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赋能就业扶贫路径探析

2022-12-28 06:1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提质行动计划产教

白 琴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 226010)

2020年9月30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为办好新时代公平有质量、类型特色突出的职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排头兵,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技术积累,促进了就业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1 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提出

“职教20条”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地位的全新判断,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确立了基础。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是在坚持“职教20条”的基础上,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宏伟蓝图的再细化和具体化,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具有重要指导作用[1]。

所谓提质,意在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的办学方向,把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重中之重;所谓培优,在于培养真正与社会发展接轨、与市场需求融合的优秀人才,着力提高职业教育辨识度、认可度和吸引力。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重点在于聚焦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质量不高等问题,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以质图强为主线,鼓励高职学校与产教融合型企业联合招生;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将党的十九大关于“职业教育提高培养质量,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战略部署落实到了实处,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2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与就业扶贫的耦合性探析

“育人为本,质量为先”作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的基本原则,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技能就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都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贫政策,让贫困人口更好地接受良好的教育,促进就业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精准扶贫中扮演着强大的“智力支持”角色,在质量提升、能力提升上下足功夫,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了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2]。

2. 1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与就业扶贫目标高度一致性

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教育始终被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人民群众在受教育机会得到充分保障后,对公平、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对教育“好不好”的关注更加迫切。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努力提供更加公平、更为优质的人才职业能力提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从而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作为奋斗的目标。而就业作为民生根本,促进就业扶贫就是着力解决贫困地区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因此,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与就业扶贫工作的目标高度一致,最终都是保民生、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标。

2. 2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促进就业扶贫具有必然性

教育本身具有社会服务属性,教育的价值在于提升教育对象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特别是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培养贫困家庭的学生获得实用的职业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服务能力,有效发挥了教育功能和作用,体现职业教育最大的社会价值。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持续稳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高质量就业为宗旨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撑和技术技能积累,促进贫困地区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必然实现“好就业”“就业好”的良好局面,巩固国家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果,促进就业扶贫工作的稳步推进。

3 构建一体化扶贫模式,以提质培优促进就业扶贫路径探析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院校应当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主动与具备产教融合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就业创业、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校企加强全面深度合作。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出,鼓励高职学校与产教融合型企业联合招生。职业教育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部分,主动求变、应变,以高质量发展适应经济转型发展需求[3]。

3. 1 联合招生,遴选优质企业对口帮扶中西部贫困地区

(1)遴选优质产教融合型企业,开展校企联合招生。校企深度合作的起点可进一步延伸到人才培养前的招生阶段,职业院校积极对接、遴选紧密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企业实力强、资本投资大、发展潜力大、履行社会责任贡献突出的优质企业作为校企联合招生的合作企业在招生阶段开展紧密合作。

(2)校企共建招生平台,扩大招生宣传效果由学校统筹,合作企业与贫困省份一一对接,重点在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联合招生。学校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及各地支柱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设置招生专业,企业利用自身影响力和有效资源加大相关专业招生宣传力度,并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资深专家组成招生宣传队伍将相关专业的发展前景、薪资水平、晋升空间等信息传递给考生和家长,扩大招生宣传效果。

(3)校企共同设立奖助学金,吸引贫困学生报考国家急需专业。对于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学生,除了享有国家奖助学政策以外,还可享受校企联合设立的特殊奖学金、助学金、交通补贴等。企业与学校组建“订单班”,企业为进入订单班的贫困学生提供奖助学金或通过减免学费的方式帮助贫困地区的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同时吸引他们报考国家急需重点建设专业,鼓励他们相信用知识改变命运实现出彩人生。对于学生而言实现了入学即就业,走出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3. 2 产教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职业教育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技能、高质量、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目的在于满足企业对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1)构建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职业院校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联合招生合作企业开展更深层次合作,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着力实施“双元”育人。一方面,学生在职业院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方法,另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技能实训场所,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专项人才培养方案、考试考核标准,适时将新工艺、新技术、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确保培养计划的可行性和专业性,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符合企业要求,符合前沿技术需求[4]。

学生在企业和学校双重培养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匹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精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交替衔接,成为理论、实践双方面达标的优秀人才,具备过硬的能力素养,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就业服务能力。校企“双元”主体地位有效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的具体落实,深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加码发力,呈现校企双方共赢的喜人局面。

