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静
骈文作为中国传统文体样式之一,自清中期复兴一直持续至民初,这是其相对繁兴的一个时期。此一时期,学术场域的汉宋之争伴随桐城与选学两派文章观念的论争,与之相对应的便是骈文与古文文体地位的较量。经阮元再诠文笔之辨重树文统,骈文因上接孔子《文言》而跃升为文坛正统文体,成为与古文并驱的文体类型。阮元的尊骈极具号召力,推骈重骈成为当时一批文士的文体追求,骈散之争遂成文坛风候。以阮元为代表的骈文派对古文的攻讦敦促古文家不得不重认骈文,将骈文与古文等位而视,更有部分古文作者主张“以骈入古”,抬升古文辞气。这充分显明,选学派的举骈改变了古文“一体独大”的文体系谱,重构了清中后期的文体价值序列,为晚清民初骈文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兴盛开拓了道路。
在骈散相较之间,主骈一派将尊骈发挥到极致,定位骈文为文类“正宗”。之所以有此种理论气势,缘于骈体本身之形制特征恰恰迎合了其时颇有热度的审美性纯文学观。而力排骈体的古文派对骈文的态度也渐趋缓和,肯定骈文的文体价值,意欲融通骈散以提高文章创作技法与品位。较为典型者如刘师培之“骈体正宗”〔1〕说与王先谦之“何异骈散”〔2〕说,呈示两派论争之中对待骈文的两种态度。这两种向度的骈文文位观有着各自的论析逻辑和阐说语境,但对于文体批评的话语生成而言,其所内蕴的骈文认知观念及相关的同类论说共同构成了近代骈体批评理论的主要框架。若加以阐释勾连,可在一定程度上白描近代骈体批评的演进形态,重审传统骈文批评于近代文体语境中的整体样貌与特征。
“骈体正宗”与“何异骈散”是两种典型的骈体地位论。从学术渊源背景与文体学价值看,前者延伸了骈散之争中的骈文“尊体”观,是对已有推骈尊骈观念的继承和延续,其中不乏新的理论质素的添加;后者是骈散融通论之一种,透露出骈散辨体中放弃高下优劣之价值评判、等视骈散的文体识认逻辑。以下分论之。
首先,以刘师培为代表的“骈体正宗”说发扬的是骈体尊体论中“正名立体”一维。通常情况下,文体“尊体”蕴含文体地位的确认、文体规范与体式的遵守、文体批评话语及其标准的形成等多个层面,同样,骈体之“尊体”亦然。从骈文兴盛的清中叶至清末,骈体理论建构中的尊体意识日渐强烈与清晰,不论是“文体场”内地位的争取,还是确立规范、完善体制,抑或上溯文体源头、找寻本体及正统并有意融通骈散,皆是为了给骈文正名、立体、提升文格与意趣。晚清以来的骈文尊体批评夹杂骈散交融会通的因子,故而正名辨体是其中一个重要方向。若从正名意义来看刘师培的“骈体正宗”说,他界定“文”之义涵,标举“文”之藻饰性特征,从骈文存在的文体史事实出发,证明此一文体形态在文体发展史上存有,认可其作为一大文体样式的合法性和同其他文体享有平等地位的正当性,是在为骈文“证位树体”。同时,他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持守“今与外域文学竞长,惟资斯体”〔3〕的民族文体立场,其“正宗”说内含国粹意识,不仅指向域内文体范围中骈文文体地位的确认,还将骈文置入中西文体交汇的竞技场上去衡量其地位和价值,在当时的文体语境中于骈文尊体而言别具意义。
