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慧 熊灿灿 张金陵,2,3
(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2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分中心,上海,200062)(3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上海,200062)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在这一背景下,追求优质的学前教育,提升并延续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成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2021年11月27—29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与温州大学共同主办,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分中心、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浙江省温州市学前教育指导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三届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学术论坛在温州大学隆重召开。来自海内外的学前教育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等24 万余人参加了本次线上论坛,围绕高质量学前教育评价与提升问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探讨。
完善学前教育体制机制,健全学前教育政策保障体系,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与方向具有规范与指引作用,同时也为学前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与支持。
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国家早期教育研究中心所长史蒂文·巴内特(Steven W.Barnett)介绍了两个针对公立学前教育的长期实证研究项目,分别是芝加哥(CPC)项目和新泽西(UPK)项目。其研究结果表明高效能(Highly Effective)的学前教育项目包括清晰的儿童学习目标、明确的教师实践指导、享有优越薪酬待遇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有力的领导和监督、较少的班额、完善的课程体系、注重家长参与以及持续性的评价与质量提升系统等特征。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李辉阐述了影响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的宏观因素(州际效应、城乡效应等)、中观因素(学校质量改善计划、官方质量评估报告等)以及微观因素(教育计划与实践、管理和领导等)。云南师范大学教授曹能秀介绍了当前日本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路径:课程改革是基础,应从培养目标、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评价系统、课程管理、多方协作等方面入手;教师教育改革是关键,包括改革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和资格制度,开展适时的专业培训等;质量评价改革是保障,如对幼教机构进行适当的监督指导与评价以促进其发展等。郑州师范学院教授陈国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的新时代学前教育发展的四个目标和三种实现途径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分析。
完善学前教育质量评估标准,建立各级各类评估体系,健全质量评估监测体系,对提升学前教育整体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柳倩以重庆市6 区1 县758 名小、中、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测量工具进行本土化研究发现,该工具的难度和区分度适宜,同质性信度、评分者信度较好,可作为评定我国儿童基本动作技能发展状况的工具。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博士研究生熊灿灿介绍了美国高瞻学前儿童观察记录量表(COR Advantage)中国化修订的过程和测量学验证的三个研究阶段。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副局长曾宏介绍了区域学前教育标准化管理体系(SHEA),包括安全工作、保育保健、教育教学和行政后勤四项核心内容。
课程质量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杠杆。课程作为衡量学前教育质量的标准一直备受关注,本次论坛与会专家围绕课程建设、管理与评价展示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一是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路向、保障体系。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瑾指出在追求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衔接正在发生转向。围绕聚焦和回应“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课程,黄瑾从幼儿园课程价值定位、育人目标、确保幼儿园课程质量延续、幼儿园课程实施主体关系以及幼儿园课程中游戏与学习关系五个角度进行了思考。西北师范大学副教授龙红芝介绍了课堂志研究的方法论,即结合幼儿园游戏研究的实践之需,把儿童游戏作为研究的场域,在游戏这个“田野”中以观察为起点开展研究。上海市松江区教育学院研训部副主任唐晓晴分享了本区从课程与教学质量入手,立足区域学前研训服务的工作定位,探索与构建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过程。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教研员周金玉从课程公平视角出发,通过对蕴含“隐形人”现象的关键教学事件的观察和分析,从师幼互动、时间构成、空间构成、互动中的角色四个维度进行询证剖析。二是幼儿园课程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和路径。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教育战略研究室主任刘霞基于对广州市幼儿园园长的调查,探讨了课程认知、课程行为、课程实践主体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上海市安庆幼儿园园长温剑青从如何推动高质量办园的视角出发,思考课程管理和评价的机制及运作的路径,提出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评价,依据课程实施证据说话以及多元主体对话等观点。
