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提升探究

2022-12-27 00:50卢雅勉
新课程 2022年39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卢雅勉

(厦门市同安职业技术学校,福建 厦门)

课程思政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定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及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占比多,文化基础课程的占比少,其中的思想政治课更少,教育引导学生的主阵地就在专业课程。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实现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等的和谐统一,才能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中职专业课教师与课程思政的关系

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所有的课堂都有育人的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不仅是思政课教师的任务,还要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主力军作用,把专业课课堂也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战场。[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利用专业课的课堂教学,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统一起来,有意地培养学生,使学生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实现育人目标。[2]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怎么做。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举手投足都是无形的影响。教师的政治信仰、思想素养、学识水平、人格魅力、职业操守等,是引导学生成长的主导性力量。[3]中职专业课教师要将教学育人意识、专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储备,以及完善知识构架的组建,做学生的善导者,润物细无声地将专业学科素养,如严谨的治学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爱国主义情怀、人文关怀等传递给学生,将传授知识与育人和谐统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体现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价值。要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注意细节,率先垂范,将良好行为习惯、积极乐观的态度、高尚的道德情操渗透到言行中,帮助学生提高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品质,进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专业教师要将价值观教育等思政元素中的重点、亮点、热点及时有效地融入专业课程知识的讲授过程中,通过思政理念的传授,使专业学科知识的价值得到升华。将专业学科的专业价值、伦理原则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凝聚学生学科知识的底蕴,提高学生学习的获得感,也为学科学术培养可持续发展对象,最大限度获得专业学科的价值增量。

二、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挖掘思政元素,将其融入专业教育教学中,使专业知识教授及职业技能能力培养与思政价值引领相结合,以专业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发掘专业学科本身独特的育人作用和功能,使思政教育真正融入专业知识,实现中职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功能。[4]深入分析学科专业课特点,科学地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挖掘相关的思政元素,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实现协同育人的作用。

专业教师要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素质、价值观取向等具体情况,通过课程资源整合,挖掘与课程特点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量体裁衣,研究相应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思政素养。在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中,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固然重要,专业教师还应进一步结合思政元素,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品质、职业素养、专业技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教师要分析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特点和优势,从不同角度挖掘思政元素,在专业课教学当中将思政要素渗透进去。以往在专业课教授中,主要讲授专业知识点,相对比较枯燥乏味。教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挖掘出来的思政元素后,结合专业知识点提取出精神、哲学点、社会现象、价值观、世界观、爱国情怀等,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提升思想境界,对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会更加了解与热爱,在实现自我价值上得到升华。[4]

三、提升中职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

长期以来,中职教育中专业课教师对中职生的教授重点在于专业知识的讲解以及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很少将精力用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育人意识薄弱,育人能力不强,存在诸多不足。专业课教师自身政治理论水平不高,特别是理工科类的专业课教师,政治意识比较薄弱,政治洞察力不足,对中职学生的思政教育,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思政教师或是德育人员的职责,在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时,理性思考相对较少。[5]在专业课堂上,大部分教师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讲授,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缺乏针对性,方式方法单调,感染力不强,效果不佳。中职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刻意识到思政教育其实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需要注意专业课程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塑造正确价值观。

有一大部分中职专业课教师认为“思政”是“政治”,就该是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范围,不清楚课程思政是什么,不知道怎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目前的中职专业课程中,专业教师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意识比较薄弱,不能有效提取思政元素,在无形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的教学之中。[4]专科学科的思政教育,不是灌输式强硬添加要素点,不是简单地“在水中加入盐巴就成汤”,好的课程思政课程应当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与要求,结合行业岗位设置,重新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并有效实施。

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中,不是对专业课的喧宾夺主,而是提炼专业课中的有效思政元素,从各个层面发挥思政育人的功能,引导学生提升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及专业素养,使思政元素转化为生动、有效的教学载体。教师要挖掘与各专业有必然联系的,同时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元素,比如,工科——工匠精神,医学类——救死扶伤、敬畏生命精神,社科类——科学精神等。教师还可结合各专业的学科特色和与课程背景有关的因素,比如,师德师范——以德立德、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学生锤炼品德的引路人;政治认同——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国家意识——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民族自豪感,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价值引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格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四、提升中职专业课教师思政育人能力的途径

