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卷入程度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影响

2022-05-06 03:24:00刘家依陈思群谢东杰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耐受力挫折学历

刘家依 陈思群 谢东杰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杭州,310012)

幼儿抗挫折能力通常被定义为幼儿忍耐、对抗、排解以及处理挫折的能力。〔1〕较弱的抗挫折能力会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幼儿在面对逆境和困难时,常表现出恐惧、退缩、哭闹等行为。父母卷入是指父母直接或间接提供给幼儿的互动性、可得性和责任感之和。〔2〕父母卷入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卷入程度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幼儿园大、中、小班的幼儿父母发放问卷共211 份,回收有效问卷共180 份,回收率为85.31%。其中,男孩91 名,女孩89 名;小班幼儿53 名,中班幼儿57 名,大班幼儿70 名。

(二)研究工具

1.父母卷入程度量表

本研究以王利刚等人编制的《父亲卷入量表》〔4〕为基础改编成《母亲卷入量表》,组织幼儿的父亲、母亲分别填写《父亲卷入量表》《母亲卷入量表》,调查父母在幼儿教养中的卷入程度。量表共21个条目,分为5 个维度:活动玩耍、陪伴照顾、关注子女、管教子女和避免伤害。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量表采用五点计分法,1 分为非常不符合,5 分为非常符合。得分越高,表明父母卷入程度越高。

2.幼儿抗挫折能力家长问卷

本研究采用《幼儿抗挫折能力家长问卷》〔5〕调查幼儿抗挫折能力。该问卷由李欣星参考刘丽英编制的《幼儿抗挫折能力教师问卷》〔6〕改编而成。幼儿父母依据幼儿在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填写问卷。问卷分为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2 个维度。挫折耐受力是指幼儿对于困难情境的忍耐能力以及对不喜欢事物的接受程度。挫折排解力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克服困难、处理矛盾的能力。问卷共24 个条目,采用四点计分法,1 分代表最消极的挫折反应,4 分代表最积极的挫折反应。得分越高,表明幼儿抗挫折能力越强。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父母卷入程度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基本情况

1.父母卷入程度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父亲的卷入程度总分及5 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平均分(3 分),但均低于母亲,表明父亲虽在幼儿教养过程中参与程度较高,但低于母亲。其中,陪伴照顾维度的得分差距最大(见表1)。

表1 父母卷入程度得分

2.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及2 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平均分(2.5 分),说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整体水平较高(见表2)。在2 个维度中,挫折耐受力得分高于挫折排解力得分。

表2 幼儿抗挫折能力得分

(二)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特点分析

1.幼儿性别、年龄、父亲学历和母亲学历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交互作用

以幼儿抗挫折能力各维度为因变量,以幼儿性别、年龄、父亲学历和母亲学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变量间均不存在交互作用(ps>0.05)。

2.幼儿性别、年龄、父亲学历和母亲学历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主效应分析

将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作为因变量,幼儿性别作为分组变量,进行t 检验。结果显示,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见表3)。

表3 幼儿抗挫折能力性别差异检验

将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作为因变量,幼儿年龄作为分组变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的幼儿的抗挫折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差异显著(见表4),年龄越大,得分越高。

表4 幼儿抗挫折能力年龄差异检验

父母学历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幼儿抗挫折能力呈现随父母学历升高而提高的趋势,父母学历为初中及以下的幼儿,其抗挫折能力总分及2 个维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其他幼儿(见表5、表6)。

表5 父亲学历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影响

表6 母亲学历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影响

(三)父母卷入程度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相关分析

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与父母卷入程度总分及各个维度得分的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7。父亲卷入程度总分及活动玩耍、陪伴照顾、关注子女和管教子女维度的得分与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及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避免伤害维度的得分与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挫折耐受力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挫折排解力维度得分相关不显著。母亲卷入程度总分与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和挫折耐受力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活动玩耍维度的得分与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及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陪伴照顾维度的得分与挫折耐受力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这表明,父母卷入程度越高,幼儿的抗挫折能力越强;与母亲相比,父亲卷入程度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关系更密切。

表7 父母卷入程度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相关分析

(四)父母卷入程度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父母卷入程度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预测作用,以父亲、母亲卷入程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为预测变量,以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及2个维度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回归分析之前,研究者先把幼儿年龄与父母学历转换成哑变量:幼儿年龄转换为是否小班和是否中班2 个哑变量,父母学历转换为是否初中及以下、是否高中和是否大专3 个哑变量。其中,控制变量(幼儿性别、年龄、父亲学历、母亲学历)进入模型的方式为进入(Enter),预测变量进入模型的方式为逐步(Stepwise),规定准入标准为0.05,剔除标准为0.10。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幼儿性别、年龄和父母学历后,父亲在活动玩耍维度的得分能够正向预测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及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排解力维度得分,母亲在管教子女维度的得分能够负向预测幼儿挫折排解力维度得分(见表8)。

三、讨论

(一)父母卷入程度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基本特点

本研究发现,父亲卷入程度普遍较高,但是对幼儿陪伴照顾程度较低,总体卷入程度低于母亲。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女性社会经济地位提高,当今家庭结构已不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越来越多的女性参加工作,父亲不再一个人承担家庭经济开销责任,可以有更多精力承担养育子女的责任,与母亲一同参与子女的日常教养。不过,基于我国“严父慈母”的传统观念,父亲在子女的日常教养中更多的是管教子女,教给子女道理和规则,并且认为陪伴和照顾子女的生活主要是母亲的责任。此外,幼儿的挫折排解力维度得分低于挫折耐受力维度得分,原因可能是幼儿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在面临挫折情境时不知道如何处理。

