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云
指向语文要素提升的小古文教学策略探讨
王云
(江苏省苏州市南环实验小学校,江苏苏州215000)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统编版教材的推行,语文要素、核心素养等词汇普遍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其实,语文要素和核心素养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为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为了进一步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小古文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针对指向语文要素提升的小古文教学策略问题展开简要地分析探讨。
语文要素;小古文;提升策略
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和以前的人教版教材不同,部编版教材中的文言文数量大幅度提高。激发学生的古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古文学习效率,成为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提升学生对语文要素的掌握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也为教学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此,笔者将结合实践经验,对相关的教学策略展开简要地分析交流。
所谓语文要素,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展开针对性的训练活动,从而提升整体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整个的能力体系构建中,教师需要根据基本的学习内容,确定基本的能力培养目标,并明确基本的训练方法,还要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循序渐进引导。通常来说,主要是从阅读、表达和习惯三个维度,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细化要求,从而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获得科学化的、渐进化的发展成长。另外,从三年级开始,统编版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导语中都明确了基本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这也就是当下语文要素的重点练习和培养内容。不同的文本内容,在叙事表达方面都会体现出不同的文体特点。语文要素的关键点也是体现在语言理解运用的相关知识方面。小学的学生正处在初步积累的阶段,需要获得循序渐进的引导帮助。通过导语内容的解读,教师能够更加全面综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步骤和教学策略。同时,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发展中多重筛选之后留下的精彩篇章。无论是在思想情感的熏陶方面,还是在具体的语言运用技巧方面,都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素养。当前,教师对特定文本的语言要素提升方面的教学方向把握能力尚且不够充分完善,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依旧大行其道。因此,教师需要更新观念,全面分析语文要素的相关内容,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才能科学指导整体的课堂教学发展方向。
比如,在《少年中国说》的古文学习中,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对祖国未来发展充满希望,盼望祖国实现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望。同时,这篇文章属于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整个单元主题借用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名句概括,同时也指明重点的教学目标,结合文本和资料,能够体会文本故事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并学习列提纲、分段论述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文言文自身也有其特殊性,在语言知识的理解运用方面,学生也会面临比现代文本更多的困难。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们才初步接触文言文,对基本的文学常识缺乏足够的认知经验。很多学生面对文言文会不自觉产生畏惧的情绪,进而难以实现内在潜能的充分挖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策略、学习过程的方法引导。首先,创设一定的情景氛围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现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的图片,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豪之情。同时教师还要借助一定的语言进行引导,少年是一个激情似火的阶段,不仅积极创造当下,还有无限可能的未来。如何度过少年时光,如何获得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是小学生们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一百年前的梁启超,把少年和国家联系起来,写出了一篇昂扬壮阔的经典作品。这也有利于学生自身身份的代入,进而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身发展。如此一来,学生的视觉感知和思维感知都被集中在《少年中国说》的主题上,为专注课堂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坚持学生自主探究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策略,引导学生朗读文本、理解文本,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文本分段论述等语言知识的有效积累。还有,考虑到学生实际能力和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领整堂课的教学活动。
语文要素关键在于言语知识的实践参与。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运用知识点,在灵活运用的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文言文在遣词造句方面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学生需要品味、咀嚼、思考和感受,在想象和联想中体会文章之美,进而在有效理解词段大意的同时,能够梳理清出文章的发展脉络,并对其中的表达方式产生深刻的认知。同时,文言文中出现生僻词汇的概率更大,而且对文章的断句要求也更加严格,需要学生在口语表达的过程中获得有效的经验积累。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活动都容易陷入死记硬背的传统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也限制了学生语言要素能力的逐步提升。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指导中,教师要重点强调学生的朗读理解过程,丰富学生的实践参与过程。
比如,同样在《少年中国说》的古文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名家的朗诵音频或者视频指导学生规范阅读,从而使得他们能够在实词方面读精准,在虚词方面读实在,在想象中感受文章的情趣和意趣。形美感目、音美感耳、意美感心,这是学好文言文、学懂文言文的关键。一般而言,学生需要跟随规范朗读至少三次,才能更加全面地感知理解文言文之美。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分组合作,再次进行文本的朗读,尽量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要结合文本注释完成现代语言表达的理解工作。在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分享活动,针对文章的个人体会、其中的重难点词汇和其中的段落大意等,通过集思广益的思维启发,进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主表达必须被重视和落实,教师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提供恰当的指导,促进学生思维的自主发散和创新。同时,针对汉语知识的博大精深,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借用特定的古文词句进行表达,尽量缩减古文表达和现代文表达的差异性解读。这对于引导学生树立统一整体的语言概念,提升综合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以“一泻汪洋”为例。学生们不需要进行直白的翻译,可以直接表述成一泻汪洋的蓬勃气势,这样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读写表达中的情感大气和开阔循环。之后,文段的分层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朗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文章脉络的梳理、文段大意的总结归纳。除此之外,语言运用也是深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围绕着课本的有限内容而展开,而是需要引入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以文中排比内容的运用为例,不仅具有层层递进的效果,也在无形中强化了文章气势。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排比句式的创作练习,并在具体的解读过程中,提升对文本词汇的理解运用能力。如此一来,文本相关的语言要素都被涉及,并借助学生具体的解读运用,达到提升学生能力的目的。
