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品读中学会描写人物
——《刷子李》(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2022-12-26 20:38执教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李的泥人张刷子

执教|杨 扬 评析|云 云

课堂导入

师: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刷子李这个人物,从刷墙后的效果、自立的规矩、穿着、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中,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刷子李的特点是——

生:(齐)技艺高超、手艺绝。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冯骥才笔下的《刷子李》,探寻作家描写人物的独特方法。

板块一 品读细节,感知形象

师:文中除了写刷子李,还刻画了一个人物。

生:(齐)曹小三。

师:(点头)课前同学们按照课后习题二的要求画出了描写曹小三的语句。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梳理出曹小三看师傅刷墙时的心理变化。你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在书上做批注。(出示)

起初( )→大半天下来( )→最后一面墙刷完时( )→最后( )

(生默读,梳理后交流。)

生:起初,曹小三是半信半疑。

生:曹小三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他非要亲眼瞧一瞧。

师:他为什么一定要亲眼瞧瞧?

生:曹小三之前都是听别人说的,自己没有亲眼看见过。

师: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生: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生:师傅每刷完一面墙,曹小三都要搜索一遍,没有发现一个粉点。

师:你是怎么理解“搜索”这个词的?

生:就是去寻找。

师:对,搜索指仔细寻找隐藏的人或东西。师傅每刷完一面墙,曹小三为什么都要拿目光仔细搜索呢?

生:他要看师傅身上是不是真的没有白点儿。

师:半信半疑的曹小三,搜索之后又是怎么想的呢?

生:他觉得师傅真的是身怀绝技,由开始的半信半疑转为坚信不疑。

生:传说不假!师傅的确技艺高超。

师:搜索的结果让人信服。师傅果真名不虚传啊!

(生齐读第6 自然段)

师:曹小三就这么看着师傅刷完每一面墙,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时——

生:曹小三看见师傅裤子上出现一个黄豆大小的白点,对师傅很失望。

师:谁来演一演曹小三此时的动作?

(一男生上台表演)

师:曹小三,你为什么不敢说,也不敢看啊?

生:怕说出真相师傅难堪,怕师傅的名气有假。

师:那为什么又忍不住扫一眼?

生:怕自己看错了。

师:头一天出门跟师傅干活,再确定一下是不是真有白点儿。此时此刻,你心里怎么想?

生:完了,师傅的形象倒塌了,师傅不是神,没有那么厉害。

师:这时候,曹小三由“信”转“疑”,他的心情如何?

生:师傅的形象一落千丈,他很沮丧。

生:他发现了师傅名气有假,非常失落、难过。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来。

(生齐读第7 自然段)

师:刷子李看穿了曹小三的心思,告诉了他事情的真相。此时,曹小三是怎么想的呢?

生:曹小三非常敬佩师傅。那白点原来是抽烟时烧的一个小洞,不是落上去的粉浆。

师:此时,曹小三的动作——

生:凑上脸用神再瞧。

师:他的模样、神情呢?

生:发怔发傻。

师:他在想什么呢?

生:是我看错了呀,师傅可不是普通的粉刷匠,他就是神仙。

生:师傅就像传说中的那般神奇。

师:这时候,曹小三真的信了,师傅的手艺就是盖世无双!

(生齐读第8~10 自然段)

师:这里没有直接描写曹小三内心的想法,但哪些描写让你感受到了他的心理变化?

生:描写曹小三神态、动作的语句让我感受到了他的心理活动。

师:从最初的半信半疑,到对师傅充满崇敬,再到质疑师傅,最后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就是曹小三跌宕起伏的心理变化。文章是写刷子李的,为什么又抓住举止、心理活动描写了曹小三这个人呢?

生:写曹小三来反衬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生:通过描写曹小三来突出表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师:我们可以通过正面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还可以像这样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

师:文中还有描写他人的反应的语句,请你找出来。

生: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生: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

师:这些描写他人反应的语句,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这些语句,让我感受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生:让我觉得刷子李刷墙的手艺是独一无二,无人能比。

师:像这样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来映衬主要人物的特点的写法就叫作侧面描写。作家正是采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写人方法,可以将人物形象刻画得鲜明、生动、丰满。

【评析:这一板块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曹小三的描写感受刷子李的特点,认识侧面描写的好处。教学中,杨老师紧扣曹小三心理变化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对曹小三具体细致的举止描写,去深入揣摩人物内心,思考人物产生心理变化的原因。在引导学生从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中,感知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后,让学生自己探究作者运用大量笔墨描写曹小三的用意,既让学生认识侧面描写表现主要人物的方法,更让学生体会到侧面描写是需要对这个旁观者进行具体细致的刻画的。认识侧面描写后,杨老师再与上节课学习整合,点拨学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人物描写方法。】

板块二 拓展阅读,举三反一

师:(出示)这是上学期学过的课文《慈母情深》,文中也有描写周围人反应的语句,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女工的反应,让你感受到了——

生:家里贫穷,母亲挣钱很辛苦。

生:妈妈不顾女工反对,把钱给了“我”,支持“我”看书,让“我”很感动。

生:母亲挣钱不容易,对“我”是那么慈爱。

师:是啊,母亲挣钱那么不容易,当“我”要钱买书的时候,她却那么慷慨、大方,更让我们感受到了——

生:母亲对“我”的爱。

师:这是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善良、通情达理的母亲。

师:再看,这一段描写了——

生:(齐)周围的环境。

师:这些描写环境的语句,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上班非常辛苦。

生:母亲挣钱很不容易。

生:母亲挣钱那么艰辛,却给“我”钱买书,对“我”有着深深的爱。

师:真是慈母情深啊!环境的描绘可以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侧面描写中除了描写他人的反应外,还可以描绘周围的环境。烘云托月、锦上添花的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师:(出示)大屏幕上出示的是冯骥才的另一篇文章《泥人张》。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默读,思考:文中正面描写泥人张的哪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周围人的反应让你感受到泥人张的哪些特点?

