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亦婷
“乡村小学”是一个与城镇小学相对应的概念,是指分布在城镇之外,处于乡村这些比较偏远地域范围上的小学。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导致我国城镇与乡村在教育、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城乡教育一体化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教育问题提出的改革方案。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的是促进城乡教育互动、交流,将乡村与城镇看成一个宏大的系统,破除城乡教育壁垒,实现城乡教育的融会贯通[1]。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乡村父母对于教育质量、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以及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正经历由孩子“有学上”到“上好学”需求的历史性转变[2],乡村小学经历着生源流失危机。虽然现今教育事业投入经费不断加大,乡村教学条件在不断改善,教学水平也在逐年提升,但是乡村与城镇小学在教学质量、环境等方面仍有不小的差距。乡村小学教育事业面临诸多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生源流失现象愈演愈烈。
近十年来,乡村小学适龄儿童向城镇流动现象逐渐严峻,乡村小学招生数和在校学生人数越来越少。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乡村小学生源流失数量持续增加,2010年全国乡村小学招生数91.52 百万人,2020年招生数仅为39.61 百万人,十年时间小学生源数减幅达56.7%。2020年,全国小学在校学龄人口数达104.23 百万人,其中城区、镇区小学人数均在增长,只有乡村小学减幅为4.10%,比2019年减少1.01 百万人。
图1 2010-2020年全国小学在校生数
以上数据表明,乡村小学的大量生源正在向城镇流动,乡村小学陷入生源流失的困境[3]。乡村小学的衰落会影响教育资源利用最大化,而且对城镇小学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阻碍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推进,由此引起一系列的弊端。
通过近十年的数据分析,乡村小学一年以百万名学生的生源流失,小规模学校被迫形成。学校规模可分为学校过小规模、过大规模以及适度规模。学校规模过小,就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效用,单位学生成本就会偏高,而规模过大也会容易衍生行政管理僵化等不经济缺陷[4]。只有教师、设备与学生规模三者之间互相协调,处于一个最合适的水平,才能达到教育规模经济,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随着生源外流现象的严重,设施建设、图书、教室等场地的条件资源达不到利用效益最大化,学校生均教育培养经费较高,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学校规模难以呈经济状态。
“大班额”对于小学来说指的是每班超过45 人来进行核算,大量的乡村小学生源流向城镇,就会造成城镇小学班级“大班额”的出现。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城镇小学的大班额达到45.10%,尽管2020年城镇大班额比例降低到38.85%,依旧存在75.35 万个大班额的班级,大班额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首先,“大班额”的存在阻碍教育公平的进行。其次,“大班额”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生人数过多,造成学生活动空间太小,学生行动不便[5]。再次,增加教师负担,影响教学质量。最后,规模过大产生的规模不经济。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提出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改革方案,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对于城乡教育关系的变化、定位拥有新认知。这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有重大意义。2001年“撤点并校”实施后,尽管在2006年教育部曾先后发文强调乡村小学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但乡村小学学校数量从2010年的21.10 万所减少到2020年的8.61 万所。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劳动者,是教育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学校教学质量受一支稳定、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影响。师资力量问题一直是乡村小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偏远贫穷的乡村地区。
2020年,乡村小学教职共170.93 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63.87 万人、代课老师5.71 万人和兼职教师1.35 万人,同年减少教师30.39 万人,其中调出教师21.59 万人。从以上数据来看,乡村教师流出量较大,教师队伍稳定性有待加强。代课和兼职教师较多且流动性较大,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师资短缺的原因是教师“下不来”“留不住”,尤其是中青年教师中的骨干教师,此现象早已引起国家、社会和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田野调查表明,乡村小学教师流动性大,且呈单向流动。譬如,一所乡村小学的韦老师说:“我们共有教师19 名,年轻教师占比较少且流动性较大。近10年来从我校流出的年轻教师有将近10 个,基本都是流向城市。校内语数英老师已经不再缺乏,但是音体美教师存在着很大的缺口,音体美课程只能由语数英教师进行教学。”
