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萍,秦俊灵,马小金,郝悦竹
(1.河北省怀来县气象局,河北 张家口 075400;2.沧州市气象局,河北 沧州 061000;3.张家口市气象局,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精准、专业的气象信息服务可有效降低极端恶劣天气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新时期国家对现代化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部门应更好地发挥气象服务的优势,利用精准、精细、实用的气象服务信息,为基层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气象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一种类型,利用先进的技术、仪器等,对地球大气环境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进行实时观测,研究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及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等,经过专业分析后转化成直观的、形象的预报预警信息,为人类的生产与生活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1]。气象服务主要有四大功能,即保障、防灾减灾、指导生产消费和趋利避害,所服务的对象涉及各行各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不断增长,气象服务的项目、内容也在不断更新。
气象精准服务是气象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某些特定领域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服务,是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气象精准服务中使用更加先进的气象观测技术、观测设备和仪器,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将观测到的气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后制作成直观、形象的信息,人们可在智能终端设备进行查看,具有较高的传播速度和较广的传播范围,受众群体众多,农业生产人员可以根据气象精准服务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对农业种植做出适时调整[2]。
自古以来农业生产都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农村地区也广泛流传着“靠天吃饭”的俗语,这也反映了天气、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必需时刻关注天气变化与气候变化,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与天气状况进行农事生产。实践证明,越精准的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越显著。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干旱和洪涝都是与水相关的自然灾害,我国每年很多地区都会发生干旱和洪涝灾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3]。在气象观测中可以通过扫描图、GIS系统等收集降水云图数据,实时掌握风力变化情况,通过数字分析判定强风、强降水、冰雹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破坏影响程度[4]。人们通过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减少农业生产经济损失。
2.1.1 抵御旱灾
针对发生旱灾的地区,政府通常会和气象部门合作成立专门的机构以应对旱灾。其中,气象部门的观测数据是抗旱救灾的重要依据。抗旱救灾指挥部会按照气象部门提供的大气变化、卫星云图等开展人工降雨,可以有防范旱情的发展。
2.1.2 汛期保障
一般每年的7月—8月是防汛工作的关键时期。当气象部门观测到降水信息时,会通过各类信息平台发布相关的天气预警,尤其是大雨、暴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通过天气预警提醒广大市民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避免发生意外。
2.1.3 冰雹预警
近几年我国冰雹灾害的发生明显增多,这也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冰雹一般发生在春、夏、秋三季,以夏季居多,此时正是农作物生长阶段,一旦发生冰雹可能造成农作物减产,严重时颗粒无收,也会威胁到人民自身及财物安全,危害非常大。因此,应提高人们对冰雹灾害的防范意识,在冰雹灾害发生前做好预防工作。以往人们无法及时获取冰雹气象信息,往往在冰雹发生之后才开始采取防御措施,效果差、效率低,造成严重的损失。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气象部门可以提前观测到大气变化,准确获取冰雹发生的地区、时间等信息,然后通过各平台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提前做好防范,可有效降低冰雹造成的危害及经济损失。
2.1.4 大风预警
在气象部门监测到大风到来之前会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一般分为4个级别,并以颜色代表大风的严重程度,按照由弱到强分别是蓝色、黄色、橙色、红色,有时大风会伴有雷暴、沙尘暴等极端恶劣天气等。当监测到大风来临时,气象部门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居民做好个人防范,注意出行安全。大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非常大,可能造成农作物倒伏、折断、落花、落果、落粒等。气象部门通过数字化监测设备及时、准确地获取大风信息后,为广大农户提供预警信息,提醒农户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降低大风造成的灾害程度。
