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2022-12-28 22:19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垦利生态环境监控中心燕海萍
区域治理 2022年21期
关键词: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东营市生态环境局垦利生态环境监控中心 燕海萍

生态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证可持续发展,才能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武器,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必需途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企业生产活动中,汽车尾气、工业废水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如果不能对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势必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目前来看很多生态污染的降解和自我修复是很慢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后果不堪设想。而要想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就需要加强环境监测,通过环境监测实时了解环境现状,了解污染情况,将数据公布出来,促进全社会环境保护体系构建。

一、环境监测的内涵和重要价值

(一)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监测手段来了解目标地域的环境状况,分析目标地域环境是否良好,哪些污染物超标,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等,从而避免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环境监测主要包括“水和废水”监测、“噪声”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辐射”监测等。从监测类型来说,可以分为大型环境监测站以及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两类,监测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微生物)监测等[1]。

(二)环境监测的重要价值

首先,环境监测是环境评价的基础,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环境状况,对当前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基于环境评价的结果来制定更加科学、深入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可以说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次,环境监测还为环境保护标准提供数据支持,能实事求是地分析环境过往情况、当前情况、未来情况,分析目标区域内工业、农业、生活等对于环境的影响,及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标准数值,提出补救或改进方案,以避免某件事情对环境负面影响过大,比如煤电厂对于大气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实时监测煤电厂周围大气环境,制定严谨而科学的污染物排放量与排放标准。再次,环境监测将检测内容公示与众,还可以推动大众环保意识的提升,虽然一直在倡导大众环保,但是民众的参与程度还是不足,对于环境污染的认知还不充分,将环境监测内容公示出来,让公众了解环境现状,势必能够提升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2]。

二、环境监测的技术以及程序

(一)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技术包括容量法、重量法、光谱技术、色谱技术和电化学法等等,包括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微生物)监测等,其中化学监测是当前比较常见、比较高效精准的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往往根据监测的目标地域中的污染物来确定,比如对于土壤污染情况的环境监测,主要监测对象是土壤中的PH、含水率、有机质、铜、铅、锌、镉、铁、锰、镍等。环境监测方式主要是大型环境监测站以及手持型便捷环境监测设备两类。大型环境监测站主要分布在河流等自然环境,或者是企业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这类地方,对这些地方的空气、土壤、水等采样之后进行化学分析,比如对于水环境,就有COD、BOD等对于目标区域的固定采样和化验任务。而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则方便很多,除了重点监测区域之外,还可以对存疑的任何区域进行环境监测,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是多样的,举个例子,对于大气环境监测来说,包括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氟化物采样枪、油烟采样枪、吸附管法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器、综合流量校准仪、皂膜流量计等[3]。

本文对最常见的光谱技术以及电化学法进行说明。光谱技术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监测、原子荧光光谱监测、X射线荧光光谱监测法等。1.原子吸收光谱检测是指在重金属溶液中加入显色剂(通常为有机化合物),重金属会与显色剂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有色分子团,溶液颜色深浅与浓度成正比,以此来测定溶液中含有的重金属成分以及含量;2.原子荧光光谱法是指对待测物质进行采样,将采样物质放入原子荧光分析仪中,待测原子蒸气在特定频率辐射下,会产生不同荧光发射强度,可以以此原理来监测待测元素含量,优点是操作简单,灵敏度高;3.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主要原理是待测物体中所含的待测元素对于X射线吸收量不同,每一种元素会放射出二次X射线(又叫X荧光),含有重金属的多少也会造成不同吸收量,以此来定性、定量地监测是否含待测元素以及待测元素的含量。而电化学法原理则是不同待测元素会有不同的电化学性质,那么组成电极循环,对待测元素扫描做循环伏安曲线,查找峰电流,峰电流表示待测元素在何种电位时会发生氧化反应,对比标准的元素循环伏安曲线表,来判定待测元素是否存在,而同时待测浓度越大,峰电流越大,因此也能得出待测元素的含量[4]。

(二)环境监测程序

环境监测程序主要包括“场地污染初步识别——明确环境监测方案——采样调查——鉴定结果分析——编制环境监测报告”,这里进行逐一说明。

1.场地污染初步识别:对于可能存在污染情况的地域,进行现场勘察,了解这一地域的历史使用情况,初步对现场的地形地貌、水文情况、是否污染、污染程度等进行了解,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环境监测。

2.明确环境监测方案:初步判断目标地域是否有污染情况,以及粗略确定污染程度的基础上,明确所要监测的环境污染物,在知道了要监测什么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环境监测方案,方案中主要涉及要使用哪一个监测技术,需要哪些装备,采取几个步骤来完成等。

3.场地采样调查:采样是任何监测的基础,对于环境监测来说,一定要保证采样的完整性和科学性,采样工作越科学合理,越能反映监测对象的环境污染实际情况。结合科学采样法,在建设用地内进行科学采样,网格化区域采样、分时段采样来保证采样的科学合理性,包括土壤采样、水质采样和烟气排放采样等各方面,对此要有精细的采样规整制度,比如说对于土壤采样,在疑似污染的情况下,规定每1600平方米不少于一个采样点,可采用机械设备来进行采样,比如土壤环境采样机等。

