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在偏远牧区推广思考
——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为例

2022-12-28 13:12:23姚江钰
青海金融 2022年6期
关键词:果洛牧区货币

■ 姚江钰

(中国人民银行果洛州中心支行 青海果洛 814099)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大力发展,以及央行数字货币的试点推广,金融数字化趋势越发明显,纸币在经济金融体系中的使用率日益降低,然而对于远在青藏高原的果洛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果洛州)的群众来说仍存在“现金为王”的现象。中国人民银行果洛州中心支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当地牧区群众以及年龄在60 岁以上的城镇居民中,仍有77%的调查者表示使用更多的是现金,且家中有一定的现金储备。因此,要实现数字货币在偏远牧区的全面推广任重道远。

一、果洛州概况

果洛州是青海省的8 个地级行政区之一,州驻地在玛沁县,海拔4330 米左右,高寒缺氧,气候恶劣。2019 年末常住人口211588 人,其中,藏族人口194237 人,占总人口的91.80%;农牧业人口161942 人, 占总人口的76.54%。恶劣的自然环境、庞大的农牧业人口基数以及落后的教育、经济等诸多因素导致当地群众文化程度较低,金融知识匮乏,至今仍习惯于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

二、央行数字货币在偏远牧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知识普及力度的增大,果洛州牧区移动支付比例有所提升,但现金支付比例还是远高于城市,央行数字货币在偏远牧区的推广应用具有很大空间,前景广阔。

(一)“国字招牌”能够有效打消当地群众对数字货币安全性的顾虑

央行数字货币作为我国的法定货币,首先在技术层面能够实现全程可追溯留痕,且其痕迹只有相关监管部门在用于正规用途时方能查看。其次,它能在一定层面上纠正电子支付在安全和数据风险等方面的弊端,相比于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能更好地保护当地群众的权益。同时,“国字招牌”也能有效打消当地群众对其安全性的顾虑,更容易被当地群众接受。

(二)“双离线支付”完美契合牧区实际

果洛州草原辽阔,住户相对分散,移动网络极其不稳定,即便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信号也无法达到全覆盖,导致在牧区无法顺利完成刷卡交易或者移动支付。而央行数字货币的“双离线支付”功能可以有效改变这一困境。央行数字货币“双离线支付”是指数字人民币在交易过程中,收付双方的终端都处于“离线”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完成支付,即能够满足在地下室、停车场、山区甚至是地理灾害等特殊环境下的支付需求。

(三)告别排队存取现金,让支付更加便捷

果洛州群众对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结算方式仍持怀疑心态,每年虫草、牦牛交易旺季,群众总会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排起长队办理存取款业务,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应用能有效改变这一窘境,为偏远地区群众提供更好更快的金融服务。

(四)有效避免假币侵害,守护高原现金流通净土

尽管近年来人民币的防伪标识不断升级换代,果洛州反假货币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也在不断完善反假货币长效机制,对于制贩假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也在不断升级,但受制于当地群众和部分商户金融知识的欠缺,且持币交易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目前果洛州仍有一批从事假币犯罪活动的不法分子心存侥幸,见缝插针,顶风作案,致使部分人民群众受到假币侵害。而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能有效斩断假币犯罪这只“黑手”,为守护好高原现金流通净土提供有力保障。

三、央行数字货币在偏远牧区推广面临的问题

(一)央行数字货币可能会带来“数字鸿沟”问题

果洛州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引进处于负增长趋势,当地群众文化程度较低,金融知识欠缺,对数字经济的认知和参与度不足,未来数字货币在果洛州推广应用期间,如果当地部分群众不具备收付使用数字货币的能力和条件,可能会出现使用歧视的问题,会拉大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从而形成金融排斥现象,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二)当地群众对数字货币的接受过程会相对漫长