教育质量是衡量一所学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教育质量主要是由师资质量来决定的。城乡小学之间存在师资质量配置不平等的现象,教育质量难以达到公平状态,不利于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师范生是经过师范学校系统、专业的学习,从入学到毕业都在为进入教师行业做准备的未来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师专业素养和水平。学校专任教师队伍中,师范毕业生的教师占比越大越能体现该校师资质量较好。下面从表1城乡小学专任教师队伍师范毕业生占比的大小分析城乡小学教育师资质量不均等的问题。
表1 城乡小学专任教师队伍师范毕业生占比(%)
根据以上数据,城镇小学师范生录用占比61.45%,较乡村师范生录用占比的57.64%高出3.81个百分点。这反映了乡村小学教师专业水平不及城镇小学教师专业水平,教师的学历水平与我国义务教育教师资源整体呈现出城乡之间的配置不均等。学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教师的教学质量,城镇小学本科及以上的整体水平高于乡村小学[6]。城镇小学师资力量在数量,特别是在质量层面均优于乡村师资力量。但乡村小学经费有限,学校对教师培训支持的力度和提供的条件明显不足,很多教师没有外出参加优质培训学习的机会,难以提升自身的能力[7]。
我国对乡村小学的教育经费投入明显逐年增长,但城乡小学之间的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差异仍然较大,对于乡村义务教育投入仍旧不足[8]。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大幅增加,年均增长率高达15.57%,至202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比重已连续9年超过4%[9]。显然,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提高了许多,并且政府对于薄弱学校专门设置各种财政的专项资金来改善办学条件[10]。尽管如此,我国乡村义务教育经费是采用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当地政府薄弱的财政能力承担乡村义务教育经费,进一步拉大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深化城乡教育二元结构[11]。因此,城乡小学之间的办学条件差异仍然未能减小,例如,乡村小学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情况依旧低于普通小学。根据表2可以看出乡村小学与普通小学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一直存在差距且未缩小。根据表3从2015-2020年我国普通小学和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情况的差值来看,农村小学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与普通小学还存在差距,且呈现增长势态。由此看来,乡村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还有可待提升的空间。
表2 普通小学与乡村小学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情况 (单位:亿元)
表3 2015-2020年我国普通小学和农村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
乡村小学办学经费与普通小学存在差距,这不符合城乡教育一体化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让城乡学生能够公平享受教育资源的理念。城乡小学办学经费不均衡,无疑会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而加剧乡村小学生源流失。
乡村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可待提升,城乡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较大。早在2010年财政部、教育部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改造内容包括按照学校规模和教育教学要求为农村薄弱学校配置图书、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国家政策一直在对学校的设施设备提出标准,但乡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资源指标存在配备不足、办学条件和教学设施设备不断老旧等问题依旧突出[12]。例如,我们根据图2可以看到,近五年来,城镇小学与乡村小学固定资产中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持续提升,但是城镇小学的资产值一直都比乡村小学高。2020年,乡村小学8.61 万所,而城镇小学共7.20 万所,虽然乡村撤并或者关闭的小学学校数量较多,但依旧比城镇小学学校数量多。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在一定程度上不随学生数量的减少而减少,由此看来,乡村小学教学仪器设备的确存在老旧与不充足的问题。
图2 2015-2020年城乡小学固定资产中教学仪器设备资产值
因此,乡村小学与城镇小学在教育资源投入方面存在差异,乡村小学设施设备资源配置较为落后,这不利于城乡教育一体化公平的高质量教育融合的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下出现乡村小学对于教育一体化的误解,学校的发展模式一味强调城市化,抛弃校园对乡村文化的保留和传承,逐渐失去了自身的独特性。乡村文化并不是落后、粗糙的文化,它对于乡村小学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独特且不可替代的价值[13]。因此,校园文化对于学校、学生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我国乡村小学缺乏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显得学校文化单调、无特色、缺乏个性。乡村小学极少能够结合乡村文化打造出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缺乏文化自信,学生与家长难以感受到乡村小学与城镇小学之间具有的不同与优势。
