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香玲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 武汉:430415)
随着高校的扩招,高职院校已然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从过去的比规模比资源比效益到现在的比服务比软件比文化,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需要,是企业对高素质人才渴求的需要,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必须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方能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
就是“以广大师生为主体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学校组织制度、实践活动和物质形态。”[1]主要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如学校的教学楼、教学设备、图书馆、人工湖、花草树木等)、中层的制度文化(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等)、深层的精神文化(教风、学风、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价值取向、道德修养等)。校园文化是全体师生创造的一种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对人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个人意志力、道德情操、礼仪修养等精神层面具有良好的导向性、激励性、鼓舞性,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师生的言行举止、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等。
就是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解读人生终极意义,建构人的精神家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2]人文关怀包含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呵护,对人的精神状态和人性的深切关怀,对人的情感、态度、意志和价值的尊重,对人的尊严的肯定,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尊重和保护,对人格的尊重与重视,一言以蔽之,就是以人为本,把人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全面渗透爱的教育,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帮助人,对人实施终极关怀,使之获得全面的发展。
王东莉指出,校园文化“应以尊重关心人的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为基本特点,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丰富人的心灵世界为价值取向,以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和塑造独立人格为本质特征,以培养人的伦理情操、完善人的道德境界为核心内容,以建构精神家园、引导人的终极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3]校园文化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同样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文关怀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没有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要处处做到以人为本,对人给与足够的重视、尊重、温情、帮助,才能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作为工科职业院校,为了给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更多地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专业核心课程、顶岗实习上,而对于人文学科不够重视,人文学科处在一个尴尬的边缘地位,一再被压缩甚至删减。加之高职生本身人文素养欠缺,学生普遍认为学好自己的专业,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考取跟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证书等,就算完成了大学学业。如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使得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一技之长,但人文素养不足。怀特说“没有人文教育的专业技术教育是不完备的”[4],达拉里说:“教育成为制造劳动者的一台机器,通过教育的塑造,人变成追求物质利益的人,掌握生产技术成为受教育的全部目的,这样,人愈是受教育,他就愈是被技术和专业所束缚,愈失去作为一个完整人的精神属性。”[5]缺乏人文教育的高职教育是“制器”,而非“育人”。
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惜花重金建设高大气派的图书馆,兴建拔地而起的教学楼、实训楼等等,希望通过物质建设美化校园形象,吸引更多的生源,但却忽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建设。而精神文化恰恰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所在,人文关怀是精神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只有充分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地位,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从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感化人、熏陶人、影响人,校园文化方能实现育人功能。“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所以学校的管理者也好,教育者也罢,都应该有这种“大师”的教育情怀,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虽然同是高职生,但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地域,他们性格迥异,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等千差万别,而在实际办学中,高职院校往往把教育对象看成同质同性的受众,同一门课程,面向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学生采取同样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没有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古人讲,“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作为教育工作者,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答疑解惑外,还需要教给学生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做人的道理。但在实际工作中,老师的工作重心往往放在授业与解惑上,而忽视了传道,也就是没有充分发掘课程的育人功能。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为校园文化服务的一切物质条件和物质对象,作为一种实体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自然美感,会对青年学生产生巨大的价值影响,对青年学生素质的养成亦有巨大的作用。它主要包括科研设施、建筑群落、场馆建设、绿化美化、卫生环境等。[6]物质文化是校园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是一种表层的显性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不仅要考虑物质的实用功能,更要考虑背后的审美功能和育人功能,要综合考虑全体师生的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深思熟虑,使得置身环境中的人能够深刻感受到环境对人的人文关怀。譬如繁花似锦、绿树掩映的校园既满足了校园绿化的需要,也满足了师生审美的需要;窗明几净、功能齐全的教室既满足了师生正常开展教学和各种活动的需要,也体现了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校园中无论是一花一草一树一木,还是一张图片一幅标语,亦或是墙报,都需从审美的视角精心设计,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富丽堂皇的建筑,干净整洁的校园,清新优雅的办公环境等,如果没有蕴含深厚的人文内涵,不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精神、育人理念等,那犹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空心人。
制度文化是对校园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的行为要求,譬如校纪校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行为准则等,这种制度文化是在办学的历史中逐步形成并经实践检验是经得起考验的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科学规范,合情入理,公正公平,以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作为制度制定的前提,将人文关怀作为制度管理的基础。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实践者、引导者,因此,学校针对教师的管理制度要体现尊师重教,做到以人为本。如教师岗位选聘时,要注重师资的综合能力,除了应聘人员的学历、文凭、毕业院校、专业成绩等硬件外,要选拔出拥有教育情怀、深厚人文素养、爱岗敬业的青年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绩效改革制度等,要激励教师爱岗敬业,要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成长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要为教师提供公平公正的职业上升通道,营造你追我赶、尊师重教的浓厚人文氛围。学校要倾听一线老师的心声,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让老师更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制度文化要考虑全体校园人的利益需要、精神需要、全面发展的需要,以激励为主,惩罚为辅,重在发挥人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表层,制度文化的意义在于规范、约束、调控全体校园人的行为;在深层,制度文化是要把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思路等借助制度的杠杆带给全体校园人。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深层的隐性文化,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前提和根本,“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学校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的文化观、价值观、生活观、荣辱观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特征、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7]
精神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升级理念。首先,要升级领导的管理理念。学校领导要牢固树立“文化育人”的理念,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必须做到时时处处事事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关注人的深层情感需要,引导人的精神成长,形成尊师重教、文明优雅、和谐向上的精神风貌。学校领导尤其是高层领导作为学校发展的掌舵者,拥有更多的决策权和话语权,是校园文化的设计者和指挥者。如果每一届的领导拥有人文情怀和文化育人的理念,在校园建设中竭尽全力渗透人文关怀,就能形成积极向上、有利人才成长的精神文化。其次,是升级教师的教学理念。广大的一线教师是校园文化的创造者和实践者,对校园文化建设意义非同小可。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一线教师,要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人格魅力、教学艺术、沟通技巧等,营造民主平等、和谐有爱的课堂氛围,从生硬地灌输知识到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创建个性张扬的多元的教育环境,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情感、态度、意志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让他们的精神和灵魂不断升级,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譬如教师上课时,字正腔圆、铿锵有力、乐此不疲的授课状态会无形中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教师上课时,信手拈来、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的授课风格会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教师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利用任务驱动、情境模拟、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等灵活教法组织实施教学,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所谓“经师易求,人师难遇”,一个教育工作者,甭管多么学富五车、技能过硬、巧舌如簧、深谙课堂管理的艺术等,如果学生不能从老师身上感受到人性的光芒、人格的魅力、敬业精神等,那么也就无法让学生获得精神的滋养,无法引领学生获得精神的成长!因此,教育者要与时俱进,终生学习,不断优化升级教育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