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语“XX子”的应用研究

2022-12-28 06:05胡珂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哔哩用语言语

胡珂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从2020年开始,“XX子”结构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用语,迅速火遍全网。随着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和《青春有你》的播出,在微博、抖音和一众视频软件弹幕中几乎霸屏,成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

1 “XX子”的来源

网友们对于该表达式的由来,大概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来源于百度贴吧乡村天后吧的吧主“马七匹”的说话习惯,他经常在情绪表达时使用如“支持子”“无语子”这样的说法;二是起源于欧美圈,是粉丝们对女明星的亲切昵称,比如,将“啪姐”称为“大美啪子”,在这里的“子”相当于语气词,类似于“啊”,用来表达对前面形容词的感叹;三是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在日文名字中,我们能经常见到类似于“娜娜子”“奈奈子”这样的称呼,“XX子”的出现也可能是中日文化交融的结果。

2 “XX子”的句式结构

2.1 称呼语“XX子”

“XX子”在称呼别人时,具有喜爱亲昵的特点,如对比“周莉”“小周”“莉莉”等时,“莉莉子”给人的感觉更加亲近友爱。随着《乘风破浪的姐姐》的播出,网友们亲切地将节目中的姐姐叫作“静静子”“欣欣子”等,也是表达了粉丝对爱豆的喜爱和追捧,使得这一表达式在网络平台迅速蹿红。下文列举了网络上“子”的使用情况。

(1)龄龄子(*龄)牌面!(哔哩哔哩弹幕2020.5.4)

(2)冰冰子(* 冰冰)白月光。(哔哩哔哩弹幕2020.5.4)

(3)端水大师静静子(*静)。(哔哩哔哩弹幕2020.6.18)

(4)元气满满的舞台,连欣欣子(** 欣)都被成功圈粉啦!(新浪微博2021.9.15)

(5)路人镜头下的*昕也太美了吧,自信起来的欣欣子(*昕)就是这么吸睛。(新浪微博2020.10.19)

逐渐地,这一称呼不再限于女性,粉丝们也热情地称呼男明星“XX子”,如将* 晓明称为“明明子”,*徐坤称为“坤坤子”,抹平了“XX子”在称呼时的缺口。

(6)* 晓明瘦了之后状态真的好好啊,今天也是被明明子(*晓明)的颜值震撼到的一天。(芒果影视网2021.6.5)

(7)行走的画报坤坤子(*徐坤)又发片了!不愧是时尚感和审美最顶的原创音乐人,每个角度都是巨C 的风采!(新浪微博2021.7.8)

从以上“XX子”的使用情况来看,结构中的“X”属于变项,通常取自原名中的最后一个字,“子”是定项,没有意义,从而形成一个固定的形式;从音节上看,这一结构是叠音式,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中对“叠字”这样定义:“把同一的字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且是紧相连接而意义也相等的,名叫叠字。”[1]叠字的使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运用,例如在《木兰诗》中“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溅溅”描绘了黄河水的汹涌奔流,“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啾啾”描绘了燕山胡兵战马的鸣叫声,“磨刀霍霍向猪羊”中“霍霍”描绘了磨刀时奋力的情状,故邱德保在《说说叠字》中认为“叠字运用得当,不论在描状绘形上,还是在抒情写志上,都可收到理想的效果”[2]。

2.2 其他“XX子”

“XX子”的结构开始出现分化,除了叠音语素充当“XX”部分之外,开始出现词、短语、甚至句子构成的“XX子”结构。

(8)不得不说真是个无语子的热搜。(新浪微博2021.9.15)

(9)新买的蟑螂药好有用子。(新浪微博2021.7.31)

以上的表达结构中,我们发现此时的“XX”也可以为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现说话人所处的状态。

(10)* 黛尔主持本周周六夜现场预告片释出!好美子!(MTV 中文频道2020.10.23)

(11)新餐厅美丽子!(腾讯新闻2021.5.7)

以上的表达式中,“XX”也可以由形容词来充当,相当于语气词“啊”。

(12)他准备去哪里子?(哔哩哔哩弹幕2021.3.2)

综上,“XX子”除了称呼语之外,还可以和动词、形容词、甚至一整个句子构成定式,后缀“子”没有意义,只有语法作用,重在表现“XX”部分的语义和状态。故“XX子”结构的能产性相当强,基本没有构形限制且能够达到表达效果,符合语言经济性的特点。

3 “XX子”的语用功能分析

语言除了表达意义以外,还有用来实施行为的功能。语用功能指的是语言在实际交际中所产生的实际作用,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需要传达信息、交流情感、表明态度立场,“XX子”能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进入人们日常社交用语,它的语用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3.1 降低词语语义强度,使交流更缓和

(13)他怎么能这样,我真是无语!

