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娜,苏梅艳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沈阳11013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1]“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2]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主体力量,担当着全社会的先锋角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因此,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百年前,未来在青年的手中诞生;百年后,时代召唤青年,未来寄予青年。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直接反映社会文明程度,将会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伟大中国梦的实现程度。因此,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需要,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是中华民族认同和民族精神塑造的需要,更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重要优势。”[3]高校积极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促进大学生正确认知与认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清晰中华民族与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使其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感受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优势;强化其对本民族与中华民族之间历史、文化、经济等各方面关系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对祖国的热爱程度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
“我们坚持准确把握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把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4],也是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共同追求。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和必要前提。高校积极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增强大学生对认同和维护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自觉性,使大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下团结起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本民族和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共同体关系,才能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事业兴衰,关键在人。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1]!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1],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拼搏奉献。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1]!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主体力量,只有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5],立德树人就是坚持德育为先、以人为本,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德与才的融合,培养出高质量人才。高校积极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势必需要持续提升和扩展其培育内容的广度、深度,有利于扩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爱国主义、国家认同和民族团结的相关培育内容,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大团结思想,促使大学生在掌握了科学知识、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成为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真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意识是指每一位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认同以及中华民族对共同的历史经历所展现出的民族团结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的历史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历史,而是在中华各民族从古至今的共同交流交往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承载着中华大地上每一个民族的浓墨重彩。
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意识是使其对各民族历史与中华民族历史是部分与整体关系产生认同意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间的关系;各民族历史与中华民族历史之间同样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的历史事件、发展进程和伟大成就都是由56个民族一同创造的。大学生加强对各民族历史与中华民族历史是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有助于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从诞生到壮大的发展过程,把握新中国成长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帮助大学生强化其历史思维、坚定其理想信念、筑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是每一位中华儿女对中华各民族的源远流长的优秀文化的认同[6]。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历史悠久的,是丰富多彩的,是由各民族的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交流交融而成的。中华文化不只是汉族文化,也不只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而是由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才使中华文化持续繁荣发展、丰富多彩。
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主要是增强大学生对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构成的认同意识和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意识。中华文化是由各具特色的各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璀璨的中华文化由各民族共同创造。加强大学生对各民族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构成的认同意识,主要内容是使大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的发源地不同造就了中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特点。随着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各民族文化开始融汇成中华文化,并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加深大学生对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同意识,主要内容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关系。共有精神家园是以精神文化为纽带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归宿。中华民族文化包含56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文化,呈现多元一体的独特文化样态,同时又是各民族文化的归属——共有精神家园。大学生要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要正确理解56个民族的文化同属于中华民族文化家园的一份子,也要认同中华文化的精髓,即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进一步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投身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去。
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是指各民族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国家形式的民族所具备的政治属性的认同[6],通常表现为每一位中华儿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对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的信任与忠诚。中华各民族儿女对于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的认同与国家主权、领导阶级、执政党、社会发展道路以及政策法规等政治元素联系密切[6]。
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政治共同体意识主要是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意识。政党认同决定着国家政权的稳定。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每一个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每一个民族谋幸福。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意识,重在引导大学生对其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认同。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的认同是认同其先进性和执政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大学生理解其领导地位的确立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有助于大学生对其先进性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认知。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认同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70余年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总结与肯定,有助于大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认同其核心领导地位,坚定不移跟党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7]使大学生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意识,主要内容是引导大学生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是认同其建立的必然性、科学性和优越性,认同其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符合且具备鲜明中国特色的独一无二的制度,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强化制度意识,增强制度自信。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是认同其是使中国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提升的必由之路,有助于大学生加深道路认同、增强道路自觉、坚定道路自信。
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意识是指各民族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态度[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由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治理,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意识是多元治理主体自愿协同、良好协同的体现,是社会治理过程中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合理共处的体现,是社会治理过程中各民族中华儿女互相帮助,责任共担、利益相连、命运相依的体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不是仅仅靠汉族一族来推动的,而是依靠中华56个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
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意识主要是增强大学生对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一系列品格。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重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观念、大局观念和志愿精神,使大学生在合理、科学、有效的方式和载体的帮助下,明确自身社会责任和时代重任,形成担当意识并内化成为自主行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应首要树立的价值观。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仅对自身的全面发展产生制约,而且会限制整个社会价值观的走向。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意识,重在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理性认知其内容,引导大学生践行其行为,推动行为认可,帮助大学生实现思想成长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指每一位中华儿女对中华各民族始终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认可,始终对中华民族整体的利益、发展都保持着命运与共的理念。从古至今,中国人民倡导天下为公,求同存异,注重兼容并蓄、和谐共存,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始终是一个整体中华大地上的每一个民族携手走过历史的长河,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愈发深厚,源远流长。