(2)鼓励专业教师参与顶岗实践,提升教师“双师”素质。职业教育是技能教学,专业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也应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素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中提出,即将实施新一轮“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落实5 年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到2023 年,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5]。学校要支持教师“走出去”,为专业教师提供企业顶岗实践锻炼场所,着力打通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人才流动通道。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将专业教师送到生产第一线,参与生产实际,熟悉企业市场化的生产运作,接触产业最新技术技能,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创新。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的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走进来”,担任学院的兼职教师,在校内建立大师工作室、校企工作室,邀请他们参与学院的专业建设、教学环节设计、实习实训指导等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在模拟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中解决实践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指导专业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的提升[6]。

(3)共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基地,体现校企合作“双向”职责 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共建一批集实践教学、企业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推动开放共享,体现“双向”职责:一是企业服务职业院校做好人才培养辅助工作。企业除了追求经济利益,还应担负起对教育的社会责任。为学生提供锤炼实践技能的实训场所,促进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和技术技能的积累;二是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优先选择实践技能突出的优质毕业生的机会,节省了企业人员储备和职业培训成本,完成企业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同时,校企双方共同开展技术合作、科研攻关等项目开发,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供帮助,促进企业生产方式更新变革,促进生产力发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4)打造职业教育“双优”品牌,着力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成了一批国内领先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充分发挥扶优扶强、示范引领的榜样作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强调,扎实推进“双高”院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加强绩效考核与评价,建成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和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推进高职学校高质量发展,遴选300所左右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和600 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和专业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基本单元,打造职业教育“双优”品牌必须从学校和专业入手。学校的管理、教师资源配置、学生学业水平、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等是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指标。专业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专业的动态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的匹配度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职业院校要瞄准产业信息化、智能化趋势,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打造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创新服务平台和品牌,积极参加国家、部省有关骨干、特色专业(群)、“双高计划”项目建设与遴选,积聚力量支撑国家重点产业结构、区域支柱产业发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3. 3 就业扶贫,提供优质就业岗位促使贫困学生顺利脱贫

(1)落实“订单班”就业岗位,实现“富脑袋”和“富口袋”扶贫扶智双重目标。学校坚持以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梳理重点合作的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产业人才供需平台,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就业扶贫工作的起点前置到早期联合招生阶段,全面部署、全力推动“订单班”人才培养,为企业储备人才。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学生管理和学生培养中来,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共同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能力,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文化渗透课程教学并给予订单班学生生活、学习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并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让贫困学生摆脱贫困、走向小康,加速贫困生脱贫。

(2)推荐贫困学生优先就业,重点推介优质岗位。对未进入订单班的学生,应重点考虑贫困地区、家庭经济收入偏低的中西部学生优先就业,通过就业双选会、“互联网+”网络招聘会等做好学生精准个性化就业指导服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岗位努力实现毕业生快速就业。遴选出来的优质企业既能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劳动保障,也能为学生提供履职晋升良好的发展平台。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建设的教育类型,培养出来的学生直接面向就业,具备过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学生面临非常广阔的就业市场,就业对口率高、起薪点高,对于贫困地区的学生从落实工作岗位开始就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3. 4 一体化扶贫有效联动,以提质培优促进就业扶贫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大国工匠,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巩固高职教育主体地位,稳步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不断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是有利于人们求职谋生乃至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指导职业教育依据产业需求和行业特点,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扶贫模式,从校企联合招生开始,企业参与人才选拔、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扶贫先扶志”融入育人过程,引导贫困家庭将职业教育作为脱贫的重要选择,接受良好的教育使贫困学子改变命运、实现出彩的人生,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鼓励学生报考就业前景好、收入水平高的职业院校,加强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贫困学生更充分、高质量就业。同时以高质量就业、增加贫困地区就业收入促进就业扶贫工作的开展,以就业拉动招生,以提质培优行动计划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规格、打造示范性人才培养高地,学有所成的贫困学子一毕业就落实就业岗位、就业增收,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职业院校。

4 结 论

就业扶贫工作的落实落地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就业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优势地位明显,意义重大。职业院校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为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储备、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扶贫模式下,促进招生、培养、就业有效联动,实现贫困学生“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募难、培养难的资源紧缺问题,也为国家脱贫攻坚贡献了力量。

猜你喜欢
提质行动计划产教
北京市:印发实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十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为城市提质而歌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认定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