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中绩效评价的应用路径分析*

2022-12-27 21:00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张风沙
区域治理 2022年2期
关键词:财政预算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张风沙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开始在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旨在督促各单位合理安排收支,围绕既定目标开展工作,并严格执行预算,以起到发展更多业务、提升经济效益的作用,实现稳健发展的目标。在此过程中,财政部门也需不断探索新方法,灵活应用绩效评价模式对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估,从而推动财政预算工作更加顺利、高效地开展。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概述

(一)含义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主要针对的是单位内部在不同年度所开展的各种财务活动,通过全面、合理地评估把握预算管理工作的整体成效,并及时发现财务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据此实施内部考评,同时及时调整工作方案、管理机制,确保之后的各项工作能够不断完善和优化。具体来讲,可以从两个层面确定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结果,其一是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的是制订的计划是否合理、合规,其二是结果性评价,主要指的是考核的结果是否有效、合理[1]。

(二)关键点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需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第一,要在工作开展前期制定清晰、明确且科学的绩效评价目标,充分考虑评价工作的可行性,同时要关注预算编制工作是否合理。第二,确定了绩效评价目标后,要立足工作实际来分解和细化目标,即将评价指标具体到各个层面,使之与具体的工作密切贴合,同时要保证指标的有效性,并根据各项指标对应的内容来赋予其不同的权重,从而体现出层次性、主次性,凸显行政事业单位的本质。第三,在设立绩效评价指标时,应当优先考虑工作效益和工作效率,据此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使之贴近员工实际、工作实际、单位实际,从而全面覆盖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另外,还用保证评价指标的系统性与可行性,尤其要关注一些比较特殊的工作项目,制定更加经济的评价指标,由此不断提升财政预算绩效评价的实效性,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运转。

(三)功能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主要有两项功能,第一种是问题反馈功能,即在评价工作中,预算工作与实际的财务收支情况之间存在的差异和问题会逐渐显现出来,然后可通过针对性评价确定成果,同时找到根本问题,再提出合理的方案优化相关工作,以便提高预算工作以及资金管理工作的成效,及时规避财务风险。第二种是强化资金利用率的功能,即通过绩效评价督促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各部门规范地开展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工作,使之合理利用资金,由此可优化资金管理结构,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四)意义

在行政事业单位推行预算绩效评价模式,能够变“手段”为“目的”,指引各行政事业单位更加科学地决策,还可以改变各单位的工作动机,使之关注“支出”模块,并能够联系所有部门,围绕共同的发展目标编制预算、执行预算,严格控制支出总额,从而达到利益一体化的目标,也能够倒逼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不断创新,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开展工作,不断提升资金的利用率,使得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此外,绩效评价能够充分彰显财政部门的主体地位,便于其立足整体开展监管、追踪工作,从而推动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2]。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中应用绩效评价的问题

(一)重视度不足

从实际来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财政预算中并不是很重视绩效评价,这一方面是因为绩效评价的推行和实施时间并不长,很多单位与工作人员对其都是持观望态度,有些甚至并不了解该项工作,所知道的内容十分有限,且缺乏学习和了解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未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虽比较关注支出,但是却没有实施科学管理,所以在预算过程中也很少融入绩效评价理念,往往是把评价的工作交给财务部门,而该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粗略地进行评估、分析,设定的指标、内容都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所以最终的评价结果并无参考价值,很难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二)绩效评价指标不完善

在开展财政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时,应当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但是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所设定的绩效评价指标都是不完善的。首先,容易受单位内部的各种条件的限制,制定的定性指标过多,定量指标较少,所以在实际评价时,无法对相关人员、工作进行精准评价,而且很容易受到评价人员的主观感情影响,导致最终的结果缺乏客观性与科学性。其次,行政事业单位的职能比较多,所负责的工作也有较多类型,所以在制定绩效评价指标时,要具备全面性,还要更具针对性和指向性,然而部分单位却并没有从实际出发,所设定的评价指标相对比较简单,也不具备特异性,有些时候设定的指标甚至会脱离绩效目标[3]。

