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会 胡雨伦 罗兰
“父亲”这一角色对于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常的社会化,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及培养等,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父亲的陪伴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而在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中,男性更多承担的是家庭经济责任,这促使男性需付出绝大部分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陪伴孩子,成为父亲参与育儿的关键。
父亲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要抓住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尽可能多地沟通、交流,通过与孩子一起运动、游戏等拉近父子关系。
有研究表明,父亲与孩子之间的身体互动,如拥抱、大幅度游戏等,比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更有活力,能高度激发孩子的潜能。
其次,父亲还应以平等尊重、友善积极的态度与孩子交流,多关心孩子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说教。
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生长在离异家庭,父亲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她,但他们的关系很亲近,这和他们父女之间轻松、平等的相处模式有很大关系。
在英子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时,爸爸没有给女儿施加更多的压力,而是努力抽出时间关心她的感受、鼓励她的爱好,为英子提供了一个可以放松的场所。
他与英子的沟通方式也更像朋友,使得英子愿意亲近他,让英子感受到足够的父爱。
于孩子而言,父亲对其构建安全感与归属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父亲要尽量抽时间出席如毕业典礼、生日会等对孩子来说有重要意义的活动。
实在抽不开身时,也要主动、耐心地向孩子解释自己无法出席的原因。父亲不仅要在孩子获得成就时为其喝彩,也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予温暖的拥抱与鼓励,更要在孩子出现状况时,及时为其提供帮助。
总之,要让孩子感知到“父亲”的存在,为其建立来自父亲的安全感与可信赖感。
即使身处异地无法见面,父亲也可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与孩子交流,即使是简单到一句“早安”这样的日常问候,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亲的关爱。
经常出差的父亲可以通过带一些小礼物、与孩子分享外出的趣事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让孩子感知到父亲的关注与关爱,弥补父子关系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空缺。
家庭其他成员也影响着孩子对父亲的看法。
很多孩子都会通过母亲、祖父母等其他家庭成员,了解经常不在身边的父亲。
若他人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父亲,很不利于孩子对父亲产生积极印象。
其他家庭成员应经常向孩子表达父亲对其的关爱与关注。很多父亲难以宣之于口的情感与言语,通过母亲之口更容易传递给孩子。
陪伴是父亲对孩子应尽的责任。来自父亲的高质量陪伴,对孩子不仅有积极的意义,也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品。
因此,无论父亲多忙,都应该努力抽出时间与孩子相处、交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近几年,爸爸在育儿中的重要作用被大家关注。如何开启父亲的育儿功能,让家庭系统更平衡,培养孩子健康健全的人格,是家庭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022年,本刊邀请育儿专家王中会教授,分析爸爸不参与育儿的危害,讲解开启父亲育儿功能的实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