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丽
(大庆师范学院 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习近平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0月15日)中指出:“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1]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无数的文人墨客极尽才智,发挥中国文字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传统的抒情魅力,含英咀华,谱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其中,冠绝古今的唐诗和情韵并美的宋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辉灿烂的顶峰,千载而下无可企及。唐诗宋词蕴含了丰富的审美意蕴,充分展现了中华美育精神,挖掘唐诗宋词的审美意蕴对于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进当代审美教育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通过节奏与韵律的搭配实现对声韵之美的追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唐代的格律诗。“魏建安后汔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2]以沈佺期、宋之问为代表的唐代诗人在沈约“永明体”基础之上创造出了最具声韵之美的诗体——格律诗。格律诗以五言和七言为主,偶有六言格律诗。它对句数、字数、平仄、押韵和对仗都有严格的要求,即诗有定句,句有定式,平仄有规,押韵有位,对仗有别。[3]五七言格律诗的押韵要押在偶数句的韵脚位置,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偶句押韵,一般押平声韵。每一联的最后一字平仄互换。如杜甫《春夜喜雨》第二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上句末字仄声,下句末字平声。王维《山居秋暝》第二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上句末字仄声,下句末字平声。再如杜甫七律《登高》第二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上句末字仄声,下句末字平声。五七言近体诗的格律通过字词声调的平仄变化从而产生抑扬顿挫的节奏和回环往复的旋律,吟诵起来朗朗上口,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美。
宋词的句法比唐诗还要丰富。宋词本身就是音乐文学,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龙榆生认为词“是音乐语言和文学语言紧密结合的特种艺术形式”,“它的长短参差的句法和错综变化的韵律,是经过音乐的陶冶,而和作者起伏变化的感情相适应的。一调有一调的声情,在句法和韵位上构成一个统一体。它是顺着人类发音器官的自然规律,从而创造各种不同的格式,通过这些格式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情感。”[4]唐宋词四声韵都可以押,平仄可以换韵,从而产生无限抑扬变化的音节用来表达与之相应的错综复杂的情感。词情和声情的相互协调极易触动读者的心弦,引发读者的共鸣。
“意境说”起于唐代,是中华古典美学独具特色的理论范畴。盛唐王昌龄在《诗格》中这样论述意境:“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艳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5]所谓意境,就是诗人在创作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客观景物交融契合,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从而产生一种含蓄蕴藉、意在言外、余味无穷的艺术境界。如“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汉江临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席上见赠》)“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这些经典的诗句,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让人沉浸在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反复回味,获得美感体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6]诗和词表现的境界不同,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体验。“诗之境阔,词之言长”[6]18诗歌意境壮阔,适于描写江山社稷、国家命运、宇宙苍生等重大题材,表达民生疾苦、人生理想、报国之志,既可言情写景也可叙事说理。而词的意境则委婉深曲,适于描写小园香径、花前月下、亭台楼阁,表达小院情深、离愁别绪,幽微难言的相思之情。唐诗宋词异彩纷呈的意境之美是中华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唐诗的阳刚美还是宋词的阴柔美,都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貌和审美趣味。
崇尚气节,坚守节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腾文公下》)是儒家追求的人格操守。在唐诗宋词中,我们看到了诗人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高尚人格的执着与坚守。李白不肯催眉折腰事权贵,“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侠客行》)“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稚子班曲辞》)刘禹锡一生历经坎坷,“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但他“少年负志气,信道不从时”(刘禹锡《学阮公体三首》),长期的贬谪生活并没有消磨他的志气,逆境反而磨砺了他坚毅的品格,“世道剧颓波,我心如砥柱”(刘禹锡《咏史二首》),“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九首》其八)诗歌表现了刘禹锡豪迈的气概、乐观豁达的胸怀,他也因为坚韧不屈、乐观从容的豪迈精神而得“诗豪”之誉。欧阳修被贬到夷陵后夜泊黄溪,写下“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黄溪夜泊》)如果不是因为被贬谪,又怎么有机会见到“万树苍烟”“满川明月”的胜景。由此说来,倒是因祸得福。