幼儿园教师质量决定着学前教育质量,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与会专家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一是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与管理体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缴润凯提出新时代幼儿园园长管理观念的六个转变:由重“点”转向重“面”,由重“事”转向重“人”,由重“外”转向重“内”,由重“动”转向重“静”,由重“术”转向重“道”和由重“形”转向重“果”。成都市金牛区机关第三幼儿园园长高翔介绍了基于制度、教师、儿童三大核心要素提升教研质量的四个阶段:培养勤学善思习惯,孵化儿童本位意识,增强教学实践能力,提升鹰架学习能力。上海市奉贤区解放路幼儿园园长顾春华从指标引领机制、分层规划机制、导向实践机制以及辐射孵化机制四方面分享了基于评价的幼儿园教师发展培养机制适宜性实践的经验。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幼儿园园长兀静介绍了“四阶段渐进式”教师梯队培养模式,即统筹规划、分层实施、个性培育、精准指导。二是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路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蔡迎旗指出,幼儿园对教师自主学习的支持是推动幼儿园教师学习的最直接、强大的外部诱因。幼儿园可以从认识职业价值、改善福利待遇、丰富学习资源、促进教学反思等方面支持幼儿园教师的自主学习。长春师范大学副教授刘霖芳介绍了幼儿园骨干教师领导力的内涵、影响因素以及实践困境,明确了骨干教师领导力的实践内容与生成路径。上海市徐汇区乌鲁木齐南路幼儿园园长龚敏介绍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跨界项目研修平台的构建和实践,强调教师研修的时代性与自主性,使教师实现从“学分”到“学力”、从“被动”到“主动”、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
学前教育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与会专家从不同方面分享了研究成果。一是幼儿园教育质量。澳门大学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中心主任胡碧颖分享了中国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师幼互动质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李琳采用《幼儿学习环境评量表》(ECERS-3)对上海市12 所幼儿园的19 个小班和20 个中班的教育质量进行了追踪评估,结果发现,“个人护理常规”“空间设施”“一日活动”等领域质量保持相对稳定,“语言与早期阅读”“学习活动”“互动”等领域得分较低且变化不明显。杭州师范大学副教授武建芬采用图像风险评估法考察123 名4—6 岁儿童风险评估的特点,同时创设冒险游戏情境观察儿童冒险水平并分析儿童的冒险水平与风险评估之间的关系。二是家庭环境质量。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燕以205 名学前儿童及其母亲为研究对象,考察母亲过度控制与学前儿童内化问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母亲过度控制正向预测学前儿童内化问题行为。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范洁琼聚焦家庭中父亲和母亲的教育参与、亲子关系以及教养方式等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学习品质的不同影响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环境中的具体因素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更重要,且家庭中的情感关系和教育参与的过程质量比家庭教育活动的频次更重要,而早教/兴趣班经历总体上对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帮助不大。陕西师范大学教师田方考察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数学环境对儿童早期模式能力的影响,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长数学表现以及家庭数学活动和模式活动可以显著预测儿童的模式能力。湖州师范学院教师王英杰以上海市4 所幼儿园480名4—6 岁儿童母亲为研究对象,考察母亲养育压力对儿童焦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母亲养育压力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焦虑。
近年来,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的新领域颇受关注,包括婴幼儿托育服务、幼小衔接以及家园合作等,与会专家围绕这些主题展示了相关研究成果。成都师范学院教授文颐分享了在“基础—定向—拓展”模块下,对围绕七大职业核心能力的婴幼儿照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与探索,为婴幼儿照护行业健康发展探索了科学路径。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刘婷考察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婴幼儿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检验父母养育效能感和家庭参与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父母的养育效能感和教养参与水平更高,可以预测婴幼儿更高的认知发展水平。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部托育主管杨印及其团队通过文本分析和对东、中、西部39 所托育机构的实地调查,从结构性要素、过程性要素和结果性要素三方面构建了包含办托条件、机构管理、托育队伍、保育照护、卫生保健等方面的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刘育光分享了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台湾地区托育服务在政策制定、服务现况、存在问题以及原因分析等方面的内容。此外,温州大学教授李娟围绕“幼小衔接”主题,基于儿童视角探究大班儿童的学习观,考察儿童对“幼儿园生活”和“小学生活”的认识,深入探讨如何落实科学幼小衔接。西南大学教授李姗泽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中儿童健康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即现代教育制度及其教育学根基发生改变,依托的对真实世界的探索和学习经验积累方式被动摇,家庭和幼儿园的相互关系和合作方式更加多元化。上海市荷花池幼儿园园长宋青从中观和微观这两个层面解读了“视界融合”下的家园合作内涵,并介绍了实现“视界融合”的三种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