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工程伦理”本土教学案例开发研究

2022-12-26 19:56魏丽娜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工程伦理伦理话语

何 菁,魏丽娜

(1.南京林业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37;2.浙江大学 人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工程伦理”课程作为实施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对未来工程科技人才进行价值塑造的教育使命。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1],这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标准指明了具体的任务要求。可以说,“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1],是工程伦理教育立足新工科人才培养实际、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1+1>2”育人育才效果的重要课题。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持续推进,工程伦理教育在国内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案例教学成为国内高校教授“工程伦理”的主流方法。可是,国内的“工程伦理”课堂中仍大量充斥着国外工程案例,本土案例开发价值取向的模糊以及内容选择上的保守让工程伦理教育难以“讲述”“入耳”更“入心”的“中国故事”,“工程伦理”课程思政功能难以彰显。工程伦理教育必须直面“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及智能产业勃兴背景下中国工程实践所面临的“中国问题”,引导学生在应对、思考和尝试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伦理的激励性和建设性作用,涵养从事工程职业的实践智慧,强化职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因此,开发总结工程实践的“中国经验”、摹画工程实践的“中国方案”、凝练工程实践的“中国智慧”的优质本土教学案例就成为工程伦理教育实现“润物无声”价值塑造重要任务。

一、“工程伦理”本土教学案例开发的现状审视

2016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基于《华盛顿协议》要求建立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7年11月修订)》成为国内各高校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作指南。为达到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所规定的“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2]的要求,国内各高校纷纷将“工程伦理”列为通识选修课程,有的高校甚至将“工程伦理”列入工程类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程。此外,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政治正确、社会责任合格、理论方法扎实、技术应用过硬’的培养特色”[3],2018年5月,“工程伦理”正式纳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必修课,“首次明确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的学分制要求,并将专业实践纳入必修环节。”[3]

(一)“工程伦理”本土案例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近年国内高校教学实践中,“使用案例是工程伦理教育的最好方法”[4]已成为普遍共识。然而在许多高校的“工程伦理”课堂中,所使用的案例仍沿用欧美学者开发的案例。比如,哈里斯(Chareles E.Harris.Jr)编写的《工程伦理:概念与案例》(1)国内引进并翻译的是该书第三版和第五版,分别出版于2006年和2018年。中列举和附录的案例。这些“洋”案例所描述的情境及理论虽然为中国学生学习工程伦理知识提供了部分的分析范例及伦理原则,但并不能对症下药解决当前中国工程实践及变革面临的所有现实问题。

1. 拿来主义让“工程伦理”教学脱离了直面中国工程实践的现实需求与文化土壤。越来越多的一线授课教师认识到,拿来主义让“工程伦理”案例教学脱离了直面中国工程实践的现实需求与文化土壤。这是因为,一方面,尽管国内学界现已基本完成了对欧美工程伦理理论的引进、消化、移植和吸收,但在目前“工程伦理”的实际教学中却仍习惯性沿用西方工程伦理的思维模式及方法论,难免落入西方理论话语体系的窠臼。国内学界既未建立起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工程伦理理论话语体系,又未能从传统科技伦理和工匠精神的话语资源中“返本开新”,转化出具有现代价值和普遍意义的中国工程伦理话语,这不仅难以为教学案例的本土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更让“工程伦理”课堂难说“中国话”。另一方面,由于授课教师缺乏第一手的工程师职业实践或工程企业经营管理的真实资料,他们只能仿制国外案例的问题设置对国内相关媒体材料和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剪辑,或者依据国外案例的思维模式对间接资料信息进行编辑加工,以按图索骥方式搜集和整理本土案例。这些受到西方理论话语“压迫”的本土案例在“工程伦理”教学中难以突破欧美工程伦理理论或原则的知识性定位,要么成为由“洋话”翻译后的原则或规范的注脚,要么成为欧美工程伦理理论的“练兵场”,缺失中国文化家园和理性基础的本土案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当代中国工程实践的话语现实、语境关切和价值期待,使用在“工程伦理”教学中亦难以强化学生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

