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角下电影翻译模式选择策略研究

2022-12-26 05:13刘大燕张雪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2年29期
关键词:译制片字幕因素

刘大燕,张雪梅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 400074)

电影翻译自电影诞生之初即默片时代就开始了,如今成为更广阔的视听翻译领域的组成部分。电影翻译模式在默片时代有插卡字幕和现场同声翻译等,自有声电影问世,主要有字幕翻译(subtitling)与配音(dubbing)两种模式。实际上整个视听翻译领域除二者外,还包含其他二十几种模式,如画外音、叙述、听障者字幕翻译(SDH)、影像描述(AD)等。

本文讨论有声电影翻译的两种主要模式——字幕翻译与配音,其各有特点:字幕依画面顺序迅速在图像下方显示,说明演员台词大意,尽量与影片画面同步;而配音用一种语言的现场声音来替代另一种语言。这两种模式之中,各国多选择其一,而选择翻译模式的策略与依据多种多样、纷繁复杂。本文以全球视角,分析梳理了几个主要影响因素与选择策略,同时说明各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以及模式选择的不定性。

1 电影翻译二分法

自有声电影开始,虽然有时同一国家电影翻译出现两种模式并存的情况,但不同国家各有偏好,有的主要采用配音,有的喜欢字幕翻译。早期以配音为主的多是地域较大的欧洲国家,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而如比利时、葡萄牙、丹麦等地域较小的欧洲国家传统上更依赖字幕翻译,其他多采用字幕的国家或地区有挪威、瑞典、荷兰、芬兰、希腊、爱尔兰、卢森堡、斯洛文尼亚等。

电影翻译二分法最初基于字幕翻译与配音两种模式孰优孰劣的论争,字幕翻译的优点即配音的缺点,反之亦然。从翻译步骤和技术角度,一般认为字幕翻译比配音便宜,也更快捷,字幕翻译只需一名译者和一套软件,在影片中的合适时间和位置添加字幕即可[1];而配音的步骤要复杂得多,法国翻译学者葛岱克曾列出多达28 个详细的配音步骤[2]。

就观影体验而言,看字幕版的观众需要边看画面边看字幕,增加了阅读的负担,本来是轻松愉快的观影活动反而变得碍手碍脚,而看配音版比字幕版要轻松得多,没有阅读和分散注意力的烦恼。从电影审美角度,字幕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用却笨拙的手段,解码外语对白的同时,在屏幕上留下记号,破坏电影画面的美感,败坏观众的乐趣,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是必要手段,也具有破坏性,所以马洛称之为“必要之恶”[3];而配音只以目标语的声音覆盖原声,不会破坏电影画面,从审美来说是无虞的。

就模式本身来讲,字幕翻译与配音各有千秋,支持其一必反对另一种是一些国家的选择依据之一。但选择哪种模式并非全然来自模式本身的特点或优劣,而更多源自较为深层次的原因。

2 翻译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电影翻译采用配音还是字幕,各国视情况有所不同,决定因素也多种多样,主要有经济、审核制度、文化传统、技术、传统习惯等,甚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最初对电影翻译模式的选择。

2.1 经济因素

选择电影配音还是字幕,首先考虑的是成本问题。这个问题最早源自电影本身的制作费用,有声电影增添了声音,比默片增加了成本,对于一些较小且不富裕的国家来说,增加了负担。这些国家的语言使用范围远小于某些富有的大国,加上电影制作预算有限,本土电影产量大幅下滑,更多依赖电影进口,而进口电影的翻译又产生额外成本。电影翻译的两种主要模式中,字幕翻译成本比配音低,只需配音的1/10 到1/20 的费用[4]。出于费用考虑,地域较大的欧洲国家多选择配音,而较小的欧洲国家多采用字幕,字幕也成为较小语言区域电影翻译的首选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大小与富庶是相对概念,而且费用并非决定模式选择的唯一因素,还要考虑本国国情等其他因素。

2.2 审核制度

审核制度也是翻译模式选择的考量之一,在某些国家的特殊时期成为选择的主因。以德国为例,选择配音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一是经济因素,德国属于富裕的欧洲大国,是传统以配音为主的国家。其二战后盟军为肃清德国纳粹的影响,向德国出口了大批美英法和前苏联的影片,审核流程均要求采用配音,随后在德国形成了四大配音中心:慕尼黑配译法国片,汉堡配英国片,西柏林配美国片,东柏林配苏联影片[5]。其三是传统与技术的影响,由于历史沿革与技术的成熟,如今德国配音业在全球也首屈一指。

