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中螺旋式评价的设计

2022-12-27 13:59吴娟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发展性奖励性劳动教育

吴娟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之劳动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大一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劳动教育的评价。低年级以奖励性评价为主、中年级以发展性评价为主、高年级以综合量表评价为主。三者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互相融合、互相促进。

[关键词]劳动教育;评价;奖励性;发展性;综合量表

说到“螺旋式课程”我们不得不提到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他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螺旋式课程。所谓螺旋式课程,是以与儿童思维方式相符的形式将学科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随着年级的提升,不断拓广加深学科的基本结构,使之在课程中呈螺旋式上升的态势。基于此,劳动教育也应该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劳动教育中,采用螺旋式的评价方式,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也更能促进学生螺旋式上升发展。

一、劳动教育的意义

(一)劳动教育促进社会的发展

勞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生活中的问题,在劳动中才能得到解决,所谓“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就是这个道理。只有积极参与劳动,拥有较高的劳动素养,才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人。小学阶段正是品格养成的关键时候,在学习文化课之余,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经过不断地引导,从小灌输爱劳动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懂得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继续弘扬人类的美好品德。

(二)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现在每个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大都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食无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更不用说干家务了,一些简单的事情,完成过程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简单的扫地、擦玻璃、拖地等日常家务活动,扫地扫不干净,拿不动拖把,玻璃越擦越模糊,是很常见的事情。长此以往,不得不令人担忧。可见,劳动教育走进课堂已经迫在眉睫。在劳动教育中,学生亲身参与劳动,他们会与困难面对面,也许会难过,会失落,也许会焦虑,会暴躁,但消极过后,他们会想办法战胜困难,在与困难斗争中,体会身体的劳累,感悟劳动的快乐,锻炼顽强的意志。生命的深处,蕴含着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承受能力,我们要给机会让孩子去体验、感悟、去反思,让他们学会在逆境中生存,与困难同行,培养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劳动是激活小学生思维的途径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书本上的知识都要通过劳动来检验。常说:“多动手,勤动脑。”劳动能促进肢体的协调发展,肢体的灵活性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完善。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肢体的动作都是由大脑支配的,所以勤动手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从而使得大脑状态更加活跃,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劳动是强身健体的途径

《社会发展史》一书中提出: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手段。一个参加过体力劳动的人,以后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觉得苦。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小学生的体质越来越弱,碰一下就骨折,天凉了就感冒,说一下就跳楼,脆弱得就像一个花瓶。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而劳动教育是锻炼一个人体质的有效途径,不仅有助于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而且能锤炼学生的意志。当今教育不是要培养成绩优秀的人,而是要培育身心健康的人,这也是新时代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因此,劳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五)劳动能发展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小学生的特点之一就是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用在他们身上一点也不为过。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创新力?只有带着学生去劳动实践,在亲身经历中放飞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小学《劳动与技术》教材第七册《凉拌黄瓜》一课,如果只是在教室里,指着PPT告诉学生凉拌黄瓜的方法,肯定枯燥无味。如果把学生带到食堂,带上黄瓜和佐料,自己动手做一做,学生们的收获肯定比在教室里要多得多。学生们可以在劳动中学习知识、观察自然现象,还能开阔眼界,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分析的思维,提高劳动能力。

二、劳动教育评价现状

(一)评价语言太笼统太含蓄

评价的首要功能是让学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大部分教师评价未能根据学生的需要、或者问题的价值设计相应的评价语言,存在千篇一律,简单粗暴的问题。“你真棒”“你真厉害”“真好”这样的千篇一律的课堂评价,孩子只关注了“棒”“厉害”和“好”,自己到底棒在哪?厉害在哪?好在哪?却不知道,课堂看上去热热闹闹,实质上是学生对教师评价的麻木与无奈,每堂课都用,学生就不吃这一套了。还有,经常用这样简单粗略的评价语言,使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不去深入思考问题的关键,“为什么”“怎么办”这样的思考过程变得越来越肤浅,表面繁荣,长久下去,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

