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华 王佳雯 李化树
(1.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0)
高校研究生社团作为研究生教育的“第二课堂”,不仅对满足研究生多层次发展需要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从学习科学的角度看,研究生学习包括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两种[1],如何在契合研究生学习形态的前提下,提高其科学研究能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综合素养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的价值向度,是从不同视角对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价值的再认识,核心是对人发展的价值认识。王战军等学者提出研究生质量评估的三角模型包括知识、能力与潜力三个维度[2],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立足于学校,根植于学生群体生活,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学生知识提升,发展学生综合能力,满足学生情感需要等方面。
研究生不同于其他学段的学生,开展学术研究,实现成果产出是其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对学术知识的追求而自发形成的学术团体,学术社团以学术问题为中心,通过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知识学习、问题讨论等活动,不仅让成员在对学术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还能在讨论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术知识的提升。
作为非正式学术社团,提高学生学术能力发展水平是学术性社团的应有之义。非正式学术组织对研究生能力发展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学术写作与成果发表能力的改进,以及学术沟通能力的提高[3]。学术社团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学术活动,在思想碰撞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术沟通能力。同时,学术社团注重成果推出,通过在社团课题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提升学生学术写作和发表能力。
高校研究生学习形态以非正式学习为主,由此在学习研究上表现出“单打独斗”的状态,这种状态既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自我创新的一面,但也存在协调合作、情感陶冶有所欠缺的问题。基于学术兴趣自发结合在一起的非正式学术社团,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此问题。在学术社团中,成员有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理想,在学习上,大家拧成一股绳攻克学术难题,学习科研氛围浓厚。在生活中,大家互帮互助排忧解难,做彼此的知心人,成员不仅是学习上并肩作战的学术战友,也是生活中努力前行的“一家人”。非正式学术社团建设不仅能让高校研究生在科研学习上取得长足发展,也让他们有了强烈的组织归属感,对满足其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当前,高校研究生社团发展总体良好,在服务研究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以少量基于兴趣爱好自发组织起来的非正式学术社团最为明显。研究指出非正式学术性社团存在目标定位不明确,时间分配困难,过于自由松散等问题[4]。具体而言,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在创建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部分研究生学术社团在建立之初,性质定位模糊、发展方向不明。社团未能结合成员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进行目标定位、内容选择,导致学术目标定位不明确,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讨论内容空泛、针对性低、实效性低、成员归属感偏弱等情况。
当前部分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功能定位认识不准,不能充分凸显其社团的核心服务功能,对社团本体功能和衍生功能未能很好区分,造成社团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重点把握不准、随意性强、出现“几不像”及成员对其价值认同感低等。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社团运行的重要保障。当前,非正式学术社团在管理上主要是由成员约定俗成的非正式惯例为主,缺乏相对正式的规章制度,缺少核心统筹,在管理上表现出自由散漫、凝聚力不强、创新性不强等。
研学质量是学术性社团发展的核心。自治性学术性社团的学习主要是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由于学生在知识广度和结构上的不足,缺乏导师指导,在学习时表现出讨论不深入,研究问题不集中,问题反思缺乏深度等,研学质量低。
由于非正式的社团属性,使得非正式社团在开办过程中,缺少官方的资源支持,比如开办场所不固定,资金压力大等情况,导致在开办过程中,形式单一,研究不够深入。
为进一步规范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运行发展,发挥其应有功能作用,我们以为当前形势下,应基于高校研究生非正式社团的基本性质、宗旨目标、功能定位、管理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强化其建设发展。