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主要是加深大学生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意识和国家安全利益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命运紧紧相连,利益联系密不可分,同时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千百年来,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交汇融聚,各个民族的利益早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整体利益融为一体,形成了息息相关的中华民族利益共同体。加深大学生的利益共同体意识是坚定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基石,主要内容是引导大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从古至今一直保持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价值。如今,各民族在经济方面的联系愈发密切,从而各民族之间的利益关系愈发紧密,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彼此受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利益共同体。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失去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中华民族将不复存在,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将不复存在。因此,大学生应清醒地认识到国家安全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根本利益,深刻地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国家安全利益的共同体,从而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利益[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5]由于国际形势的发展以及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分化和西化的影响,使青年大学生难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性,因此,抓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育是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前提。
(1)高校要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教学方式创新化
首先,开展专题式教学。高校可以在理论课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分类,以不同的理论知识点或者重大热点问题进行专题划分,使每个专题相互衔接又独立存在。结合每个专题系统讲解理论观点、历史渊源等,力争做到将每个专题讲深讲透,真正实现大学生在理论层面上的深度学习。其次,扩宽教学广度。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对课本进行讲解的同时,可以将领导干部讲解形势政策、专家学者讲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内容带给大学生,拓宽大学生的学习广度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习的认知视野。最后,开展经典导读。在全校范围内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课程,由思政课教师带领大学生读经典、学原著,使大学生获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内容,进而实现大学生对其认同。
(2)高校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创新化
首先,实现党课团课课程化。高校要积极利用好党课团课的重要学习阵地,可以聘请专家或者资深思政课教师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相关主题的党课团课,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与伟大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其次,实现社会实践教学化。理论必须联系实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实践育人,应开设专门的社会实践课程,实行学分制,由思政课教师带领,结合课程进行主题式社会实践,收集广大师生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积攒的集体智慧去发掘创新型学习方式和传播方式[8]。最后,打造专属网络平台。网络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可以成立专门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网络小组,结合校风校训量身打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网络宣传平台,如公众号、微博超话等,适时向大学生推送相关文章,同时也可以使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没有历史的民族不会长远,没有历史的民族更加难以找到维系国家团结的根基[9]。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熟练运用,是塑造个体身份认同的重要方式[10]。高校加强对大学生的历史教育能够增强大学生对56个民族共同创造辉煌历史的认知,塑造大学生的国民历史记忆,提升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树立理想信念的关键时期,正确的历史观可以提升其爱国意识,学会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表象中理性分析和认真思考,进而有利于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着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辅导员可以组织历史观教育相关班会进行引导。其次,对各民族历史及其融合发展史进行宣传教育。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不但是各民族历史的发展,更是各个民族历史的彼此交融。高校可以开设特色选修课程,讲解各个民族的历史以及其融合过程,使大学生感受到其他民族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历史融合而成,进而实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自觉建构。最后,加强对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史的教育。高校可以开展相关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清楚的了解和认知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整体发展历程,实现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整体认知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增强对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的认同。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是由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发展的,是在各个民族间文化的相互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每一个民族拥有自身特色文化并归属于中华民族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也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具有教育功能[11]。在民族意识的培育和形成过程中,民族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9]。高校加强大学生文化认同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在理论层面和情感层面进行深层次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程度,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各民族文化持平等态度并认同中华民族文化,而且在课堂中教育大学生尊重、欣赏其他民族文化,以理性的文化态度和开阔的文化胸怀去看待各民族文化,鼓励学生与其他民族同学进行交流。辅导员可以开展相关主题班会,结合相关事例对大学生进行引导,使大学生消除文化歧视与偏见,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整体性、统一性的认知。其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可以在校园网站、宣传栏、广播以及校园微信公众号进行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宣传。另外,高校可以通过开办民族文化相关主题的讲坛、讲座等,吸引大学生主动参加,使大学生能够接受中华文化的洗礼与浸润,提升文化素养,开阔文化视野,进而提高他们热爱、学习中华文化的热情,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最后,加强文化实践教育环节。高校要积极将文化认同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深入博物馆、纪念地、历史文化遗址等场所,现场学习和观摩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等,使大学生实现沉浸式实地感受与实践、实实在在地思考与感悟,从而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文化精神滋养、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13]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对党和国家执政体系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影响国家兴旺与民族复兴。高校加强政治认同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民族团结意识。首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育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需求意识的培养,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对政治问题的兴趣点,帮助大学生认清社会问题、解除困惑,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中引导训练大学生的政治思维进而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加深政治认同。其次,加强网络宣传和监管。当代大学生处于网络空间内,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媒体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创新理论宣传形式,使学习理论成为政治认同教育的主旋律。此外,高校要注重及时发现并解决在网络宣传过程中大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着力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原则和法律规范,营造高校良好政治生态。最后,加强政治实践教育环节。当代大学生之所以出现政治冷漠、政治行为功利化严重等政治认同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学生政治实践不足。高校应持续推进公民意识教育,积极扩展民主渠道,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参与自觉性,增加大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和条件,进而达到政治认同教育的目的。
在社会转型、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其辨别能力仍有待提高,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社会认同教育,实现大学生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以历史和现实的重大问题为载体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其正确认知、认同和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注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理性分析和情感引导并重,夯实学生在社会认同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外化于行内化于心。其次,组织多样活动。高校可以以校园社团和学院为单位开展与社会认同相关的辩论比赛、演讲比赛和网络讨论会等,使大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引导,得到提升。最后,加强人文关怀。贫困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在每一所高校中都存在着,高校要将帮助贫困大学生的任务落实到位,使每个学院、每个班级的贫困大学生都能够平等的接受学校的帮助。高校在执行时也应注意保护贫困大学生的隐私,尊重贫困大学生的意见,并进行“追踪式服务”,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毕业、就业。高校要使人文关怀合理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避免贫困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升其中华民族社会共同体认同感。
“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总之,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高校正确认知其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其重要内容和持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和社会认同教育,提升大学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命运相连感,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