2. 在本土案例开发上缺少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自觉。工程教指委(2)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工程教指委”。在2017年的调研发现,“目前与未来一定时期内工程伦理开课的主力仍是理工科教师”[5]。缺乏人文素养与伦理学教育背景让工科教师在本土案例开发上既缺少传承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自觉,又难以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之间准确把握中国工程实践的现实性问题,只能依循“教材知识体系→课程教学要求→寻找案例资源→设置案例问题→回应教学目标”这一常规思路去开发和研究案例。例如,教师在开发“南水北调工程”案例时经常考虑的是“工程活动中的邻避及利益协调”“工程的生态、经济与环境问题”等相对具体的知识点,却忽略从“家—国”文明传统来思考和发掘新型举国体制在当代中国工程实践的重要性及积极意义,缺乏对“南水北调”从方案构想、组织实施、技术突破到意义评估这一跨越半个多世纪工程建设过程中所凸显的民族精神传承与创新的弘扬。

(二)“工程伦理”本土案例开发的现状及思考

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及标准在国内高校的广泛深入,以及工程教指委强力推动“工程伦理”进入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共必修课,工程教指委、国内部分高校及相关研究者开始了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本土教学案例开发的新征程。2016年底,工程教指委与教育部学位发展中心合作,采取专家团队建设与案例广泛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启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伦理”教学案例库建设工作。截至2018年底,完成8个视频案例的制作和20个文字案例的撰写,8个视频案例于2020年6月上线“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6],其中本土案例就占7个。2020年7月,工程教指委委托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启动新一轮“工程伦理”教学案例库建设工作,鼓励专家团队、相关研究者和一线授课教师开发具有鲜明本土性的原创案例。可是当前突出的问题是,由于新一轮的“工程伦理”教学案例库建设工作尚未完成,目前可供应用于“工程伦理”课堂中的本土案例数量依然较少。前期开发的本土案例囿于现成的“工程伦理”教材的章节框架和知识点教学需要,难以突破被条块化分割的西方工程伦理理论或原则的知识性定位,常常沦为对这些约定俗成的理论、原则或规范的解释或说明——它们并不能从民族传统、精神传承、文化生态和国家立场上反映当代中国工程实践的社会风貌及时代意义,更难以在教学中激扬文化自信,凝聚价值认同。

如何跳出当前工程伦理理论所隐含的西方话语思维模式,开发传统与现代古今融通、中国与西方相互镜照的本土教学案例?如何从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交互维度中进一步摆脱西方话语体系对工程伦理理论、原则或规范的知识性定位,通过对中国传统伦理资源的现代转化,编制出既能凸显中国文化的精神元素、又具共享意义与价值的本土案例?这就需要在本土案例开发中,必须扎根中国工程实践的民族话语和文化传统,立足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家园,重视并实现“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1]

二、“工程伦理”本土教学案例开发的价值取向

案例教学力图为学生们提供一种既鲜活生动、又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更为重要的是,在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师生间观点立场的彼此交锋、思维方式的相互碰撞、规范认知的交互“发酵”过程永远比最终答案更重要,基于角色的情感投入也永远比冷硬旁观的理论训导更令人回味。

(一)案例开发的基本价值取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案例教学过程更像是师生共同参演情景剧的过程——教师是“制片人兼导演”,而学生则在案例营造的某个特定叙事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以角色的主观视角感受工程实践的复杂性、风险性及不确定性,体验工程职业生活的多种可能性,在感受与体验中深化知识学习、涵育道德意识、提升伦理能力。这也决定了开发作为“剧本”的案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满足事先设定的教学目标,并拥有清晰的教学定位。它要求教师在授课前需明确案例教学的知识形态与学习机制,着眼于教学目标收集相关案例素材,选择恰当的案例背景以适切教学需求。根据章节知识点搭配案例内容,理顺案例事件发展的逻辑脉络,进一步对案例素材加工处理、剪辑、包装以及埋设相应的“教学包袱”。

(二)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案例开发价值取向

一些著名的国外工程伦理案例,例如“挑战者号”失事、印度博帕尔事件、魁北克大桥垮塌等,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已经被写进欧美工程伦理学教材中,并在此后的30多年间应用在西方国家工科院校的“工程伦理”案例教学中。这些“洋”案例之所以经久不衰,不仅因为它们满足作为“剧本”的基本价值,更是因为它们在对于问题的把握、视角的选取和框架的整合上提供了一种基于西方文化理解的洞察和叙述。这让我们思考,在开发本土案例时,该如何突破西方文化构筑的思维模式与话语体系?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国制造正在经历的从大到强的转型升级以及“一带一路”带动中国制造业走向国际化的经验事实,无不体现出新时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四个自信”,既辉映出中国特色工程伦理思想的精神底色,亦为服务于“工程伦理”教学的本土案例开发进一步明晰价值方向——既要扎根本土情境与文化传统,又要富含民族工业发展的精神脉络,还应在脚本设计上实现全球的共享和对话。