(二)评价只关注结果

一堂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常常对学生的回答没有时间去推敲,一听到正确的答案或者自己想要的答案,立刻给予评价“说对了”“说的真好”,否则就是“不对,再想想”,而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学生一长串的回答中,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巧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却没能呈现,应该说这是一种教育的损失。

(三)评价语言不分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学中,编委们可以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年龄特点设置教材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选择作业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却是千篇一律,没有章法的。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根据学生各阶段的年龄特点去精心设计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呢?抓住课堂上的最佳时机,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创造性地评价,以此,激发学生勇于实践、自主探究、自我反思等优秀品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三、关于劳动教育中螺旋式评价方式的几点思考

(一)低年级以奖励性评价为主

低年级小学生刚升入小学,还保留着萌萌的稚气,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集中思考的时间更短,做任何事情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表扬。看待事物,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的特征,理解能力迟缓,语言概括能力较弱,要靠具体的直观形象描述才能理解周围的一切。及时反馈,给予肯定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有效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1.点赞肯定。低年级劳动教育中,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直观形象的肯定显得尤为重要。在组织一年级学生开展树叶贴画活动时,需要学生先思考画的内容,接着剪树叶,贴树叶完成作品。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走入小学,对上课的常规还不是太熟悉的情况下,贴出的作品在老师眼中大多数是败笔,每一幅作品都需要老师充分发挥想象力才能理解。但在一年级学生眼中已经是最好的作品了。

如果用老师的眼光去评价一年级学生的作品,显然是不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更达不到评价的目的。这时,老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作品,询问作品中的故事,给他点赞,相信他能成为小小画家,说:你是个很会动脑筋的学生,老师先为你点个赞。看,一片小小的树叶,在你的手里一下变成了一幅画,你真了不起!如果你再剪一只小船放在水里,这幅画就更美了!加油!这样的评价,先肯定学生这个人,是会动脑筋的学生,再肯定他的画很有创意,最后提出希望,学生不仅知道如何改进,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中,也会相信自己有绘画的天赋,也许这将成为他的梦想。在原有能力基础上,能力又得到了提升。

2.榜样引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生活中的榜样特别崇拜,在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参加劳动时,时间不久,部分孩子就坐不住了,特别是男生,他们时而打小报告,时而交头接耳,注意力完全被周围的事情吸引过去了。这时,老师如果拿出自己的威严,一味地威逼是行不通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发挥榜样的力量是最好的办法。“表扬第4组同学,多么认真呀,通过团结合作,很快就完成了学习任务,第2组小朋友你们要加油哦!”说完,在第4组上贴一朵小红花。这样的评价既表扬了第4组,又在告诉各小组,团结合作,能提高学习效率,第4组小朋友成了榜样,他们会做得更好。其他组看见榜样就在身边,也会跟他们学习,教室里很快都是第4组的样子了,表扬与批评于无形,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又集中到学习任务中去了。所以,榜样就是力量,引领学生走向成功。

3.及时赞赏。认同、肯定、赞赏每个人都需要,新课程标准也强调要尊重、赞赏学生。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不强,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希望老师能看见,并得到老师的赞赏。每个学生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生活环境和优秀品质,都有自己的短处和长处,使得每个学生的发展速度也不同。同一个学生,在不同的時期发展的情况也不一样。发现并及时赞赏学生在劳动中的进步,赞赏学生劳动中付出的努力,赞赏学生敢于在劳动中质疑等,帮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面的形象。

这样安慰比赛没得奖的学生:某某同学,今天参加劳动比赛虽然没有得奖,但在老师心目中没得奖和第一名没有什么区别,老师更看重你在比赛中拼搏的精神,老师为你高兴。

(二)中年级以发展性评价为主

中年级学生思维方式开始向抽象思维发展。在认同自我和对自我评价上不再依赖他人,可以进行独立自我评价了,他们也能在别人的评价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自豪感、兴奋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他们对外部的依赖性不断减少,但由于内部的自控能力还没有发展起来,还不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日常行为。所以,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可以这样评价遇到困难想放弃的学生:困难就像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现在如果选择放弃,以后在困难勉强你就是一个弱者,如果选择继续努力,困难就会变得越来越弱,最终的胜利者肯定是你,老师相信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的,加油!

