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音乐培训机构之状及治理之策
——以xx省为例

2022-12-29 07:15王永振杨克冉
轻音乐 2022年4期
关键词:美育办学培训

王永振 杨克冉

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为各级各类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其优化办学体系、提升办学能力、强化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作为校外培训机构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培训机构不仅因其招生量大、生源面广、展演机会多,而深得社会和媒体关注,而且因其吸收了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而备受高校重视。近年来,伴随着音乐专业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体制内就业岗位的不足,使得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校外音乐培训机构作为就业、创业目的地或“中转站”。他们的加入,一方面助推了校外音乐培训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行业的内部竞争,促使其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与师资队伍建设,更新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和教学方法,向着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社会和家庭满意的音乐培训目标努力。实现上述目标,既需要各培训机构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奋发进取,又需要不断学习、加强团队建设、提升业务能力。而管理水平与业务能力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在大学阶段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实践获得,另一方面又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磨练、日积月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就要高校音乐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立足学生就业实际,从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严格实施,培养出真正适应培训机构所需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进取精神,为其后深造积蓄力量、打好基础。鉴于此,本文将结合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办学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其成功与不足,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提出相应对策。

一、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办学现状

为切实了解目前校外音乐培训机构办学之现状,客观评价其成功与不足,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同时,对xx省4地市6所音乐培训学校(依次为A.钢琴培训学校B.钢琴培训学校C.古筝培训学校D.音乐培训学校E.音乐培训学校F.声乐培训学校)的办学情况,就招生规模、管理机构、师资队伍、教学设施与设备、教学模式、办学特色、教学评价机制、学生收获与满意度、素质教育与美育、困难与不足及近五年规划等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和调研,同时结合笔者数十年对此行业的关注与思考以及高校音乐学专业办学情况,进行对照与分析,以期得出更加客观的结论。以下是结合问卷调查所做的横向对比。

(一)学校类型与生源

从学校类型与生源情况看:6所音乐培训学校包含了钢琴、古筝、综合、声乐四种办学类型,在凸显其自身办学特色的同时,力求培训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从生源情况看,上述学校共招生1136人,由高到低依次为527,209,182,86,80,52,数量差异较大。从性别情况看,男生442人,占比37.2%,女生694人,占比62.8%,男女相差25.6个百分点,这与全国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学生男少女多状况基本吻合。从年龄看,均在18岁以下,其中学龄前187人,占比16.5%,小学790人,占比69.5%,中学159人,占比14%,整体呈桃核状,小学生占绝对优势。从学生与家长对学习的愿望看,学龄前儿童更倾向于音乐启蒙性质的综合类音乐学习(30%),中学生对古筝(25%)、声乐(20%)兴趣更大,而小学生兴趣广泛,对音乐学习内容比较均衡。

(二)管理机构、师资、教学设施与设备

从机构设置、师资、教学设施与设备情况看,以上学校均设置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对学校工作实施管理。尽管其设置尚不够规范和统一,但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的特点一目了然。另一个特点是各校均设置了相应教学机构来具体管理和实施教学。由此可见,各校均把教学作为工作重点,不可或缺。从师资情况看,任课教师中拥有教师资格证者占比85%以上,足见教师资格证在教师应聘中的分量和体现师资队伍基本职业素质的重要性。从学历情况看,在整个40名教师中,硕士3人,占比7.5%,本科31人,占比77.5%,专科5人,占比12.5%,中专1人,占比2.5%,本科占据主导地位,硕士呈扩展之势,专科与中专趋于减缩。从学缘看,教师毕业于全国13所高校和部分专科、中专学校,学缘结构较为合理。从年龄看,主要集中在18—30岁,青年教师占主导地位。在设施方面,各校均设有独立教学与表演场所,有的还建了智能钢琴室、多媒体教室、录音棚、排练厅等,在基本满足教学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设施的规范化、专业化。设备方面,配置有相应的教学乐器和音响、话筒,有的还高配三角钢琴、双排键等,既服务于教学和表演,又起到良好的对外宣传作用。