与刘师培骈文正名的路径不同,骈文正名辨体思潮的另一向度是对称名的辨分。如谭献在论《四六丛话》时有云:“骈俪之学,既知探源《骚》《选》,而目为‘四六’,称名已乖。”〔4〕直接表露对“四六”之名的不满。还有论者将四六与骈文相区别,如徐寿基在为谢曾纂辑《骈体正宗续编》所作的序文中提出:“文章之有骈俪,其所以别于四六者,托体既殊,奏响尤异,要以选辞尚雅,择言必庄,详而不烦,廉而不刿,典丽而不诡于则,研炼而不伤于凿。”〔5〕有意强调骈文拥有的四六所不具的“庄”“雅”特点。更有辨别四六和骈文差异者,如孙德谦指出:“吾观六朝文中,以四句作对者,往往只用四言,或以四字、五字相间而出。至徐、庾两家,固多四六语,已开唐人之先,但非如后世骈文,全取排偶,遂成四六格调也。”〔6〕他将“全取排偶”视为四六的体式特征,认为骈文体式应避免此态。清代骈文称名之辨的目标是为骈体廓清外围、圈定内质,同是正名立体,如果说辨文体称名是以“名”定“位”,为骈文尊体进程不可或缺的关节,那么阮元所倡、刘师培延承的“骈文正宗”说则是从文体内实以至渊源归属诸层全方位地对骈文地位做更加有力的认证。
其次,与正宗说相向的“何异”论,考察的侧重点是骈体与周边文体的关系,即骈散关系。清中后期的骈文繁兴大潮中,骈散相争渐趋松缓,出现融通样态,一方面是因于骈文派的努力使得骈文获取了与古文同等的文体地位而引起古文派对骈文的重视,另一方面还在于骈体吸纳古文文体技法继续发展、完备、壮大的文体诉求。随着融通论在骈散认知意识中的蔓延,越来越多的论者逐渐剔除偏见,开始以平等的目光看待骈散,辩证审视二体之优长与不足。王先谦从载道功能出发指出“文以明道,何异乎骈、散”,他已充分认识到骈散从文章本体层面来讲是一致同源的。同样地,郑虎文在为邵齐焘所作墓志铭中提到“今古骈散,殊体诡制,道通为一”〔7〕,从明道角度认识骈散同源;曾燠《国朝骈体正宗》序言认为骈散“迹似两歧,道当一贯”〔8〕,从道的高度肯定骈散二体同源及所载之道的一致性。可见,从文体同源的角度体认骈散融通已成为当时论者之共识。
除了在文体本源上会通骈散外,文体创作技巧方面的骈散相济也是融通论的着力方向。孙德谦认为,“骈散合一乃为骈文正格。倘一篇之内,始终无散行处,是后世书启体,不足与言骈文矣”〔9〕。他将骈散兼容相用作为骈文制作的正当技法。随着骈散合一的文体认同观逐渐常态化,为了更好地突出二体融通,有论者已不以骈散来指称这两种体式,如包世臣《文谱》云:“是故讨论体势,奇偶为先。凝重多出于偶,流美多出于奇。体虽骈,必有奇以振其气;势虽散,必有偶以植其骨。仪厥错综,致为微妙。”〔10〕这里所讲奇偶两种体式对应的就是骈散两大体类,只有互相补充方可使文章气骨充盈。
更有以单复论骈散者:“古今文体分单、复两派。……至诡异者莫如陈、隋,骈四俪六,古文所无,盖由宫体而变。晋、宋诸赋虽有偶句,非其趣也。文、孔演《易》,全用复体。《商书》多单。《周书》多寓复于单,尤为隽永。……复者文之正宗,单者文之别调,以徐、庾为骈体则非。”〔11〕王闿运以单复概论文体特征,隐然将单复区分对待,未偏向单复任何一方,支持两种行文技巧的互相补充运用。他着意标异之处在于,不以骈散称论文体而名之以单复,显然已跳脱骈散两分之文体论套式,持以更为开阔的视野观照文章体类。从这个意义来说,骈散文章观念发展至连骈散两种称名都有意避用的状态也算是较高程度的融通了。