(14)他怎么能这样,我真是无语子!

“XX子”的表达具有网络用语诙谐幽默、轻松可爱的特点,故在交流中会削弱词语的语气强度,使得语气更加柔和。我们对比上面的两个句子,发现(13)的表达更加直接,表现了说话人强烈的不满,而(14)在表达无语的同时,也含有俏皮的意味,使话语的冲击力减弱,达到了缓和交流的目的,具有轻松、随意的语用效果。

3.2 拉近社交距离

社会语言学将人际关系分为“权势关系”和“一致关系”,“权势”是指一方能控制另一方的行动,“一致”是指交际双方是平等关系[3]。《乘风破浪的姐姐》中,粉丝将“XX子”作为对他们喜欢的爱豆的昵称,就在无形之中打破了素人和明星之间的距离感、生疏感,同时也轻松可爱地拉近社交距离,符合语用中的礼貌原则。

4 “XX子”走红原因分析

4.1 社交平台提供的媒介生态环境

语言在社会分化过程中,可以分为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亲属方言。其中社会方言指的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4],也就是通行于社会某一部分群体中,一般也称为“行话”,行话的意义与平时不同。由于近年互联网平台发展迅猛,使用人数呈爆炸式增长,于是出现了很多言语社团。言语社团就像是言语的发酵中心,一种表达出现后,在言语社团中得到认可,再经过个体间的复制,最终就形成了新的社会方言。互联网上的言语社团数量不计其数,有大有小,这就为网络用语创造了爆炸式发展和传播的机会。

4.2 追求身份认同感

交际适应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Giles 等人于1973年提出的一种理论,它最初作为一种社会心理学模式,主要用于解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的心理动机。该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言语风格变化中的“言语趋同”和“言语趋异”现象。其中,“言语趋同”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交际一方改变自己原有的言语习惯,用更接近说话对象的言语。个体在互联网中面对庞大的信息流,为了追求身份的认同感,就会模仿他人的话语模式,在相同或相似的表达中,将个体划分进一个个言语社团,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就获得了身份认同感。“XX子”作为时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一,其使用表现出个体彰显的个性与时尚,也满足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

4.3 网络用语的新旧更替

网络用语在不能激发人们的感官刺激时,就会创造出新的表达形式,即使有时这些外在形式不同,但是网络用语其内核是一回事。如“给力”“棒棒哒”“666”“很溜”“绝绝子”,这些网络用语的含义是感叹他人在某一方面很厉害。网络用语更新换代是人们求新求异、追求新刺激的结果。当语言表达流于惯常,达不到表达效果时,为了创造出新的表达,我们可以尝试避开常规思维模式,打开一个与平常不同的视角,对眼前熟悉的事物进行再发现和再创造。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每一位上网的网友都能够表达自己,那么在表达个性、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就会创造性地丰富我们的语言体系,给予了网络流行语存在和更新换代的机会。

4.4 对可爱、幼态审美的追求

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特点有如肤如凝脂、姣若秋月,此之谓白;《孔雀东南飞》中“指若削葱根,口若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描写女子瘦弱的身形,此之谓瘦;小鸟依人、娇小可爱,此之谓幼。虽然在中国的历史阶段中,也出现过唐代的以胖为美,但大多数时间“白幼瘦”这样的低龄化审美一直是中国审美主流。当社会面临更多的压力时,人们转而会喜欢可爱、治愈的东西。如我们都知道日本社会对“幼齿美女”有极致的追求。呈现幼小的、无攻击性的低龄化女性形象更得人们的喜爱。审美特点表现在语言上即童稚化的表达,如“麻麻”“粑粑”“萌萌哒”都能达到我们说的“卖萌”的效果。“XX子”就是在这样一种审美环境中出现并兴起的,它符合我国的审美文化,也顺应了审美的发展潮流。

4.5 能产性强

“语言的‘能产性’,也称‘创造性’,指的是新言语可以持续不断、无限地产出,语言使用者可以操控语言资源再生新的表达式和句子。”所有事物的出现和消亡,都要符合经济性的原则,语言也不例外。“XX子”结构中“XX”属于变项,作为称呼语时,说话人可以直接选取对方姓名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XX”的内容,“子”是定项,从而就可以产生无数个同形的称呼语;用作其他形式时,直接在词、短语或句子末尾加上“子”,构造方式非常简单,能产性也很强,可以满足任何人的任何表达。