校园文化个性化发展式微,流于形式难以落实。目前。乡村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还有待提升,很多都处于流于形式的状态。校长的校园文化理念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落实情况,存在为了建设而建设的理念,没有深入探究校园文化的内涵,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对学生、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教育作用。师生对校园文化精神不理解、不认同,当师生被问到“学校的校风校训是什么、有什么意义”时,难以答出是什么以及存在的内涵如何理解。
家长的教育观念指的是家长根据自己受教育过程、受到来自社会其他教育信息的影响以及对子女成长中的经验,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对如何教育子女以及子女接受教育的有关现状的认识结果[14]。教育观念提升后,家长对教育质量有更高的需求,以及家长进城务工、孩子随迁求学都会导致生源流失的产生。首先,父母对优质的教学条件与教育质量的需求发生转变。当乡村家庭的温饱得到解决之后,家长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转变,对教育质量需求提高。但是由于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家长认为乡村的教育质量没有城镇优质,因此不惜一切代价将孩子送至城市学校就读。其次,80 后、90 后接受基础教育后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孩子随迁求学。随着城镇化的进行,乡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迁移至城镇,得以解决就业问题。在降低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门槛政策的支持下,乡村父母为了方便照顾孩子与陪伴孩子就把子女接到身边,尤其是家中没有老人照看孩子以及单亲的家庭更倾向于将孩子随迁至城市就读[15]。2020年乡村小学适龄儿童总数3485.34 万人,其中进城务工随迁子女中小学生在校生数1034.86 万人,占乡村适龄儿童的29.7%。
由此可见,我国农民工子女迁入城市就学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家长对比城镇与乡村的教育资源,从经历上体会到对于教育可以增加人力资本的认识更加深入,越容易考虑将孩子随迁入学[16]。
建设好教师队伍是铺垫好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实现兴国必先强师[17]。师资力量对于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核心要素。现今,乡村小学教师数量、质量难以保障,师资配置问题有待解决,要想优化乡村小学师资配置体系只能从源头解决问题。首先,优化乡村教师编制配置,打破“由上到下”不合理的编制制度。乡村小学将教师需求向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学校提供的需求证明再进行审核的一种“由下到上”的编制管理制度。其次,提高教师待遇,建立教师荣誉机制,注重教师提升机会,实现吸引、留住优秀教师。根据竞争原则,制定出在同地区同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有吸引力的薪酬政策。根据激励原则,对于不同年龄、学历、层次的教师具有不同的需求,以及不同时期对于同一个老师的需求也不同,学校要尽可能地满足教师的实际需求。最后,建立相关的教师荣誉激励。乡村教师克服艰苦环境,乐于奉献自我投入乡村教育,应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责任型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决定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保障,要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教师的培养。而教师培养方式有多种,教师培训进修是主要的方式。与往常培训方式不同的是,乡村教师的培训方式应从一贯的满堂灌的传统学习方式转变为手把手教的方式。首先,教育发达的省市级对欠发达地区的省市级进行帮扶培训。发达地区将自身的教育理念与方法、成功的教育经验等方面通过与欠发达地区省市学校进行交流、共享、互动,进而达到双向互动解决疑惑。其次,优质的市级小学可以对某一乡村小学的教师进行长期的“一对一”培训,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共同提高和发展。最后,利用现代网络的发达技术,实施远程直播培训,实现同一时空下隔空进行交流。假若无法满足城乡学校教师进行线下的面对面培训,我们就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与资源,通过直播观看交流的方式进行培训。这使得城镇教师与乡村教师更加便利地进行沟通,互相研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乡村教师既可以减少经费支出,也可以学习到名师的经验[18]。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义务教育应该属于准公共产品。政府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教育经费、教育资源上要呈现公平性和公共性。城乡小学拨付教育经费较大,乡村小学获得的教育经费不充足是制约学校质量提升的瓶颈。我国实行省级政府统筹落实,但是乡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效能更多取决于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因此,要明确各级政府在乡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中的职责,多维度对学校教育经费进行科学核算拨款,制定教育经费拨款标准[19]。根据利益获得原则,收益多的人应分担较多的成本,收益少的人分担较少的成本[20]。据此原则,受教育者接受义务教育后大多数会到省会城市和地级市进行升学深造、就业和生活,教育收益的范围相对于县域来说,省、市的占比更大,因此省级政府更应该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主体责任。上级多维度对学校教育经费进行科学核算拨款,更科学的衡量经费拨款,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