(三)绩效评价执行不到位

确定了绩效评价指标之后,行政事业单位应在财政预算工作中严格执行,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单位并未有效地执行绩效评价。其一,部分单位编制的预算是不合理的,所设定的绩效评价目标也都是为了顺利申请资金,然后在实际执行时容易出现偏差,且缺乏监管,继而导致资金流失,无法合理利用。其二,权责不明,目标分解后易出现执行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负责较多项目,而且项目内容比较分散,有时候会交给不同部门完成,那么相应的目标就需要进行分解,但由于人员不够专业,职责比较模糊,所以在具体执行预算时,会出现不按计划使用资金的情况,这也会导致财务部门无法进行准确评价。

(四)绩效评价结果未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

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中应用绩效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激励各部门合理调度、使用资金,同时促使他们不断创新、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使之为了单位的发展作出更多贡献。然而,实际工作中绩效评价及其结果均未发挥激励和导向作用,并未凸显该项工作的价值。首先,绩效评价结果并未纳入到晋升、绩效奖金之中,只是作为衡量相关工作成效的一种指标,所以员工本身对此项工作并不重视,也不会因此而改变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其次,绩效评价结果未与财政预算工作及时对接,所以难以推动预算管理模式的更新与优化,体现不出两项工作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中应用绩效评价的路径

(一)重视绩效评价,完善预算编制工作

1.加大内部宣传力度,认识绩效评价的重要性

为了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中更为高效地应用绩效评价模式,首先要加大内部宣传力度,让员工们了解绩效评价,同时能够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这时,单位可以通过召开大会、线上分享、部门分批学习的方式完成宣传任务,且要进行简单考核,保证员工能够准确把握相关理论,将其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其次要注重对员工实施培训,如可以从财务部门选拔人员进行细致学习,要求其根据日常工作实际,联系不同部门的业务来制作PPT课件,为他们针对性讲授绩效评价的内容、作用,从而让员工形成深刻印象[4]。

2.创新方法,保证预算编制的有效性

为了使得绩效评价工作更为顺利地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政预算工作时,就要不断优化预算编制方法,保证科学性和准确性。首先,坚持精细化管理,推广现代化预算编制方法,即可以使用更加专业的信息系统或平台,确保预算编制工作更加详细、专业和高效,然后要及时总结前期的财务报表,通过综合分析确定预算结果,然后立足当下开展之后的预算编制工作。其次,要对预算编制成果进行比对和分析,即可以以纵、横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将相同级别的预算成果进行比较,并与单位之前的年度预算进行比较,通过分析科目增减、预算项目变化、资金增减等确定预算发生变化的原因,据此完善预算方案。再者,结合预算评价结果优化预算方案,即通过综合评估形成预算评价结果,然后结合单位的发展情况确定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从而体现出绩效评价的作用。

(二)实施有效监管,保证执行的效果

在实际工作中,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财政预算工作、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有效监管,保证其真正落地,从而提升预算管理质量,使得绩效评价发挥实效。此时,行政事业单位首先要注重优化氛围,即强化预算管理的意识,并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宣传和普及,让所有员工都能明确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规范地开展各项工作,然后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并推出科学的制度,确保层层切入,能够更加全面、系统地监督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实时反馈信息,便于领导层和各部门管理人员及时决策,也要关注绩效评价工作的落实情况,通过监管保证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三)优化绩效评价指标,增强应用效果

1.绩效评价指标制定原则

要想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中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就必须制定科学且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而在设计指标时,需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保证相关性与重要性的原则。这是因为财政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应当与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建设和发展目标相符,且要能全面且准确地反映出各项工作的完成效果,所以设定的指标必须更加详细,同时也要有所侧重,能够更加直观地反映出绩效的综合指标,突出重要性。第二,落实定量与定性的原则。在实施绩效评价时,必须要有定量的指标,从而更加客观、精准地反映出各项成果,并明确展示其差异,通过比较确定绩效完成度,而针对无法量化的内容,则需设定定性指标,通过客观评析后确定指标,且要有一定的弹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从而提升绩效评价的合理性。第三,体现经济性与社会性。在设定绩效评价指标时,应当考虑的是成本控制和工作效率两个维度的内容,同时保证评价的广泛性与全面性,更为准确地反映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力求兼顾两个层面,保证发展的成效。第四,凸显绩效评价与指导发展功能。即设定的指标既是最终的绩效评定依据,也应当是激励员工工作、推动管理改革的媒介,确保绩效评价真正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服务[5]。