1.从文化根源而论,本土案例开发不能脱离中华传统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包括政治、宗教、艺术等),是中华民族历史性伦理实存产生的独具华夏文明特色的理论话语,其文化价值经历千百年淘洗、积淀与淬炼,世世代代不间断地型塑家国一体贯通的“国—家”文明和“国—家”体制,进而为工匠精神、民族工业发展、新型举国体制、工程跨文化实践、工程治理、工程职业规范等创构了一套涵蕴民族意识、内蕴民族气质、积蕴民族力量的工程伦理精神资源。通过综合民族传统、社会习俗、行业规制与文化的影响因素,梳理当代中国工程实践与国家、社会、行业(企业)与人的伦理关系的变迁脉络,考察中国工程精神、制度规范、实践理念的发展过程。比如,在开发“成昆铁路”案例时,应从工程的社会性视角嵌入,着力考察和发掘奠立在朴素家国情怀和中华传统工匠精神之上的“成昆精神”的萌生、形成、发展及形塑过程,重点阐发“成昆精神”的社会意义、时代内涵及文化价值;面对或正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及工程实践中文化的、历史的和意识形态方面,全面而准确呈现和阐释中华文化背景下的“工程”“民族(或国家)”和“伦理”,以及“工程—民族(或国家)—伦理”内在关联的“新型举国体制”的组织形态、实践形态与精神形态,剖析并描述中华文明体系中“工程”“民族(或国家)”和“伦理”如何结合成为一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工程”之“道”。

2.就问题取向而论,本土案例开发不能脱离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和人类工程实践的现实生活世界。如何“引导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1],开发彰显中国工程之“德”的本土案例尤为迫切与重要。不可否认,本土案例开发必须着眼于全球工业新浪潮下的中国制造业转型及中国工程生活的现实,才能在探究“工程—民族(或国家)—伦理”内在关联以及工程与人、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建构途径时,发现并阐扬其中有待深入挖掘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意涵和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形态表征才能在解决某个特定的工程伦理困境或讨论某个具体的工程伦理议题时,揭示并澄清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人文与科技、工程与精神、规范与经验之间的内在紧张及其相互联系。这也说明了开发本土案例需要慎思话语生产方式,面向当代中国社会生态与文化语境,讲述新中国工业建设、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在“一带一路”中深耕细作的中国故事,重点应放在对其现实层面的工程之“德”的关注上。例如,在开发“中国铁建贯通甘塔斯隧道”案例中,应在“中国标准与欧洲标准的碰撞与融合”这一叙事主线中挖掘中国企业在属地工程实践中克服并超越“超文化规范”思维局限的行为动因与具体做法。通过中铁建如何设计中国方案,因地制宜融合欧洲标准、中国标准如何落地、中国模式践履社会责任、造福非洲的叙事性展开,归纳梳理和提炼中国工程“走出去”的价值原则及基本规范,凸显“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以文化自信在现实工程活动中展现出中国智慧的灵活性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在民族文化语境的习染中,“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1],进一步建构起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中国理论表达和话语体系。

