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真正勇敢者的一生

2022-12-28 03:19聆思
青年文摘(彩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郑氏滁州科举

聆思

1010年,年仅三岁的欧阳修终于在一路的颠簸中抵达了随州。他的母亲郑氏尽管还披着一身重孝,但已经从丧夫之痛中缓过气来。看着眼前陌生的宅子,郑氏更多忧心的是她和幼子未来的生活。

郑氏在门口等了一会儿,但没等太久。随着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郑氏的夫弟,也就是欧阳修的叔父欧阳晔小跑着从宅子里迎了出来。郑氏抓着小欧阳修的手松开了,她摸了摸他的头,用一种他听不懂的语气说:“以后这里就是咱的家了。”

欧阳修在1007年出生于四川绵州,他的父亲是时任绵州军事推官的欧阳观,母亲是出身江南的女子郑氏。他出生那年欧阳观五十六岁,而郑氏仅仅二十七岁,年龄差距悬殊。也因此,在欧阳修刚刚三岁时,他的父亲就因年老体弱身染重病而死。

由于欧阳观是在任职地离世的,他死后郑氏和幼子在当地便没有了立足的基础。为了给自己和儿子找到一处新的安身之地,郑氏决定带幼子去随州投靠欧阳修的叔父欧阳晔。

在随州,欧阳修母子的生活也并不如意,尽管欧阳晔待他们尚可,但寄人篱下的日子毕竟不好过。况且欧阳晔为官清廉,自家的日子也并不富裕,平常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只能在必要时照顾一下母子二人。

欧阳修后来回忆童年时也不禁有些感慨,他说母亲在最初教他识字时,因为没有纸笔,就折了一段芦秆在沙地上画来画去,然后让他一字一字地跟着画。如果是抄文章的话,母子二人画的字甚至会铺满整片平地。

欧阳修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完成了他最初的启蒙教育。

宋代推崇“学而优则仕”,而以学入仕的最好途径就是科举。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为了改善家里的条件,更为了让母亲不用那么操劳,1023年,欧阳修开始了科举考试之旅。

那一年科举的考场上我们也许能看见一个头上夹杂白发的少年,那就是欧阳修。由于家境贫寒,欧阳修先天发育不良,是少白头。那一年,十七岁的欧阳修在考场上奋笔疾书,试图以自己的满篇锦绣去搏一个大好前程,但他失败了。

科举很难,改变命运也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欧阳修没有气馁。他决心再战三年,参加下一次科举考试。科举失利回到家后,他夜以继日地接着备考,拿出比现代学子备战高考还要大的努力备战第二次科举。

终于,1026年欧阳修第二次走进了考场,这一次他信心满满,觉得自己的努力不会再被辜负。可是命运的乌云再次压了下来,没错,欧阳修第二次落榜了。这一次落榜对欧阳修打击很大,毕竟两度落榜便是六年努力付诸东流,全家心血一朝梦碎。

欧阳修沉默了,他不知道该怎样面对这个结果。要是一般人的话,这种情况下可能就会放弃了,先去找个工作来养家糊口。可欧阳修知道这样不行,这样是没法改变他的命运的。他咬咬牙,对母亲说,他决定再考!再来三年!

又是一千多个日夜的奋战,终于,这一次欧阳修中了,厚积之下终于薄发!1029年春,欧阳修就试于开封府国子监,是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会元。

连中三元!这是欧阳修人生到此的最高光时刻!欧阳修激动得难以自制,所有人都认为,以这样的成绩,状元非他莫属。可是他没有料到,在命运对他稍显仁慈的时候,一道人为的障碍出现了。

1030年,欧阳修参与由仁宗主持、在崇政殿举行的殿试时,本应以第一名的成绩荣登状元之位,但当时的主考官认为他这一路考试太过顺遂,为了让他不过分骄傲,愣生生将他的名次打了下去。也因此,欧阳修与状元身份失之交臂。

1036年,此时的欧阳修已经为官六年了。六年的时间足够让一个人的认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要么变坏,要么变好。而欧阳修属于后者,六年的锦衣玉食没有磨去他年少的志气,他推己及人,反而看到了大宋人民的苦难。

宋仁宗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弊病开始显现,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与欧阳修交往颇深的范仲淹着手呼吁改革,他把社会问题归咎为腐败,而欧阳修看得更深刻,认为冗官冗员才是根本问题。他呼吁撤去那些只拿钱不干事的官员,让大宋子民不再背负无用的重担!

可是这样过于激进的变革严重冒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最终范仲淹受到打击,被贬饶州,欧阳修作为范仲淹一派也受牵连,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

被贬之后那些打压他们的人还不罢休,把他们称作“朋党”,想要在政治上给他们彻底的打击。对此,欧阳修终于忍受不住,他愤然作《朋党论》回击:“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欧阳修这篇文章写得很暴躁,就差指着那帮人的鼻子说:尔小人也!你们来吧,我不怕你们!

为了打倒欧阳修,那些守旧派决定拿欧阳修的一件家事做文章。当时欧阳修的外甥女与家仆陈谏私通,可他的政敌们为了污蔑欧阳修,竟动用开封府的势力,让外甥女供出他和欧阳修有私情的口供。在曝出丑闻和推行新政失败的双重压力下,欧阳修在政治上又被打倒了。这一次的被贬之地是滁州。

大家应该都熟悉《醉翁亭记》吧?这篇不朽名篇就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写的。

在滁州时,欧阳修并没有因为政治和情感上的失意而一蹶不振,而是更用心地去治理辖区。他为政“宽简”,使得官民称便,滁州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他在滁州时虽然自号“醉翁”,却有一双慧眼平看万事,他说:“但我时四十犹强力,自号醉翁聊戏客。”也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他写出了那篇著名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据说那年外放回京时,欧阳修满头雪白,满面皱纹地从御阶下走过,把仁宗皇帝看得眼泪都快落下来了:“卿何老如是!”這一次回到京城后,欧阳修仍旧不改初心。

在他晚年时,他不光自己坚持为朝廷做贡献,更为朝廷提拔了包括苏轼在内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为大宋未来的发展埋下种子。直到1072年,欧阳修在家中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获赐谥号“文忠”。

所谓文者,“经纬天地,坚强不暴”;所谓忠者,“虑国忘家,廉方公正”。可以说是欧阳修一生的极好写照了。

莓吱芽//摘自菊斋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佟毅/图

猜你喜欢
郑氏滁州科举
《滁州西涧》(草书)
Efficacy observation of acupuncture for dry eye syndrome of lung-yin deficiency pattern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f ‘warming-unblocking needling technique’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due to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
郑氏富贵黄金屋
恐龙科普秀——郑氏晓廷龙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小小花钱看科举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唐代科举的投卷与荐举之风
录唐·韦应物诗《滁州西涧》(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