2.3 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涉及文化价值体系方面。对两种翻译模式的接受程度反映了不同的价值观体系,如有学者把配音比作“一扇旋转门”,介于电影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也介于源语文化与目标文化的不同价值体系之间。此因素的影响在某些少数语言群体、多语种或重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国家皆有迹可循。

印度尼西亚是个重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国家,随着视听翻译政策的变化,电影翻译模式的选择也经历了波折。20世纪90年代,印尼政府主张用印尼语为外国电影配音。1996年,印尼政府宣布,“电视上放映的外国电影不再以源语版加印尼语梗概或加字幕进行播映,而应以印尼语配音”。然而短短数月之后,此项决定就被撤销,理由是印尼语配音使外国价值观“被印尼化”,造成家庭成员之间价值观的冲突,从而导致交流产生隔阂。印尼语配音除对传统家庭造成困扰外,也会让本国人对外国文化产生错觉,会误以为电影电视上的表演为“自我组成部分”,其来源文化为本族文化[6]。印尼反对配音,是顾虑外国文化价值观对本国的影响,属于一种自我保护形式。

2.4 技术水平

除以上因素外,迪亚斯·辛塔斯还提到另外两种因素:技术水平和习惯的影响。技术因素指因技术所限只能选择某种翻译模式,即“以目前的技术能做或不能做什么”。以日本视听翻译史为例[7],虽然在默片时代,日本有“辩士”(benshi)行业,即电影解说员,负责解说电影的故事情节和对白等,类似我国的“译意风”。但随着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的诞生,这一行业逐渐消失。由于缺乏技术,其早期电影翻译师从西方。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电影公司派遣技术员到纽约学习字幕翻译技术,并在纽约同时完成外国电影日语字幕版与配音版的制作。当时配音技术水平有限,配音人员为纽约的日本侨民,大多数侨民说的是日语方言,导致配音版彻底失败,字幕版独占鳌头,最后的结果是当时日本影院放映的所有外国电影均配字幕。这是个根据技术水平而选择模式的典型例子。

2.5 习惯影响

习惯因素是从观众角度出发,指观众选择翻译模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某种模式的熟悉程度,而观众喜欢自己最熟悉的视听翻译模式,这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以德国为例,德国一直是个以配音为主的国家,直到今天,德国仍属于欧洲几个最大电影市场之一,观众对配音最为熟悉,所以配音依然流行。德国电影电视同步公司制作主管迈克尔·约翰逊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道:“如果美国的一家主要发行公司想把一部片子成功打入德国市场,那它必须配音。没有别的办法,否则他们会失去很多观众。”如今德国配音业在业界地位坚如磐石,被认为是全球最好的配音国之一,主要配音棚仍然落脚在慕尼黑、汉堡和柏林。

波兰对视听翻译模式的选择也是习惯使然。主要翻译模式有字幕翻译、画外音和配音,根据观众的观影习惯,这些模式用于不同媒体和节目:字幕在院线电影比较受欢迎,是电影翻译最常见模式;画外音广泛用于电视节目;配音实际只用于儿童节目、动画片和其他面向年轻观众的故事片[8]。

2.6 多种因素作用

以上探讨的影响电影翻译模式选取的因素在各国有的为主因,有的影响甚微。很多时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模式的最后选择,我国的电影翻译模式就是多因素所造成的。

严格来说,我国的电影翻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真正开始,早期电影翻译采用“译制片”形式。广义译制片指“将原版影片的对白或解说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后,以该种语言配音混录或叠加字幕后的影片”,分为字幕翻译、类似“译意风”的原声本国语言解说、类似解说的原声本国语言配音、无原声的本国语言配音,还有将本国影片从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译成另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狭义译制片特指无原声本国语言配音的影片,即对口型配音。一般提到“译制片”指狭义译制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采用配音译制片模式,这是由技术限制、习惯养成、观众水平和配音优势这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6.1 技术限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早期电影制片厂在电影译制技术方面还不成熟,远未达到国际水平,尤其字幕翻译技术比较落后,即使最擅长的配音译制片,也是摸石头过河,一步步尝试。被誉为“中国译制片之父”的译制导演袁乃晨回忆:1949年译配了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普通一兵》,该片讲述苏联近卫军战士马索特洛夫的英勇事迹。当时技术和经验均不足,最初只找了位俄文翻译来翻译文本,只翻其意,不考虑原始对白与配音长短是否一致、口型是否一致、俄语的口音和语气、文化因素和习惯表达等,后来才一一弥补。经过这样一次次尝试,才在配音领域取得成功,完成了首部译制片,开创了我国电影译制事业的先河。

