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文化建设浅述*

2022-12-27 01:57周祖亮刘石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20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传统

周祖亮 刘石美 李 硕

(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唐代名臣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时曾引用这句名言,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其宣传建设,不仅可以广泛激发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崇敬,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自信,也可以激发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职业自豪感,从而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进程。

经过2000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医药取得了巨大成就。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和领导下,中医药事业发展又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但是,随着中医药的社会认同逐渐提升和进一步发展,目前社会对中医药文化自觉意识缺失、中医药文化自信不足等现实问题逐渐凸显。我们认为,对于解决这一问题,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传承中医药文化技术的重要场所,加强其中医药文化建设不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十分必要,更能够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笔者拟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的重要论述,以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建设为切入点,略谈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主要思路。

1 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中医药发展虽然迎来大好前景,却也面临着技术现代化、文化多元化等多方面冲击的严峻现实问题。如何顺应时代要求,坚守文化阵地,既做到传承精华,又能够守正创新,是整个中医药业界近来年都在思考的问题。而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中医药事业发展历程中担任教育、科研、宣传等诸多角色,在其院校文化建设中,精心打造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中医药文化,这对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因此,中医药院校加强传统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1.1 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曾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2]。这一重要论述既肯定了文化育人的重要性,也为新时代大学教育、高校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作为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的高等学校,加强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建设,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来帮助学生实现提升中医药文化底蕴、培养中医思维方式、锻炼中医药专业能力等目标,培养出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与职业素养,拥有较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具备一定的传承能力与创新精神,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多元化、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对此,中医药院校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

一般来说,校园文化建设具体可以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器物形象等文化元素入手[3]。对于中医药院校而言,需特别重视对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仁、和、精、诚”的继承与发展上,它们既可以培养中医药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可以为中医药人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不断取得成就提供必要保证。

1.2 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建设是时代的选择 中医药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饱受磨难,曾几度跌至谷底。尽管如此,其依旧凭借着强大的生命力,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与发展壮大保驾护航。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的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各省区高等中医药院校相继成立并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党和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依据国情需要,在“一带一路”、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中,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医疗效用与经济文化价值,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机遇。以屠呦呦先生为首的科研团队从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得到灵感,成功提取青蒿素,为治疗疟疾提供了主要药物,2015年屠呦呦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科学家,在医药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医热”。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对世界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无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药的加入使得我国抗疫防疫工作有了新转机,习近平总书记也对中医药的价值作出了明确肯定,并指出:“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一次次转危为安,靠的就是中医药”[4]。历史的进程不断将中医药推向时代前列,因此中医药领域的从业人员也应当把握历史机遇,努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必然要以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兴盛为基础前提。在如今多种思想文化激励碰撞交融的新时代,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领头军,中医药院校必须加强其自身的传统文化建设,努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在充分体现中医药院校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走向现代化,迈向全球化,为我国民众和世界人民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2 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中医药能够延续至今并不断发展壮大,不光凭借自身的强大生命力,更与众多中医药院校在科研、文化、教育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医药院校作为中医药教育的主要场所,其建设直接影响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成效和文化的传承发扬,并关乎中医药未来的发展命脉。近年来,就院校文化建设这一问题,各大中医药类院校积极开展行动进行探索,但取得的成效并不一致。对此,笔者认为中医药院校传统文化建设还需要从以下3个方向入手。

2.1 提升文化自信 激发文化自觉 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传承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精神源泉,是每一位中医药从业人员都应具备的职业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中医药工作者提出要求:“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5]。针对当前中医药学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中医药文化自信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加强中医药院校自身的传统文化建设这一措施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帮助中医药学子坚定文化自信,从而激发其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外部彰显,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内在认同。因此,中医药院校文化建设可以从坚定文化自信这一角度出发,使其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当代价值,积极参与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提升其认同感和自信心。具体做法可以从2个方面开展:一是通过本专业教师的课堂引导以及学校开展文化解读讲座等形式,“借鉴隐形教育的理念,随风潜入,在不经意中达到教育功能”[6],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和意义,提升文化自信;二是通过开展中医药文化设计、知识竞赛、义诊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中医药文化建设进程中来,激发文化自觉。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以帮助中医药学子提升文化自信,激发文化自觉为发展方向,能够使培养出来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在职业发展中获得不竭的动力,激励其在中医药发展的道路上勇于承担历史责任,自觉进行中医药文化宣传与传承实践。