(一)加强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

在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专业课教师应与思政教师加强沟通交流,共同探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合理利用专业课程体系中思政课的课程资源,包括思政课的授课内容资源、思政教师的师资资源、学生资源以及思政教学方法的资源。思政教师帮助专业课教师提升思政理论素养,在专业课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恰当、巧妙地加入思政元素,设计教学方案,实现思政内容元素与专业课知识的无缝融合,达到既不影响专业知识传授进度和效果,又能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课程思政不是要空洞说教,而是要言传身教。中职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度不够,政治思想理论知识框架缺乏,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科专业知识进行育人的思想执行力不足。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备课,发挥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双方的优势,如思政教师帮助专业课教师系统深入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重新设计教学设计,将思政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高质量地完成含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任务。同时,专业课教师也可以通过专业学科知识、专业实操技能的运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二)健全中职专业教师思政能力提升机制

中职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和教师等不同主体的协同共建,构建系统的思政能力培训体系,为专业课教师提升思政能力提供系统、有效的培训。中职专业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分析专业学生特点,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使专业人才培养中的育人和育才方向统一,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课程思政融于专业课程,最核心的问题是要解决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问题。围绕专业发展、学生人才培养体系目标,专业教师需要不断完善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有效融入专业学科知识内容体系。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围绕社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才人培养目标,做好教育教学工作,领悟课程思政的概念,探索课程思政融于专业课程的实施策略,挖掘有专业课程特色的思政元素,避免枯燥无味的纯理论讲授,结合社会特色案例分析,使学生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及职业技能外,还能在无形中培养思政素养,塑造健全人格,践行工匠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改革创新精神等。

(三)结合专业岗位特点,深挖课程教材思政内容

中职专业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学习情况,结合各自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专业行业发展、专业岗位要求,挖掘具有育人功能的思政元素,渗透式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使思政教育与专业发展教育相结合,进而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感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专业课教师在制订教学设计时,融入的课程思政元素、内容应结合专业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到深地结合进去,不能太刻意。以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为例,在讲授“注射剂的制备与生产”时,可运用一些企业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的具体案例。[6]在讲解之前,学生对教材内容不熟悉,对相应的知识点及关键技能操作点不理解。专业课教师要以科学严谨、药品质量、用药安全、敬畏生命等实际价值为引领,通过梳理注射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制药用水的生产,药液的配置,安瓿容器的洗干烘,安瓿的灌封,灭菌、质检等主要专业知识讲解,结合液体制剂车间就业岗位,引导学生学习课程的价值与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制药专业技能、科学严谨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四)关注学生,贴近实际,促使课程思政落地

在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要重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符合课程思政的情境,立足实际教学课堂,营造浓郁的思政氛围。教师启发诱导,教育学生,不仅要深入研究专业业务,通晓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确定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要关注学科的最新发展。

教师要从社会实际需要和学生自身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关注学生的成长,充分了解学生,熟知学生的个体差异情况,找准切入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始终贯穿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及社会热点案例入手,有机结合学科专业知识,从学生的思维习惯入手,找到共鸣点,提高思政教育力度。

从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出发,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将学科专业知识内容融入企业行业发展,联系企业的实际生产任务,按照行业操作标准,严格要求学生规范操作,发挥学生自身才能,实现学生个体价值;帮助学生融合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应用到实处,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培养工匠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习惯,促使课程思政落地。

综上所述,对课程思政工作,绝对不能搞暴风骤雨式的突击运动,必须把课程思政融入整个教书育人工作体系、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各课程教学体系,确保课程思政产生整体效果和长远效果。在立德树人的统领下,课程思政工作体系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体课程,专业课程是基础,需要各部门、各主体紧密协作,从教师、课程以及管理层面进行多层次、全过程的综合改革。思政教师以及专业课程教师,要形成全员参与育人的新理念,要培养有扎实专业知识、爱国爱人民的大国情怀、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培养有高尚品质、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