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背景下地方国企持续改革发展探讨

2022-12-28 14:44林晓梅唐建荣通讯作者龚羽书
全国流通经济 2022年17期
关键词:自贸港海南国有企业

林晓梅 唐建荣(通讯作者) 吕 萌 龚羽书

(1.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2.海南大学应用科技学院,海南 儋州 571737)

一、研究背景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作为自贸港建设排头兵的海南地方国有企业,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已经初步取得改制关闭破产攻坚战的胜利,基本完成了劣势企业有序退出和妥善安置员工的任务,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及构建符合海南实际的国资监管体制三个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整体来看,海南地方国企离自贸港建设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仍然需要持续改革发展,将自身做强做优做大,努力在海南自贸港主导产业发展中发挥战略性作用,在重大基础建设、重大专项任务、民生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发挥主体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成为自贸港建设的生力军、开拓者。

二、海南省地方国企持续改革发展的必要性

1.从宏观战略形势分析

(1)从国企改革层面看

国企改革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战略,事关国家未来战略布局和发展走向。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为未来数年内如何继续全面推进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国家高层领导高度重视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这对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实施,将会形成更加完备、更富生命力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更加有效的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国有经济在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显著增强国有经济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收官之年,全国上下各级国有企业都要高质量完成重点任务、补短板强弱项、务求改革实效、实现改革成果稳固化制度化,确保全面胜利收官。

(2)从海南自贸港建设层面看

2021年,海南省提出要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海南自贸港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海南省地方国有企业作为自贸港建设的排头兵和中坚力量,承担着公共产品建设与服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引领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带动其他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等任务。当前,海南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海南国有企业要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体制改革、制度改革、机制改革,以适应自贸港建设新要求,更好展现国企担当。

2.从自身高质量发展角度分析

(1)国有资本配置和布局有待调整优化

根据《海南省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大力推进海南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调整结构布局,加快地方国企资源改革重组。海南国有企业不仅要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更要拓展其他产业业态。海南国资将在医疗健康、职业教育、金融投资、高新技术等领域亟须建设一批专业化龙头企业,海南省地方国企可以加大在这些领域的布局力度。[1]同时,海南也要规避国企“小、散、弱”的不利影响,大力构建“投资运营主体+龙头产业集团+专业化特色企业”国有资本新格局。

(2)国有企业需要加快战略性整合重组[2]

近年来,海南不断加大对僵尸企业处置力度,对长期亏损,又非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进行了处置。但是,海南地方国企依然存在部分资产规模偏小、发展效益偏低、成长速度偏慢、引领作用不够显著等问题。为优化配置资源,需要将部分僵尸企业的剩余存量资产有效盘活, 并对转亏为盈无望企业的资产进行重新配置,推动有效资源向地方优势国企流入。同时,需要优化地方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推动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进行开放式重组,持续剥离、有序退出不具备发展优势的非主业资产和业务。对处于充分竞争领域的国有企业,让能发展的继续发展,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退出的尽量退出,[3]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的回报率。

(3)国有企业监管工作仍需推进

近年来,虽然海南地方国企资本总量、利润等呈现明显的增长,但部分领域国有资产负债率偏高、国有企业经营绩效与运营效率较低的问题仍有待解决。为保障国资国企持续保值增值,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国资国企监管体系,坚持依法依规并进行分类指导,突出监督范围和重点。与此同时,也要加强上下游国资监督管理机构的信息沟通,推动监督管理经验的互学互鉴与有效落实,建立有效的内外部监督协同联动和监督会商机制。

2021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围绕管资本完善国资监管体制。而伴随海南进入全岛封关运作准备之年,海南地方国企改革攻坚也进入深水区,地方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国资监管方式,探索地方国企监管新路径,深化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海南地方国企持续改革发展环境分析

1.面临的机遇

立足国际看,全球正在经历新一轮的产业体系变革,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门户,为海南地方国企提供了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机遇,这既有利于国有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享受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优势;也有利于海南地方国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和东盟的建设,通过外部循环走向世界。

立足国内看,我国正在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得到有效贯彻,经济正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并且,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显著,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经济发展态势向好,人力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阔,社会大局稳定,为海南地方国企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发展环境。

立足海南看,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窗口,拥有无与伦比的政策红利和发展前景。“十三五”时期以来,海南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外向型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为海南国企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将海南“打造成为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鲜明旗帜和重要开放门户,争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范例”。海南承载着党中央赋予的重要使命,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为海南地方国企提供了改革发展新机遇。