恶劣的自然环境,不便的交通,落后的教育、经济等诸多因素导致当地牧民群众金融知识极度匮乏。而对于当地群众来说数字货币完全是一种新生事物,不免会有一部分群众对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产生不踏实感,加之根深蒂固的传统现金结算观念,致使当地群众接受数字货币的能力十分有限。虽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金融知识普及力度的不断增加,这种不踏实感会有所改善,但总体而言,当地群众对数字货币的接受过程仍会相对漫长。

(三)央行数字货币与现有移动支付用户体验差异不大

对于当地群众而言,目前央行数字货币除了离线支付的优势外,与支付宝、微信并没有多大区别。人民银行果洛州中心支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已经有一部分群众开始接受移动支付,在他们看来,央行数字货币还得单独下载APP 并且熟悉操作流程,可能并不比支付宝、微信方便。因此,央行数字货币在牧区大面积的推广还需在用户体验上不断进行优化。

(四)当地群众如何区分央行数字货币和骗子币、传销币

自从我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以来,一些不法分子趁虚而入,打着央行数字货币的幌子“蹭热点”,打着虚拟货币、虚拟资产的口号开展金融诈骗,导致部分群众陷入传销币、骗子币骗局,最终倾家荡产、血本无归。一旦央行数字货币在偏远牧区发行,难免会有不法分子利用牧民群众对金融知识缺乏了解、风险意识淡薄、贪图高收益等弱点实施诈骗。因此,如何让淳朴善良的当地群众区分央行数字货币和骗子币、传销币,提高防范数字货币诈骗能力,也是央行数字货币在偏远牧区推广应用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发展进程及试点城市经验启示

(一)央行数字货币发展进程

从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来看,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整体起步较早,目前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在2020 年8 月开始试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是一种数字基础设施,它提高了金融经济中资本和资本流通的效率,特别是数字技术、金融科技、数字货币等新技术和产品的整合和开发,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字经济以及数字社会的发展。

从2014 年开始,中国首次成立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小组,通过考察和分析发行和推广数字货币过程中潜在的法律和相关技术问题,对央行在中国发行数字货币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2015 年,经过两轮审计,央行确定了中国数字货币计划的原型相关方案,并发布了最终系列报告。2017 年7 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成立。2018 年3 月,法定数字货币工作组成立,以协调数字货币的运作。2019年11 月,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前沿设计、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已基本完成。2020 年8 月,商务部宣布在京津粤地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授权的中西部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总体而言,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二)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城市经验启示

目前,根据各个城市的发展情况,每个试点都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央行数字货币的推广和落地策略,这不仅为央行数字货币的业务框架、关键技术、发行奠定了基础,也为提高公众对央行数字货币的认识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深圳是我国首个实施数字人民币试点的城市,承担着为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做表率、打头阵的作用。深圳的应用场景集中在餐饮、零售、旅游、生活等日常高频支付领域,为试点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和公众意识基础。在日常出行方面,深圳市交通局会同人民银行、农行、建行等,正式启动数字人民币在绿色公交出行领域的试点应用,倡导市民积极利用央行数字货币参与公共交通领域的绿色出行。市民不仅可以使用深圳通APP 数字货币进行免密交易,还可以在APP 中处理购卡、充卡等事宜。

与深圳相比,苏州体现了数字人民币覆盖面、数量和实施场景更为广阔的特点,为央行数字货币相关技术和硬件设备的研发以及应用场景的测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苏州不仅可以使用数字货币购买地铁票,还可以体验无人驾驶巴士。2021 年8 月23 日,无人小巴的首次数字货币自动扣款试验在苏州高铁新城顺利完成。这是自动驾驶技术与数字货币之间的首次跨界合作,标志着苏州成为中国第一个将智能公共交通与数字货币创新应用巧妙结合的城市。

作为数字人民币的首批试点之一,雄安新区最初主要由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线下推广,测试范围主要以餐馆为主。2021 年2 月,在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的支持下,雄安新区完成了首个数字货币“硬件钱包”的探索、开发和生产,这是数字人民币试点研究的创新突破。“硬件钱包”是数字货币APP 硬件的载体,面对特殊环境,无需网络便可支持“双离线”支付。