上文述及,两种不同向度的骈文观,折射出近代骈散论争语境中骈体地位的变化轨迹。在清中期以来骈文创作繁荣的背景下,骈体形态的逐步完善促使其文体地位得以树立、巩固和“升格”。由于此前未脱四六窠臼的文体状态致使骈文文格不高,清初骈文与四六区划界限的文体塑形意在达到“塑体升位”之目的。中兴之后尤以骈散相争的情状看,同古文文体的论争某种程度上昭示着文体地位的攀升。民初,骈文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亦呈兴盛之态,关于骈文文体地位的批评论说依旧持续,构成近代骈体批评话语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体地位的确立也是文体形态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步骤。随着骈散之争拉开帷幕,骈文文体地位的考量成为其形态发展的文体学诉求。在这个过程中,骈散之间的文位差异以及骈文文体地位的争取导引着骈散之争的问题走向。基于相争过程中骈体地位的逐渐衡定,文位的争取不再继续作为骈散关系结构中的主流走向,文体认知思维中的二分对立也趋于松缓。因于文章创作与文体发展本身的必要,骈散两派开始有意借鉴对方文体的优点以满足文体创作技巧的优化改进和实现文体形态完善发展的需求。
究实而论,在“破体”意义上以技巧的互通借鉴为方式的骈散互动,是谓融通。譬如散行对于骈体的意义:“骈体之中,使无散行,则其气不能疏逸,而叙事亦不清晰。”〔12〕散行介入骈体,对文气的“疏逸”和叙事清晰度的提高均有助益。另如偶句的使用:“文以气为主,而气之所趋,苟一泄无余,而其后必易竭,故其中必间以偶句,以稍止其汪洋恣肆之势,而文之地步乃宽绰有余。”〔13〕不论骈体还是散体,偶句的运用都有助于避免文章“汪洋恣肆之势”的无端宣泄,保持文气,唯此文章才算达到“宽绰有余”的境界。“气”在篇章之中的泄发和持存当有节制,故而对于文章的语体技艺来说,无论散行还是偶句,其使用都是为了保证文气的丰盈有度,铸造文体之内实。无论骈散,皆是如此。
然文体质实并不仅在于文内之气,还包括对于文章本体的认知等诸多层面。如果说骈散之争视域中文位的争取与确立是立足于体“外”且关注差异的二分式文体认知思维之体现的话,那么更进一步对文章本体的探究则是以一元合一式文体认知方式进入体“内”求索文章外在体式背后的内有含蕴。从载道角度统观骈散两种体式,作为文章内蕴的“道”是同质而无须刻意分别的。平允以视,不论是“气”还是“道”,都可从本体或本源的角度识认之,是文体蕴含和承载的内在要素,不因体制、体式的嬗变而改动其存在。
从文体内实或文章本体入思来观照骈散二体,便不再是求异,而是求同。这引发诸多关于骈散同源的讨论,也同步推进对骈散分合之演进历程的爬梳。如清末罗惇蟁综论文学源流时述及骈文发展的起伏规律:“周秦逮于汉初,骈散不分之代也。西汉衍乎东汉,骈散角出之代也。魏晋历六朝至唐,骈文极盛之代也。古文挺起于中唐,策论靡然于赵宋,散文兴而骈文蹶之代也。宋四六,骈文之余波也。元、明两代,骈散并衰,而散力终胜于骈。明末逮乎国朝,骈散并兴,而骈势差强于散。”〔14〕罗氏依时代线索描摹骈文兴衰之波峰与波谷,也概括出了骈散分合的大体轨迹,所勾勒的骈文发展脉线似可称为“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兴衰”。周秦至汉初,骈散不分,由于文体发展之初骈散体式尚未定型,不分的状态是一种原始之浑融状态;经历了各代的盛衰分际,逮至晚清民初,骈散又呈现相合的趋向。从原初的不分到晚清民初的相合,骈散关系走过了由合而分再合的循环路线。可以说,分合交织是历代骈散关系演进史的基本动态特征。近代骈散关系的复合状态延前代惯性,因聚焦点从体式向文章本体的“内”移而浮现由对举到融通的批评态势,也昭示文体批评思维和话语方式的转变路向。
