杰、覃业位2015[16],Xu and Qin 2021[17])。根据姚双云、徐杰(2021)[18]研究,语言特区中对规则的突破可以发生在语法、语义、词汇,甚至语音、语用层面。
副词“或”的使用在常规情况下受制于特定的句法语义环境,且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新闻标题中不受限制。作为语言特区的三大类型之一,标题给予其“特权”,让其使用“畅行无阻”。当然,“或”在新闻标题中的种种表现,也并非“无本之源”,而是一种“复古”的创新方式。罗耀华、李向农(2015)[3]提出,“或”的语法化经历了“动词→代词→副词→连词”的过程,“或”的揣测、可能义用法,上古汉语早已有之,如(32)(33)两例,而这一用法保留到了现代汉语新闻标题当中。
(32)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论语·子张》)
(33)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左传·宣公三年》)
新闻标题中语法突破现象采用“复古”手段较为常见,罗堃、刘颖(2020)[19],罗堃(2021)[20]研究发现,标题中副词“再”、方位词、名词做状语等违反常规语法规则的现象,均为古汉语相关用法的“复生”。尹世超(2001)[21]也曾提出“标题语言处于古今中外的交汇点上”,较之非标题语言,标题沿袭了更多的古汉语词汇语法特征。
关于“或”的突破机制问题,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或”与“可能”的连用,例如:
(34)俄罗斯总统普京或可能年底访问日本(新华网,2016-05-17)
(35)黑洞或可能诞生外星人 宇宙文明大猜想(科技讯,2016-07-11)
上述两例标题,在删除“或”字或“可能”之后,语义完全不受影响。“或”“可能”均表达揣测义,常规情况下二者不会连用,但在新闻标题中语义羡余、语法功能重合。江蓝生(2016)[22]曾指出,如果语言中某一成分为羡余成分且恰好处于功能词位置,则该成分可能发生语法化。例(34)(35)的“或”完全可以视为语法标记,其对真值语义没有贡献,仅起到事件标记的语法功能。由此可见,标题语言特区为“或”的突破使用提供了土壤。
事物发展具有两面性。副词“或”在新闻标题中突破现代汉语常规语法规则,类推能力增强,但这一突破仍然存在限度。观察发现,标题中“或”的使用具有连用位序限制,表现在“或”与其他副词、助动词连用或共现时,在线性语序上只能居前,不能置后。例如:
(36)a.西安出土2800年前小麦颗粒或将改写史学观点(参考消息网,2017-01-15)
b.*西安出土2800年前小麦颗粒 将或改写史学观点
(37)a.支付宝现安全漏洞:熟人或可篡改支付密码(证券时报,2017-01-12)
b.*支付宝现安全漏洞:熟人可或篡改支付密码
例(36)“或”与将来时副词“将”连用,“或”居前,例(37)“或”与助动词“可”连用,“或”仍然居前,若调整位序,则不合语法。其中原因是情态成分在句法层级上处于较高的位置。邓思颖(2006)[23]认为语气、情态等成分在小句上有这样的层级:语气>情态/量化>体>动词。而后,蔡维天(2010)[24]将这一层级细化为:知识副词(2)“知识副词”是“认知情态副词”(epistemic adverb)的另一种翻译。>知识助动词>外主语>未来时制>义务副词>义务助动词>内主语>轻动词>能愿助动词>动词短语。根据“线性对应公理”(Linear Correspondence Axiom,Kayne,1994[25]),“或”表达认知情态,其句法位置较高,与其他副词、助动词连用或共现时,线性语序上只能居前。
与“或”字标题相似,新闻语篇中还有一种表达可能义的“料”字标题,请看下面的例子:
(38)信贷投放力度料加大 货币政策工具发力空间足(中国证券报,2021-10-15)
(39)“五一”出游人次有望突破两亿 国内旅游料迎强劲复苏(经济参考报,2021-04-29)
在不改变标题意义情况下,这里的“料”都可以换成“或”。仇立颖、李双剑(2019)[26]对“料”字标题展开研究,文章认为,“料”在新闻标题中由“猜想”义演变为“可能”义,“S+料+V(O)”格式是其可能义演变的句法环境,从“猜想”义到“可能”义的演变路径具有类型学共性,在英语、西班牙语、马来语等语言中都有证据。这一论断,我们表示赞同,不过,通过对比“或”字标题,我们也发现了其中一些问题。
(一)“料”的语法定位。标题中表达可能义的“料”与“或”一样,都是副词,不是仇李文所说的“助动词”。其中原因在于,助动词一般具有“V不V”的重叠形式,但新闻标题语料中没有“料不料”,同时,语感也不支持这种变换方式。徐杰、李莹(2010)[27]在论及“谓头”位置的理论意义时,提出应区分“谓语内状语”(VP-adverbial)和“谓语外状语”(sentential adverbial),“会”“可以”等助动词属于谓语内状语,“明天”“刚才”等则是谓语外状语,二者连用时位序只能是“外状语—内状语”,如“明天会来”“刚才要走”,而不能是“会明天来”“要刚才走”。新闻标题中,“料”“或”常与时间副词“将”连用,但线性位序只能是“料—将”“或—将”。由此证明,“料”并非助动词,而是副词。
(二)“料”由动词变为副词的动因。关于动因,仇李文未涉及。从语义上看,“料”用作动词时,标题句的主语应该是新闻作者,即新闻报道者猜想会有相关情况发生。但新闻语体客观性较强,要求报道者在遣词造句中不能掺杂自己的情感、意识(李良荣,2018[28])。因此,报道者在句中只能“隐身”,从而留下“料+S+V(O)”结构,但这一结构又遇到了麻烦。一方面,句子因为形式上缺少说话人而导致论元结构不完整,另一方面,由于句子论元结构不完整,读者往往会“脑补”出说话人,依然有悖于新闻的客观性原则。而解决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料”挪到其宾语小句当中,进而变为“S+料+V(O)”结构。如此一来,报道者“隐身”就显得合理合法,主语与“料”之间没有施事关系,从此“料”语义虚化,逐步演变为可能义副词。
(三)“或”与“料”的替换。仇李文指出,“料”不能用于现在事件,所以当标题句为现在事件时,只能用“或”。但通过语感调查发现,现在事件不是“料”与“或”替换的制约因素。只有在下面这个句子中,“或”才不能替换为“料”:
(40)医学家称康熙乾隆或死于雾霾:清代京城霾灾重(转引自仇立颖、李双剑,2019[26])
前文讲到,表可能义的“料”在演变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报道者“隐身”,但例(40)有一个与报道者身份冲突的主语“医学家”,容易让读者产生误解,所以只能用“或”。如果将“医学家”删去,变为“康熙乾隆或死于雾霾:清代京城霾灾重”,“或”就可以替换为“料”了。
综上所述,“料”与“或”一样,都是标题语言特区中特殊的语法变异现象。二者的不同之处是,常规情况下“料”用作动词,没有可能义,但在新闻标题中由动词变为副词,这属于完全变异。“或”则是在新闻标题中突破了常规语法规则的制约,使用范围更加宽广,属于深入突破。二者分别代表了标题特区语言变异现象的两种不同类型。
新闻标题中副词“或”的使用突破了常规语法规则的制约,具体表现在已然与未然、复合与单一、肯定与否定、陈述与疑问、推测与推断等五个方面。作为语言特区中的特殊现象,新闻标题里的“或”不是“或者”一词的压缩形式,而是来源于古汉语用法。相比标题中表可能义的“料”,“或”属于标题语法变异现象中的深入突破类型,而“料”则是完全变异类型,虽然类型有所不同,但二者在使用上都要遵守连用位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