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康
(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05)
从中国画发展的脉络来看,色彩早在原始社会时就被广泛运用于各类用具的装饰上。这种色彩往往来源于易于获取的简单矿物,而这些色彩组织出的画面体现了古代先民对色彩的初级运用[1]。
传统的中国花鸟画孕育于社会的富裕阶级中。脱离了经济方面的桎梏,色彩的搭配意识也随之解放出来。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宫廷画师谢赫在他的画论中就提出了“随类赋彩”的概念,成为了后世画家的技法要求之一。这一时期的色彩搭配追求现实依据,往往色彩华丽厚重,富有浓郁的富丽气息。但随着宗教、儒学等思想在士大夫阶级中的发展,当时的知识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变化,清新、雅致、恬淡、疏朗等审美情趣开始流行,水墨语言开始加入传统绘画的色彩语言当中。在这一时期,文人对墨的运用有了空前的认识,将焦、浓、重、淡、清名为墨的“五彩”,晚唐的王维更是认为“水墨为上”。发展到明代,文征明说:“余闻上古之画全尚设色,墨法次之,故多用青绿;中古始变为浅绛、水墨杂出。故上古之画尽于神,中古之画入于逸,均各有至理,未可以优劣论也。”[2]
由此可见,无论是早期的浓重艳彩还是发展到后期的水墨为上,中国花鸟画从来都将色彩的搭配作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色彩的搭配由始自终都没有淡出绘画发展的道路。从色彩到墨彩,从艳丽到雅致,色彩搭配的意识从来贯穿在中国古代画家的创作中。
写意花鸟画的用色和山水、人物大有不同。在山水画和人物画中,往往需要先着墨稿,然后再根据需要赋色,色彩往往对画面起到的是辅助的作用,很少参与直接表达形体。而写意花鸟画往往直接用色彩或墨色直接表达对象,这跟赋色、染色的技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的写意绘画不同于于西方的再现主义绘画,更注重表达个人的审美情趣和主观感受,因而很少注重色彩的冷暖对比、体积表现等现实因素。清人邹一桂说:“五彩彰施,必有主色,以一色为主,而他色附之”,其意为写意花鸟的用色要在大统一的条件下施加合适比例的对比。[3]中国的写意花鸟画一路发展到现代,色彩和墨彩在其的地位已经基本等同,这体现在写意花鸟画中的墨线、墨块以及留白、水气已经共同成为写意花鸟画的色彩搭配的主体部分,它们之间融洽互补,共同参与画面的构成。这些色彩和水墨语言在发展中逐渐脱去写实性而渐渐向“写意”靠拢,注重对于意向和气质的表达,这使得写意花鸟画中的色彩搭配逐渐抛开现实物体的拘束,转而发展为为创作者情感的表达服务。
写意花鸟画是中国花鸟画技法体系的两大主体构成之一,其特点就是高度概括、手法灵活、笔墨恣意[4]。因此在写意花鸟画的课程中,应当着重先提出写意中的“意”,然后才是具体的笔法,画法。
早在唐代,王维就提到了作画之前,“意”的重要性,他提出了“意在笔先”的概念。这其中的“意”不单单指思想,更结合了形象思维,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在写意花鸟画中,色彩搭配作为构建画面的主要因素,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表“意”的主体,画面的章法、意境的创造、内涵的表达都极其依赖于画面色彩的合理搭配。因此,在教学中应当将写意花鸟画中的色彩搭配技巧与对“写意”的理解结合起来,以达到齐白石所言“贵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
中国的写意花鸟画来自中国古代的上层阶级。这个群体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为物质财富所困,从而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种倾向在写意画中更加明显[5]。因最初的一批创作者们所处的社会阶级,他们往往心性淡泊,超然洒脱,具有极高的艺术品味和个人修养,所以写意画在诞生时起就反对色彩斑斓,堆砌元素,而要在单纯的对象中要求笔墨丰富,在质朴的构成中体现饱满的作者意志。 因此,写意花鸟画的画面用色往往具有在统一中有丰富层次变化,在视觉上节奏清晰的特点。这种色彩搭配与西方的光影、固有色等现实主义的色彩理论在根本上处于两种审美体系,因此在课程中需要格外注意将中国写意画的审美趣味与西方古典绘画的绘画理论严格区分开来。
写意花鸟画具有抽象的美,这种审美在其发展过程中从来占据着主导地位,因其核心的语言——“笔墨”本身蕴含的丰富感性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并且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审美体系。而在中国画中,“笔墨”本身也是黑与白、水与墨、干与湿之间的色彩搭配和块面韵律的结合。所以在写意花鸟画的颜色搭配方面,不仅要求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和谐搭配,还要考虑笔墨构成和留白对画面整体色彩语言的影响,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写意花鸟画的色彩构成。
在充分了解了写意花鸟画极其创作技法的背景和基本特点以后,只有把这些绘画理论和绘画技法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深切体会到写意花鸟画的神妙之处。但是,自然界中的物象是复杂多变的,同种物种的不同个体经常会有截然不同的外形,一天之中不同时间段的光线明暗变化对物体的影响也难以捉摸。因此,在创作实践之前,应当先理解写意花鸟画的精神内核是意向而不是表象,这样在创作时才不会被物体千变万化的表面所迷惑,丧失创作的内动力。
