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丽
(南昌工学院教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108)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为全人类发展进步问题提出的中国方案、贡献的中国智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跨文化交流创造了全新视野,积极开展跨文化交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跨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之间在文化上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是“你”和“我”的相互对话和合唱,以实现彼此的共享共赢,而这也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旨要所在[1]。人类社会迄今发展的整个历史,就是人类不同群体之间不断加深交往交流和不断融合壮大的进程[2]。历史上跨文化交流曾有力地促进了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友好往来与交融,今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视域下跨文化交流的实践路径也正在逐步拓宽,而这也将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文化的多样化表现得更加突出,各国与各族人民的文化交流也变得更加频繁。但在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世界,也因为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与话语表达等文化形式的差异,加之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之间跨文化交流的不通畅、不深入,而导致了文化壁垒和文化排异现象,甚至引发了诸多民族纠纷、族群纠葛和区域冲突等问题。
近些年来部分西方国家推行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不断宣扬不同文明之间的“有你无我、有我无你” 的零和博弈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了“文明冲突论”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逻辑怪圈,认为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一方面,要承认文化差异。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身发展中自然形成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着自身的特质,甚至同一国家或民族在自身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既有深沉的民族烙印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文化发展的纵向看,人类社会自形成以来,文明或文化便呈差异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文化表现的维度看,文化在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价值、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等形式上也呈现差异性。这都是每一个国家或民族在历史的长河里自然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不能以高下优劣而论。正因为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世界文化百花园里才多姿多彩。因此,要理性地认识文化差异性的客观存在,要平视和尊重各种文化形式。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承认文化差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理念的必然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正是在尊重文化差异基础上的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
另一方面,要包容文化差异。文化差异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洪水猛兽。要共推人类文明进步、减少文明冲突,最重要的路径就是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扩大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3]文明或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封闭体系,而是向外呈现开放姿态,具有延展、流动、包容的张力。随着地域壁垒的打开,文明或文化也在不断的交流互鉴中兼容并蓄和发展进步,这为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内在的可能性[4]。
语出《三国志·夏侯玄传》的“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本意是说羹汤之所以美味,是因为各种不同的配料调和在一起。跨文化交流正是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不断求同存异的过程,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在尊重多样性基础上寻求的人类共同价值的共同体。随着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程度逐渐加深,跨文化交流之路也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一方面,要唤醒跨文化交流的历史记忆,奠定跨文化交流情感基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各个国家和民族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情感基础。在新时期跨文化交流中,要注重从宏大的历史中提炼跨文化交流因子,将共同的美好的历史记忆巧妙地融入其中,选择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叙事,对跨文化交流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意义。要在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跨文化交流中,不断挖掘利于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因素。“一带一路” 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重要实践形式。“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民族,具有丰厚的“丝路文化”记忆。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利玛窦的《中国札记》与门多萨的《中华大帝国史》等都曾是西方人了解中国的窗口。因此,以“丝路文化”为载体的交流将引起东西方的共同记忆。
另一方面,要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展开融通中外的系列话语,设计当下对话议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视域下,应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除了共同商讨经济、政治等议题外,要加强关于生命、环境、维和等国际社会普遍容易接受的问题的探讨,努力打造国际间的安全共同体、卫生医疗共同体、生态共同体、网络共同体、农业信息共同体。霍金这个异国科技“网红”在中国微信火爆刷屏,其原因也主要在于他热衷探讨科技、爱情、生活情趣,以及与病魔抗争等方面的话题,而这些话题是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涉及的人类共性相通的问题[5]。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反恐已是各国共同义务,更是近些年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电影《战狼Ⅱ》之所以能在国际社会产生了较多共鸣和一定的影响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讲述了对恐怖主义的打击、对世界和平的维护、对难民的人道主义救援等内容,而这些都是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理想元素,具有国际共通性[6]。当下的疫情防控更是各国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国始终以公开透明、合作共建的姿态和多国保持对话,与多国进行了疫情防控的经验交流,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这正是中国与国际社会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视域下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生动案例。“文化是对话,是交流思想和经验,是对其他价值观念和传统的鉴赏。”[7]中国与其他国家只有不断建构共同的话语体系,在跨文化交流中讲好各自故事,才能增进互信,凝聚共识,激起各国人民的感情共鸣,也才能更好地谋求文化认知公约数,感受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温度。