1.独特评价。有时,语言评价表达不了,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与众不同的非语言评价。中年级的学生经过两年的常规训练,逐渐适应了学科老师的教育方式,劳动中,能看懂老师与众不同的肢体语言。当学生在劳动中努力做到时,老师竖起的大拇指,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摸头的动作都是表达对学生的肯定,能使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反之,也可以及时制止正在犯错的学生而不影响上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发展趋势的评价性认识。中年级已经形成了自我的概念,他们对自己的认识高度接近老师和同伴对自己的评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低年级学生只是接受老师和家长对自己的被动评价,学生无法在评价中描述自己的看法,维护自己的权利,这是不公平的。中年级的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在不断发展,只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他们是有能力去评价自己和他人的。

3.相互评价。自我评价是内部评价,相互评价是外部评价。在劳动过程中,部分学生为了不上下一节课在被动地参加劳动,出工不出力,形式上的参与。这种情况,只有将自评和互评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参与劳动的深度。学生喜欢被别人欣赏,也希望习得别人的长处,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相互评价就是一个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过程,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清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取长补短,调动自己学习的内驱力。

(三)高年级以量表化评价为主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开始重视学习结果,对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开始有了各种想法,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起来。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逐渐变小,创造想象也开始发展起来。他们喜欢动脑筋、乐于提问题,能依靠一些词语对事情进行概括,概括中直观、外部的特征成分越来越少,掌握抽象、内在本质特征的成分逐渐增多。对抽象的材料理解力不断加强,能运用简单抽象思维去推理、判断。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调节和控制情绪的能力逐渐加强。

1.成果展示。高年级的学生有了独立意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组织和活动能力,整个劳动过程,不再唯教师之命,对教师的安排有了自己的想法,敢于挑战权威,用创意和成果说明一切。这样,教师就不能用“你真棒!”来糊弄这些有个性的学生了。成果展示的方法最能体现他们的个性和参与活动的情况。展示成果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开辟劳动空间介绍、制作《劳动简报》、开展劳动汇报会等。

2.量表评价。高年级学生更注重事实,希望公平。采用标准化的评价方式——量表评价满足了高年级学生的特点,量表评价作为成果展示之外的补充,有力地将学生在劳动中的参与情况进行细化,取长补短。通过自评、互评、师评达到反思自己,实现共同成长的目标。当然,在量表评价里,要将学生在活动中好的表现都展示出来,尊重事实,让学生在量表评价里,看到自己的长处的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短处,当然要尽可能多展示学生的长处。我们始终要记住:量表化评价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增强他们的自信的,而不是看到不足,丧失信心。

3.档案袋评价。学生档案袋也可以说成是学生的成长袋,主要收集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材料,包括活动设想、过程说明、系列作品和活动反思,活动奖状证书等,是学生小学阶段的成长故事,教师根据档案袋里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综合性评价。档案袋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的进步和不足,是对学生参与活动整个过程的评价,也是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宝袋。

当然,评价方式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相互渗透,融合运用,适合最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评价方式还在探究实践中,相信,经过老师们不断地探究实践创新,一定能找到适合学生,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走进课堂已是不争的事实,教师的评价语言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定要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定要遵循螺旋式上升发展的原则,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绽放。

参考文献:

[1]潘洪建.当代教育评论[M]. 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4.

[2]项佳楚.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发展性奖励性劳动教育
新时期艺术类高职院校奖励性绩效分配路径研究
军工技术推广专项奖励性后补助政策研究及影响分析
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下的地方高校奖励性绩效工资体系探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浅析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基于中韩合作办学背景下的韩国语课程学业成就发展性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让高中物理“生命化教学”绽放绚丽之花
科学实施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