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体系力量加快推动农民教育培训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2-12-23 00:38
农民科技培训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农广校农民体系

2022年7月,根据广校体协关于开展2022年分区调研的通知要求,考虑到现场调研地突发新冠肺炎疫情,中央农广校与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兵团农广校组成调研组采取线上调研方式进行。调研组通过分析调研报告和线上访谈,深入了解西北地区广校体协体系发展现状、工作举措、存在困难,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中央关于乡村人才振兴部署要求情况

西北地区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乡村人才振兴部署要求,将中央决策部署落实落地,更好地发挥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的主体力量、三农政策宣传的重要窗口、农村农民服务的有效渠道作用,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推进乡村人才振兴。

一是工作重心紧紧围绕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各地农广校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在教育培训上紧盯中央决策部署要求,实施调整工作中心和培训重点。甘肃省农广校紧抓《甘肃省农民教育培训条例(修订)》有利契机,加强宣传、整合资源、完善方案、突出服务,做好保障,全面推进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青海农广校紧紧围绕全面保障稳粮扩油和“菜篮子”产品稳定供给、服务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等方面,有针对性调整培训方案、设计培训内容。宁夏农广校专项组织开展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直播培训,在线解答农民群众提问,参加人员达12.77万人次,有效助力扩种大豆油料政策实施落地;举办12期产业扶贫实用技术培训班,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疆兵团农广校积极落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坚持在产业链上培养人,坚持把团场连队本土人才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坚持把班级设到农工家门口的办学思路,为兵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是积极争取主管部门支持强化条件建设。各地在争取政府支持、提升自身条件建设方面有思路创新和工作成效。陕西农广校积极争取行政主管部门支持,省校的条件建设有较大改善,工作职能得到有效拓展。积极引导市县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农广校发展,在工作机构恢复、政策项目配套、人员编制增加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展。新疆农广校组成3个调研组赴全疆各级农广校开展调研,进行中职学历教育办学水平评估,积极为各级农广校争取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解决各级农广校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形成《关于当前新疆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建设情况报告》,报送农业农村厅党组,得到厅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二、聚焦主责主业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5省(区)和新疆兵团农广校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显著。

一是组织实施各类培训项目。作为培育主体,积极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等项目工程任务。甘肃省农广校积极争取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抢占教育培训主阵地,巩固教育培训主力军地位,全省60余所农广校承担1万余人的任务,占总任务的40%,总资金的50%。陕西省农广校积极争取承担省级示范合作社理事长、农产品检验检测人员、“头雁项目”等培训。截至4月底,全省农广校体系共举办各类培训班6012期,培训农民 509.23万人次。青海省农广校会同省科教处负责开展全省高素质农牧民教育培训相关政策制定、过程监管、督促和指导等工作。新疆农广校、宁夏农广校全力做好冬春农民大培训工作。宁夏农广校、甘肃农广校、新疆农广校积极承担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任务,加强6个部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基地管理,发挥培训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开展中高等农民职业教育。尽管农广校非全日制中职教育维持艰难,办学难办,学生难招,教学难规范的瓶颈依然突出,但是甘肃省农广校、新疆农广校、新疆兵团农广校依然坚持农民中职教育是农广校的立校之本职能定位,踔厉奋进,力求做出亮点。甘肃省农广校适时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教學,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影响,基本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2020级毕业学员650多人,2022级招生学员700多人。新疆农广校积极恢复中职教育,全区遴选出硬件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管理水平较高的7所县级农广校作为试点,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开展高素质农民中职学历教育招生400人。新疆兵团农广校不断拓宽办学层次,提高学历教育吸引力。落实“两免一补”助学政策。目前开设8个专业,63个教学班,在校生2135人。与东北农业大学联合开展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累计招生培养本、专科学生1874人。执行《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标准》,优化统开专业设置,深入推进农民中职教育教学试点改革,成功申报“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保障。甘肃省农广校安排专项资金,采取分区跨片的方式,对农广校专职教师进行能力提升培训。侧重现场培训、实践操作、专题授课的教学设计,加强成果经验交流,突出教学能力比拼,打造高水平农民教育培训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陕西农广校举办高素质农民教师培训班,遴选全省骨干教师参加理论培训、观摩学习,开展技能比武,全力打造高素质农民培育的名师名课。新疆农广校依托“云上智农”平台,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线上师资培训班,204人参加培训,直播观看达1.02万人次。宁夏农广校按照“开放共享”的原则,分级分类选聘熟悉“三农”、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建立培训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入库师资达到1200人。新疆兵团农广校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程,举办“体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和“体系教师信息化教学微课制作大赛”,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应用水平。

