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廖佳梅
(作者单位:四川省峨眉山市第一中学)
高考历史选择题可谓“无材料不成题”,而非选择题则几乎是无“结合所学知识”不设问。在非选择题的设问中,对“结合所学知识”的要求是重中之重,而学生在答题中又存在较多失分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难题,仅仅从解题技法上介入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教师先对“结合所学知识”作理性思考。
“结合所学知识”是历史非选择题的标配,命题人为何对此“情有独钟”呢?在笔者看来,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所学知识”是一个宽泛而笼统的概念,它不能与必备知识画上等号,“所学知识”的范畴要大于必备知识。因此两者具有包含关系。如果将其范围框定在历史学科,结合高考真题,可以看出其内容主要是核心主干知识,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浓缩。它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对社会的持续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人文价值与文明传承意义。若将其范围再扩展至与历史学科有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可以发现其价值超越了人文范畴,具备了科学属性,更兼容人、社会、自然的复杂关系,着眼于人类未来发展与命运。
史料教学是目前高中历史课堂的常态。史料的解读与应用体现出历史学科的某些特征。史料实证以及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解释素养都无法脱离史料本身。史料教学有学科现实价值,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亦被专家、学者关注并揭示出来。史料教学并不等同于中学历史教学,不能泛化,更不能代替基础知识的讲授。因此,需要以“结合所学知识”的形式纠正对史料教学的认识与实践偏差。此外,“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问题”也不排斥所学知识。因为历史学家对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是建立在掌握海量知识基础上的。故“结合所学知识”有助于充分挖掘材料信息,准确理解材料。缺少所学知识的支撑,是难以做到对材料“掘井及泉”式把握的。
就知识意义而言,“结合所学知识”体现的是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水平,究竟是支离破碎的点状知识,还是经纬纵横的网状知识,在“结合所学知识”下展露无遗。就隐于知识背后的诸多深层问题看,“结合所学知识”是对学生调动运用知识方法与能力的测量,对思维广度与深度的检验,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诸素养的考查。
无论是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还是学生对新知的学习理解与探求,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是以“所学知识”为依托,并运用科学思维与方法实现的。因此,“结合所学知识”符合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例如,2021 年全国甲卷第42 题对卫所制度进行了探究,而多数学生对这一内容感到陌生,要准确作答就得以所学知识——晚明社会状况或阶段特征来综合分析。
立足方法论,“结合所学知识”有不少的操作层面经验,各地区教师对这方面的探索也形成了不少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术”的背后离不开对“道”的理解。站在认识论视角,笔者将“所学知识”划分为三重边界:知识、思维、表达。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内在关键,表达是外在形式。思维与表达通过知识纽带发生关系可见。三者不是孤立隔绝的,而是在渗透融合中构成了联系紧密的“所学知识”共同体。厘清三者的边界,把握“所学知识”的“度”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反哺“结合所学知识”的“术”。
知识边界可称为“所学知识”来源,其边界范围宽广,对“结合所学知识”之“术”的探讨往往也集中于此。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知识边界下分为五个层次,由中心向外围涟漪式扩展。
1.教材知识和教材辐射知识
教材知识是大多数学生最主要的“所学知识”来源,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内容,命题者也对这部分知识高度关注。刘芃就明确指出“新的情景是有教材的知识内容作为依托,也就是新情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学过的或应该接触过的”。换言之,教材知识是命题的重要依据。既然如此,学生也必须通过教材知识完成答题。关键是教材知识在试题中绝不会单个呈现。这就需要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应该呈网状结构,能对教材知识进行一定的主题式整合。另外,挖掘教材知识内涵需要发掘出深埋于浅表知识下的内容、隐含信息,构建起教材辐射知识。因此,教材辐射知识源自教材却又不易被察觉。
2.各类试题、习题的材料与结论
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遇见的内容,也是学生最容易忽略的。客观来讲,对这部分知识的积累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是各类试题,特别是教辅资料或模拟题良莠不齐,学生难以科学辨别其正误。二是学习习惯所致,多数学生做题很少关注积累试题,多以“术”为目标,将错题加以收集整理,从而忽视了试题、习题对知识积累的价值。
3.学术研究新成果
这部分知识涵盖面广,涉及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还有较多交叉学科内容。高中生主动接触学术前沿成果的几率低,因此高考中的频次不高,况且过度的学术化也会影响考试的信度、效度与区分度。
4.史学研究理论、方法与史观