因骈散之争而形成的二分式文体认知思维历经骈散融合,逐渐被合一式文体融通思维所取代,与之相行的是骈散对举式文体批评话语的放弃,置换为以相通为旨趣的适宜骈散二体兼用的文体批评用语。这并不预示近代文体批评理论与实践中骈散二体的界限已经消失,而是对应的文体批评话语还依然各有归属,只是在求同的文体思维驱动下,对文章内质的探寻过程中相应批评术语的划界不再绝对区隔而具有沟通互用的品格。
仍以文章之“气”为例说明。对于骈散二种体式的标识性特征,正如有论者所总结的:“一以气体义理为主,一以对偶藻采为工”。〔15〕不同文体的形态特性决定了相应文体批评话语不同的着力点,批评术语的使用也因而有所区别,这是文体批评的基本操作模式。以故,从话语的应用域看其归属,“气”并非与生俱来就专属于骈体批评,而是借用转义后才加入骈体批评话语群。若以“气”为着眼点考察近代骈体批评话语的理论形态及演进逻辑,则朱一新所创构的“潜气内转”说最具典型性。他结合骈文创作中“气骨”重要性之论析拈出此语:
骈文自当以气骨为主,其次则词旨渊雅,又当明于向背断续之法。向背之理易显,断续之理则微。语语续而不断,虽悦俗目,终非作家。……惟其藕断丝连,乃能回肠荡气。骈文体格已卑,故其理与填词相通。(文与诗异流而同源,骈文尤近于诗,倚声亦诗之余也。……)潜气内转,上抗下坠,其中自有音节,多读六朝文则知之……国朝精于此者,惟稚威、叔宝、汪、洪诸家,亦时有之。巽轩以下,文虽工而此意则寡矣。〔16〕
朱一新认为,在骈文创作中欲达“词旨渊雅”的效果,就要明晰文章结构上的“向背断续之法”;而文辞表面的“语语续而不断”非最佳状态,只有内在的“回肠荡气”才是理想境地,即“潜气内转”。也就是说,依靠内在之气的自然转圜与外在文辞上音节的合理处理与使用才可塑造“上抗下坠”的文章气势。
从朱一新“潜气内转”说的批评机理可以看出,其骈体批评论说注重气骨与文辞的结合,不仅着眼于文体外部构成对骈体文势的塑造功能,更重视内在之气对于文势形成不容忽视的作用。朱一新的这种骈体创作观将文章“内”“外”紧密联合,是一种将骈体批评重心由“外”向“内”推移的逻辑思路。同时,此说还透露另一层讯息——近代骈体批评话语创构中“场外”批评术语的借用。“潜气内转”一语并非朱一新首创,最先用于音乐批评;到清人移用此术语于文学批评,而后才逐渐应用于骈体批评。或者说,“潜气内转”经历了从音乐批评到文学批评的理论旅行,在朱一新这里,它“介入”骈体批评话语领域了。然“气”论话语本就具有无分骈散的批评属性,被引借至骈体批评领域,充分显出批评主体不刻意区分骈散、抛弃骈散对立式理论立场的话语自觉姿态。
近代骈体批评中显露此种自觉态度的文体论者不仅朱氏一人,其“潜气内转”说不乏呼应者。孙德谦对此说给予极高的评价,有云:
李申耆先生《骈体文钞》以六朝为断,盖使人知骈偶之文,当师法六朝也。其中六朝名篇,搜采殆尽。余三十之年喜读此书,始则玩其词藻耳,久之乃觉六朝文字,其开合变化有令人不可探索者。顾其时心能喻之,而口不能道,但识其文之隽妙而已。及阅《无邪堂答问》,有论六朝骈文,其言曰:“上抗下坠,潜气内转。”于是六朝真诀,亦能领悟矣。盖余初读六朝文,往往见其上下文气似不相接,而又若作转,不解其故,得此说乃恍然也。〔17〕