一,要坚持文化自信,创新民族文化品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根植中国传统文化,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扬弃和创新的中国智慧,也是放眼全球彰显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中国理应有足够的文化自信底气挖掘、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企业应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创新文化品牌的表现形式和提取文化品牌的价值内涵,努力塑造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品牌。消费者对文化品牌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意向和行为[8]。
因此,不仅要进一步优化茶艺、丝织、陶器、剪纸等中国传统工艺形式和凝练武术、杂技等中国传统技艺形式,还要注重将中国文化元素与现代媒体技术深度融合,催生新型文化产品与新业态。近几年来,中国文学在坚持文化自信的背景下,结合网络媒体形成了中国网络文学,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了数百万级的粉丝群体,对中国文化的输出和中国形象的构建做出了贡献[9]。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要坚定文化自信,促进优秀的传统文化时尚化、国际化,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其在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力和跨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国际文化市场,各国也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文化品牌,才能提升跨文化交流实力,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良性循环,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二,要坚持文化互鉴,加强对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学习借鉴。文化互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在文化上的具体体现。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文化互鉴来汲取其他文化的营养,并丰富自身文化,这也是对其他文化的致敬与尊重。以动漫为例,我国在这方面起步晚,重视不够,其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因而应加强对国际上广受好评的日漫、美漫的学习借鉴。学习借鉴的不仅是动漫技术等,还有文化创新精神,如美国成功地将贴有中国文化标签的熊猫和武术有机糅合成《功夫熊猫》,在我国播映引起了巨大反响。当然,近几年我国动漫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创作了诸如《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精品,以崭新的载体讲好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中国故事,获得了世人的认可和赞誉,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是文化互鉴的结果。
三,要坚持文化互动,了解对方的文化市场需求。跨文化交流是双向和多边的文化互动,因此要注重中国声音话语体系的公共性,注重跨文化对话的双向特征,才能营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 “大合唱”氛围。我国文化企业在进入他国文化市场时,一方面,应加大对当地文化习俗、商务礼仪、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调研,倾听当地民众的声音,与当地民众形成和谐友爱的朋友圈,努力实现民心相通,夯实跨文化交流的情感基础;另一方面,要调查当地文化市场,了解当地民众对各国各类文化品牌的认知、情感和消费市场状况,在合作共赢的理念下,创新并推介中国文化产品,增加当地民众对中国民族文化品牌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和行为[10]。只有坚持文化互动,才能增强文化互信,拉近他国民众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心理距离,增强他国民众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品牌的亲近感。在此基础上,提升跨文化交流的流畅度,提升文化品牌输出的有效性。
在国家层面,应发挥具有积极影响的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要整合各种公共外交国际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运转流畅、认可度较高的国际和区域间合作论坛的传播作用,合力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特别要创设能较快为各方留下积极印象的载体,并有效发挥其作用,有助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跨文化传播与认同。“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实践,是带给传播对象积极印象的有效载体和平台。以中国和墨西哥跨文化交流为例,“一带一路” 建设进一步拉近了中墨两国距离,让两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在时代进步中根深叶茂。近年来,两国文化部门、驻对方使领馆等机构已经共同主办了多场文化交流活动,搭起民心相通的桥梁。中国在墨西哥举办了“中国论坛”“中国非遗文化周”“欢乐春节”等活动,诠释了真实、多元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形象。同时,墨西哥在中国也举办了“墨西哥当代电影巡展”“纪念墨西哥亡灵节的传统供奉”“墨西哥风情节”等活动,呈现了墨西哥的习俗、价值与哲学观念。
在民间层面,应寻求不断创设跨文化交流平台的契机。例如,中国当代艺术家蔡国强创造性地展现中国和意大利两国古老文化,以烟花爆破的形式点燃了两国民间文化交流交融的激情。2018年11月18日,蔡国强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米开郎琪罗广场、大卫雕像旁实施“空中花城”焰火爆破。这次烟花白天爆破计划选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因为“佛罗伦萨”的本意就是“鲜花之城”,并且佛罗伦萨每年都以焰火庆祝这座城市的守护者 “圣若望”(San Giovanni),同时蔡国强的创作灵感来自文艺复兴时期波提切利的经典名作《春》。因此,这次烟花爆破不仅再现了2 000 多年前的“空中花城”,为文艺复兴之城创造了新的记忆,也在众多市民和游客的观赏和赞叹中拉近了两国民众的心理距离。这次基于两国文化差异,又超越东西文化差异的精彩焰火表演,是新时期跨文化交流在民间交往层面的一个成功范例。中国网络文学也已成为中外民间文化交流的新型力量,中国网络文学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比较广泛的翻译、阅读和再生产。例如,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语种的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网站陆续建立,有效促进了中外民间文化互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为新时期跨文化交流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广阔的舞台,我们应把握机遇,顺势而为,秉承求同存异原则,在跨文化交流的历史长河中寻求共同记忆,在当下跨文化交流实践中寻求共同话语体系,并不断增强跨文化交流实力,创设跨文化交流平台,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良性循环,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伟大进程。当然,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视域下的跨文化交流是个系统性工程,亟须更多学者参与其中做更为深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