2.绩效评价指标制定策略

明确的绩效评价指标可以为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同时能够将相关工作量化,更为直观、准确地反映出预算编制、执行的成效,并使得责任落实到个人,保证公平、公正、严谨,继而真正发挥实效。在具体实施时,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针对预算计划制定评价指标,该项指标应指向预算计划的章程、时间,以此督促相关员工、部门提升工作效率,并使之按照规定工作,减少失误,此时的评价对象主要有预算内容、预算目标、编制预算时的前期调研、预算计划遵循的章程、预算结果等,每个环节都是预算工作中的重要模块,且密切相关,而此时以时间为标杆进行评价,可以更为精准地把握不同时期各项工作的开展进度、开展情况,给出更加全面和客观的评价结果,同时能够体现出预算工作的规范性以及绩效评价的公正性。第二,关注预算过程,制定相应指标进行评价。一般而言,会有许多不同的岗位以及负责不同业务的员工参与到预算过程中,所以需提前明确不同成员的职责,然后据此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如员工的工作效率、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同时要关注其反馈的问题,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由此可促使员工更加积极地工作,并能够高效地完成分内任务,辅助提升预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三,针对预算管理工作与执行工作设定评价指标。要想保证财政预算工作的成效,就必须做好预算管理,确保前期、中期及时规避各种财务风险,并促使各部门严格执行预算,减少资金浪费,此时就需要出台相应的指标来推动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如可以借助相关标准和准则来约束参与预算工作的人员的言行,并如实记录所有财务信息,然后在内部平台上公开,便于其他各方监督,如果发现问题,要进行登记,再加以改进,从而减少失误。在此过程中,也要制定相应的指标来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如是否全面、客观,是否贯穿于整个预算工作,是否起到了作用等。通过制定各种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可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工作更为高效地开展。

(四)关注绩效评价结果,发挥导向和激励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中实施绩效评价,不仅是为了规范预算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和资金利用率,更是为了借助绩效评价的机会,以结果为导向激励员工奋发向上,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预算工作高质量开展,为单位的总体发展夯实基础。为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关注每一次绩效评价结果,并将其作为绩效考核的项目之一,然后与员工、部门的年终绩效结合起来,再以此为依据发放奖金、福利,同时进行资源分配,如学习培训、晋升提干等,从而促使各部门及内部员工更加用心地从事工作。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及时公布阶段性的绩效评价结果,并召开表彰、奖励大会等,强调哪些部门在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表现较为优异,然后鼓励其分享工作经验和方法,以此让其他部门、个人取经,同时起到激励作用,从而推动各部门人员在预算工作中更加积极和细致,并按照规定来执行预算方案,力求为单位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借鉴其他单位、省市的先进工作经验,认真研究其使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以及对绩效结果的应用思路,然后联系本单位的情况创造性地应用。而财政部门也需及时在官方网站公布本地不同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成效,使之接受公众的监督,若发现问题就及时问责,从而督促其他单位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出绩效评价结果的作用。通过合理且灵活地应用绩效评价结果,可以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工作的质量,同时有效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新意识,促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更多优异的成绩,推动单位的健康发展[6]。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工作中应用绩效评价,能够及时抓住资金使用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制订相应的方案规避风险、提升经济效益,从而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质量,推动我国财政工作的高效开展。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立足实际,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同时将其合理应用到财政预算工作中,从而保证规范、合法、有效地使用资金,力求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喜欢
财政预算预算编制绩效评价
绩效管理在财政预算资金中的运用
基于DRGs的老年医学科医疗服务绩效评价分析
PPP项目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探究
企业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
关于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企业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管理中的难点及对策
基于因子分析的传媒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
欧盟就2017年财政预算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