2.面临的挑战

从央企角度来看,海南地方国企与央企展开战略合作的同时,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到2021年年底,驻琼央企户数已达596家、同比增长22.6%;资产总额6540亿元、同比增长17.4%;利润总额303亿元、同比增长82%。2021年海南省地方国有企业资产总额8626亿元,利润总额49.6亿元。相比之下,海南省地方国企的竞争力偏弱,央企的到来在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的同时,也为地方国企改革发展带来了挑战。

从民营企业角度来看,海南本土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以进出口贸易为例,2020年海南民营企业进出口额315亿元,同比增长61%,占全省外贸总值的33.8%,在全省各类企业主体进出口排名中跃居首位。近年来海南省在税费负担、构建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政策执行方式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方面有利于海南本土民营企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另一方面也为海南地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

从外资企业角度来看,随着海南的营商环境逐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外商投资企业相继入驻海南。2021年,海南实际使用外资35.2亿美元,同比增长16.2%;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936家,同比增长92.64%。海南自贸港对外企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由此可见,海南地方国企在改革发展中,也面临着与外企竞争的挑战。

四、海南地方国企持续改革基本要求与发展方向

1.基本要求

海南省地方国企将坚决扛起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的新使命,在海南省自贸港建设中凸显省属国有企业的作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对于国有企业来讲,“做强”就是要更好体现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做优”就是要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中持续创造优秀业绩,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大”就是要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三者有机统一,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4]。为响应国家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提出的“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这一新要求,海南地方国企将增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紧迫感,努力打造一批龙头企业、高端企业、骨干企业,更好地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战略支撑作用。

2.发展方向

(1)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推进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调整结构布局,将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交由国资监管机构负责,使国有资产监管制度体系更加科学、专业和统一,这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资监管水平的现实需要,也是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更有利于提高国有资本运行效率和效益。

(2)引进各类资本参与国企改革

通过引进各类资本参与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优势互补,同时不断引进社会资本,优化国企控制权分配,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达到管好国资、放活国企、增强动力的目的。在各类资本的助力下,国有企业要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尽快提升自身实力和竞争能力。

(3)实现监事会监督全覆盖

实现监事会监督全覆盖并强化全面深度监督,不断完善监事会组织和制度体系,加强监事会自身建设,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目标,坚持问题和风险导向,加强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监督检查。合理配置监督资源,完善监事会和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发现、调查、处理问题的监督工作闭环,推动监事会监督检查成果的综合运用。以此维护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海南自贸港背景下地方国企持续改革发展的策略

1.加快改革攻坚,推动制度变革

(1)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海南地方国企要加快落实国务院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要求,加快董事会制度的全覆盖,推动专职外部董事队伍的建立,加强对外部董事履职的服务支撑,并分类分批落实子企业董事会职权,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5]以增强海南国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顺应自贸港建设新形势要求。

(2)加快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是当前国企改革中最敏感的一环,同时也是最需要攻坚的关键一环,是推动市场化机制各项措施全面走深走实的重要途径,只有加快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才能有效增强海南地方国企的活力、创造力,进而提高海南国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举措包括:在各级企业中推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机制;健全约束机制,向突出贡献者和骨干员工及科研人员倾斜,以增强海南国企服务自贸港的能力[6];等等。

(3)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海南地方国企的混改水平仍有待提升,应继续加大力度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这对于当下自贸港建设尤其重要。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实力更强的国有企业,海南国有企业应继续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推动省属市属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企业经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对国有相对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要实施更加市场化的差异化管控。

2.加快重组整合,优化新兴产业布局

目前,海南国有企业的整合重组程度不够,在产业门类上较为分散,且存在有一些不具备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非主业资产和业务,这影响到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强。这一现状亟须改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是海南国企应推动各类企业间与企业内部专业化重组整合。将资产规模小、质量效益差、成长性不强的企业整合;将主业碎片同质化,产业集中度不高的企业或产业合并,通过资产重组、股权合作、资产置换等方式优化配置资源,形成一批板块清晰、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企业,进而引导这些企业聚焦核心主业,牵头发展产业集群。

二是剥离不具备发展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非主业资产和业务,加强自身在优势产业上的竞争力。海南国企可加强优势产业间的协同效应,避免恶性竞争,实施科学的产业结构布局和合理的主业分工,着力克服海南国企融入自贸港建设过程中的产业发展水平阻碍。利用好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提升海南国企在重点产业发展上的实力,更好地融入自贸港产业发展。

三是要主动围绕自贸港的“3+1+1”现代化产业体系,积极布局战略化新兴产业。海南国企应聚焦主导产业,优化经济结构,推动集约型经济增长,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加快建立开放型、生态型、服务型产业体系,使主导产业形成特色招商优势,积累足够资本,成为海南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进一步夯实自贸港产业基础。在打造优势主导产业的同时,也要不断进行技术与制度创新,在新能源、医疗健康、金融投资、新型建材等领域不断探索,打造新一批特色精品产业。

