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尊、惧怕否定对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

2022-12-26 14:18吴宛姗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社交效应量表

吴宛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广州 510006)

当前,大学生群体把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虚拟网络当中,对现实生活关注较少,使很多大学生在处理现实问题时感到吃力,从而造成社交焦虑。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在社交焦虑的状态下表现出社交回避并伴有社交苦恼的消极情绪体验,但目前学界对这一研究尚未有足够的关注。社交回避及苦恼分别指个体不得不进行社会交往时出现的回避倾向及个体身处社会交往情境中的苦恼感受,是社交焦虑的重要形式之一。回避是一种消极行为表现,苦恼则为负性情感体验[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5种基本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如果人选择远离群体,将可能难以获得别人的认可,从而导致在现实生活中爱和归属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逃避社交的大学生为了弥补这一需要,会选择投身于网络社交环境中寻求认可[2]。有研究[3]表明,大学生越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就越害怕被他人否定,越容易在社交场合中产生回避与苦恼。但也有研究[4]表明,只要人们在社会交往时不去逃避,就能逐渐适应人际交往活动。

大学阶段是青年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对大学生的社交行为及感受有重要影响。自尊是指人们对自己总的评价与看法,包括自己的价值、长处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5],它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自我意识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3个子系统构成)[6]。内隐社会认知理论根据个体的意识将自尊分为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7]。外显自尊强的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较好;外显自尊低的人则容易感到焦虑,社会的适应性较差,从而导致人际适应不良[8]。但也有研究[9-10]证实,部分外显自尊高的人由于内隐自尊较低,在某些时候会表现出愤怒,甚至伤害身边的人。另有研究[11-12]发现,手机的使用频率高会降低人的自尊,不经常使用手机的人有较高水平自尊,同时也有很多人期望通过玩手机来增加自己的自尊。

一个人过分重视他人的言论、害怕他人的否定,实质上是一种惧怕否定的心理。汪向东等[13]将惧怕否定定义为对他人评价的担忧,为他人的否定评价而苦恼,以及对他人可能给自己否定评价的预期。根据认知行为模式理论,人们惧怕否定评价与过度自我关注的相互作用极为容易引起社交恐惧[14]。有研究结果显示,处于惧怕否定状态的人会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很难获得快乐,甚至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他们逃避社交活动,不愿意与别人进行交流,甚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处于自卑状态[15-16],具有明显的社交焦虑及社会支持不足[17-18]。在性别差异上,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产生惧怕否定,在人际情境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行为反应[16],通常也因此更容易出现社交回避,从而引发苦恼的情绪体验。张双双等[19]认为,大学生追求完美的个性是导致其害怕负面评价,惧怕受到他人的否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会对自尊造成不良影响。

基于上文所述,本文拟着眼于大学生群体,研究大学生自尊、惧怕否定对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并探查惧怕否定是否在自尊对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中发挥中介效应。通过对三者关系的研究,得出稳定大学生自尊水平、减轻大学生惧怕否定心理与改善大学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方法。

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1,自尊、惧怕否定和社交回避及苦恼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H2,自尊和惧怕否定对社交回避及苦恼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H3,惧怕否定在自尊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起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被试

2018年2月,采取随机抽样法对广州大学城的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09份,有效回收率83.6%。有效样本中,男生91名,女生118名;大一年级到大四年级的学生分别为17、40、45和107人;独生子女97人,非独生子女112人;生源地为城镇155人,农村54人。

1.2 研究工具

1.2.1 自尊量表 采用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 SES),共10道题。原始量表采用4点计分法(1 =非常符合,4 =很不符合),正向题和反向题各一半;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为了规避趋中效应的影响,本文自尊量表题目不变,采用6点计分法(1 =非常符合,6 =很不符合),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经检验,本研究中自尊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1。

1.2.2 惧怕否定评价量表 采用由Watson及Friend于1969年 编 制、Leary于1983年 修 订 的简明惧怕否定评价量表(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scale,FNE),共30道题。采用5点计分法(1 =与我完全不符,5 =与我极为相符),正、反面评分题数大致相当;分值越高,越担忧被他人否定。考虑到整份问卷的题数,本研究从该量表抽取20题,正、反向题各一半,正向题得分越高,表示符合程度越高;反向题得分越高,表示符合程度越低。为了问卷格式统一和规避趋中效应,使用6点计分法。通过检验,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0。