自言领悟六朝骈文转折的“真诀”是受到了朱一新“上抗下坠,潜气内转”说的启发,还进一步作了解释:“文章承转上下,必有虚字。六朝则不然,往往不加虚字,而其文气已转入后者。”〔18〕他高度肯定六朝骈文无需文面虚字即已形成的“潜气内转”的行文效果,注意到骈文的文体构造不只在于外在词采的组织,还在于藻辞基础上展示的文章气势。相应地,其文体批评的聚焦点也流露自“外”向“内”的位移了。
再有,李详也从“气”入手来谈六朝骈文:“文章自《六经》周秦两汉六代以及三唐,皆奇偶相参,错综而成。六朝俪文,色泽虽殊,其潜气内运,默默相通,与散文无异旨也;其散文亦为千古独绝。……是故讨论体势,奇偶为先。凝重多出于偶,流美多出于奇。体虽骈,必有奇以振其气;势虽散,必有偶以植其骨。仪厥错综,致为微妙。”〔19〕而他着眼于骈散互参互通,强调“气”和“骨”的结合。他将“气”视作骈散皆有的关乎文体构造的内在机质,故对于文体制作而言,奇偶作为“气骨”运行树立的手段,须相济相成,缺一不可。
值得注意的是,李详的“潜气内运”与朱一新的“潜气内转”尽管只有一字之别,但内中的意含指向及批评观念却有较大区别。前者着意于骈散融通参济,以“气”作为理论着力点,将蕴含于散体、散行所振发的“气”与骈偶所铸成的“骨”加以绾合达到沟通骈散的目的;既然是试图沟通骈散,那么在文章本体观念上仍旧隐含骈散二分而视的文体认知思维。而后者则在骈体批评中强调直接植入“气”以使骈体创作达致流畅的文体效果,真正实现骈体的外在形式构造与内在审美属性的融合统一。相较而言,朱一新不再刻意区分骈散批评话语,“沟通”的痕迹业已不明,文体观念上也就更显融通了。
近代骈体批评沿骈散关系的演变发展渐次展开——对立与相争,融通与合一,交织演绎的多维脉络中相应的文体批评话语以层垒方式不断繁殖。总体上看,续承清代文体理论批评框架的同时,近代骈体批评形成了自有的话语倾向。有学者指出,清代骈文理论集历代骈文理论之大成,主要内容有三:文位论、文体论、文风论。〔20〕如果采用这三大批评内容来衡判,那么近代骈体批评话语结构中,文位、文体、文风仍然是主要内容,但各自所占有的分量发生了一定的理论伸缩。就文位论而言,近代骈文理论似乎更加将其作为批评重心加以凸显。在骈散论争的言说视域中,骈体与周边文体的博弈与争位意味着存在合法性的确认以及文体影响力巩固的需求;而在融通的论域内,骈体与其他文体同等,其文体技巧也是文体形态发展的一种必要资源。骈散无论是论争还是融通,内中皆渗透着骈文文体定位的话语因子,再加之中西碰撞汇合的学术与文体语境,基于保存中华传统文体及文化的考虑,文位认同越发显出其重要性。
与文位论相行,文体论依附生成与之匹配的文体批评话语。我们知道,清代骈文复兴引致的直接效果是骈文文体地位的争取、确定以及骈体形态的构型、完善。以六朝俪文为楷范,师法其形式技巧是文家骈文创作的共识,并缘此总结发明清代骈文文体形态构型的基本手段。相应术语如“四六”“排偶”“骈俪”等原本只是作为一种言语表达方式,而在清代骈体构型的视域中则逐渐专门化,成为骈体特征的习惯用语。同时,声律、隶事、藻饰等文体技巧也渐趋专利化,被作为骈体构造的专门语来使用。与之相对的文体如古文,对这些技巧就极为敏感,为保持文体之纯净,避之而唯恐不及,一旦有此种“骈体相”,即视为古文创作之“失体”。