3.夯实党建基础,激发创新活力

(1)坚持党建引领,贯穿改革发展全过程

海南国有企业是为海南提供经济战略支撑、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支柱,是党执政和建设自贸港的重要依靠力量。地方国企要有效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决策部署,将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公司优化产业布局、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完善授权放权体系等改革工作中[7]。在新形势下,持续抓好党建引领,发挥企业党委领导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能有效执行。

(2)加大创新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继续大力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步伐,聚焦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适度超前布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提高共享水平和利用效率,集约化建设自然科技资源库、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科学大数据中心等[8]。

(3)利用政策红利与区位优势,吸引更多创新型人才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有诸多关于海南引进人才的利好政策,如人才个人所得税最高15%、允许境外人员担任法定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等,相关政策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投资创业、讲学交流、参加经贸活动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出入境便利,也为地方国企积极吸引外资,加强投融资提供了制度保障。海南地方国企可充分利用政策优势,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吸引自贸港建设人才,加上配套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合理的劳动、人事、分配制度,不断增强自身创新活力和创新能力,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

4.强化投融资功能,服务自贸港建设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巨量的资金支持,这同样需要国有企业助力。海南地方国有企业应采取措施来提高自身投融资能力,放大自身国有资本功能,更好地服务自贸港建设。然而,国资国企以政府信用、财政兜底为支撑的传统融资模式已不适应当下环境,必须采用新的、更有效的融资模式,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等一系列活动持续不断地“造血”。

海南自贸港建设相关政策,使海南地方国企相较其他省市国企具备独特优势,在自贸港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吸纳外资。海南同时又拥有地理优势,利于吸引来自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等邻近地区以及其它国际资本市场的大量资本涌入,海南地方国企可以借助这股力量完成自身改革,同时也放大了国有资本力量。比如,国投洋浦港有限公司就和裕廊海港合资设立了国投裕廊洋浦港口有限公司,成功引入了新加坡资本[9]。到2020年,中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新加坡等三个亚洲离岸人民币市场存款总量已超1万亿元,在五年内存款总量有望达到1.7万亿元规模,资金使用成本较之境内也明显要低。海南国有投资运营主体可尽力提高自身资信等级,再利用好境外资金的低成本优势,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推出着力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建设的公募基金,吸引离岸人民币有序回流。

六、海南地方国企改革发展前景展望

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进程中,地方国企持续深入改革,不断取得重大进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美好新海南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1.海南地方国企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

(1)企业制度更加完善

通过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快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多项措施,海南地方国企将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加现代化以及更加符合自贸港建设需要的企业制度。企业制度的完善对于海南地方国企长远发展极其有利,制度的完善能够为解决海南国企的遗留问题打下坚实基础,并给未来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2)市场竞争力与创新活力更强

海南国企将在改革旧产业、发展新型战略型产业上发力,通过加快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推动战略化新兴产业布局等措施,通过聚焦优势产业、整合优势资源,海南国企将重振自身在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等传统优势产业上的实力;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及大力引进创新型人才,又将大大提升自身在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等战略产业上的实力,从而提高海南国企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活力。

2.保障海南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海南国企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不仅着眼于如何促进国企未来长远发展,同时也将对国企的历史遗留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国企历史遗留问题不但对经济的健康长远发展产生影响,而且还关乎于民生问题,对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意义重大。海南国企通过加快“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对国企退休人员进行社会化管理等手段,进一步剥离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妥善处理改制关闭破产遗留问题,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最终将促进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

3.助力实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目标

自由贸易港作为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在包括行政法规、企业制度在内的诸多方面都需要大量的创新和改革。海南地方国企在革新企业制度、增强创新活力、调整产业布局等方面的持续性改革必将使自身更加适应新时代建设自贸港的需要。

海南地方国企聚焦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深入混改等方面进行改革,这将会大大改变海南国企现有状态,改变股权结构以及引入多元投资者,使其活力大大增强。海南地方国企在加强资本运作和增强自身投融资能力上持续努力,这使之能够更加便利地对接世界资本市场、更加充分地利用来自全球的资本,从而获得巨大的资金优势,满足自贸港发展的资本需求。同时,海南地方国企在调整产业布局、改变产业结构上的努力将使得其市场竞争力大大提高,这不仅有利于海南国企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海南当地经济的发展,而这最终将有助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自贸港海南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由来、发展及中国实践
文旅融合背景下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定位问题
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
海南杂忆
辽宁地区自由贸易现状及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