诗人在悲怨苦闷的境地中能够跳脱出来,这种旷达乐观的胸襟直接影响到了苏轼。苏轼在元符三年遇赦,从海南北归途中回忆自己多年来的贬谪生涯,写下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的诗句,诗人不怨恨因政敌谗毁被贬到荒凉的海南岛,反而觉得这段生活经历是人生中最难忘的岁月,自己游揽了很多奇绝的景色。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旷达的心态,这种心态在苏轼的诗词中经常能够看到。比如苏轼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在赠张偓佺的词中写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只要心中存有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不管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任何挫折打击都能够坚守节操、随缘自适、处之泰然,就连迎面吹来的千里雄风也会让人感到无限快意。陆游在《卜算子·咏梅》表达了对理想矢志不移的坚守,“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即使被碾作尘土,也改变不了它高洁芬芳的品性。这种在逆境中矢志不移、坚守理想,对挫折苦闷的超越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唐诗宋词积淀了诗人风骨砥砺的人格之美和价值关怀,对于我们提升人格修养具有重要的建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健康向上、永远充满希望。”[1]105
唐代和宋代的许多诗人都曾有过漫游经历,王之涣的足迹遍及黄河南北,王维曾游历过汉江、蜀川,孟浩然在吴越漫游三年,又去过巴蜀、鄂、赣和关中。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杜甫一生三次漫游,历时十年。张志和辞官退隐后浪迹江湖,孟郊早年贫困曾游历湖广,苏轼“身行万里半天下”,陆游自称“平生喜登高”(《雨中登安福寺塔》),辛弃疾有将近二十年的山林田园生活。诗人们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下了许多名篇佳作,展现了雄奇旖旎的自然之美。
唐诗宋词中有雄奇壮丽的自然之美。如终南山巍峨高峻,“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王维《终南山》)。庐山雄奇险秀,“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香炉峰和双剑峰在金阙岩前高耸入云,三石梁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宛如倒挂的银河。香炉峰和瀑布遥遥相望,山势回旋层峦叠嶂,气势苍茫。长江辽远开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滔滔江水奔涌向广阔辽远的荒野。杜甫也将长江月夜的景色描写得阔大雄浑。“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在孟浩然和杜甫的笔下展现得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也有旖旎秀丽的自然之美。如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绝句》),春光明媚江山秀丽,和煦的春风挟带着花草的清香拂面而来。燕子衔着消融的泥土飞来飞去忙着筑巢,成双成对的鸳鸯在暖洋洋的沙滩上沉睡。一派春意盎然、悠闲自在的景象。辛弃疾“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遥远的夜空点缀着七八颗星星,忽明忽暗的闪烁着,山前飘落雨滴,有两三点落到诗人身上。转过溪桥,突然看到,在土地庙的树林边有一座茅屋,正是从前曾经落脚过的地方。夜行黄沙道中,蝉鸣蛙声与稻花香,星空夜雨茅草房,乡村的美景让人神往。再如“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木兰花》)
还有幽静清丽的自然之美。如“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白鹭在空濛广阔的水田上自由飞翔,郁郁葱葱的树林里传来黄鹂婉转的鸣叫声,景色清新幽静。再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夏日南亭怀辛大》),杜甫“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为农》),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滁州西涧》),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浣溪沙》)
“在艺术、审美中,人的多种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想象、知识、情感、理智等等综合统一,协调运动,进达审美愉悦”“每一次真正的审美活动都使人获取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7]诗人们用生花妙笔表现祖国锦绣河山的自然之美时,也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慰藉,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所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袁行霈指出:“唐代的山水诗里更多了两种感情,这就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生活的感情。正是这两种感情构成唐代山水诗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特点,使今天的读者讽诵之余仍然激动不已。洋溢在唐代山水诗里的那种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那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仍然是我们的精神营养。”[8]
唐诗宋词中有很多抒发爱国之心、报国之志的作品,诗人们“感时思报国”(陈子昂《感遇》第三十五),写下了许多气壮山河的诗词。这些诗词中洋溢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前赴后继、死而后已。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的铮铮誓言抒发了驻守边塞的将士保家卫国的坚定决心。“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壮志豪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的《满江红》)的一腔赤诚激情豪迈,具有巨大的感染力。
