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军清 江花琴 蒋柳锋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探索并构建了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12369”模式。该模式从制定年度计划、选择培训机构,到调研培训需求、设计菜单式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再到教学过程管理、考核评价、培训效果跟踪,解决了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精准度不高、教学计划粗略、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考核监督机制以及农民选择权、意见表达权有限等问题。
一、坚持“一个中心”,持续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在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过程中,富阳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理念。把提升科技文化素质作为根本目标,贯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层次的教育培训,以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行动为抓手,构建共建共享、优势互补、高效协作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富阳区农民教育培训资源优势,培养造就一支能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二、加深“两校合作”,发挥院校培训资源优势
深化与杭州乡村振兴学院和富阳区农民学校的培训合作,充分发挥院校在办学资源上的优势以及实践经验优势,尤其是课程体系设计、师资队伍搭建、技术技能支撑以及先进理念等方面的优势,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高素质农民及实用农村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打造富阳培训品牌,努力在培训内容设置、培训方式创新和增强培训实效上出经验、出成果、出亮点,为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星城、建设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以及农民全面发展。
三、集聚“三大力量”,树立优秀农民荣誉地位
加大对培训的宣传以及优秀学员的示范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自媒体以及各类会议、活动,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成果和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提高各级有关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视和认可。一是集聚典型示范力量,从高素质农民中推荐、评选一批优秀学员,树立高素质农民典型。二是集聚新闻媒体力量,挖掘高素质农民增收致富经验,宣传高素质农民典型事迹,形成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三是集聚农民师资力量,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农民走进讲堂分享经验,提升高素质农民的荣誉感和社会地位。
四、把好“六大环节”,实施全程精准精细培育
重点优化“六大环节”,认真制定农民教育培训方案,实施精准化培育。一是把好遴选培训对象环节,根据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星城和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由乡镇街道负责,择优推荐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及技术骨干,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园区的管理者,乡村社会治理领头人,味道山乡代言人等为重点培育对象,并建立个人培训档案。二是把好制定方案环节,每年组织专项培训需求调研和常态化走访服务,动态掌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支两委干部的培训需求,确定培训主题、培训课程、实习实训基地等,提高培育的精准性。三是把好师资配备环节,选择劳动模范、金牛奖书记、土专家、产业特级大师、科研院校教授、农技推广体系教授等熟悉三农情况、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授课,并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四是把好培训内容环节,从生产经营、技能服务培训,向农村电商、直播带货、乡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延伸,全面满足农民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社会治理能力等需求,提升农民综合素养。五是把好培训教学环节,探索“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的培育模式,增加实训比例,强调内容实用,因人施教、分类施策,提高学员动手操作的能力。六是把好训后服务环节,通过培训后上门回访,首席专家现场指导服务,解决高素质农民的生产经营、技术服务等难题,把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农村增绿作为培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听取意见建议,总结工作经验,改进培训方案,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
五、建立“九项制度”,完善农民培训顶层设计
坚持把培育高素质农民作为乡村人才振兴以及推动城乡共同富裕的基础工程,在政策保障、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上同时发力。一是建立组织领导制度。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区长任组长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将高素质农民培育这一工作纳入《杭州市富阳区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富阳区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在两个文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累计完成培育1万人(含实用人才)的目标。二是建立人才考核制度。把培育乡村人才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24个乡镇(街道),并将其列为对乡镇(街道)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年度考核内容,充分激发乡镇(街道)抓人才队伍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建立资金保障制度。区政府连续19年安排人才专项资金,确保高素质农民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四是建立调查研究制度。深入镇村、基地,或通过问卷星小程序,线上线下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村支两委干部等开展培训前期调研工作,认真谋划新一年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思路,针对地方产业特色设计课程,选择具有富阳地方特色的项目,力求课程开设符合全区乡村人才振兴战略需要。五是建立开班审核制度。培训机构制定相应的培训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开班计划实施培训。六是建立学员入库制度。坚持学员先入库后培训,指导学员完善二级信息,学员在培训期间做好线上签到,培训后对培训机构和授课教师做好课后评价。七是建立资金奖补制度。通过现场听取汇报、查阅培训台账、电话抽查核实等形式对高素质农民及农村实用人才培养项目进行验收,在项目通过验收的基础上,对培训机构开展绩效评价,将培训补助资金与绩效评价档次挂钩,按绩效得分档次奖补资金。八是建立跟踪服务制度。把办班作为培育的起点,培训期间建立学员个人档案,培训后做好跟踪服务,在服务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由“培训”到“培育”、由“办班”到“育人”的转变。九是建立终身学习制度。连续十年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工程”,今年,在培养中专生和大专生的基础上增开本科班,提升高素质农民学历,对历届农民大学生开展学习创业共同体建设,每年组织继续教育,培养农民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氛围,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广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实现科技致富和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
富阳区“12369”模式育高素質农民,从机制顶层设计到培训环节的精准把控,再到学习氛围的组织营造、院校办学资源的整合借力、农民大学生的学历提升,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持续、可借鉴、可推广的培训新路。
(作者单位:1.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 2.杭州市富阳区富春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