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
(江苏省宿城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宿迁)
作为培养专业技术性人才的摇篮,中职院校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还要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所以,在中职院校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地分析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与完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创新与改革,基于此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些中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有限,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很多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知识时存在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并未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制图的技巧与规范,所以会影响到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借助教材与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教材内容。在长时间观看多媒体课件以后,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疲劳感,学习兴趣索然[1]。许多教师并未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热情。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很多内容十分抽象,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单一的教学手段,会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学生产生一定的厌学心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当前,很多中职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尽管许多机械专业教师有着十分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其不能够准确地了解与把握学生的需求,更多的是照本宣科,缺乏对实践活动的充分重视,影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学生无法准确地定位个人的角色,对相关知识理解与认识不到位。许多教师会为其传授太过于成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与学生的年龄段不符,最终导致很多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
当前,在中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内容枯燥的情况。教材内容有很强的理论性,然而实践练习相对很少,所以教学内容会显得十分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进而会影响到对人才的培养,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很多学生会觉得机械制图教材内容理解时存在很大的难度,无法快速地理解与把握相关的知识。这些内容不能够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不能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2]。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识图与作图时不能进行良好的衔接,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专业素质也难以提高。
一些中职院校在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以后,并不会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活动,这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创新意识不强。一些机械专业教师无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组织开展项目实践活动,因此许多学生在实践中无法掌握更加科学、先进的制图技巧与方法,导致实践能力不强,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3]。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导致一些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足,在实践活动中也不够自信。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与激励,并未深入地设计教学内容,也未科学地组织实践活动,从而影响到学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
对于机械制图课程而言,其有着一定的枯燥性与乏味性。此外,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足,所以会造成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沉闷,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为了解决问题,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要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互动,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学情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4]。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与自主学习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学生可以认真地投入机械制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以及讨论。而且教师要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与点拨,在学生完成讨论活动以后,教师要总结并且归纳学生的讨论结果,补充尚未讨论得出的内容,基于此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利用直观教学法,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中职院校的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读图、绘图与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实物教学以及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作用,更加直观、生动地为学生展示空间的概念。例如,在学习“三视图的形成”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课件资源的作用,为学生展示创建三视图的过程,引导学生了解三视图,同时对其关联进行总结与归纳。
2.借助启发式教学,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组织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认真、主动的思考,从而掌握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积极、更主动。例如,在为学生讲解“圆弧连接”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启发式教学模式的作用。由于学生已经了解了内切及外切的概念与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到求内切、外切时半径的方法,找到求切点位置的方法与技巧,在此基础上归纳圆弧连接的步骤以及方法。
3.开展讨论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讨论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融洽、更加轻松、更加活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为学生讲解“表达方法的应用”相关内容时,由于存在很多种不同的表达方法,所以针对某个零部件而言,或许能够制订多种不同的表达方案。在实际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讨,找到最优的表达方案[5]。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和教学内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企业要求学生在上岗时可以达到准中级工的能力与水平,也就是说,学生要对机械制图的有关标准以及规范有科学、准确的把握,充分利用正投影法绘制三视图,从而了解典型零件图经常会使用到的识图法、绘制法以及标注法等。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积极地组织开展模块化教学活动。模块一:学习制图基本知识。其中涉及国家出台的制图标准与制图规范、制图工具的使用方法、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等,这是该课程的基础性知识。模块二:基础制图。其中涉及点、线、面的投影,涉及三视图及三面投影等,要求学生可以了解三视图的投影基本规律,并且充分发挥轴测图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空间立体感。模块三:机械制图部分。其中涉及装配图、机件表达法以及零件工作图等,教师要充分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首先要学习机件的表达方法,接下来学习零件图,然后同时学习装配图及测绘法等[6]。模块四:计算机绘图。引导学生以读图为主、以绘图为辅。教师要为学生列举工程中比较常见、具有代表性的零件,为学生介绍利用计算机进行绘图的方法以及技巧。教师要结合实际状况不断地优化与调整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结构,充分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1.实现理论与生活的融合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以及实践的有机融合。如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讲台、橡皮擦、书桌以及杯子等,教师可以将这些物品作为模型与工具为学生授课,引导学生掌握物体在不同空间、方向上呈现出来的不同形态。不仅如此,教师也能利用橡皮与泡沫等对书中的模型进行创建,充分发挥多媒体制图法的作用,为学生解释、说明有着很大想象难度的图形。另外,再利用绘图软件为学生进行描述与展现,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抽象概念,掌握书本上难以理解的知识,实现理论知识及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班级中展示学生以往制作的优秀工件,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与鼓励,使得学生可以在今后更好地融入学习中、投入实践中。
2.实现“知行合一”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行合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机械制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准确、科学地分析图、了解图,还要帮助学生掌握绘制简单图形的方法,鼓励学生学会识图、学会绘图,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感知能力,指导学生灵活地运用绘图工具,夯实学生的绘图基本功。教师要指导学生科学地运用绘图工具,掌握科学的绘图技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模拟现场的工作环境,实现教学工作与简单零件制图的有机融合,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工作情境中,利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其职业能力由三方面构成:一是专业能力;二是方法能力;三是社会能力。在中职院校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企业对于工人职业能力提出的要求是:能够识别具有代表性的常用零件图,能采用不同的方法分析与了解不常见的零件图,能够在极短的时间融入工作环境与工作氛围中。所以,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教师要将职业能力作为标准,不断地优化与完善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严格地考核学生的作业完成状况,了解学生的考试成绩,了解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能力,基于此掌握学生的专业能力。此外,教师要借助绘制大图的方法与过程对学生的方法能力进行考核[7]。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结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情况考核学生的社会能力。结合学生的学情与教学内容,确定三方面能力占据的比例。在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与学习方法,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性评价,提升评价的科学性、客观性与有效性。
总之,中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不仅重视理论指导,还关注实践教学,其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机械制图的相关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可以掌握绘制三视图的方法,掌握零件绘图的思路以及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实现对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充分重视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与解题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