四是发展远程教育搭建空中课堂。甘肃农广校开发“甘农云”App,与“云上智农”App全面对接,实现对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分级管理、分类培训、线上交流、成果展示等。为基层校线上培训提供了平台和资源,提升了农民教育培训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利用“甘农云”App开发中职教育课程18门,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最大限度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陕西农广校通过云上智农、微课堂、微信群等载体,组织学员在线学习和交流互动,确保培训日常化、长期化。宁夏农广校2022年通过“云上智农”组织召开了以“强化科技培训、稳粮保供”为主题的春季农民科技大培训线上启动会,安排部署培训工作。组织农技人员参加“农科讲堂”远程网络教育培训,学习中央关于“三农”领域政策,及时掌握现代农业发展新知识、新举措,提高专业技能。新疆农广校组织开展网上冬训。组织自治区农业农村系统干部468名、乡镇系统干部452名共920名学员参加网上冬训,做好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新疆兵团农广校疫情期间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建设,迅速搭建完成网络直播平台,发挥远程线上教学优势,遴选一批有特色、代表性强、数量充足的“精品课程”,启动覆盖全体系的“空中课堂”,疫情以来累计为体系内70个教学班、4200余名学员提供线上教学服务,无缝隙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

五是规范建设农民田间学校。甘肃省农广校抓点示范,聚焦产业发展,通过加大田间学校建设力度,搭建产业服务平台,建立共建、共育、共享机制,盘活用活农民田间学校,进一步发挥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教学辅助作用。陕西省农广校制定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标准,对全省各层级各类别田间学校和实训基地建设进行规范,划片连线,取长补短,充分发挥田间学校的实训作用。宁夏在全区建设了182所农民田间学校,制定了农民田间学校和示范基地建设运行规范,实行统一编号、统一挂牌、统一管理。青海省农广校已建成195所农民田间学校,为农牧民培训提供现场操作和实践性教学,部分地区采用互动式、参与式、启发式农民田间学校教学模式,提供就近就地现场教学,打造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主阵地,切实成为农牧民教育培训的主体力量。

三、积极创新开展农民体育工作情况

一是积极参加全国性农民体育赛事活动。甘肃省农民体协组队参加“大碧头杯”第四届全国农民体育健身大赛暨2020年广西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等,并多次获得单项名次奖、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新疆农牧民体协组织当地农牧民参加全国农民线上跳绳裁判员、教练员培训,部分参加培训人员获得三级裁判员和初级教练员证书。组队参加全国农民毽绳技能展示活动,获得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青海省农牧民体协选拔12名农牧民体育健身爱好者参加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陈家店村举办的“健在乡村”第三届全国农民广场舞大赛,荣获最佳表演奖一等奖、最佳创编奖二等奖、团体总分三等奖、最佳音乐奖三等奖的好成绩。

二是加强农民体育人才队伍培养。甘肃省农民体协充分发挥与农广校合署办公的平台优势和组织优势,利用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平台积极开展农民体育普及推广活动,实现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和农民教育培训事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选调生培训和高素质农民培训过程中,结合组织学员上早操的时机,由培训基地的体育指导员向全体学员教授中国农民体协编创的“健身在乡村”健身广场舞。学员在培训结束前掌握2-3种健身广场舞,达到初级农民健身操指导员水平。

三是组织开展农民身边的体育赛事。甘肃省农民体协组织5名农广校教师参加了跳绳教练员线上培训、组织256 教师参加了全国美丽宜居乡村线上健步走大赛。组织农民、专业技术人员及干部参加了第十五届甘肃省体育运动会象棋和乒乓球两个项目的比赛。青海省农牧民体协连续举办17届全省农牧民男子篮球赛,引领示范带动各地广泛开展各具特色的农牧民体育健身赛事活动,通过篮球运动,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赛事项目,进一步调动农牧民群众健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推进美丽乡村文明乡风建设。

四、有关问题

调研中发现,当前西北片区农广校在体系建设、推进教育培训高质量发展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体系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事业发展。5省(区)6校中,3个省校是副牌,专职人员逐渐减少、兼职人员比例增多已成常态。青海农广校已无独立设置的基层农广校,有的市(州)、县(区)甚至没有加挂农广校牌子,农广校无专职人员,“青黄不接”现象时有出现,造成农牧民教育培训工作滞后、效率不高。新疆农广校各县市农广校裁撤合并现象普遍,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前沿阵地”不断“失守”。陕西省农民体协职能已移交省体育局社体中心,宁夏、新疆农民体协无专职人员负责农民体育工作,无事业经费支持,甘肃省农民体协专职人员仅有一人,西北地区推进农民体育工作面临巨大困难。