2.6.2 习惯养成

选择配音的原因之一是国内早有 “译意风”传统,培养了观众的观影习惯。20世纪30年代,电影翻译采用“译意风”方法,类似现场同声翻译,影院内有耳机与座位相连,不懂外语的观众可通过耳机来收听电影的同声翻译,这种模式把 “耳机”(earphone)一词的英文读音和功能巧妙结合而译作“译意风”。“译意风”属于广义译制片中的原声本国语言解说,一边放映原版影片,译员一边加以解说,不仅讲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还要翻译和表演片中人物的对白。

这种模式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对设备要求高,影院必须配有同声翻译设备,而当时只有几个大城市的少数影院有条件,所以缺乏普及性。其次,对翻译人员要求高,很难找到合适的译员。最后,观众观感欠佳。鉴于该模式的种种缺点,之后由“配音译制片”所取代,只偶尔在国际电影节上采用。但在20世纪30年代,这种模式是国内观众的主要观影方式,培养了其观影习惯,所以后来出现类似的配音模式,观众接受程度也较高,毕竟观众喜欢自己最熟悉的视听翻译模式。

2.6.3 观众水平

观众水平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此处指观众的读写能力与外语水平影响了翻译模式的选择。要看懂电影字幕版,观众需要一定的读写能力,而新中国成立初期,普通大众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文盲率超过80%,字幕版显然不适合当时的观众群体。相反,配音译制片对观众的读写能力没有要求,这种模式更容易普及。

此外,观众的外语水平,尤其英语水平,也影响到模式的选择。如果观众英语水平不高,意味着听不懂原版影片,也不太可能喜欢听英语原声,如学者兼电影翻译刈间文俊所说,“若观众不懂原版语言,对白对于观众来说只不过是背景杂音而已”。观众的外语水平阻碍了早期电影翻译字幕版的发展,却推动了配音译制片的流行。

2.6.4 配音优势

从观众角度,配音有自身的优势,不需要像看电影字幕版那样,边看画面边看字幕,这样不仅分散注意力,有时也会让观众不堪重负。尤其观看一些剧情复杂的影片,分神阅读字幕,难免错过许多画面细节、精彩时刻或关键线索,甚至会对理解剧情造成困难,更不用说悠闲地欣赏画面构图之美、匠心独具的拍摄技巧等。

配音不会破坏以画面和语言来表现的电影本身的完整性,能让观众沉浸在原汁原味的影片中,充分体会外语文化,这样才算真正看懂了电影。而且早期配音译制片中的台词语言具有较高艺术性与美感,观众听不见原声,反而为配音演员在语言和表演上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所以相比字幕版,早期配音译制片更易受到观众喜爱,影响力也更大,许多经典译制片和脍炙人口的名句,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从我国的情况可见,电影翻译模式的选择有时是复杂的原因所致,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情况,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在特定时期选择了最契合本国国情的翻译模式。

3 结语

电影翻译早期,各国基于种种因素,在字幕与配音两种主要模式之间做出选择。但选取特定翻译模式往往是多种因素合力为之,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最因地制宜、最受观众欢迎的模式。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观影习惯的改变,模式选择也发生变化。尤其在技术方面,例如问世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DVD 一般有8 种语言的配音版和32 种语言的字幕版,而作为其升级版的蓝光碟达到前者五倍的存储量。二者提供的翻译模式种类之多几乎囊括了所有已知视听翻译模式,有语内字幕、源语字幕、画外音、叙述、解说评论等,尤其是如今大势所趋的无障碍传播模式,包括为失聪观众制作的听障者字幕和为失明观众进行的影像描述。随着移动通信与流媒体平台的蓬勃发展,新的电影翻译模式不断出现,在模式的选择方面蕴含巨大潜力,未来发展必让人始料不及。

猜你喜欢
译制片字幕因素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电视剧字幕也应精益求精
探索与体会
——译制片配音艺术浅谈
浅谈译制片配音的发展现状
简单快捷提取视频文件中的字幕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整合适应选择度下的动画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的字幕汉译为例
论纪录片的字幕翻译策略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