(二)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特点

本研究发现,幼儿抗挫折能力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小班幼儿与中、大班幼儿差异显著。刘丽英提出,幼儿在3—4 岁时抗挫折能力发展速度最快,这一时期是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究其原因,主要和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环境变化相关。3 岁幼儿大多开始上幼儿园,离开父母的陪伴照顾,需要独自去适应新的环境,面临许多矛盾冲突。而3 岁幼儿的情绪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语言能力较弱,在面对困难时通常只会采用哭闹的方式解决。中大班幼儿已经逐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并且随着情绪控制能力和语言水平的提高,在面对挫折情境时会尝试控制畏难情绪,独自面对并想办法解决困难或者尝试与同伴、教师和家长沟通并请求帮助。与小班幼儿相比,中大班幼儿的挫折排解力和耐受力都有大幅提高。除年龄差异外,幼儿抗挫折能力还受父母学历影响,父母学历越高,幼儿抗挫折能力越强。原因可能是父母学历高,育儿观念会比较科学,直接或间接参与幼儿日常生活与教育活动的程度较高,从而影响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本研究还发现,父母对男孩、女孩的教养观念差别不大,可能是因为父母认为无论男孩、女孩都应当在面对困难时学会坚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在幼儿园中,男孩和女孩生活的大环境也是一样的。这些因素使得幼儿抗挫折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三)父母卷入程度与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父亲卷入程度与幼儿抗挫折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并且与母亲相比,父亲卷入程度与幼儿抗挫折能力关系更密切,说明父亲卷入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有研究发现,与母亲相比,父亲具有的独特个性品质,如富有冒险精神、幽默、乐观、勇敢等,〔7〕会在教养过程中帮助幼儿形成勇敢、积极、进取的性格,帮助幼儿积极面对困难并想办法解决困难。在幼儿面临挫折情境时,母亲可能更多的是保护孩子免受伤害,而父亲则是帮助孩子应对挫折。〔8〕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父母在活动玩耍维度的得分均与幼儿抗挫折能力总分及2 个维度的得分具有相关性,但是父亲的相关性更显著。这可能是因为父亲和母亲与幼儿玩耍的内容、方式存在差异。父亲与幼儿玩耍的主要形式是规则类游戏或肢体打闹类游戏,〔9〕需要幼儿去遵守规则并且克服困难,而母亲与幼儿在一起时主要是开展读书、画画等难度不高的活动,挫折情境较少。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父亲在活动玩耍维度的得分对幼儿抗挫折能力的发展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原因可能是父亲与幼儿一起想办法完成游戏、一路克服困难成功通关等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帮助幼儿提高克服困难、解决矛盾的能力,即挫折排解力。有研究显示,高质量的父子肢体游戏能够促使幼儿对父母制定的规则更敏感,进一步促使幼儿遵守规则,加强自我控制。〔10〕也有研究表明,经常与父亲进行打闹游戏的幼儿表现出的攻击性行为更少。〔11〕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父亲在避免伤害维度的得分与幼儿挫折耐受力维度的得分具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但与挫折排解力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并不显著,母亲在避免伤害维度的得分与两者均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而母亲在管教子女维度的得分对幼儿挫折排解力维度的得分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原因可能是,在遇到伤害或者困难时,父亲倾向于教给幼儿如何避免伤害或应对伤害的方法,并且教导幼儿在无法避免伤害时选择勇敢面对;母亲更多的是直接采取保护行为,使幼儿免受伤害,反而不利于幼儿挫折排解力的发展。

四、教育建议

第一,倡导父母(尤其是父亲)努力提高自身受教育程度,树立科学育儿观念,积极参与幼儿的教养,投入更多的时间陪伴幼儿,与幼儿进行高质量的游戏。与此同时,母亲在教养幼儿时不要过度保护,在玩耍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挫折认知,形成积极进取、不畏困难的个性品质。

第二,注重幼儿抗挫折能力发展的年龄差异,尤其多关注小班幼儿。家庭与幼儿园应当按照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对其进行适宜的抗挫折教育,帮助幼儿适应当前的环境,比如多关注小班幼儿在生活领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多关注中大班幼儿在学习、交往领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

第三,积极进行家园合作。幼儿园定期开展亲子活动,鼓励父母同时参与,尤其是提倡父亲多参与。

此外,社会各方应当为父母参与幼儿教养提供支持,促使父母尤其是父亲多参与幼儿教养,提升幼儿的抗挫折能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耐受力挫折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公民与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42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挫折使我更坚强
心理干预对孕妇早孕反应的能力和耐受力影响分析
在挫折与攻关中铸就优雅
模拟深埋条件下复合性冲击伤生命耐受力与伤情特点研究——重要脏器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模拟深埋条件下复合性冲击伤生命耐受力与伤情特点研究——生命耐受力和血气分析
动态血气分析对评估胸外科手术患者耐受力的探讨
知识无力感
东西南北(2015年9期)2015-09-10 07:22:44
生活需要挫折
学习月刊(2015年17期)2015-07-09 05: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