4.鉴定以及结果分析:将科学采样收集的样品送到相应的环境监测试验站中进行鉴定,鉴定采集样品中含有的污染物成分以及含量,这一步要做到精准了解。对于鉴定结果,对比当地政府颁布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以及相应的环境标准,来判断目标区域的环境良好与否,进行合规、合理的环境评价[5]。

5.编制环境监测报告:根据所调查的环境污染数据,相关环境监测部门要拿出目标地域的环境监测报告,报告应将调查方式、采样方式、调查结果等详细说明,相关单位根据环境评价报告来进行整改。

三、推动环境监测体系发展的现状和策略

(一)环境监测体系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监测体系也在不断发展,环境监测能力越来越强,环境监测体系越来越完善,但是仍旧存在一定问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体系仍需发展。环境监测体系仍需发展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不足,比如环境监测的方案和技术较为单一,影响了评价结果,比如环境监测的数据还未能全面共享,比如缺乏有效的定量定性环境监测方,比如各地环境监测标准可能存在不一致的问题等。

2.环境监测市场化进程慢。对于环境监测体系来说,主要是由国家和政府主导,市场化的进程比较慢,因为环境监测企业主要是对项目建设环境评价,通过企业购买环境监测业务来盈利,对于普通型的环境监测却不会涉及。另外,环境监测市场较为混乱,整个行业在2013年飞速发展,但是市场无序化发展却造成一些第三方环境监测企业滥竽充数、不负责任的问题,还需要对这一类问题进行严肃整改才行。

3.环境监测行业人才缺乏。整个环境监测行业人才是比较缺乏的,甚至社会上流传“生化环材”是四大天坑,可以说是因为环境监测体系的不完善、环境监测市场进程慢、环境监测市场乱等问题,造成行业前景不好,福利待遇不好,行业留不住人才。

(二)解决环境监测问题以及持续发展的策略

1.落实国家监管以及标准制定。国家应加强对环境监测的政策引导,目前来说,环境监测分化出了省垂直管理单位和市垂直管理单位,省垂直管理的监测部门主要管空气质量、江河湖海水质质量这些大方面以及各种省级监测任务。市级生态环境局垂直管理的监测技术中心,主要是承担执法监测任务。另外,也需要制定环境监测的具体标准,究竟怎样的评价标准是合格的,怎么样的评价标准是存在问题的,都需要明确规定,按照不同项目建设与环境的耦合关系来进行精准制定,保证环境监测的精准性,让环境监测发挥出更加关键的作用[6]。

2.推动市场化进程。环境监管垂直管理实施后,还需要进一步推动环境监测体系市场化进程,不仅由政府来主导环境监测,更要让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例如环境垂直管理部门走向市场成立国有公司,完全开展市场化运作,或是开展政策引领,鼓励环境监测市场自由发展,将一些环境监测任务委托给社会监测企业来完成,又或者将环境垂直管理部门合并入环境监察执法部门,完全放弃环境质量监测,只开展环境执法与监督性监测,或者对环境监测市场来进行管理,当然部门性质也许会从事业单位转变为参公管理。诸多变化中,有利有弊,仍需根据实际情况来看,稳定试点,全面推开[7]。

3.展开精细化管理。国家环境监测相关部门或者独立第三方环境监测单位,在开展环境监测工作的时候,要符合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通用标准文件中明确说明的环境评价与检测方法与标准,一定情况下也需要考虑行业的通用技术标准,展开精确的环境检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展开精细化的管理,加强规章制度制定,优化工作流程,制定量化、精细化的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工作内容等。

4.重视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针对环境监测所得的数据,还应共享,这样才能让环境监测的价值更大。不管是政府垂直管理部门,还是社会第三方环境监测单位,推动数据共享,能进一步避免重复作业,减少资源耗损,且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的利用率。

5.强化环境监测专业人员培养。国家应重视对环境监测专业人员的培养,以高校为单位,以行业职业证书为考核标准,引领社会人才的培养,相关单位也需要需要加强内部培训教育,不断提升环境监测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8]。

四、结束语

综合来说,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的有力武器,必须重视起来,加快技术研发,加强市场管理,找出当前环境监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创新和调整,持续推动环境监测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关链接

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

环 境 监 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环境监测的核心目标是提供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的数据,判断环境质量,评价当前主要环境问题,为环境管理服务。

环境监测就是运用化学、物理、生物、医学、遥测、遥感、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监视、测定、监控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标志数据,从而对环境质量作出综合评价的学科。

既包括对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和对物理(能量)因子如噪声、振动、热能、电磁辐射和放射性等污染的监测;又包括对生物因环境质量变化所发出的各种反映和信息测试的生物监测,以及对区域群落、种群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等。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和保存,样品的预处理,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环境监测的对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

环境监测包括:化学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

具体归纳为: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论提升县域环境质量的现状及治理思路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