作业是课堂活动的延伸和补充,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深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不同思维语言要素能力提升,需要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途径。同时,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双减”政策的大力推广,也使得教师的教学作业设计向着更加科学、高效的发展。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不同的学生在同样的学习活动参与中获得的学习收获和学习成长也是不同的。因此,想要切实提升学生小古文方面的语文要素掌握能力,教师也要科学布置相关的作业活动。
比如,长期以来,书写作业都占据学生作业活动的半壁江山,多次的重复书写要求导致很多学生不堪其烦,进而发生投机取巧、不认真书写、不手脑一致的种种问题,导致学生语言能力的止步不前。面对这种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朗读作业的布置逐步深化学生的语言积累。众多研究表明,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眼睛可以实现字形记忆的效果;思维可以实现理解吸收的效果;声音可以提升文本美感的体会效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不自觉地迁移相关的生活经验,为实践运用创造更深厚的基础。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的设备监督和指导学生的朗读过程,进而提高朗读的效率。
以《少年中国说》的古文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布置音频作业,重点强调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的读音、语调的变化情况。还有,书写一体化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在不规定书写的次数和要求的情况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实际掌握程度,灵活把握书写的尺度。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作业参与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又比如,在《猴王出世》的学习活动中,这是一篇半文言文表达形式的长篇神话故事小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神话故事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故事本身极具情境性和感染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话剧的表演活动和一定的情境氛围,借助一定的语言交际,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除此之外,针对学生个体的具体差异,教师也可以借助分层次的作业设计,使学生们都能够根据现有的能力基础,开展针对性的作业参与活动,从而实现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进步。总而言之,教师要改变“一刀切”“题海战术”的作业教学策略,通过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促进学生语言要素能力的有效积累和不断进步。
马克思主义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客观存在和主观意识的统一性。这是人们认识世界、创造世界的根本途径。综合实践活动是现代教育的重点倡导项目。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全面参与中,更能实现思维的扩展和创新,并提升相关的生活应用能力,更加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文言文是古代文人进行书面表达的一种方式,和现代人的书面表达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这种时代间隔造成的距离感,对学生的理解效果和运用效果是全面而深刻的。课堂教学具有太多的局限性,主要就是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想象。因此,针对语言要素提升的小古文教学活动,教师必须重视组织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布置和安排,全面深化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比如,同样在《少年中国说》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安排学生进行资料搜集,了解作者梁启超所处的时代背景,探究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调查了解各行业的杰出优秀青年事迹,进一步感受青少年的蓬勃生机和无限可能。除此之外,开展相关内容的扩展阅读活动、组织相关的知识竞赛活动、安排相关的表演朗诵活动、设计文言文的书信交流活动、参观具有重大文化背景的历史古迹和自然名胜,都可以成为重要的扩展实践方式。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要素能力,实现全面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这不仅是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是整体语文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
教学活动是在教师和学生乃至教学资源的共同影响下而发生发展的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这里面,学生的中心地位不可忽视,自主探究和自主理解以及实践运用是关键。同时,教学资源也是不可或缺的影响因素,对学生的参与动机和潜能挖掘发挥着刺激性的启发作用。而教师发挥着统筹全局的作用,决定着教学资源的具体运用过程,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动态发展方向,以及科学指导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细节和突发情况。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在语文要素能力培养的背景下,结合文言文的内在特征和学习要求,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是众多一线教师共同探究的阶段性任务。目前,针对语文要素提升的小古文教学并没有形成具有普遍借鉴价值的统一教学体系,教师们都在各自的探索实践中不断丰富经验。教学实践是反思教学不足,优化教学策略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经验的总结归纳活动,进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切实提升小古文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生语文素养能力的逐步提高。
比如,同样在《少年中国说》的文本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交流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对学习模式的接受程度和参与程度,全面分析影响学生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和个性化因素,以语文要素的掌握程度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策略。这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有效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又比如,教师之间可以采取互相听课讲评的方式,通过身份的转换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在集体交流中获得教学发展方向的新思路、新启迪。教研活动也是教师集中解决教学困境,提高专业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每个教师也要虚心参与其中,积极提出问题和尝试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理论上的创新,为实践改革奠定思想基础。除此之外,想要认真贯彻新课改的教育发展,创办具有特色竞争力的校园,学校也要积极肩负着对教师进行再培训的重任,努力提供各种机会,使教师们针对学科问题、核心素养问题、语文要素问题都能获得系统全面的指导,从而在新思想的引领下,在科学教学方法的指导下,切实提升每一堂课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指向语文要素的课堂教学,是当下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小古文更是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教师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教学探索,成功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
[1] 刘春花.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策略探究[J].江苏教育,2021(35).
[2] 张程,俞学芬.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古文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3).
[3] 尹爱红.把握教材编排特点,落实语文要素[J].小学教学参考,2020(16).
[4] 陈先云.语文教学应当轻装前行——统编教科书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小学语文,2020(03).
[5] 陈先云.课程观引领下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能力体系的构建[J].课程.教材.教法,2019(03).
G622
A
1002-7661(2022)29-01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