科学认识社团性质是厘清社团属性和特征的基础,是对社团发展定位的根本认识。在性质认识上,不仅要科学考虑社团的隶属性问题,还要结合成员专业特点、学习方式等方面明确发展任务和社团特征。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要牢牢把握非正式和学术性两个性质特点,为社团发展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准确把握社团宗旨是社团发展的关键,是社团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来说,要准确把握“为谁服务”“怎样服务”这一宗旨性问题。社团在创建时要坚持以专业特点为基础、学术发展为目标,在学术交流活动中实现自我服务的同时服务他人,进一步夯实学术基础,促进个体发展。
全面发挥社团功能不仅可以增强成员价值认同感和组织归属感,还可以强化其发展和管理,实现个体与社团的双发展。当前,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社团功能进行阐述,李朝阳将高校社团功能划分为职业发展、人际体验、平台载体、自我提升以及愉悦身心五个维度[5];刘洪,余艳婷从思想引领、素质提升、教育深化、实践锻炼及文化发展五个方面阐述高校社团功能[6]。高校研究生学术社团作为高校研究生社团的重要类型之一,要在强化思想引领、注重学术交流、深化自我教育以及锤炼职业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1)强化思想引领
研究生社团是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平台,通过引导研究生群体进行自我教育与管理,有利于培养研究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7]。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在发展过程中,要强化对成员的思想引领和情感引导,通过阅读经典的学术著作,学习优秀“大家”的奋斗经历,感悟其思想情怀,树立为学术事业奉献的崇高理想。同时,要积极学习新思想和政策法规,讨论政策的意义与落实思路;在时政分享讨论活动中,为学术研究提供思想指引和政策保障。
(2)注重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学术社团的特定功能,是学术社团活动开展的主题和核心。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除了要加强社团成员之间开展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合作之外,也要注重社团的对外学术交流,如,组织参加导师、学院、学校组织的相关学术活动,邀请导师进行学术讲座及与其他学科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等,在学术交流过程中强化集体意识,增强合作互信,促进学术共同体的建立。
(3)深化自我教育
非正式学术社团作为自发、自主形成的团体,可以在自我服务、管理与反思的过程中,实现成员的自我教育功能。非正式学术社团强调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服务与管理,成员不仅是社团服务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社团服务管理的主体,对社团发展起直接作用。社团要定期对活动开展和社团建设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让成员在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教育。
(4)锤炼职业能力
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在提高学生学术能力的同时,也要兼顾成员的就业准备。社团要根据成员的专业特点、个体兴趣及职业发展需要,定期开展相关就业实践模拟活动,如,教师试教、模拟面试等,为成员就业准备搭建平台,通过不断地就业模拟训练,掌握求职技能,锤炼职业能力。
努力创新社团机制核心就是创新社团管理机制,社团管理机制是社团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决定其管理功效,体现管理系统思想。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的管理机制创新主要体现在管理原则、运行机制及管理体系等方面。
(1)建立民主集中、权责分明的管理原则
非正式社团的“非正式”属性决定了成员民主自治是其治理的主要方式,实行成员治社、民主治社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其能力,保持社团活力的一面,但也存在管理不集中、事权不统一、权责不清晰等问题。而建立民主集中、权责分明的管理原则能有效平衡集中发展与民主治理的矛盾。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集体主义原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建立权责分明的管理制度,成员既是读书会的发展者、受益者、也是维护者,所有成员都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2)创新导师指导、多方参与、社会控制的运行机制
为实现社团高质量发展,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要创新导师指导、多方参与、社会控制的运行机制。创新导师指导就是要多形式创新导师在学术社团中的指导方式、内容等。在指导方式上,坚持线下线上相结合、个体与集体相统一;在内容上,要重点集中理论问题、实践难题、研究热点等方面,高效利用导师指导时间和学术资源。创新多方参与就是要整合发展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具体来讲就是要坚持吸纳多学科新生力量,保持社团活力、坚持党总支和团委领导,强化监督管理,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深化校际社团合作;加强社会企业联系,促进学术成果转化。创新非正式社团控制机制就是要改变非正式社团单一约定俗成的以惯例为主的非正式运行保障机制,建立以惯例为基础的正式规章制度的正式运行保障机制。
(3)创立核心统筹、轮岗监督、自我评价的管理体系
为保障社团高效运行,高校研究生非正式学术社团要创立核心统筹、轮岗监督、自我评价的管理体系。核心统筹是指在社团管理中,要有一个权威核心人物统筹社团全面工作。权威人物要具备良好品行、学术能力且有广泛群众基础并通过社团民主选举产生。轮岗监督是成员之间进行的社团轮岗负责制,轮岗制不仅可以锻炼成员适应各岗位能力、促进内部交流,还可以在轮岗过程中实现对比、监督效能,在对比监督中实现社团管理。自我评价是个体在社团发展过程中对自己行为的评价,通过自我评价,反思不足,规范自我行为,促进社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