3. 在原则取向上,本土案例开发应冲破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语境藩篱。若要让工程伦理教育彰显课程思政功能,必然诉诸于“工程伦理”课堂中本土案例“言说”的人类工程生活世界是由中国话“表达”及“呈现”的世界——既要站在中国与西方维度,重审欧美工程伦理理论及原则的合理性与适用性,挣脱西方话语霸权对工程伦理理论、原则及规范的知识性定位;又要在传统与现代维度突破文化保守主义的局限,消除明显的传统话语的生硬植入痕迹。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本土案例时必须时刻考虑中国语境的现实性维度,将包含工匠精神、民族工业发展、新型举国体制、工程跨文化实践、工程治理等具体内容的故事及其论述转化为一种现代性道德话语,融汇进当代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形态之中,并在精神实质方面完成现代性转换;同时,顺应全球化时代文明对话和文化融合的趋势,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的普遍性意义或普遍性诉求中转换出中国工程伦理理论的世界主义表达。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发本土案例的过程中需兼顾“中国的工程伦理理论”与“工程伦理的中国理论”两种知识创造的路径。一方面,在工程实践与文化生态的双重维度中考察欧美经典的工程伦理理论之于当下民族工业发展、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一带一路”建设及现代工程治理的适用性边界,立足于本民族的话语资源和价值核心,将具有普适性的原则或规范转化为“中国话语”;另一方面,从中国工程实践的文化传统、语境脉络和现实问题出发,拓展工程伦理(学)的话语方式和知识谱系,并以全球化的、国际化的视野来充实之、丰富之,使之兼具古今融通、中西互镜的形态学远见。

三、“工程伦理”本土教学案例开发的内容选择

在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的“智能+”时代中,在智能制造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在“一带一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工程伦理”课堂是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和创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战场”;而案例作为一种叙事素材,不仅要与课程的知识点有机结合,还应考虑案例在教学环节中的适用性,其内容选择更需呼应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本土案例开发的内容选择上,应拓展保守的、只关注工程师个体职业道德成长的微观视野,需从中观的行业视野乃至宏观的国家/历史视野,聚焦中国工程实践在时代演进中凝结而成的精神形态、可待传承的宝贵经验与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在这种聚焦中呼应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导向和目标要求:一方面,应全景式考察建国后民族工业成长的历史轨迹,并能从其变迁的不同阶段中凝练、归纳伦理规范的时代性特点,总结现当代中国工程精神的诸要素;另一方面,需把握世界范围内工业4.0的发展态势与工程实践的变革趋势,关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及双创时代背景下中国工程实践中新出现的伦理问题和实践智慧,尤其需关注当前中国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典型或特色案例。

(一)开发彰显当代中国工程精神诸要素的民族工业发展案例

开发彰显当代中国工程精神诸要素的民族工业发展案例,在中国近现代工程——生活史中发掘我国近代以来由西方文明框架所主导的现代化进程中被“悬置”和“遮蔽”的中华传统文化根脉。例如,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中产生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民族汽车产业经过60年砥砺奋进积淀而成的“坚持、拼搏、自信、创新”的红旗精神,中国航天工业半个多世纪踔厉奋发形成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建设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其实,在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对诸如可持续发展、新型举国体制、职业道德规范、工程的社会治理等,有一套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理论逻辑与话语体系,这是欧美工程伦理理论及框架难以理解、也无法准确呈现的工程伦理观。近现代民族工业发展史就是一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史,其所内蕴的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的精神品格和积极向上、坚忍不拔的生命意志在中国百年工程实践中演进着雪耻图强的爱国奉献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求真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会通精神和人文日新的追求卓越精神。它们“既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工程世界’和‘人文价值世界’对话与融合的‘精神形态’,又为当下制造业实体产业创新赋予不同于规章制度和职业规范形式的伦理激励。”[7]通过开发民族工业成长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以全景的视角考察、梳理、分析“工程”“民族(或国家)”和“伦理”的内在关联,以及民族工业发展中对民族(或国家)、集体、义务、和谐的优先强调,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学习从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中产生“工程伦理”的思考方式和话语方式,内化作为历时性伦理实存的民族工业发展及其涵蕴的工程精神所产生的理论话语和工程实践智慧。