2.2 提升文化底蕴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2]。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其质量未得到提升的问题而提出的解决措施。而中医药院校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虽然毕业人数逐渐上升,但是具有深厚中医药文化底蕴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却并不多见。如何在专业教育中培养中医药学子的专业文化底蕴,关键在于中医药院校的自身传统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中传统文化的浓厚程度是考察一所中医药院校实力的重要标准”[7],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提升文化底蕴,促进文化传承。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育所作出的“要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的批示精神[8],我们认为,具体做法应从教育模式和精神文化建设2方面入手。一方面是针对目前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围绕中医药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理论学习、临床实践等培养目标,结合实际,对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如针对中医药本身的传承特性,在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高度重视师承教育对于中医药人才的引导和教育作用,延长临床实践课时,加强中医药经典学习背诵等,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贯彻于全面发展的教学之中,“在中医药文化上熏陶、引领,强调兴趣、个性化发展”[9]。另一方面,“精神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学术文化的升华,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践行的内涵体现[10]。针对精神文化建设,我们认为要将文化建设理念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在校风、教风、学风中体现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念,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升中医药院校的传统文化底蕴,这既是培养具备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医药人才的可行之举,也是院校营造文化氛围、凸显自身特色、打造文化品牌的良久之策。

2.3 重视文化宣传 打造文化品牌 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兴盛必然要以中医药文化的繁荣兴盛为发展前提。除了文化传承外,我们也要认识到文化宣传的价值所在。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不仅可以提升中医药业内和外界人士对于中医药的认同和自信,还能够为中医药文化的创新、发扬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如何更好地进行中医药文化宣传呢?笔者认为,应当利用好中医药院校在文化宣传方面的“桥头堡”作用,中医药院校成立工作团队,积极与从事中医药事业的医疗机构、企业单位联系,做好中医药文化宣传工作。同时加强院校自身传统文化建设,在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凭借院校优势,打造文化品牌,进行文化宣传。

在中医药院校进行文化宣传方面,可以将文化宣传的主要对象划分为校内学生和校外公众2类主体。对于校内学生,院校文化建设可以从校园环境和校园活动2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将中医药传统文化元素渗透至校园景观、建筑风格中,建造中医文化长廊、中草药标本展览馆、中草药种植观赏基地等,夯实中医药文化宣传的硬件基础,将中医药院校自身建设成中医药文化宣传的第一平台,满足学校教学实践和文化宣传的要求。另一方面以第二课堂这一课外活动实践空间为切入点,以“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举措[11],要做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中医药思维,将学生培养成中医药文化宣传的主力军。针对校外公众,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好校园环境优势,将学校作为中医药科普基地对外开放,在公众眼中形成“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旅游景点等既定印象,打造院校专属的文化品牌。同时,重视学生社团在活动开展中的宣传力量,对相关活动予以教师指导、经费补助等支持措施,在周边社区、中小学等场所进行义诊、健康宣讲等文化宣传活动。

重视文化宣传,打造文化品牌,既是对中医药院校本身文化职责的履行,也是使中医药文化再次扎根于人民生活之中汲取营养,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可行之举。

3 结语

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分支,更是中医药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医药院校是输送中医药青年人才的第一战线,理应看到文化建设对于中医药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中医药院校应围绕优秀中医药人才培养这一目的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突出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结合高校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及要求,在院校教育、精神文化建设、校园硬件设施、校园环境文化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既要传承创新,也做到彰显自身特色,不断培养出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传统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