1.2.3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由Watson及Friend于1969年编制而成,原始量表共28题,评价社交回避和评定社交苦恼题目各占一半。采用5级评分制,评分越高的人,越容易社会回避并产生社交苦恼。考虑到整份问卷的题数,抽取该量表20道题,正、反向题各占一半,社交回避分量表和社交苦恼分量表题数也各占一半。为了问卷格式统一和规避趋中效应,使用6点计分法。经检验,本研究中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95,总量表与分量表及2个分量表间的Pe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47、0.958、0.814,内容效度良好。

1.3 数据处理及分析

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中介效应检验。

2 结果

2.1 共同方法及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匿名问卷调查,部分题目为反向表述。采用Harman单因子检验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统计检验,结果显示,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有11个,因子旋转前抽取出的第一个主成分的变异解释率为25.67%,未超过40%的临界值。

因此可以说明,本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表1报告了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Pearson积差相关分析结果。被试的自尊、惧怕否定、社交回避及苦恼都处于较高水平,自尊与惧怕否定、社交回避及苦恼均呈显著负相关;惧怕否定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呈显著正相关。验证了H1。

表1 自尊、惧怕否定、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n=209)

2.3 惧怕否定的中介效应分析

对数据进行层次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自尊显著负向预测社交回避及苦恼(β=-0.54,P<0.001);自尊显著负向预测惧怕否定(β=-0.29,P<0.001);惧怕否定显著正向预测社交回避及苦恼(β=0.32,P<0.001)。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和自尊的前提下,惧怕否定依然显著正向影响社交回避及苦恼,其对社交回避及苦恼预测的增值贡献为8.2%,自尊变量的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1)。当加入中介变量惧怕否定之后,自尊对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影响依然显著(β=-0.45,P<0.001)。详见图1。这说明,自尊和惧怕否定共同预测社交回避及苦恼,惧怕否定在自尊对社交回避及苦恼预测过程中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验证了H2、H3。

表2 惧怕否定的中介效应分析

图1 自尊、惧怕否定预测社交回避及苦恼的路径

3 讨论

3.1 大学生自尊、惧怕否定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自尊、惧怕否定、社交回避及苦恼均处于较高水平。自尊与惧怕否定呈显著负相关、自尊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呈显著负相关,这与已有研究结果[20-21]一致。惧怕否定与社交回避及苦恼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安芹等[4]和钟佑洁等[22]的研究发现相吻合。

3.2 自尊、惧怕否定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自尊对社交回避及苦恼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在社会交往中,如果人收到的评价都是负面的,将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自尊和心理健康,导致出现社交焦虑或恐惧[21]。有社交焦虑症的人对自身评价倾向于自卑负面,不认可自己的能力和优点,没有良好的自尊水平[22]。过高或过低的自尊都可能会使个体交流出现障碍,自尊水平较低的人在社交活动时可能会因压力造成交流不畅,容易被误解,致使其逃避社交,产生社交焦虑[23]。自尊水平较高的人行为信任水平也较高,会愿意接受身边事物的改变并适应社会交际,社交焦虑水平较低[20,24]。同时,自尊水平高的人会鼓励自己并认可自己存在的价值,主动接受身边的事物并热爱它们,即使遇到挫折,也会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从而有效地降低社交紧张和焦虑的可能,最终在社交过程中容易受到他人的喜爱和认可[25]。因此,提高并稳定自尊水平,对大学生减少社交回避及苦恼尤为重要。

本研究表明,自尊显著负向预测惧怕否定。惧怕否定即人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论,本质上是一种评价恐惧。高惧怕否定者在交往过程中,对他人信任度较低,情绪不太稳定,会对身边事物的改变躁动不安,对拒绝的焦虑性预期也很容易暴躁,表现出攻击性行为或退缩反应。同时,其对个人信息比较敏感,对自己的评价多持否定态度,当别人谈论自己时会变得异常警觉,甚至表现出敌对的情绪[25]。在生源地差异上,有农村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抑郁、焦虑水平较高,自尊水平较低,在日常生活中不愿意积极接受身边事物的改变,遇到事情的时候也倾向于采取消极态度、处于被动状态,从而产生了很多负面情绪,人际关系不和谐[26]。此外,惧怕否定与有留守经历大学新生的孤独感呈正相关,他们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不好意思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从而出现比较严重的孤独感[27]。因此,提高并稳定自尊水平是减少惧怕否定的重要途径。