在新技术的支持下,气象部门可以实现对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测、预测分析、风险评估等任务。目前很多地区已经将气象服务纳入农村网格化服务系统中,构建农村网格气象信息服务全覆盖。气象部门与本地政府部门、平台合作,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精细化天气预报以及与本地农业生产相关的气象服务纳入综合服务平台,实现网格化管理。气象部门深化气象信息技术应用,细化气象服务项目,结合区域特征创建农业干旱、干热风、高低温、洪涝等多种气象指标,实现全方位立体化监测、风险制图,并对灾害点进行精准定位,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的气象信息服务。一些地区已经实现了农业气象灾害动态监测评估一体化体系的构建,通过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提高气象预测的精准性,助力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5]。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粮食安全,根据气象条件提早预判粮食产量是气象服务的一项重要任务。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作物品种、土壤肥力、管理水平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气象条件成为影响粮食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当地的气象条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可以实现对粮食作物产量的动态预报。当气象灾害发生后,也可以利用动态监测对灾害形成的利弊影响进行分析评估。精准预报粮食作物产量,可以帮助各级决策部门以及粮食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在粮食调拨、贮运、贸易等方面提供参考[6]。
对粮食作物产量进行计算时,将往年作物产量作为参考依据,以气象条件为影响因子,对每个时期粮食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从而获取动态预报基数,以此对该地区粮食作物产量开展预报服务。在粮食作物产量动态预报中需要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建立动态数字模型,模拟粮食作物生长的条件,运用遥感技术对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根据气象变化数据对作物产量做出合理预判。
近些年,农业气象精准服务工作的开展为农业生产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有效提高了农作物产量。随着气象精准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遥感技术等都在气象部门得到推广与应用,气象观测水平、预测能力以及对农业生产的服务能力都发生了质的改变,气象精准服务的准确性、精准性都得到大幅度提升,面对气象变化气象部门能够及时预警,对农业生产起到指导作用[7]。
气象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应具有创新意识,加快新技术的应用,转变工作方式,提高气象信息预报的准确性。目前气象部门用来接收气象实时数据的系统为PCVSATTM卫星气象数据接收系统,利用Arc GIS平台和MICAPS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完成对气象信息的分析与处理,对气象变化做出精准的预测。运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农业气象信息数据库,并进行分类存储,包含农业气象的基础信息、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构建集气象监测、集成、转换、分析为一体的气象信息管理系统,在进行气象分析时可以随时调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气象服务的精准度,为农业生产安全提供良好的服务。
农业气象服务人员面向的是广大农业生产人员,应具备勤恳、热情的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为农业生产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使气象服务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一是气象部门应提升全体人员的服务意识,完善气象信息服务体系,保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如此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为提高气象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气象部门可以将本区域内参与农业生产的相关人员的信息资料录入服务平台中,在监测到重要气象信息时第一时间将信息发送至所需人员的手机上,或者电话通知到相关人员,做到气象服务全覆盖。二是气象部门工作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做好本职工作,为农业生产人员及时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为了提高抵御气象灾害的能力,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气象部门应不断完善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总结应对气象灾害的成功经验,通过对本地气候的实时监测,详细了解本地农作物分布情况以及作物类型,总结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制订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对气象信息的实时监测,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和气象预警的及时性,快速准确地对气象灾害做出评估,启动不同层级的应急预案。重点监控风险等级较高的区域,当监测到气象灾害风险来临,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汇报,启动相应层级的应急预案,以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气象部门需和当地的农林部门密切合作,做好气象灾害的实时监控、气象变化的分析与评估,按照气象灾害可能对农业生产形成威胁的灾害因子制订相应的预案,如在干旱季节开展人工降雨,针对冰雹灾害开展防雹作业。
提升气象信息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定期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气象专业知识、气象服务领域的新技术应用、职业素质的培养等。可以聘请气象行业内的专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开展行业技术交流活动,拓宽工作人员的知识领域,提高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使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各新型设备、仪器,做好气象监测与分析工作,保证气象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
综上所述,气象精准服务在农业生产安全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气象部门应提高对气象信息服务的重视,保证气象信息服务的时效性与精准性。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气象服务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对各类气象灾害的监测、分析更加精准,能够为广大农业生产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预警信息和专业的技术指导,帮助广大农户提前做好防控措施,助力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