5 网络用语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

网络的发展给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与网络建立了很强的联系,甚至密不可分。同时互联网的存在也打破了空间上的阻碍,使得不同文化的人能够在同一个语言社区内相遇和交流。正如詹姆斯所言:“全球化意味着文化的输出和输入,但它同时也预示了各民族文化在一个旧的发展缓慢的时代很难设想到的浓缩空间里的接触和相互渗透。”[5]网络用语的泛滥,使得国人的汉语中不规范现象层出不穷,规范汉语受到冲击。国人的汉语水平良莠不齐,必然会对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带来影响。

5.1 避免话语体系同质化倾向

作为信息孵化的集中产地,互联网几乎催生出了时下流行的所有表达,又因其传播能力强、范围广,几乎掌握着传播领域的内容霸权,话语同质化现象日益严重。面对同质化的产品,人们接触和分享的都是相同的内容,输入和输出的都是相似的观点,逐步形成了同质化的精神和物质文化。所谓话语同质化,是指人们的语言表达都局限于同一个模式,民众将自己的话语中心交给主流观点决定,这种现象会使人们的表达严重缩水,从而损坏语言。如何避免话语同质化给语言带来的损害、给汉语教育带来的阻碍是汉语国际教育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我们可以归结于迷信权威。权威效应是指一个地位高、有威信、受人敬重的人,他所说的话、做的事就容易引起他人的重视,并相信其言语和行为的正确性,从而具有权威。网络用语通过互联网大V 或者明星媒体进行传播,人们认定其是新颖的、时尚的,使得网络用语在人群中被接受和使用。另一方面是随大溜的从众效应,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认为从众行为是人类在某种情境中的一种基本倾向。个体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可和赞美,就会顺从,和他人保持一致。

但网络用语也不是洪水猛兽,语言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事物,在社会发展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产生新的形式。为了使其不损害健康良好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扩大信息输入渠道来减少单一信息的输入,媒体的有力监管,都是有效减少话语同质化的手段。

5.2 避免曲解词义,偏离汉语规则

2016年因一名广西男子失恋在网上上传视频而爆火的网络用语“蓝瘦,香菇”就是汉语使用不规范的案例,有些网络用语不遵守汉语规则,甚至曲解原词词义,错别字现象突出,很容易造成不良的语言习惯和不规范的表达,从而影响汉语的逻辑性和严谨性。又因上网的人中受教育程度不同,文化水平和欣赏能力参差不齐,娱乐性强却质量低下、低俗的内容充斥于市场。长此以往也会对人们的文学鉴赏能力、表达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使汉语能够正常使用和传播,我们就要认识汉语,了解词语和句子的构造规则,了解词语的使用条件,体会汉语表达的艺术性。在娱乐的同时,关紧网络用语负面影响的大门,不要让娱乐性摧毁了语言本身的美感和逻辑。

5.3 避免在课堂上使用网络用语

课堂用语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所使用的正式的、规范的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的主要媒介。旨在通过其明确性、实用性、规范性的特点,使教学更高效。

网络用语因其随意性大、娱乐性强、时效性短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谨慎使用。首先,“skr”“我giao”“yyds”等含义不清、不符合发音规律的词应该剔除,避免在课堂上出现;其次,“蓝瘦,香菇”等毫无语言发展规律可言的“昙花一现”的网络用语,偶尔使用可以在课堂活动中调节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再次,还有一些网络用语值得好好研究,如“颜值”“涨知识”可以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讨论。

何自然、冉永平的《新编语用学概论》提出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不管说话人和听话人的文化背景如何,他们都遵守‘合作原则’这一基本原则”[6]。也就是说,双方需要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才能互相理解,有的时候为了追求交际成功,即使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会尝试各种方法促使双方互相理解,网络用语的使用者多为年轻人,那我们在与人交流沟通时就要有选择性地使用,传递真实的意义。在汉语国际教育中,也要对网络用语进行甄别,确保课堂语言的规范和准确。

猜你喜欢
哔哩用语言语
汽车里还能看视频刷弹幕《哔哩哔哩车机版》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分析——基于商业模式六要素理论
常用逻辑用语的八个易错点
哔哩哔哩2019年全年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64%
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
《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礼貌用语大家学!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