(三)教学

从教学情况看,各校多采用大班课(集体课)、小班课、一对一课,专业汇报课等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特点拓展上课形式,体现因材施教特点。教学评价上,以考级、基本功展示、比赛、教师公开课评讲、综合测评、家长反馈意见为主,对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等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办学特色方面,各校立足实际,着眼于扩大招生和可持续发展,强化特色凝练,如A校从深耕钢琴培训出发,从一对一少儿传统钢琴课到THE ONE幼儿钢琴音乐启蒙课、乐理课、合奏课、艺考课等,以其多元化的授课形式因材施教,并以考级、演出、比赛为平台,提升学生演奏技能、培养学习兴趣,得到学生与家长高度认可。F校结合声乐培训实际,探讨声乐课与录音艺术的结合,形成磨棚课[1],具有直观性、针对性特点,深受学生与家长青睐。教学效果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对音乐有了初步的认知并产生兴趣,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部分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走向艺考之路并取得优异成绩,为将来从事音乐表演、教学和群众性艺术活动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素质教育与美育教育

从素质教育与美育教育情况看:在素质教育方面,部分学校能把音乐培训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实施,按照学生发展规律,注重启发,因材施教,致力于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艺术素养。也有部分学校更多注重专业技能和办学效益,对此考虑甚微。在美育教育方面,部分学校注重美感培养,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如B校在钢琴教学的同时,让学生体验钢琴音乐带来的艺术之美。C校引导学生了解乐曲背景,感受乐曲情感,把握音乐风格。D校在教学中渗透美育知识,培养学生欣赏艺术美的能力和创造艺术美的兴趣。F校除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歌曲情感外,还通过形体训练,提升其艺术气质等。部分学校美育教育不够明显,调查问卷中对此项内容亦未做答复,反映出学校负责人和教师美育意识淡薄,尚未将其放到“五育并举”[2]的高度来认识和实施,与教育部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五)问题、对策与规划

从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近五年发展规划看:以上学校主要存在教学设施不完善,限制招生规模;资金短缺,制约学校扩展;师资队伍不稳定,影响教学质量;学校抗风险能力差,期望社会支持;行业竞争招生困难以及学生家长认识不够,学生练琴效率不高等问题。在五年规划方面,各学校都将扩大办学规模、扩展培训方向等外延式发展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并设定了具体实施目标,如A校达到千人学生规模,C校年增学生60%,E校年增学生40%—50%等。在此基础上,也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内涵建设的规划,如A校从教学到服务实现钢琴教学规范化、教学管理数字化,打造钢琴名校并推向全国;D校扩展教学渠道,采用线上+线下模式,丰富教学形式;F校计划与高校联合创设实践教学基地,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提升知名度,以及在声乐基础上衍生部分特色课程等,都具有一定可行性和建设性意义。但总体而言,以上所列问题与不足,既反映了目前校外培训学校在办学上存在的盲目性和脆弱性,也反映了其规划上基于经济利益,偏重外延式扩张而忽视内涵式发展的局限性,有悖于科学发展观,不利于校外培训业持续发展,需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高度关注,并采取具体措施给予引导,促使其良性、健康发展,提高其办学的社会效益。

二、症结之因剖析

上述调研与分析基本反映了xx省目前校外音乐培训机构的现状,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透过他们,我们对全国的校外音乐培训情况也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其存在的症结及其原因亦清晰可见。

(一)培训目标与培养方案不够明确

就公立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音乐课功能而言,前者主要以大课为主,通过音乐基本理论、视唱和音乐作品的学习与赏析,进行美育与美感教育,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后者则以专项训练为特色,通过长时间系统训练,使之掌握演奏技能、提高演奏水平,弥补前者单项训练不足的缺憾,成为前者的有益延伸和补充,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但问题在于: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和自身发展规律,这就要求校外音乐培训机构既要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来实施教育,又要创造条件、制定具体措施来确保培训任务的顺利实施。然而纵观上述培训学校,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并没有做到清晰认识,对其能否胜任相应学习任务亦无确切把握,表现在既缺乏宏观培训目标和方案,又缺乏具体教学计划和任务指标,管理松散、效率低下。在教学体制上,班级编制(年龄与接受程度)不尽合理,因材施教弱化,造成“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制约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教师队伍结构亟待优化、职业意识与素养亟需提高

