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春笋冬出试验结果与分析

2022-12-23 02:39濮维嵘崔勇军
种子科技 2022年21期
关键词:谷壳覆盖物春笋

濮维嵘,崔勇军

(1.旌德县庙首林场,安徽 宣城 242600;2.旌德县蔡家桥林场,安徽 宣城 242602)

1 研究背景

旌德县有竹林面积0.72 万hm2,其中毛竹是该县的主要竹种之一,在当地被广泛推广种植,已经成为旌德县的重要经济树种之一。旌德县竹林产业以经营竹材为主,经营方式较为粗放。由于当前竹材价格持续低迷,且竹林抚育不在中央财政补贴范围内,很多农民放弃了对竹林的管理,80%以上的竹林基本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如何在继续保护森林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竹林的资源优势,重新提高竹农经营积极性,将毛竹经营从原来单一的生产竹材,逐步转向笋材两用、笋用林等定向培育,拓宽竹农增收途径,提高森林的生态功能,是相关研究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旌德林业技术人员参考浙江小径竹的做法,开展毛竹春笋冬出试验。

毛竹春笋冬出高效培育技术是借鉴小径竹笋用林覆盖增温法,采用双层覆盖法,通过稻草+有机肥+稻草+菜子饼的覆盖方式,提高地表温度、保温、增肥,促进芽笋提早分化、萌发,使原来在春季出笋提前到春节前出笋,从而便于冬笋采挖,同时提高冬笋产量,这是提高竹农收益的一种技术方法。通过技术覆盖不仅可以提早出笋时间,还可以延长出笋周期、提高出笋量。由于出笋全部隐藏在覆盖下,未见阳光,产出的鲜笋具有组织鲜嫩细腻、清爽脆口、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得消费者的喜欢,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为竹农增收提供了新的选择。

2 春笋冬出技术试验

本试验技术主要来源于浙江省湖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毛竹春笋冬出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科技成果,该成果处于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可在旌德县毛竹适生区地势平缓、土层深厚肥沃、水源可靠、交通便利的地方推广应用。通过调整毛竹立竹结构,控制毛竹立竹密度,竹林基础培育后适时进行竹林覆盖,实现毛竹笋早出,达到丰产高效。

2.1 试验目的

选择稻草和谷壳为覆盖物,以饼肥作有机肥,研究采用施肥和覆盖技术对毛竹笋早出的影响。将竹林稻壳按正常覆盖时间覆盖,研究对毛竹笋早出的时间、产量、效益情况的影响。通过试验对比分析,示范毛竹笋用林丰产高效培育技术,并进行推广。

2.2 试验设计

试验地选择在培育基础条件较好、已达到丰产标准的毛竹林中实施。试验地分4 个样地,每个样地面积0.06 hm2,其中1 号和2 号样地立地条件基本相同,3 号和4 号样地条件基本相同。2 号和4 号样地作为对照样地,进行常规丰产高效培育。记录试验小区与对比样地竹林全部培育过程,主要对出笋时间、竹笋质量、竹笋产量等进行调查记录。具体试验设计:1 号和3 号施肥、覆盖,2 号和4 号未施肥、未覆盖。

2.3 试验地选择

本次试验选择蔡家桥镇庆丰村牛山牛栏凹毛竹林,现有水泥硬化公路直达小班,交通便利,利于产品的运输和经营管理。小班面积6.6 hm2,坡向东北,黄红壤。1 号和2 号试验样地坡向东南,3 号和4 号试验样地坡向东北。试验样地坡度为15°~20°,土层深90 cm,肥力中等以上,pH 值5~7,石砾含量小于10%,试验地距水塘5 m,排灌条件良好。

2.4 竹林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枝叶繁茂、竹节正常、鞭芽饱满、无病虫害、胸径10~12 cm 的两度竹作为立竹,按照2 400~2 700 株/hm2密度合理定株。所选择的竹林前期可以通过结构调整和培育技术来实现。

