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建交
摘 要: 高中物理教学的核心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过程,而不是告知的过程。新课程提出的探究,体验,就是建立在主动建构基础上的过程。本文从生命化教学的角度出发,阐述高中物理生命化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 生命化教学 自主性 独特性 发展性 小组合作
“生命课堂”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追求以人发展为本的一种教育理念。“生命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生命课堂既是教师生命活力的体现,又是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生命课堂的宗旨在于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捍卫生命的尊严,发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
物理教学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正如叶澜先生所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把教学提升到生命的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尊重的过程,这应该成为高中物理教学的最高境界。
一、在预设中善待生命的自主性
任何一种生命本身都具有自主性,外界因素可以影响它,但无法取代它,教学中如果漠视生命的自主性,把外部世界的知识灌输给学生,那么学习将会成为一件疲于应付的苦差,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因为学生从中感受不到自我生命的力量、自我存在的价值。所以善待生命的自主性,是学生好学、乐学、会学的生长点,也是学生生命活力的体现。
比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并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而是善待学生的生命,先引导学生实际探究小车在运动中速度和时间的关系,获取数据,画出图像,进而意识到这辆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然后从这一倾斜的直线开始,研究它在速度—时间图像中表示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样,渗透了极限的思想,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注重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传统教学是“给米做饭”,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让学生“找米做饭”,这种找米做饭的能力正是开放式教学所倡导的,为此我们应该留给学生更为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直接面对新知,个性化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主性,实现自我超越,真正体现出生命活力的力量和意义。
二、在发现中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我们要珍惜学生在课堂中的发现,这其实是尊重了学生生命的独特性,是因材施教的具体表现,缺失了这样的尊重,教学效果就不可能达到很好的境界,所以物理教师应该善待学生生命,尤其要关注处于弱势的学生,让他们发现学习能实现生命的飞跃。因为教学其实是对学生生命独特性的挖掘和培养,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取成长的机会,进而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比如在学习速度时,虽然速度在初中已经学过,但在高中物理中,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以需要让学生有所发现。我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张表格:然后让学生发现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学生经过思考得出这样的发现:
生1:比较自行车和汽车,在相同的位移下,汽车用的时间短,所以运动得快。
生2:比较汽车和飞机,它们所用的时间相同,都是10s,在时间相等的情况下,位移大的运动得快。
生3:比较汽车和火车,它们位移不同,所用的时间不同,要比较他们的快慢,只有计算它们平均每秒位移的量。
通过这样的发现,我们很容易引导学生建立速度概念,所以正是发现让学生的学习建立了生命感,从而体验到了生命成长的快乐。
三、在尝试中注重生命的发展性
学生是复杂、奥妙的生命体,其生命充满丰富内涵,学生不仅有认知,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果只是把学生看成是一个知识体,就简化了对学生的认识,如果教学知识关注培养认知能力,就弱化了教学的意义。生命发展性的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认知,而是通过体验与反思使知识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境遇融合在一起。
注重生命发展的教学是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都参与到学习中,使学生在认知的同时,感受和理解知识的内在含义,从而获得精神生命的成长。比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学生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体验不深,所以我设置了这样的体验过程: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一枚硬币和一个与硬币面积相同的纸片,让学生体验到硬币比纸片下落得快,然后用两张相同的纸片,将其中的一张纸片卷紧从同一高度释放,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卷紧的纸片下落得快,从而得出质量相同时体积小的下落得快,接着让学生继续体验用一块面积较大质量较大的纸板和一个小软木塞从同一高度释放,体验小软木塞下落得快。通过上面的体验让学生感受到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所以通过学生不断尝试,多次质疑、独立创新获得对知识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真切的体验。
四、在喧闹中感受生命的宁静
在新课程背景下,很多物理教师把“小组合作”看做课堂教学的一种“时尚”,一种教学的法宝,不管问题是不是很难,不管学生需不需要,也不管是不是重点,只要能挂上钩,都毫不迟疑地用上小组合作,好像这样就迎合了新课程,就是一节成功的物理课。但实际上,有时候并不需要小组合作,教学中也需要学生静静地思考。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在静静地思考中同样能体验到物理的规律。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全部追求小组合作形式,也并不需要把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对立起来,使合作学习走进“极端化”的死胡同。只要是允许的,学生同样能在宁静中感受到生命的成长。
总之,物理课堂需要生命的关怀,需要生命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真切体验到生命探索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吴学斌.创设多彩物理情境激活课堂生命活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2).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