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堂革命”探索与实践
——基于“饮料加工技术”课程的分析

2022-12-27 07:51
科教导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内容思政

陈 婷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江西 南昌 330200)

教育部等九部门于2020年9月份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目的是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文件中提出要推动职业院校“课堂革命”,适应生源多样化的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纵深。落实这一要求,就要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夯实课程建设“主战场”,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作用,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改进课堂教学质量,使课堂教学质量成为高职教育的价值取向。推动“课堂革命”已成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目前职业院校教学中还存在思政元素挖掘整合不足、教材滞后、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推动“课堂革命”的师资力量略显不足、校企“双元”育人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在提质培优背景下,如何在高职院校开展“课堂革命”,快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为职业教育增值赋能,是我国高职院校“课堂革命”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1 职业院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思政元素挖掘整合不足,缺乏有机融入

课程思政是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进行立德树人的教育活动[1]。研究显示,不少教师政治理论水平不高、功底不深,对如何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以何种方法有机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匠精神的能力还不足[2]。这是由于教师缺乏对课程内涵的充分挖掘,没有把握好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结合点,不能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梳理出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元素,导致专业课程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3]。

1.2 教材滞后、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脱节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当与产业需求对应、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3]。在教学中,教师虽能较好地把握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能对学情进行客观剖析,但对行业的发展、企业工作岗位的需求等了解不够深入或是没有了解,对未来三到五年内行业人才的需求缺乏一定预见性,使得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难以前瞻性地为行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同时,教材由于编写、评审的时间周期较长,当时的新工艺、技术等教材出版后往往滞后于实际生产。

1.3 推动“课堂革命”的师资力量仍需提升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教师的总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真正能把“课堂革命”推进到更深层次,这一点还做得远远不够。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缺乏推进“课堂革命”的激励机制。不同于与竞赛、科研、学生管理等工作,教学改革更多的是需要潜心教学、钻研专业理论和教育理念。激励机制不健全造成改革内生动力不足。二是目前职业院校求职教师以应届毕业生为主,没有企业生产实践经历,在人才培养中难以了解企业真正的生产实际与需求[4]。

1.4 校企双元育人不够深入

在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中,存在学校一方“一头热”、企业一方被动参与的现象[5]。部分院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解决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等层面,在合作形式和内容方面比较单一[6]。而在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制定、校企双元教材开发、教学内容、标准、过程与企业对接、学习效果评价、产学研、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方面与企业开展合作的深度还不够,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现代职业教育培养行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1.5 教学方法和手段较难满足学生的学习特点

部分职业院校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偏重于理论知识的教学,实践操作不够,难与企业就业无缝衔接,忽视了学生技术能力及理论实践结合能力的培养[7]。在教学手段方面,一些职业院校教师使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虽取得不错的成效,但是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水平提升效果不明显。虚拟仿真软件虽能辅助实践教学,但仍不难以达到实操的同等效果,同时因软件费用高、开发难度大、专业课程涉及面不够广等问题,这种软件在教学中应用还不够普遍,使得学生在工作岗位上难以表现出与知识结构相匹配的技能水准。

2 “课堂革命”实施路径

2.1 对接“岗课赛证”,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饮料生产相关规范,基于饮料行业岗位群需求,结合“1+X”证书要求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要求,参考《饮料加工技术》国家规划教材,对接饮料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实现课程设置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对接,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对接,实训要求与实际工作对接,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对接。

同时,以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主旨构建课程,并根据饮料行业两条就业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一是企业就业,根据饮料行业岗位要求,以真实生产任务为指引,教学内容覆盖“原材料验收、饮料加工、质量检测及防控”全流程;二是创新创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鼓励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培养学生一专多能的综合素质。

2.2 优化团队结构,提高团队水平

“课堂革命”是教学改革的行动号角,教师是改革的关键[8]。通过不断优化完善教师团队结构,强化教师企业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通过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开展“老中青,传帮带”的模式共同推进专业及课程建设;共同参与教学能力大赛、共同开展科学及教改研究,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促进团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助推“课堂革命”。

2.3 创新教学模式,活用教学策略

创新并应用“产学研创结合”的教学模式,其内涵为“产”系企业(亦指校企合作项目)、“学”系学校(亦指教学过程)、“研”系科研部门(亦指与本课程相关的科研课题)、“创”系创新创业基地(亦指双创实践),四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运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剖析“知工艺”、屏上仿真“云加工”、规范操作“能生产”、执行标准“会检测”、优化配方“勇创新”、孵化项目“敢创业”教学环节,依托自主建设在线开放课程、自主开发教材、虚拟仿真平台、视频、动画、大学生创业基地等资源,将知识动态化、形象化、碎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规范操作的能力,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利用学习平台全过程记录考核,有效保障教学目标达成。

2.4 创设虚实环境,丰富教学资源

创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虚实学习环境,用以弥补课堂条件的局限性;不断丰富教学资源,对提高教学效果尤为重要。通过智慧职教平台,发布课前和课后任务及资源,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泛在学习,为教学评价和策略调整提供依据。建设省级或者国家级优质在线开放课程,以微课的形式将学习内容碎片化,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学习巩固知识。参考国家规划教材,鼓励团队教师编写教材,引入最新的工艺技术,解决内容滞后的痛点。开发或引入饮料加工虚拟仿真软件,强化重点、突破难点,解决教学过程中原理难理解、工厂实战难实现等问题。开发并利用评价体系软件和教学监控软件,实时监测教学效果。

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通过饮料加工实训室、仿真实训中心、检测中心等校内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工作情境,培养职业能力。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基地等环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2.5 融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突出育人导向,根据饮料加工技术课程特点,在工艺认知、生产加工、指标检测、质量控制方面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不同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沉浸式教学中感受人文底蕴、健康理念、工匠精神、责任担当的思想洗礼,起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2.6 探索增值评价,完善评价体系

探索多元化全过程评价体系监控教学过程、评定学习效果。通过超星学习通、职教云、等平台把握学生的学习轨迹、学习活动、理论测试等数据,将学习成效可视化;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规范操作意识、沟通协作、健康理念作为增值评价指标,促进学以致用(如图1)。

图1

3 结语

通过采用“产学研创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组建结构化教师团队、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灵活应用教学策略、丰富教学资源、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完善动态评价体系等路径,能有效推进“课堂革命”,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同时,还能深化产教融合,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未来,本课程将进一步扩充教学资源库,引入更多生产案例,完善评价体系,全面深化改革,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教学内容思政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与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