写意花鸟画的色彩搭配不仅仅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客观颜色,更要根据物体所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向去设计,尤其是被赋予了特殊含义的物象,例如写意花鸟画中最常见的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要求表现士人高洁的品性,多宜用墨彩,而如牡丹紫藤,葫芦石榴等物象往往被寄托于富贵、欢乐的意向,就更适合用浓丽的色彩直接描绘。根据物体承载的主观意向去设计物体在画面中的色彩是写意花鸟画的一大特点,这一点在当代的写意花鸟创作上显得尤为突出,几种特定的情绪物象搭配几乎已经给创作划定了一个框架,譬如上文提到的梅兰竹菊,在千百年的文人墨客的创作描摹下已经形成了人们对其的固有印象,这种印象提醒我们在创作过程中不应当忽视某些物象的文化价值。现代的创作当然可以有更多的突破和可能性,但在对待这些特殊物象的创作时要注意创作的边界。
在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方面,其创作语言是非常丰富的。一幅画中不仅仅有颜色的丰富变化,墨色的变化也起着支撑画面的骨架作用。关于色彩和墨彩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水法,墨法,笔法的各不相同能组成千变万化的色彩笔墨搭配,而写意花鸟画的特殊载体——生宣纸具有敏感细腻的不可代替的特性,这种敏感为写意花鸟的色彩搭配提供了更多表现形式和多姿多彩的表现结果,同时纸色本身也承担了画面中“白”对于画面色彩构成的责任。
写意花鸟具有抽象的审美情趣,它所表达的主体往往是画家个人的内心精神世界,具有随心所欲的特点。自古以来为知识分子称道的道理“大道至简”中,简、朴、素、雅的审美情趣自然而然地由创作主体灌输到其作品中去,这表现在写意花鸟画中对于墨色变化的追求上。在写意花鸟画的画面中,看似简单一团墨色,其中可能包含了多种形式的墨彩,画家经过反复的斟酌设计最终选择在此处挥毫落墨,形成一种不经意间见须弥的气度。这种在精神气节上毫不吝啬花费精力的豪迈是属于中国写意画特有的奢侈和浪漫
对于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来说,构图是创作作品的第一步,在合理构图之后紧接着就是设计画面的色彩构成和疏密关系。在这一步中,由于写意花鸟画主要用色块、墨块来表现物体,所以色彩搭配这一步的成功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最终面貌。
马克思有提到过:“色彩的感觉是人类美感中最普及的形式”,这一点在写意花鸟画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在写意花鸟画发展道路中很长一段时间里,画家崇尚仅用水墨的方式表现花鸟题材,这些画面就颜色而言只有黑白,但就色彩而言却是丰富厚重的。中国的水墨画重视墨的五色,在水墨画中对于干湿浓淡,黑白构成的处理形成了画面丰富的墨彩,透过这些丰富的层次,欣赏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物象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因此这种单纯以水墨为语言表现画面的色彩搭配也是学习实践的重要部分。在实际应用中,水墨这种淡雅中见功夫的表现方式尤其适用于被文人广泛爱好的题材,如荷花、兰花等被寄托了高洁气质的物象,用水墨来表现这类主题更能凸显其所附带的文化内涵。
除了丰富的水墨语言之外,中国历代的花鸟画家对于颜色的重视从未中断。除了纯粹的水墨画之外,以颜色为主的花鸟画其实出现更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花鸟画就已经分科独立。花鸟画发展到两宋时期,由于当时的宫殿要求装饰尽华丽之能事而不计成本,花鸟画的风格因此变得富丽堂皇,在贵族美术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花鸟画的色彩搭配崇尚皇家富贵之气,但区别于市井的烟火气审美,虽然色彩浓重富丽,但在造型上精益求精,在色彩上也更倾向于和谐典雅。这种色彩搭配方式恰好与水墨淡彩相呼应,在花鸟画的发展史上具有同样的地位。在写意花鸟画的课程中也应该吸取这一部分色彩搭配的经验,将其运用在合适的题材上,更有利于拓展对于写意画审美的视野。尤其是在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之后,大量可供选择的方便颜料的出现,颜料的使用更为普遍和快捷,为新生代的花鸟画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这种便利的加成下,大批量的浓彩写意花鸟画开始出现,而这种新型的写意花鸟画在历史上由于材料的限制很少出现,新一代在这种写意花鸟画上的实践就更具有创新意义。
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历程从五代的略加色彩,到明代的狂草入画,再到清末期的泼墨浓彩的大写意,其实经过了一个从浓彩,到淡彩,到水墨,又到浓墨重彩的曲折往复的发展历程,但在整个发展的途中无论是色彩还是墨彩从未间断传承。所以在学习写意花鸟画时应当兼顾对色彩和墨彩的学习研究。只有将色彩与墨彩合理搭配,辅以科学合理的构图方式方能完整严谨地进行写意花鸟画的初级学习阶段。
如今的写意花鸟画初学者在工具的选择使用上与前人已经有了极大的不同——颜料多用现代工业生产的膏状颜料,墨用工厂生产的墨汁,纸大多数也大多数不是手工制造了,但这些材料所具有的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的特点给学习者降低了门槛,更有利于写意花鸟画的普及。但也因这个原因,当代的写意花鸟画也难以再完美复刻前人用传统材料创作的作品,因此对于写意花鸟的学习而言学习其精神气和思想内核、创作手法才是学习实践的重点。
在写意花鸟画发展道路中很长一段时间里,画家崇尚仅用水墨的方式表现花鸟题材,这些画面就颜色而言只有黑白,但就色彩而言却是丰富厚重的。在当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人不应该囿于材料的不同而钻进追求完全一致的死胡同里,更不应该只取水墨而不学习颜色,只有虚心学习前人经验,了解写意花鸟画本身的意蕴,再大胆运用现代材料进行创新创作,写意花鸟画才能在新时代再迈出适应时代审美的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