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念继斌
(作者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随着“三新”(新情境、新史料、新问题)命题时代的到来,历史作为高考文综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难易程度直接影响了当年高考文综的总分高低。全国高考历史试题正如“变色龙”“万花筒”一般,各种新情境、新史料、新题型层出不穷。当下,历史教师在备考过程中困惑不断,如何做好高考历史备考工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回答好高考历史之三问,即高考历史“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做”就显得尤为重要,原因在于它在一定层面上,能有效增强备考效率。
笔者作为一名教研员,面对全市高考历史学科成绩,不免有些忐忑,或许只有静心思考高考历史之三问,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自己释怀并不断成长。为此,本文以2021 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试题分析为依托,以高考历史之三问为线索,结合笔者日常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希望能抛砖引玉,和各位历史同仁一起成长。
高考历史考什么? 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难回答,可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2020 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为《评价体系》)中寻找答案。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具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理解、比较、概括、综合、运用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树立崇尚科学的精神和态度,全面提高人文素养。”简言之,就是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具体考查到什么程度,在学业质量部分也已说明。《课程标准》把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 级,2 级是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要求,4 级是等级性考试(高考)命题依据。
《评价体系》再次强调考查的内容是“一核四层四翼”中的“四层”,即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内容。在核心价值引领下,通过学科素养导向,在掌握理解必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能力。具体来讲就是高考考试内容均为蕴含核心价值的生活实践和学习探索情境材料,再通过设置新问题,来测量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关键能力和素养表现。由原来的“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素养”目标考查。
此处笔者先谈一下素养问题,它对助力高考具有重要意义。素养是沉淀在一个人身上,对于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发展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通过人的“精神长相”“人格”“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表现出来。它通过对人适当的教育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形成的学识、能力和品质等各种优良特征,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基石,有利于人的终身发展。高考历史考查的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它是学生在接受历史课程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科思维和关键能力,能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历史知识和提升能力。知识是考查素养的载体,素养借助能力来体现,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至于高考历史怎么通过考查知识能力体现学科素养,可在高考真题中一探究竟。下面笔者以2021 年全国甲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为例做简要说明,具体参看真题卷。
1.命题方式多元创新
《评价体系》中明确指出“情境”是高考命题的载体,通过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究情境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能力。纵观2021 年高考历史试题,客观题和主观题均为新材料,遵循无情境不考试原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21 年全国甲卷第42 题,它的题干由文字材料和地图构成,出示了明代疆域示意图,并要求学生在图上标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区域,并说明理由。命题和设问方式多元、创新且开放。命题意图在于选拔出思维活跃敏捷、语言文字表述清晰、历史脉络掌握过硬、有创新开放意识的人才。
2.命题体现素养导向
2021 年全国甲卷第24 题通过老子和孔子的言说,反映春秋中后期礼崩乐坏、社会动乱的现实,促使有识之士反思社会。第26 题通过婚姻论财这一现状,反映社会理学思潮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两题均体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一原理。第31 题通过经济责任制的落实考查生产关系的调整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第33 题通过“无名的人”领导革命,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能轻视人民大众,特别是工人阶级的力量。第47 题,通过全国科学大会这一事件,评价邓小平的贡献。上述题目都偏向唯物史观素养的考查。第30 题、第41 题材料三、第42 题通过表格和地图体现时空观念这一素养。主观题用“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评价”等系列设问,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让学生明白历史解释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第41 题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局势,国民经济亟待恢复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府艰难求索,制定出了适合当时国情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外交政策,突破重围,自力更生,蕴含家国情怀价值导向。
3.命题贴近生活反映时代
2021 年高考情境创设依然贴近生活,不回避社会热点和周年大事,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第25 题“汉代辟召制度能有效运作是因为监察体系的改进”,间接反映现阶段“反腐倡廉”这一政治主题。第32 题,通过描述古代雅典陪审员与儿子的对话,说明直接民主的缺陷,间接引出当今民主法治建设完善的重要性。第28 题,“1861 年,慈禧发动政变处置政敌”属于周年大事件。第29 题,通过蔡和森的信件强调以中国共产党为首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合理性,此题属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事件。第33 题,考查巴黎公社建立150 周年热点。第26 题、28 题、29 题、31 题、32 题、35 题在创设 情境时,多引用信件、报刊、名著作品或借助社会风俗习惯等材料创设情境,让历史走近现实,贴近生活实际。
4.命题设问体现认知能力考查
选择题设问用“反映出”“由此可知”“据表可知”“意在强调”“是由于”“用于说明”等体现能力考查。“反映出”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能力。“由此可知”“据表可知”“意在强调”“用于说明”等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历史规律的运用及基本事实的判断和解释能力。“是由于”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形成原因、条件的分析能力;主观题用“分析、说明、简析、概括、评价”等多形式且相对固定的设问,考查甄别不同层级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大综合能力,契合布鲁姆认知能力中的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分类系统,体现选拔性考试的效度和信度。
2021 年全国甲卷历史考查核心知识为:春秋时期社会动乱礼崩乐坏、汉代官制监察体系、宋代理学、明清科举考试、晚清政局变化、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条件、日本侵华对民族工业的破坏、现代经济体制改革、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巴黎公社政权性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济大危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贸易、明朝卫所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联合国安理会、邓小平。