二是广校体系培训主体地位受到冲击。有的省(区)农广校体系承担的任务量与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主力军地位很不相符。新疆农广校反映,经过自治区校多方努力争取,全疆仅有40所基层校有条件承担农民教育培训和相关管理工作。宁夏农广校体系任务占比不足20%。即便是体系力量较强的甘肃,2021年农广校体系承担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仅占全省任务的37.6%。

三是教育培训基础条件依旧薄弱。西北地区农广校体系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仍然薄弱,与农业农村人才培养需求不相适应,各省普遍反映需要加强基层条件建设。陕西省农广校反映,全省有近三分之二的基层广校基础条件没有得到较大改善,培训师资以高校教师、农业站所专家为主,土专家、田秀才、高素质农民师资力量还比较薄弱,培训条件不能完全满足培育工作需要。青海农广校反映,由于缺少投入,各地广校普遍存在培训场所条件设施简陋,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师资力量薄弱,基地建设在类型上、层次上不健全。宁夏农广校反映,教育培训基础条件差,师资队伍专业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双师型”师资数量少;部分培训基地和田间学校条件落后,教学设施简陋,现代化、信息化手段运用不足,功能不强,服务不到位;区域性教材开发滞后,多媒体教材、精品教材课件缺乏。

四是新冠疫情对培训和赛事造成不利影響。各省校普遍反映,由于疫情反复无常,各地的疫情防控政策不断加强,有些线下培训、体育赛事活动难以正常开展,部分理论课、赛事活动不得以调整为线上进行,但实训课程就受到了严重冲击,导致很多学员不能按时参加实训,也影响了培训赛事活动的效果。学员外出培训的机会越来越少,省内培训班已不能满足学员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给实践教学和观摩教学带来很大影响。

五、对策建议

新发展阶段,西北地区各省(区)农广校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农民教育培训体育新形势新要求,勇于承担起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历史使命,在农业农村部门领导支持下,切实加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力量、三农政策宣传重要窗口、农村农民服务有效渠道”的职能作用,坚持守正创新,聚焦主职责主业推进农民教育培训体育高质量发展,为助力乡村人才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一是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稳体系保职能。广校体协事业发展离不开体系的支持,体系是事业发展的基础,转变观念从机构体系转为职能体系,只要农民教育培训、农民体育事业在,我们的职能就应该在,我们的体系就必须在的观念意识。要主动向上级部门请示报告,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支持,将农民教育培训、农民体育健身纳入地方绩效考核内容,在教育培训任务、体育赛事活动开展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结合地方实际出台有利于体系建设和农民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发展的政策文件,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千方百计稳定加强体系、扩大职能职责。

二是促进教育培训有效衔接,抓基础抓根本。农民职业教育是农广校的根,也是农广校的初心所在。近年来,国家大力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农广校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努力恢复农民职业教育往昔繁荣景象,促进农民职业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有效衔接。目前,农广校的农民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已经铺开,如浙江新昌县等地农广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先进经验,要将扎实办学、创新办学的经验向全国农广校体系推广。在职教培训有机衔接方面,要抓紧构建贴近现实、贴近学员的学分认证、成果认证等机制,加强与农业高职院校的持续深化合作,将合作从培训拓展到职教,帮助高素质农民成为真正的大学生。

三是加大农民田间学校建设力度,建规范立品牌。农民田间学校离农民学员最近,更能直接打通农民教育培训的“最后一公里”,是农民教育培训的最末端。同时,引导广大“土专家”“田秀才”进入田间地头给农民学员手把手教学,用农言农语传授农技知识、现身说法分享成功经验,效果更佳。陕西等地的农民田间学校已经发挥出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应该将具有示范性和典型性的农民田间学校的经验推广至全体系,引导全体系建好、用好农民田间学校。

四是提升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水平,体育健身“强起来”。强化财政性资金保障,鼓励社会力量捐赠,支持社会资本到农村投资,多渠道夯实乡村体育设施建设。组织网络“活起来”。加强基层农民体育协会建设,形成“政府引导、协会主办、农民参与”的格局,引导各乡镇成立相应的体育健身社会组织,建立村级健身操舞、健身秧歌、健身腰鼓、棋牌、健走等俱乐部或兴趣小组,健身指导“强起来”。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要完善县、乡、村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网络,重点加强村级体育骨干队伍建设,打造“体育三下乡”志愿活动升级版。推进农体智体文体融合,深入开展农民体育健身活动,打造体育赛事品牌,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身体素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调研组成员:胡永万、王桂林、王   成(陕西)、 张保军(甘肃)、魏学庆(青海)、沈忠琪(宁夏)、艾尼瓦尔·艾力(新疆)、朱玉梅(新疆兵团)、 万   蕾、周   虎、刘   凯、顾   媛、成黎明

猜你喜欢
农广校农民体系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饸饹面“贷”富农民
加强教学质量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加强教学质量 提升农广校教学管理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