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个认同”理念下的西藏班班级管理策略

2022-12-27 03:59严玉萍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西藏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西藏

严玉萍 江苏省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认同”:认同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践行“五个认同”,涵养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是西藏班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

一、精准定位,确立班级目标

本班学生主体为西藏生源,包含藏族、回族、门巴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生活在西藏的学生,其中藏族学生居多,另有三名援藏干部子女,城市生源约占三分之一。他们中大多数学生毕业于西藏各地的初中,高中之前不曾有过区外生活的经历;有3人毕业于西藏初中班,已有三年的内地生活经历;有3名进藏干部子女,有的从小生活在西藏,有的随爷爷奶奶生活在老家,他们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期望值较高。从生活环境、家庭情况、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生涯规划意识和兴趣特长及等方面的调查看,学生个体在思想认知、个性品质、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等各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一)总体目标

基于本班班情,我和学生一起了解西藏班办学历程、办学宗旨、育人目标,把“涵养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班级发展目标。班级目标形成浓厚的“家”文化氛围,引导学生将个人价值寄托在对集体、对国家、对中华民族的大爱与奋斗中,培养伟岸人格,承接伟大担当,托举复兴使命。

(二)阶段目标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班级管理的目标设定应该具有层次性、系统性和整体性。

高一年级:明德修身,培根筑梦,培养“习惯”和“自信”。这里所讲的“习惯”,不仅是指良好的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还指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的认同习惯。这里所讲的“自信”,不仅是指学生的个人自信,还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对于新时期的西藏班的学生而言,在“五个认同”的思想指引下,在学生心灵中播种信仰,奠定学生精神底色。

高二年级:厚德赋能,拔节逐梦,激发“内驱”和“自觉”。打造、优化特色活动,共生、赋能,点亮学生心中感恩、责任的心灯,内驱外发,唤醒学生生命自觉,增强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主动投身于促进民族交融的洪流中。

高三年级:弘德笃行,铸魂圆梦,厚植“性灵”和“情怀”。高三年级,班集体建设已经成熟、完善,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发展,美好的性灵美被进一步唤醒,家国情怀深植内心,牢固树立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外形内化、知行合一。

二、进阶构建,厚植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的培养,需要外部的导向和内在的自教自律而形成,在班级建设过程中,要将此贯穿高中三年。围绕班级发展总目标和阶段性发展目标,采用进阶构建模式,充分地挖掘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之以有效的路径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从而自然渗透,内化为学生的勇于担责的内在品质。

(一)筑基阶段:唤醒、修身

在起始年级,开展班训、班徽征集大赛,激发学生集体意识、增强人文底蕴;开设西藏、南通历史及地方文化等家乡文化课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开设德育阅读课程,通过阅读“院士传记”、“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航天精神、奥运故事等多个系列的文章,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开展劳动跟岗活动,到学校食堂、宿舍、洗衣房岗位实践,增强劳动意识,提高劳动技能;开展经典朗诵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开展传唱红歌、走访老红军活动,传承革命精神;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党校初级班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感受党的伟大以及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定追求共产主义理想、为党的伟大事业奉献青春的决心和信念……经过一年的班级建设,学生适应了西藏班的高中学习,自我认知及价值观定位明确,向上、向善、向党、向国的意识被唤醒,明时代之德,“五个认同”深烙在学生内心深处,筑牢了成长发展之基。

(二)明责阶段:激发、赋能

高二年级,开展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组织优秀青年学生参加青年党校中级班的学习,引导学生明确担负的历史使命,把个人理想追求与国家民族事业紧密融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参加“我与劳模面对面”活动,对话榜样,学习工匠精神,砥砺品格;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手抄报设计大赛、“丹若青年,重任在肩”主题班会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开设生涯规划课程,为未来做好谋划;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班级配合南通市教育局录制MV《党啊,亲爱的妈妈》;参与录制《筑梦江海》微视频,激发自主发展、奋斗报国的之志……经过两年建设,学生内驱外发,能发时代之声,把爱国情、报国志转化为实际行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在涵养家国情怀、砥砺前行的过程中又勇敢向前迈进一大步。

