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典籍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2022-12-27 14:2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2期
关键词:防己典籍本草

姚 蓝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7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1],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高等院校中药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中药鉴定学涉及中药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分析化学、中药炮制学等诸多学科内容,知识点庞杂且琐碎抽象,一直是被认为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每味中药材的四大鉴别即来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中药材产地、采收加工、含量测定等部分讲解,大部分一带而过。但随着讲课经验的不断积累发现,仅是将上述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讲课方法过于机械和教条,未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者也深刻感受到,作为临床使用上千年的传统中药,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古代,祖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鉴别经验,这些鉴别经验通常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载于各类本草典籍中。丢弃传统文献学习的《中药鉴定学》的讲授,如无根之水,无土之木。因此笔者通常在授课过程中,对本节课所讲授中药材的历史记载,文献典籍研究等,适当的穿插于某部分内容的讲解中,使得中药四大鉴别内容的讲解更加形象生动,启发学生辨证思维,提高教学的效果。

1 引用药材原植物记载考证中药基源

中医临床中使用的中药材大部分与古代本草典籍记载是一致的。但古今中药材的流通中,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现象很普遍。时至今日,我们使用的部分中药来源仍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种组成,给药材的鉴定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授课中如何科学阐述古今所使用的中药来源是否一致,可以引用古代本草典籍记载。例如讲述五味子药材基源时,引用《本经疏证》[2]记载:五味子春初生苗,引赤蔓于高,其长六七尺,叶光圆似杏叶。三四月开黄白花,类莲花状。七月成实,茎端作房,如落葵子,生青熟紫红,中有核似猪肾。同时结合五味子植物图片,则能够明确的证实古今五味子为同一药材。对于来源品种较为复杂的药材例如柴胡药典收载来源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Willd.)的干燥根,前者习称北柴胡质量较好,后者习称南柴胡质量次之。然而通过查阅《本草纲目》[3]《证类本草》[4]记载发现,仅对叶的描述至少有四种。例如:“苗有如韭叶者、竹叶者,有似邪蒿者,亦有似麦门冬而短者”。因此参照上述本草考证,古代使用的柴胡实则为柴胡属植物如:柴胡、银州柴胡(B.yinchowenseShanet Y. Li.) 、线叶柴胡(B.angustissimum(Franch.) Kitag.)。今之所用柴胡是基于本草考证结合现代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资源分布等研究,确定了柴胡的正品品种。在此基础上,让同学们通过网络自行查阅上述柴胡属植物,对比差异,明确正品药材来源特征。通过引用古代本草考证讲授药材基源鉴别,启发学生的辩证科学思维,避免对理论知识学习的机械化死记硬背。

2 以本草生长地记载考证道地药材产地

中药材产地是《中药鉴定学》课程讲授中必讲部分,尤其是道地药材产地,如“浙八味”“四大怀药”“南药”“云药”等,是常考知识点。自古中医用药,非常注重药材的道地性,是关乎中药质量优劣及是否发挥药效的关键。为加深同学们对道地药材产地的认知,引用本草典籍关于道地药材生长地的记载,对比教材中药材“产地”的描述,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今药材生长地的历史沿革与变迁,更具说服力。例如:防己,教材中对其产地的描述为: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本草品汇精要》引《图经本草》曰:生兴化军、黔中、宜都、建平、华州[5]。道地:汉中为胜,与现代产地不同。同时发现,本草书籍中记载防己的临床应用中常有两个名称出现:木防己、汉防己。在此可以带着这个疑问,让同学们思考并查阅资料。经考证,古代使用的防己药材有可能来源于马兜铃科和防己科近缘植物[6]。本草记载中的道地产地,很有可能是汉防己的生长地,且可能来源于马兜铃科植物。然而马兜铃科植物由于含有马兜铃酸的毒性成分已不被药典收载。而防己科粉防己由于在临床中使用安全有效,故收录为正品防己来源。可见,教材中记载的防己产地应为药典收载正品来源的道地产地。经过古今的本草产地记载对比,使同学们更深刻理解不同自然环境孕育不同的药材,进而产生了具有不同品性和性味的药材。