(二)开发中国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典型或特色案例

开发中国工程实践中出现的典型或特色案例,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及其现实生活世界中探究具体工程实践情境中伦理难题的求解之道,寻求工程之“德”的价值图式在中国语境中的现实展现。工业革命肇始已有两百余年,虽然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其自身的文化历史语境中都认可“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8]是工程带给人类利益最大的善,但人类工程实践的历史表明,从“经验转向”到“伦理转向”,是世界各大文明体系——无论是欧美的基督教文明体系还是东亚的儒家文明体系——在其工业现代化进程中都会经历的道德形态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必须面对工业化进程中民族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带来的各种伦理问题,尤其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勃兴的一系列创新技术带来的具有“价值颠覆”[9]意味的伦理挑战。在当今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智造”蓬勃发展以及“一带一路”深耕细作的宏阔背景下,展开工程伦理的“中国叙事”,发现中国传统工匠精神及“道法自然”(3)见老子:《道德经》。“天人合一”的朴素工程观、“物我齐一”(4)见庄子:《齐物论》。的生态伦理观转换为现代性道德话语的可能性及实现路径:一方面,以中华传统文化滋养工程精神,形成约束工程行业发展及工程职业行为的规范体系;另一方面,以现代工程精神浸润中华传统文化,形成引领工程“止于至善”(5)见《礼记·大学》。的美德体系。在这个层面,面向当代中国语境开发本土案例,讲述民族工业成长背景下工程实践的“中国故事”,包括科学发展观的工程叙事、新中国工业建设的历史叙事、工程或技术的革新叙事、工程师的生活叙事、工程标准的制度叙事,甚至智能制造的环境叙事和工程教育的德行叙事等,讲述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带给人类工程生活的巨大变化,描绘投身于工程实践中的有限个体生命既脆弱又坚强的良知与责任、既渺小又伟大的人性与德性。比如,“为一颗星做一辈子”的中国航天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中国基建工程师创造“中国速度”的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通过对这些典型或特色案例进行分析或解读,可以引领学生在道德叙事、规范构建和工程职业德性涵养三个方面,探索工程与人、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治理方略。

(三)开发彰显新时代中国担当的工程跨文化实践案例

开发彰显新时代中国担当的工程跨文化实践案例,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的普遍性意义,探求工程活动的整体性与个体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人民性和人类性、文化共性和文化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可行性路径,从追求多样性和谐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话语资源中转换出体现当代中国风格和气质的工程伦理话语。“一带一路”是新时代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而“走出去”的中国工程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落实。在这一过程中,“走出去”的中国工程企业和工程师如何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维护文明的平等性、促进文明的交流互鉴?如何通过属地的工程活动旗帜鲜明地回应“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文明隔阂论”“文明威胁论”等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并努力克服“超文化规范”的实践局限性?中信建设“军团”打造海外工程的中国模式,中国铁建采用“中国方案”贯通甘塔斯隧道,蒙内铁路让中国标准闪耀非洲……在贯彻“一带一路”战略的实际行动中,主持或承建海外基础设施项目的工程企业以实际行动回答了:中国工程的跨文化实践不能脱离自身的文化信念和价值基础——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见《论语·颜渊》。“计利当计天下利”(7)“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出自于右任1961年书赠蒋经国的对联。这副对联深刻诠释了“名”与“利”的内涵,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的名利观。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中引用于右任的这一名句,阐述“一带一路”建设贯穿始终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8)见《礼记·中庸》。,而是应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坚守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正确处理好“近与远”“和与同”的辩证关系。这些海外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属地运营,内在地融入了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责任共担、发展共赢等基本特征,内生着中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伦理话语表达及道德形态论述。它们所蕴含的职业生活与伦理之同构、工程与文化之融合的精神,以及在实践层面昭示出的义利相兼、和而不同、务实有为、诚朴尽责的价值原则,成为开发工程跨文化实践案例最鲜活生动的素材。

四、结论

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工程伦理”本土教学案例开发不能只满足事先设定的教学目标,还必须突破西方文化的思维桎梏与话语强制,摆脱西方话语体系对工程伦理理论、原则或规范的知识性定位。百年间中国民族工业的求索与进步、“中国制造”的由大竞强、人工智能技术及智能制造发展的弯道超车,以及“一带一路”带动中国制造业走向国际化的经验事实,既为工程伦理教育教学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案例素材,又因其厚植的民族工程精神、传承的“家—国”文明血脉、积淀社会伦理传统,奠立了本土案例开发的价值底蕴。本土教学案例开发必须扎根中国工程实践的民族话语和文化传统,立足中国人的生活世界和精神家园,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民族意识、文化信念、价值核心、理论逻辑、话语体系融合成为一种彰显中国元素的工程伦理“话语”。这也契合了《纲要》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要求。

猜你喜欢
工程伦理伦理话语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工程伦理的多元化愿景
华语科幻电影中的“伦理性”想象
工科大学生工程伦理教育模式及实现途径
工科研究生学术责任养成的路径研究
国内工程伦理研究综述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