(生默读、做批注后交流)

生:“只见人家泥人张听赛没听,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刘秃子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那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账。”这段话直接描写了泥人张捏泥人的动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这段话正面描写泥人张灵巧的动作,突出了他技艺高超。

师:周围人的反应又让你感受到泥人张的哪些特点?

生:从吃饭的人的反应,看出泥人张捏出的泥人是那么逼真、形象。

生:从细嗓门说的话,可以看出泥人张技艺高超。

生:通过描写迎门桌子上的“撂高的”和吃饭人的态度、表现,看出泥人张不畏权势、艺高胆大。

生:通过海张五前后不同的做法,感受到泥人张沉稳镇定、机智多谋。

师: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作家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品读了冯骥才的《刷子李》和《泥人张》,同学们感受到了作家描写人物的独特方法了吗?

生:作家们描写人物,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描写。

生:冯骥才不仅从动作、语言等来描写人物,还通过他人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人物的特点。

生:梁晓声写母亲时,通过描写环境来衬托人物的特点。

师:是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就是完美的人物形象刻画。

【评析:这一板块,杨老师引导学生从已学课文和拓展阅读的文章进一步感受侧面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这样的拓展阅读,既有旧知的加强巩固,也有新知的探寻思索,是对知识、经验、信息等“举三反一”的积聚和整合。有了《慈母情深》衬出母亲辛苦却慷慨支持“我”买书的女工反应,衬托母亲工作不易、突出母亲形象的恶劣环境的描写,和《泥人张》中衬托泥人张技艺高超、不畏强权等特点的他人反应描写,正是通过这些“举三反一”的“三”的品读感悟,学生才能真正把握“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才能为下一步学习、运用这一方法打下基础。】

板块三 搭建支架,读写结合

师:请你通过描写他人的反应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我的姥姥是个烹饪高手。总见她穿着围裙,手握厨刀,飞舞锅铲,在厨房里忙碌。红烧、爆炒、清蒸……她做的每一道菜都是色、香、味俱全。

(生思考片刻后交流)

生:看见姥姥做的菜,我的口水直流三千尺啊!我迫不及待地大口吃起来,就连我最挑食的妹妹也和我抢着吃。

师:你引入了另一个人物,内容就丰富了。能抓住妹妹的动作、语言再说说吗?

生:姥姥把菜端到桌上,我和妹妹看得直流口水,连忙拿起筷子夹菜。妹妹津津有味地吃着,小嘴还不停地说:“姐姐,别跟我抢嘛。”

师:通过刻画动作、语言,说出了“我”和妹妹的反应,让我们感受到了姥姥做的菜特别好吃。

师:你能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特点吗?(出示:王老师上课十分精彩)

(生思考、交流后发言)

生:王老师上课十分精彩。他飞舞着粉笔,生动地讲解,把课文里的人物描绘得活灵活现。我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连平时上课最喜欢讲话的同学,这次也在认真听课。

师:有王老师的正面描写,也有同学们听课反应的侧面描写,你有当文学家的潜质!谁再来说说?

生:王老师上课十分精彩。只要是他的课,预备铃一响,教室里就安安静静。王老师讲解课文,分析习题,总是那么生动有趣。他喜欢用富有磁性的声音为我们范读课文,那丰富、夸张的表情,形象的肢体语言和动作,常常把我们带入一个个奇妙的文字世界。

生:王老师上课十分精彩。他美观独特的板书,绘声绘色的讲解,声情并茂的朗读,总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记得王老师上《黄山奇石》一课,他边读边讲边画,我听得入了迷,感觉眼前浮现出了课文中描写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

师:孺子可教!同学们现在掌握了作家描写人物的秘诀:通过“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的方法,来表现主要人物的特点。

【评析:有了前一板块“举三反一”的积淀,这一板块杨老师则侧重引导学生练习运用方法去表现人物。杨老师联系学生生活经验,搭建支架,分层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的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课后拓展

师:今天,我们阅读的《刷子李》《泥人张》都是出自当代作家冯骥才的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作者是民间文化的守望者,用笔记录和解读当时的民俗文化。课下,请同学们读读这部民俗小说集,在作家生动幽默的语言中去领略一道道亮丽的民俗风景线,去继续探寻作家描写人物的秘诀。

【评析:此板块,杨老师鼓励学生阅读《俗世奇人》,以整本书阅读助力课本学习的深入,更是重视引导学生多读书、读整本书,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刷子李》是习作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由名家名篇组成,是习作教学的范文,为学生习作材料的提取、筛选,文章结构的安排,表达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好标准”。习作单元的阅读教学重点不再是理解与积累,而是指向习作知识。杨老师引导学生从名家名篇中寻找写作密码,在充分的品读过程中感受并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善于挖掘读写结合的训练点,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习作。】

猜你喜欢
李的泥人张刷子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餐桌上的童话(下)
餐桌上的童话(上)
О НИХ СУДАЧИЛИ НА УЛИЦАХ
大刷子洗澡记
看脚说话
孩子不是“泥”,家长也不是“泥人张”
同居盗窃
“泥人张”:官司与传奇
泥人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