3 春笋冬出前期准备

3.1 林地覆垦

8—9 月择伐后全垦1 次,垦复深度20 cm,宜用口部宽≤6.5 cm 的窄锄施工。结合此次覆垦,深埋跳鞭并适当挖掘鞭笋,清除老弱鞭,伐蔸竹节穿孔。

3.2 松土除草

10—11 月结合覆盖前施肥,松土除草1 次,松土深度10 cm,细化土壤并整平地表。禁用除草剂。

3.3 施肥

参阅广德县林业局“毛竹春笋冬出高效培育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建设成果,毛竹林覆盖培育最佳肥料组合方式是菜籽饼(豆饼)+硝态氮复混肥,以利于提高竹笋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保护土壤环境免遭污染。施肥量设计如下:第一年施入饼肥3 000 kg/hm2、硝态氮复混肥3 000 kg/hm2;第二年施入饼肥5 250 kg/hm2、硝态氮复混肥3 000 kg/hm2。

3.4 水分浇灌

覆盖前林地灌水135~150 t/hm2,视覆盖前降水量酌情增减,以浇匀、浇透为准。

3.5 有害生物防控

毛竹主要食叶害虫有竹螟、竹蝗、竹斑蛾等,严重时可将整片竹林叶子全部取食完,以致竹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效能降低,营养不良,导致竹笋产量严重降低。蛀笋害虫主要有笋夜蛾、笋蝇、竹象虫等,幼虫蛀入笋内取食,轻则抑制竹笋生长,重则造成退笋、烂笋。

毛竹的主要病害有毛竹枯梢病和水枯病等,主要由竹林缺乏管理、水肥营养不良引起。有害生物防控侧重于营林技术科学管理、灯光诱杀和白僵菌生物除治等方式,严重时辅以化学除治。

4 春笋冬出技术措施

4.1 覆盖材料

主要覆盖材料详见表1。

表1 主要覆盖材料的碳氮比(C/N)值

根据碳氮比(C/N)值,宜选择菜籽饼、豆饼、稻草和谷壳作为覆盖材料,菜籽饼、豆饼作为增温材料,稻草和谷壳作为保温材料。大宗覆盖材料为稻草和谷壳两种,其中第一年需稻草75 t/hm2、谷壳75 t/hm2;第二年需稻草75 t/hm2,第一年的谷壳可继续使用,但有所损耗,需添加新谷壳105 t/hm2。

4.2 覆盖时间

较竹笋上市前两个月,在连续5 d 白天最高气温降至10 ℃以下时开始覆盖,一般在11 月中下旬实施。由于菜籽饼和豆饼腐烂快,发热时间短,建议覆盖作业时间在10 d 内完成。

4.3 覆盖厚度

覆盖厚度为35~45 cm。中温型发酵发热物以35~40 cm 为宜,低温型发酵发热物以40~45 cm 为宜。添加高温型发酵发热物,可适当减少覆盖物用量及厚度,但会增加成本。

4.4 覆盖方法

采用双层覆盖法:下层为增热层,厚度在15~20 cm(建议在覆盖时要适当增加厚度,因为上层覆盖材料会下压而沉降后,厚度有所降低),用菜籽饼(约需1 500 kg/hm2)加稻草(需52.5~67.5.5 t/hm2)等增温效果好的材料,菜籽饼撒在最下层,其上铺盖稻草,稻草铺好后用水浇湿;上层为保温层,厚20~25 cm,用谷壳(需180~225 t/hm2)等保温效果好的材料,均匀铺盖,铺好后用扫帚扫平。

4.5 温度控制

定期进行地温计测量,控制覆盖物下的表土温度在16~20 ℃。实际上很难精准控制温度,因此可以先做好灌溉系统,若稻草等增温材料强度发热,土壤升温过高,就采用浇水的方式降温,否则会烧鞭、烧芽。也可适当撤除上层部分覆盖物,但这样需要花费很多人力和财力。