教育活动的开展是有限资源的使用过程,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依赖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政府须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合理配置,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满足学校向优质发展的需要。首先,优化经费资源配置。教育经费是一所学校运行的基本要素,根据学校教育需求的实际变化,适度调整经费的分配总额。其次,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劳动者,优质的师资力量决定学校的教育质量。通过加强城乡小学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城乡的师资队伍水平,促进城乡教师交流、互动。最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由于资源具有有限性,尤其是对价值比较高的教学设备、机房室的计算机设备、图书册、体育设施等应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开放给学生使用,最大限度地达到充分利用,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我们过于追求学习城市发展模式,却忽略了自身乡村文化拥有的教育价值。乡土情怀、乡村文化是乡村的内核精华,乡村学校通过发现自身环境的优势,突出自身的文化特色,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深厚情怀。乡村小学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文化教育问题:究竟什么样的文化才能让学生喜欢、接受与理解,有助于学校教育的发展?乡村小学教育应坚守正确的乡土文化观和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乡土文化观。这是学校正视乡土文化价值和传承乡土文化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基础[21]。乡村小学的校长应坚守正确的乡村文化观,认识到乡村文化中的教育价值,注重学校内涵式发展。校长应主动探索所处乡村历史文化、特点以及其中的未来发展机遇。全校师生共同充分运用所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有现代价值的、正确的乡土文化,将乡村小学打造成具有文化特色优势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真正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下展现出自身旺盛的生命力。
学校作为育人主体,通过增强校园精神文化,形成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便会达到文化的育人作用。在校长重视、带领了解乡村文化教育的基础上,认真建构一种符合乡村小学发展规律、现代教育理念、当地特色和需求的文化,在这些要素的综合下凝练成为符合自己的校园精神文化。学校挖掘乡村文化,让校园精神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精神,唤醒学生的灵魂,变成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校园里面学习,丰富日常生活,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使教师与学生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
在当今大环境下,在乡村小学生源流失的原因中,家长的教育观念是不可忽略的部分。乡村小学应充分发挥小班化优势,提高家长对乡村小学的信心,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乡村小学因生源流失出现班级小班化、学校小规模化的现象,但小班化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有相关的国内外实证研究表明,在通信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小规模的基础教育学校更容易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22]。研究也表明,小规模学校有利于学生学习、教师行为、学校内部组织结构的发展,学校规模越小,学生成绩越容易提高,并且这与学生的家庭背景无关[23]。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都指向一个事实:小班化的班级、小规模化的学校有利于减轻乡村教师的工作任务,从而有助于教师有更多精力关注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等方面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家长会,让家长认识到乡村小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增强家长们对学校的认可。或者向家长讲述“师生匹配”理论,该“匹配”指的是教师授课方法、教学方式等与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认知水平的匹配度,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对高学历教师或者高能力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方式往往不能适应,产生在教学过程的“不匹配、不对称”[24]。城市教师的学历固然相对较高,但是适合学生基础的师资力量才是最好的。否则,到了城市学校,学生跟不上教学,也会产生消极情绪。
家庭育孩能力关系孩子终身发展,父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终身教师。新生代农民工人数在增长,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 万人,外出农民工较上年增长1.3%,随迁就学儿童数量也持续增多[25]。然而,新生代农民工觉得孩子接受城镇教育资源,成绩就能像城镇孩子一样优秀[26]。城镇孩子的优秀离不开父母的家庭育孩能力,父母的言传身教、文化素养和自我修养以及对孩子的陪伴都影响着孩子的全面发展。提高家长的居家育孩能力,应当通过建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凝聚多方的社会教育力量,提高父母自身修养,注重言谈举止。让新生代农民工明确家长在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形成健全的家长教育观,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树立优质的育儿理念,从而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