唐诗宋词中的经典作品“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1]105。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白居易的“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做地衣”(《卖炭翁》)孟宾于的“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公子行》)。
唐诗宋词中蕴含着浓郁的思乡之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一首《静夜思》让我们从孩童起就学会了将明月与思念故乡联系到一起。“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这种爱祖国、爱故土、爱人民的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已经深深融入到了华夏儿女的血液之中。
唐诗宋词中充溢着真挚缱绻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孟郊的《游子吟》吟颂了伟大而神圣的母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行千里母担忧,慈祥的母亲为游子缝制衣服,针脚细密,唯恐远行在外的孩子挨冻。一针一线缝进的都是母亲的牵挂,舔犊之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对母亲的深沉爱意。母爱伟大,父爱深沉,杜甫的《月夜》委婉的表达了一位老父亲对儿女的牵挂。“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中秋月圆阖家团聚之际,自己却和弟弟相隔千里,已七年没有相见。“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要弟弟长久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一轮明月依然可以将兄弟二人的心联接在一起。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送别诗的绝唱,“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抒发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高适的《别董大》情深意重,“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父母恩重、兄弟情深、夫妻情浓。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思念,缱绻深情真挚沉痛。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唐诗宋词中不乏对劳动场景的描写,有很多诗句表现了劳作的辛勤,表达了劳动带给人民的快乐。白居易《观刈麦》的前半部分描写了农村五月麦收时节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垅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村里的青壮年都到南冈割麦子了,女人们带着孩子到田里去给男人们送饭送水。田地里低头割麦的农民脚下的土地暑气蒸熏,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后背,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感觉不到炎热,正好趁着夏日天长多割些麦子。刘禹锡的《插田歌》描写农民在田间插秧的快乐场景,“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农妇穿着白色苎麻裙,农夫穿着青草编的蓑衣,他们一边插秧一边哼唱着郢中歌曲,时不时的发出阵阵笑声。苏轼的《浣溪沙》描写了初夏时节农村的景象,“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村里家家户户都忙着缫丝纺线,穿着粗麻上衣的农民在老柳树下卖着黄瓜。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描写了乡村的幸福生活,表现了农家辛勤质朴的劳动之美。“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门前是潺潺的小溪和绿茵茵的青草地,低小的茅檐下,喝醉酒的老两口互相逗乐。大儿子在小溪东头的地里锄豆,二儿子正在编鸡笼,最可爱的是小儿子,趴在溪头剥莲蓬。农村的孩子从小热爱劳动,一家五口人自得其乐。《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描写了女子月下浣纱的情景,“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勤劳朴实的少妇夜晚仍然在水边浣纱,幼小的孩子在家门口哭啼着等待母亲归来。辛弃疾的另一首《浣溪沙·常山道中》表现了农民勤劳忙碌的生活,“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隔墙沽酒煮纤鳞”,北边高地上的农民不停地脚踏水车忙着灌溉农田。一个“频”生动地呈现了农民的辛勤忙碌。“西溪禾早已尝新”,西边溪水灌溉的早稻已经成熟,农民们碾出了新米,尝到了新鲜的米饭。“尝新”道出了农家丰收的喜悦。“隔墙沽酒煮纤鳞”,墙那边飘来鱼和酒的香气,原来是煮了从溪里捕捞的小鱼,再喝上一杯小酒,驱散了一天的辛劳,农事的繁忙和生活的自给自足跃然纸上,劳动之美在词人的笔端自然流露,引发读者对美好田园生活的向往。
中华文脉千年延续,唐诗宋词中蕴含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人民情怀、思乡之情,充溢着浓郁的亲情、友情、爱情,展现了辛勤质朴的劳动之美,承载着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情感体验,吟唱着古老民族的悲伤与欢乐,映射了华夏民族共通的文化心理与审美传统。“以唐诗宋词中的优秀篇章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词,积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也是历史合理性的集中体现;这些诗词以优美的形式表达了深切的情感和价值关怀,可谓年轻人滋养诗意心灵的源头活水。”[9]“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通过唐诗宋词的吟诵,我们在欣赏、品味、感受和体验诗词中蕴含情感之美,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也得到了心灵的滋养,增强了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民情怀。
美育是通向德育和智育的桥梁。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10]挖掘唐诗宋词的审美意蕴,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深入推进当代审美教育,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