(三)铸魂阶段:提质,笃志

高三年级,学习党的精神谱系,积聚青春力量;组织优秀青年参加青年党校高级班学习,为党培养后备力量;开辟“做更好的自己”能量墙,明确高考目标;邀请优秀校友寄语,榜样激励;开展“走近名校,预约未来”系列活动,明晰奋斗方向;组织“高考有约”心辅辅导活动,调适身心,激扬生命;组织宣讲小分队,利用寒暑假返藏的机会,深入到各地中小学、社区、乡村开设专题宣讲讲座,讲述发生在西藏班的故事,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举行“成人仪式”,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举行高考百日宣誓活动,激励学生厉兵秣马、乘风破浪、蓄势启航……经过三年的建设,学生牢记党和国家殷殷期盼和厚重嘱托,牢牢铸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洪流中。

三、微处沁润,激发使命担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是家国情怀的生命力之所在。激发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就应当贯穿在整个班级建设的每一个细节中。

(一)因才赋责,人人有岗

班级建设不仅仅是班主任和班干部的事情,而应该培养每位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那么,班级建设就需要人人参与。班级通过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曾经在班级的任职经历、个人在今后班级建设中的担责意愿等)和个别激励完成职前剖析,再经岗位竞聘组建常务班级管理团队,并通过挂职、轮岗等方式,让更多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同时,提出“岗位无轻重”的理念,让学生明白无论是班主任、班长,还是管理班级绿植的“园艺师”、负责班级电脑的“IT工程师”,职务不分大小,角色不分轻重,每一个都承担相应的责任,每个人都把自己应尽的责任担好,并且大家相互协作,才能创建和美优秀班集体。班级管理从“各尽其责”走向“和谐发展”之路。

(二)项目赋能,立责尽责

班级建设要融入并善于借助学校的特色项目,帮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学校《西藏班“家文化”特色课程》的研究,完整建构以“家文化”为主线的民族学校德育教育体系,有效促进藏族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班级积极组织学生与南通家庭结对,感受来自南通家庭的温暖,体会到中华大家庭血浓于水的亲情,与南通同龄青年互学共进,增进民族情谊,促进民族交融;参加“我在家乡传递爱”社会志愿服务活动,为南通的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敬老院孤寡老人、社会福利院失亲儿童等提供志愿服务,到西藏各社区宣讲党和国家政策、西藏班的生活,增强学生感恩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促进民族团结与交融;“我为国家尽份责”是学生向社会和国家奉献大爱精神、传承大爱精神的有效行动,是责任意识、家国情怀的深切表达。三年的阶梯型构建,以有效的路径在藏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从而自然渗透,内化为学生的勇于担责的内在品质。

(三)正面唤醒,培根铸魂

美国尼尔森所著的《正面管教》提倡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培养出自律、责任感等多种能力。这部著作是针对家庭教育,针对儿童,但是,在班级管理中,针对青年学生,也同样有效,教育目标根据班级和学生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班级管理也是如此。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五个认同”为思想引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以活动为载体,积极探索“学科+”思政元素,设计“修身”“勤学”“笃志”“爱国”等多个系列的主题班会,结合校本德育课程开展多元文化教育,通过榜样激励、赏识教育、成功体验等方式正面唤醒,利用各种平台、基地拓展育人途径,以美润德,培根铸魂。

(四)多元评价,催动成长自觉

我们采用学分制管理模式,实现对学生多元评价。班级紧扣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以五育融合为考察内容的评价内容,以全员参与作为考核评委的评价体系,以综合量化考核为抓手的学分制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成长自觉。学分成为学生自我发展、评优评先、自行矫正的重要依据,其中,德育学分成为学生评优评先的一项重要标准。

在评价过程中,采用动态评价、弹性管理的评价模式,提供增修课程的机会是一大亮点。为学分不达标或者想进一步提高学分的同学提供增修机会,如设计并组织一次班会、策划一次有意义的校园宣传、社区实践体验、组织阅读推荐或交流活动等,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过程的规范化,增强西藏班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人惊喜的是,学生在新的评价管理方式下,能将素养的提升,尤其是责任担当、感恩报国等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自发到自觉、再从自觉到自信的实践行为。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继续实践探索,帮助学生成为眼里有光、心有家国、志存高远的新时期勇毅青年。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家国情怀(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