本研究结果显示,惧怕否定显著正向预测社交回避及苦恼。这说明高惧怕否定者比较容易出现社交回避及苦恼,为避免困窘,在社交中不会去刻意地表现自己,也不愿意去引起他人的注意[22]。此外,有研究指出隐性认知风格、惧怕否定评价与抑郁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惧怕否定评价在隐性认知风格和抑郁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如果一个人的隐形认知风格比较严重,他的惧怕否定评价水平也就越高,当他人给予他负面评价时,他的第一反应会是愤怒、抑郁等负面情绪[28],这与本研究结果相符。从性别差异角度上看,女生出现惧怕否定评价的概率大于男生,更容易因为惧怕否定而产生社交回避及苦恼[29]。这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女生更注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当别人否定或给予自己一个负面的评价时,会更伤心难过;而男生通常情况下比较随心所欲,不太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而其惧怕否定的程度较低[30],这也佐证了惧怕否定显著正向预测社交回避及苦恼。因此,重视降低惧怕否定水平有助于减少社交回避及苦恼。

3.3 惧怕否定在自尊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的中介效应

参考陈陈等[31]在研究自尊在完美主义和学业拖延之间的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得出了自尊除了对社交回避及苦恼产生直接作用外,还通过惧怕否定对社交回避及苦恼起到间接作用,且中介效应表现为部分中介作用的结论。钟佑洁等[22]认为,评价恐惧在自尊与社交焦虑间起中介作用,低自尊个体特别注重保持他人对自己正面的印象和评价,所以一方面当他人给予自身一个负面的评价时会容易焦虑,另一方面也逃避正面或者积极的评价,不期望获益,甚至他人再次给予正面评价或成功的经验会引起低自尊个体更大的焦虑。这与本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即自尊与惧怕否定呈显著负相关,惧怕否定在自尊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具有中介效应。同时,自尊水平低的人往往性格比较内向。有证据表明社交焦虑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受到性格的影响,评价恐惧在人格特征和人际交往能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32]。性格内向的人不愿意将自己心里的真实感受告诉别人,所以很容易会造成社交障碍,进而产生社交焦虑,这也和本研究结论相符。此外,自我妨碍和防御性悲观是一种社交回避及苦恼的体现。过往研究显示,自我妨碍和防御性悲观在自尊与成功恐惧间起中介作用,自尊水平高的人一般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勇于行动,当遇到挫折的时候不会轻易放弃,反而越战越勇[15,33],产生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可能较小。总之,要关注惧怕否定在自尊和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的中介效应,及时降低惧怕否定程度,提升自尊水平,从而减少社交回避及苦恼。

3.4 启示

基于前文所述,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3.4.1 积极引导大学生培养适度的自尊 培育适度的自尊是大学生减少惧怕否定、缓解社交回避及苦恼的重要手段之一。过高或过低的自尊水平都会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使大学生产生社交焦虑。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开展大学生自尊教育,采用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自尊训练,降低影响自尊的风险因素,提高影响自尊的保护因素,使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保持在一个适当的状态之中,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感,减少大学生惧怕否定、社交回避及苦恼问题的出现。

3.4.2 切实加强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 惧怕否定作为一种评价恐惧,其产生往往源于人对自身的不当认识。大学生评价来源既有外部环境评价也有自身内部评价。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塑造和谐友善的环境氛围,多鼓励、多赞许,让大学生时常处于积极正面的外部环境当中。同时,高校学生工作者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的引导,通过心理测评等手段引导大学生从多方面、多维度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增强大学生对自我的重视程度,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内外互动降低大学生惧怕否定心理。

3.4.3 认真组织大学生学习压力应对及情绪调节的方法与渠道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一直是需要重点关注研究的板块。针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出现社会回避行为、产生社交苦恼情绪的情况,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防微杜渐。在日常生活中,要认真组织大学生学习压力应对及情绪调节的方法、宣传求助的渠道,使大学生对一些相关的心理规律有基本的认识并掌握正确的调适策略和求助渠道。当发现大学生出现社交回避及苦恼时,应积极做好判断引导,协助大学生通过合适的方法进行心理调适和行为矫正,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向心理咨询中心等专业机构求助。

猜你喜欢
社交效应量表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懒马效应
社交距离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