这部分内容最能体现学科专业性,是历史学科的灵魂。近年全国卷的非选择题对此少有考查。当中仍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这部分知识起指引性作用,融入了方法论与思维标准,是隐藏于学科具体知识背后的“看不见的手”。在某种意义上讲,还需通过“这只手”来联结具体知识与材料、设问。因此,宏观上看,它理应是构成“所学知识”的要件;二是2021 年全国乙卷第41 题以史学史为题材,直截了当,旗帜鲜明地考查了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问题。它提醒广大教师,学生在高中时进行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学习很有必要。这也是新一轮课改的学科内容亮点。
5.时政热点
高考不回避时政热点,也不会刻意考查热点。考查热点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古今关联,培养学生以历史的眼光正确认识、分析现实问题,从历史中汲取解决实际问题的养分。热点处于“所学知识”的外圈层,命题者会选择与热点呼应的历史问题形成材料,采用热点中的某些内容形成参考答案。
面对非选择题的设问,倘若没有边界,体量庞大的“所学知识”会变得繁杂,因为非选择题本身就有较强的主观性,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本就是多元的。思维恰好起了穿针引线作用,思维边界成为衡量“所学知识”选择准确与否的尺度,以此筛选过滤掉意义不大、关系疏远的“所学知识”。下面以2021 年全国甲卷第41 题为例作进一步阐述。
1.时空思维
时间、空间是历史的两大基本要素。无论什么样的新情景、新问题都有基本的时空条件。抓住时空节点,分离出绝大多数不符合要求的“所学知识”,留下满足设问条件的内容,这是最基本的时空思维运用。如本题第一问,题干时间定位于20 世纪50 年代前期,因此简单的时空思维下,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美国成为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等重大史实便可通过分析得出。另外,第三问更是时空思维的升级运用,要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贸政策置于20 世纪50 年代前期特定的国内国际环境下进行解释。
2.逻辑思维
如果说利用基本的时空思维能圈定大致的“所学知识”范围,那么,逻辑思维则是对已有范围的进一步精准限定,并形成一个具有因果联系、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所学知识”链条。如本题第一问英美对华贸易政策相同原因的分析中,“冷战”局势构成宏观大环境;“意识形态一致”是“冷战”下意识形态关系的一部分,构成中观层面;“朝鲜战争”则是相对的微观状况,也是该链条上最近的史实环节。因此,逻辑思维在本问中体现出明显的由大到小的逻辑线索。它的边界效应充分说明“所学知识”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堆砌史实,而是史实的相互关联,甚至带有某种程度的发散性,即逻辑主线下的发散。
3.格局思维
格局本不属于思维范畴。之所以将二者并立成为一个概念,主要在于格局与思维具有互融互嵌的关联特征。思维的格局折射了思维水平,隐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本题第三问参考答案中“党的正确领导”就是大格局思维的反映。当中不仅从事实上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为国、为民、为民族的格局,也渗透了命题人高远的立意和立德树人的育人思维格局。对该问题的思索还可以避免停留于琐碎的史事,促进从私到公,从“我”到“他”的格局思维提升,从而带来思维、视角维度的提高。
4.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源于生活和常识。不可否认的是经验思维有其弊端,因为这种思维未必科学,未必符合历史学科的思维要求,甚至具有一定的二元对立倾向。但经验思维中的合理成分依然是思维边界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本题第一问关于美英对华贸易政策不同原因的分析中带有些许经验思维的痕迹。如“美国实力强大,企图称霸世界”要点,若从经验思维的视角看,就是20 世纪50 年代的美国敌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延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较长时期内,中美敌对是事实,也是常识,借助于经验性认识要推导出上述要点也并非不可。
5.实证思维
实证强调的是“根据论据得出论点”。狭义讲就是依据材料推导结论。这貌似只是材料解读问题,而与“所学知识”无关。然而一则材料与设问匹配,在解读材料中为何会重点关注某些信息,从这些信息中推断出什么样的结论,其实是借助于所学知识完成的。也就是说,“所学知识”在此过程中起着灵魂式的牵引作用。如本题第二问,学生会重点关注苏联数据,不仅是“根据材料”的要求,还在于:一来因为它太突出;二来恐怕离不开对所学的20 世纪50 年代前中期中苏关系知识的运用。
“结合所学知识”在经历知识本身与思维边界的筛选后,最终将以文字形式表达呈现。表达边界其实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外化形态,是“结合所学知识”的最后环节和集中体现。“结合所学知识”的表达边界主要有两种情形。
1.“所学知识”的规范化表达
这种情形较为直接,一般是应用历史学科常用语言、概念、史事名称等,将“所学知识”展现在阅卷人面前。如本题第三问中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关键要点。因此,表达边界中首要的是运用学科语言或术语。
2.材料文字的“所学知识”方向转化
这种情形在“结合所学知识”中最容易忽略或淡化,因为学生容易将“结合所学知识”与“根据材料”对立起来。事实上,材料内容与“所学知识”不是互斥,两者是融会贯通。换言之,材料语言中的部分内容需要“所学知识”中的术语进行表达。如本题材料中的“同时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采取争取利用与斗争、分化相结合的策略,积极开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在本题第三问的要点表达中被转化为“政策的原则性与灵活性”。这种表达看似相对陌生,却又似曾相识。实际上,在古代罗马法的特点中就有“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类似表达。因此,这种情形是对“所学知识”的联想、迁移运用以及对材料现象的概念化解读,是“所学知识”内化的结果。
归根到底,一定程度上讲“结合所学知识”无处不在,直接反映命题人的设问要求,另一方面在思考、解题、作答行文中随处可见“结合所学知识”的痕迹,也就是说“结合所学知识”应该内化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