尽管各校均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在教师年龄、学历及学缘方面作了适当把关,但队伍主体还是主要集中于在校及近五年毕业的大学生,教龄整体偏低,缺乏教学经验,处理和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学校基于成本核算,不能在师资培养及工资、待遇上做更大投入,加之教师不能正常晋升职称,势必造成教师队伍不稳,成为部分毕业生正式入职前的“中转站”和“集散地”。其结果是教师不能将其作为终身职业来对待,临时工思想严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精力的投入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办学理念与培训方式存在误区

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培训学校多注重外延式发展,将扩大招生作为优先发展方向来规划,而忽视内涵建设,在提升办学质量上投入不足,致使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或存在偏差。表现为:在办学理念上,将考级和比赛作为衡量其办学成功与否的首要指标来对待和作为招生宣传的重要成果来展示,以此博得学生与学生家长的关注与青睐。在培训方式上,注重技术训练,而忽视情感体验与人文精神渗透,缺乏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学上,为展示培训成果,不惜揠苗助长,违背教学规律、超能力练习高级别考级和比赛曲目,使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练琴之中,产生逆反情绪而影响练琴质量。诚然,作为评价和检验教学质量的手段,考级和比赛不可或缺,但将其无限放大其作用并以此作为办学理念则不免有所偏颇,而与陶冶情操、提升素质、美化心灵的素质与美育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教育理念相差甚远。

三、问题解决之策

如何找到校外培训机构中存在的问题和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使之更加规范的可持续发展,发挥出最大效能,刻不容缓。

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方为良策。解决上述问题应从完善和制定政策、制度、规划等体系建设着眼,从提升办学能力着手,实施综合治理。

体系建设方面:政策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对其办学条件(设施、师资、器材、教材与音像资料、生活条件等)作出更加明确的规定,严把准入门槛,杜绝随意性和投机行为。制度上,一是进一步规范其机构设置,摒弃华而不实的“假、大、空”噱头,按实际办学规模设置校长、(教务、后勤)主任、教研室等,回归教育本源。二是建章立制对培训机构从业人员的职责提出具体要求、明确奖惩措施。三是规范培训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步骤,确定培训目的、目标,摒弃办学与教学上的散乱化。规划上,要求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明确阶段性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及其举措。激励其奋发进取、努力工作、有所作为。

能力建设方面:要求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步提升。一是鼓励各培训机构与高等学校音乐专业对接,通过专家讲学、学生实习、建立教学科研实践教学基地等途径,让相关高校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培训机构的用人需求,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定向培养适合其特点的专业型、创新型人才。二是实施定期轮训与进修、教研制度,通过轮训和进修,使相关教学与管理人员不断了解国内外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业务能力。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实施内部职称晋升及教学名师制,改革和优化用人机制等,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优质的教师队伍,以此吸引优质生源、形成良性循环。四是加强教学研究,通过规范教学内容、进度与方法,取长补短,凝练教学特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除此之外,各音乐考级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对考生基本素质、基本能力与表演能力的考查,严把考级质量,堵塞教学上揠苗助长现象。对基于考虑经济利益,违背教学规律的培训行为坚决予以制止,使各音乐培训机构的教学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同时,各音乐培训机构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美育政策,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启发和引导学员体验、感受、享受音乐,切实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艺术兴趣,促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注释:

[1]通过在录音棚录音、录像,发现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反复进行作针对性处理和解决的教学方式。

[2]德、智、体、美、劳。

猜你喜欢
美育办学培训
论公民美育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