通过上述考查内容可看出,高考历史考查知识点仍然源于教材,或是考时代背景,或是考知识概念。如:第24 题考查春秋时期,社会动乱,礼崩乐坏,世人对此进行反思。只要熟悉春秋时期时代背景,不看题目,三个错误选项直接可以通过知识判断排除。第31 题直接考查经济责任制,用新材料去诠释责任制。第33 题通过巴黎公社问题,考查了巴黎公社失败原因、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等知识。第45 题和第47 题知识点直接出自教材本身,仅仅是材料不同。第42 题考查明代卫所制度,虽然材料较陌生,但学生也可通过明代时代背景和相关史事给予解答。此外,还有部分主观题采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时代背景”等设问,也可看出万变不离其宗,高考就是考查教材内容,只要学生熟知阶段特征、时代背景和教材核心知识就能得心应手。
综上,无论是命题特点还是考查内容,高考历史仍立足于教学实际。命题者通过新史料、新情境、新问题的创设,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和分析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所显现出的史观(唯物史观)、史法(时空观念)、史实(史料实证)、史才(历史解释)、史德(家国情怀)等学科素养。简言之,高考历史就是通过“三新”(即通过新史料,创设新情境,设置新问题)来考查“二意”(实现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就无从谈论培养能力和学科素养。平时常说的基础知识指的是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记住的知识,也是教师所讲授的教材知识,它主要以记忆理解为主,是工具性知识。如今在核心素养时代,这一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素养培养的要求,教师要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扩充。除了掌握教材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等)外,还需掌握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
事实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比如教材正文对巴黎公社成立时间、地点、意义、影响等的描述。概念性知识是把事实性具体事件现象抽象概括而成的知识,如“大一统”就是一个大概念,包括很多内容。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某事”的方法,如可以采用演绎法罗列史事来记忆理解“大一统”,也可用归纳法来结构“大一统”。元认知知识就是关于自我认知知识的认知,是我们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认知方式。例如,我们每个人的认知就像电脑的“CPU”处理器,在面对“大一统”这个概念时,由于“CPU”处理器本身就存在差异,它们在对待这一外物时,就会因“物”而异。有些学生记忆很好,他通过罗列“大一统”的内容史事就能记住,而有些同学要通过教师全方位的讲解或借助其他手段才能记住并理解它。简言之,元认知知识,就是提醒教师在复习备考时要关注个体差异,寻找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效率。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备考中,教师可充分利用以上四大知识进行备考。
首先,教师要储备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概念性知识,因为它是高考试题的“源”,是答题的核心,没有它学生无法分析判断完成客观题,更无法组织历史知识史论结合去完成主观题。其次,要通过教师引导,师生合作,掌握程序性知识。如:“抓点、串线、织网、铺面”八字方针结构法。即通过抓历史主干知识点,把知识点按历史线索串成线,再把古今中外历史线索按照横向和纵向织成知识网络体系,最后全面拓展知识,完成“铺面”任务。再如:学科素养渗入法。教师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引领学生利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总结规律;利用历史时序并结合地图册来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利用博物馆、历史遗迹、考古史料、历史书籍、网络资源等丰富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这些就是程序性知识的运用,它可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有规可循,提升效率。最后,在备考过程中,教师通过学生每一次的考试成绩,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关注学生元认知知识的差异,并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方案,为分类指导提供依据。
所谓“两分”,就是在备考时,要对学生分类指导,设计题目时要分层设计。维果斯基认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有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两个发展层次,两者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只有将最近发展区开发转化为现有的发展水平,不断创造更高层次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高三备考也如此,教师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备考活动。比如,在复习同一课的内容时,在教学目标上就需要把分类的特点表现出来。所制定的目标,既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让其“吃得饱”,又照顾到基础好的学生,让其“吃得好”。前者重点指导他们构建知识网络体系以加深和巩固基础知识,后者主要通过问题层次设计去引导他们运用史料阅读、学思之窗、历史纵横等栏目分析史料,解释史料,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史论结合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历史学科素养。这样既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此外,在设置训练题目时也要分层设计,题目要有梯度,让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通过努力思考解答出来,促进学生学习欲望的提升。教师可以选择或命制基础性(调动单一知识或技能可解决的问题)、综合性(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或技能可解决的问题)、应用型(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或技能解决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型问题)、创新性(综合运用多种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解决具有开放性的生活实践问题,形成新结论)的题目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既尊重了学生之间的差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又可以把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提升到可操作的水平,从而大大提高备考的效率。
当前,部分高中学校教学中依然存在着“背多分”“满堂灌”“机械加工”等现象,忽视主动实践,以及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素养的培养落实。首先,教师要积极转变授课方式,以引导为主,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礼记·学记》中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旨在强调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重在点拨、启发、引导和言传身教,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才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复习中,教师要转变方式,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从单纯地“解题”向“解决问题”、从“做题”向“做人做事”转变。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利用课本的目录、前言、导语等模块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复习以及课本知识体系的构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积极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师生紧密配合,相得益彰。
其次,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强化训练,仅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来提高能力,其效果是不理想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加强对教材、相关历史素材的阅读理解,对模拟试题及历年真题的解答、分析、归纳、概括等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形式不能过于单一,要多样化。如撰写历史小论文、开展主题辩论赛、课堂讲题大赛、知识竞赛等,这样对历史学科能力及素养的培养有较大益处。在强化训练时,教师除了关注训练结果外,更应重视对学生做题过程方法的及时反馈评价,如提倡学生使用专门的训练纠错本。教师据此,便可以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评价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问题。
总之,能力和素养的培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只有储备知识,转变观念,坚持两分,科学施策,强化训练,稳步推进,做到温火慢炖,循序渐进才能应对“三新”背景下的高考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