经过一番尊体划界之后,骈体开始拥有开放的文体包容力,吸纳周边文体技法以进一步提升优化自有文体形态。从辨析文体特性、严划文体界限到基本完成自身文体类型、吸附其他文体手法寻求形态提升,骈文文体容纳力增强的背后是其文体地位的真正确立。文位的树立使骈体获得了文体发展的充分活力和自由,也赋予了文体批评术语或话语较高的自由度,使其不拘于某一类文体范围的使用限制,被用于不同的文体批评实践。文体批评话语由“专用”到“活用”,内在地影响骈体批评话语的生成,证实着文体地位与文体形态之间的互动。
文风论也是如此。清人在对骈文形式美予以认可肯定的同时强调骈文的内在风神。光绪间张景祁给杨浚骈体文作序时称:
窃维骈俪之作,滥觞二京,六代、三唐厥体益盛。维时阙廷诏书、台省笺奏,悉以偶句行之。浸至哇淫啴缓,气骨顿衰,为古文家所诟病。……征文隶事,谁能废之?然非具沈博艳丽之才,起心炼冶之笔,上下驰骋之气,质文酌剂之用,则亦如湿鼓腐木,形于具而神采铄,适成卑靡体格而已。〔21〕
张景祁指出,骈文应当风骨卓立、文气驰骋,以“起心炼冶之笔”达至“形于具而神采铄”的行文境地。自然,骈文作为文体之一种不能有形无实、形具神衰,而要神形兼具、气盈骨立。尚文与尚质原本是骈散文体特征之分野,而随着骈散融通渐成文体批评之主流认知,骈文之文体风格从尚文或曰形式美的单向追求转变为文质兼备、形神皆具的多元化倾向。相应地,典型的文体风格批评话语如乾嘉时期尤为通行的“沉博艳丽”说,此语即推重学力(有利于铸造骈文之内实)与藻辞的结合,涵括了对骈文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要求。另如邵齐焘所云“于绮藻丰缛之中”“存简质清刚之制”,〔22〕也是对骈体的内实与外形同时提出了要求。
对于骈文内实的重视,在清中后期的骈文体性论中备受关注。这种外在体式与内在质实相结合的骈文文风批评观经过一系列的多角度阐发,至民初已形成颇高的接受度,如刘咸炘特意将蒋士铨的“气静机圆,词匀色称”与王先谦的“洸洋自适,清新不穷”并论,视其为“纯骈之止境”;〔23〕杨寿枬从气、骨、采、意四个层面提出骈文创作标准:“若骈文则当以神味、气韵、风格、词藻为主,骨欲其奇,气欲其咽,采欲其沉,意欲其邃,然后泽之以古藻,纬之以华思,斯为极骈文之能事。”〔24〕显见,骈文文风的锻造已由外至内、内外兼工,且营构过程中体现出对各类文体艺术技巧的极大涵容力。察其缘故,俱因骈文文体在形态相对完备之后文体地位已经趋于稳定,不再依赖划界设限来寻求文体存在之合法性,所以文体兼容函括的能力显著增强。这种文体状况之下的文风论也不再单一,而是具有多重面向。
综上所述,文位、文体、文风三个向度的批评话语构成了近代骈体批评形态的独有特征。在沿承清代骈体批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文位演进为主导,于文体制式、文体风格方面又有了新的话语生成和结构性新变。如果说清代骈文理论“对传统骈文理论作了深刻的理论总结,当之无愧地集历代骈文理论之大成”,〔25〕那么晚清至民初的骈体理论则顺延中有新增,为骈文这种中国传统标志性文体的批评理论作出了一个具有时代变局性特征的独特收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