与深圳和苏州相比,成都是第一个实现数字货币应用在出行场景的城市。2020 年,天府通APP 参与了成都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以天府通APP 为抓手推动央行数字货币推广,为市民打造了一款安全、美观、绿色、低碳、包容的城市公共交通APP。在位于成都天府四街的金融信息控制中心的“数字货币园区”,市民可以通过数字人民币完成停车、就餐、购物、员工福利分配等操作。而且“天府通”还实现了在医疗场景中的应用,实现了数字人民币挂号、数字人民币扫描处方单支付等功能。

五、对策建议

(一)央行数字货币前期宣传推广要注重“城乡并进”

央行数字货币在青海省推广应用期间,要立足实际,不能走“先大城市、后小乡镇”的推广老路,推广期间应由当地人民银行牵头提前开展央行数字货币宣教,把重点放在偏远牧区,下乡进村,打通央行数字货币知识“最后一公里”。要进一步加大对偏远地区群众的数字央行货币知识普及力度,不断提升金融知识触达率,为当地群众提供“心贴心”的金融服务,尽力弥补“数字鸿沟”,减少金融排斥现象的发生频次,让普惠金融得到有效发展。

(二)加大央行数字货币宣传培训力度,提升覆盖率

要探索针对性强、有效性高的数字货币知识宣传方式,积极化解金融市场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偏远牧区群众金融知识匮乏所产生的矛盾。一是通过3·15、金融知识进校园、反假货币宣传周等一系列宣传活动,加大央行数字货币的宣传力度,让当地群众对央行数字货币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二是在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培训期间,邀请当地群众一同参加,以点带面,使当地群众进一步掌握央行数字货币知识,提高对央行数字货币的认可度。三是制作藏汉双语版本的央行数字货币知识短视频,让当地群众在线上学习央行数字货币知识,进一步巩固宣传效果。四是调动各金融机构宣传推广的积极性,通过各商业银行网点优势,把央行数字货币的必备知识快速有效地纳入到知识普及宣传活动中,使当地群众养成通过数字货币这种便捷方式进行支付的习惯。

(三)结合本地促消费政策,探索央行数字货币激励措施

提高当地群众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积极性,探索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建议前期免费为商户升级智能POS 等受理终端,支持NFC、小额充值等功能,不断丰富消费场景。同时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定期发放数字货币红包、推出数字货币消费返利活动等方式促进消费,调动当地群众使用数字货币支付的积极性。也可以尝试使用央行数字货币向当地群众发放牧区草场补贴,实现对补贴资金的精细化管理。

(四)积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助力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全国农村数字化大潮中,央行数字货币助力乡村振兴要把落脚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当地群众的生活上,让远在高原牧区的群众也能感受到数字人民币带来的利好。一是可以将全省人民银行系统以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乡村振兴帮扶驻点村作为全省首批“数字货币试点村”,积极组织全省人民银行系统以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各地驻村干部进行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知识现场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各地驻村干部负责对当地村干部和高年级学生做好转培训工作,从而打造出“驻村干部+村干部+学生”的央行数字货币宣传模式,与当地群众零距离、面对面沟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数字货币知识,将数字货币知识延伸至偏远牧区。二是通过数字人民币发放各项乡村振兴补贴资金,充分发挥央行数字货币的支付即结算、成本低、效率高、不易伪造等优势,用好、管好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三是不断丰富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让数字人民币可以用于生活缴费、政务服务、交通出行等场景,为当地群众生活提供便捷服务。四是推出使用数字人民币购买当地特产返利活动,持续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消费帮扶,助力牧区特色产业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果洛牧区货币
故乡果洛(外一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英语文摘(2021年6期)2021-08-06 08:40:36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果洛州草原建设综合措施初探
新农业(2020年18期)2021-01-07 02:17:24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古代的货币
古代的货币
果洛玛沁的九天九夜——青海果洛玛沁“8 ·30”山体滑坡抢险纪实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2
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商品猪旋毛虫感染情况调查报告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4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