3 以药材“外观之象”介绍性状鉴别特征

古代本草中关于药材“外观之象”的记载内容丰富,且部分特征术语如:何首乌“云锦环纹”、银柴胡“珍珠盘”、商陆“车轮纹”、大黄“锦纹、星点”等至今仍被沿用。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古代本草典籍中对部分药材外观特征描述更加形象、直观、生动。例如:在讲述大黄性状鉴别特征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感受大黄“色黄、断面的锦纹和星点”,《本经疏证》引用《唐本草》对大黄根的描述:根黄色中贯赤纹,切之有黄汁。其性味的特征中:大黄称将军,所以行军令、戡祸乱、拓土地者也。味大苦、性大寒[7]。以将军的威猛比喻大黄药性的峻猛,启发同学们的思考和联想。《本经疏证》中对山茱萸的描述:盖九十月之交,万象萧索,唯茱萸累然朱实,灿烂可观。《本经疏证》引《图经本草》曰:未干时如酸枣赤,即干皮甚薄,中有核[8]。以上描述结合山茱萸新鲜与干燥后的果实图片对照教学,以古鉴今,印象更加深刻。《本经疏证》引《唐本草》中对秦皮药材特征描述:根如槐,其皮有白点而补粗错,取以渍水,水便碧色。此段对秦皮性状的描述与教材中的描述比较,更加简洁明了,形象直观,便于理解和掌握药材的典型特征[9]。《本草品汇精要》中对川芎的描述:根如雀脑,形类马衔而成块、色黑赤[10]。讲课中,笔者将马衔与川芎药材图片对比展示,引发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开启同学们对药材性状特征的想象力,对川芎性状特征有了一种新的理解。

4 以药材生长习性介绍采收方法与质量评价

中药材的采收季节、采收方法与中药质量密切相关。本草典籍非常重视对本草生长习性的描述与记载,通过引用本草典籍关于药物习性特征的记载,讲授药材的采收时节、采收方法以及如何评价药材的品质好坏,逻辑严谨,有理有据。例如:明代陶弘景在《名医别录》中记载:“其根物多以二月八月采者,谓春初津润始盟,未充枝叶,势力淳浓也。至秋枝叶干枯,津润归流于下也。大抵春宁宜早,秋宁宜晚,花、实、茎、叶,各随其成熟尔”。唐代孙思邈也非常重视通过本草生长习性推演药材的采收方法,他强调:“夫药采取,不知时节,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虚废人工,卒无裨益”[11]。中药的采收加工内容通常作为知识点需要同学们记忆,但学生往往死记硬背不理解,通常是考试失分部分。笔者在授课中,引用本草典籍中对某一味中药生长习性的记载,结合种植、生长、采收、形态特征等的视频与图片介绍,使同学们动态的了解中药如何从一粒种子最终成为一味治愈疾病的良药。此过程很好的激发了学生对中药历史渊源、传承与发展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当归的采收中:《名医别录》记载为“二、八月采根阴干”[12]。与现代所采用的上棚、烟火慢慢熏干的方式基本一致。此种采收方法,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古代,如何评价所采药材质量好还呢?《本经疏证》引《图经本草》曰“以肉厚而不枯、体润滑者为胜”[13]。由此可知,当归自古均采用阴干方式采收,与其质量与药性的发挥有密切关系。学生通过学习,亲自观察当归“体润滑”的特征,对当归采收方法及质量评价有了更全面的理解。麻黄药材的采收方法,是本章节重点掌握知识点。教材中记载为:秋季采割绿色草质茎,晒干。然而《名医别录》中明确记载:立秋采茎,阴干令青[14]。非常明确了采收麻黄时间段最好为立秋节气,并需阴干。此处的方法古今存在差异,笔者带着同学们通过文献查阅,发现现代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在通处晾至七成干,再晒干[15]。分析原因可能为:古今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得麻黄采收时间古今有区别,进而影响到药材干燥时间,现代采用的干燥方法是为了缩短麻黄干燥时间。对于中药采收加工方法古今存在差异的地方,引领同学们寻根溯源,找到差异的原因,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思维面对本草典籍的学习。

5 小结

中国历代本草典籍种类繁多,记载数量之庞大,内容之丰富繁杂,是古人观察自然物质之象、亲身体验实践,应用感性、直观、形象的语揭示中药的内涵特性的智慧结晶。鉴于古今环境、语言差异、笔者在教学与研究中参考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然而《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集古代科学智慧与现代实践研究为一体的综合型课程,抛开古代本草典籍为依据的学习,往往无法对本这门实践科学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入的理解,也就无法更好的学以致用、传承创新。笔者在教学中仅针对部分内容做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以此抛砖引玉。在今后的教学中,通过资料的整理与查阅,结合合理的教学设计,进一步将本草典籍中具有实践意义与价值的内容引入课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防己典籍本草
基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网络药理学的防己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汉防己甲素对先天性巨结肠乳鼠炎症的改善作用及对JAK2/STAT3通路的影响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探寻中华本草的足迹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典籍翻译模式的构建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