4.6 覆盖物撤除

试验地海拔在700 m 左右的山地、阳坡,所以覆盖物撤除选择在清明节前后进行,比相关研究数据相对要早(相关研究在次年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进行),但总的来说,依然是日平均气温高于覆盖地温时逐步撤除覆盖物。研究人员尝试进行不移除覆盖物处理,定期观测出笋情况,目的是减少成本。通过观测发现,移除和不移除覆盖物对出笋量的影响不是很大,可能由于试验地是山地,与其他地区耕地中竹林有一定差别。

4.7 覆盖持续性

竹林出笋量有大小年之分,为确保出笋量平稳,可根据竹林经营情况进行抚育管理,生长旺盛的竹林可持续覆盖,但经营管理不善的竹林,建议先进行休养复壮,然后考虑覆盖培育冬笋。

4.8 竹笋采收

根据相关研究可知[1],当竹笋即将或略微出露覆盖物时(此时覆盖物表面常有裂痕)应及时采收。宜用笋锹挖掘,扒开覆盖物,在竹笋一侧让笋锹沿其壁下入,在笋与鞭连接部位的上方斜用力,切断“螺丝钉”,将笋完整取出,忌从笋体的其他部位下锹致其破损,还应避免伤及竹鞭及鞭芽。采后鲜笋及时套上保鲜袋并分级包装。采挖的笋穴中随即施入追肥并用土覆盖,再复原并整平其上的覆盖物。根据以往经验,当地多采用铁锄挖笋,需要有挖笋经验的人进行作业,目的是对竹林进行垦覆,把有机肥直接埋进土里,更有利于竹鞭吸收养分。

4.9 竹笋留养

持续覆盖的竹林,前两年所产冬笋全部采收,不留养,但清明以后出笋可适当留笋养竹,确保竹林复壮;出笋盛期均匀留养750 支/hm2,但移除覆盖物的时间要把握好,一般待其露出覆盖物表面50 cm 时掀开四周覆盖物,确保正常生长。

5 试验结果

5.1 出笋量

由表2 可知第一年春笋冬出量,覆盖后出笋量明显高于未覆盖的,其中2 月2 日是春节前调查统计量,相对于未覆盖样地平均增加654%;2 月22 日是春节后调查统计量,相对于未覆盖样地平均增加535%。节后出笋量降低,原因有两点:一是气温开始升高,未覆盖样地内冬笋出土相对增多;二是样地面积受限,出笋量接近最大值。

表2 2021 年度出笋量统计表

由表3 可知第二年春笋冬出量,覆盖后出笋量明显高于未覆盖的,其中1 月19 日是春节前调查统计量,相对于未覆盖样地平均增加125%;1 月26 日是春节后调查统计量,相对于未覆盖样地平均增加262%。春节前后出笋量比第一年低,主要是因为2022 年春节比2021 年早,而且气温相对较低。

5.2 出笋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比较分析表2 和表3 可知,覆盖样地比未覆盖样地出笋量多。在调查过程中,出笋情况是根据笋尖露出地面情况来确定的,在相同时间内,出笋情况的统计受土壤温度条件影响,即覆盖样地内土壤温度肯定比未覆盖样地高,所以笋尖出土量相对较大。以春节后样地平均出笋量80 支计算,平均重量1 kg/支,产量约为1 200 kg/hm2。

表3 2022 年度出笋量统计表

6 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

经覆盖后的毛竹笋用林,以春节前出笋量计算,产量约为1 200 kg/hm2,平均价格20 元/kg 计算,竹笋收入可达24 000 元/hm2。单就本次试验春笋冬出量来看,经济收入不是很高,但对竹林的培育有很大的促进。据相关文献记载[2],通过覆盖还可以生产鞭笋,产鞭笋3 750 kg/hm2,平均价格8 元/kg,鞭笋收入30 000 元/hm2。以上两项合计收入54 000 元/hm2,但这不能作为计算经济效益的唯一内容,因为通过以上措施增加了春笋量,也提升了竹林立竹度和大径竹量。本试验表明,并不是所有春笋都会在春节前出土。据相关数据可知,春笋、竹材、竹枝产品等所有销售收入可达330 000 元/hm2,扣除肥料、覆盖材料和管护成本每年约225 000 元/hm2,两年下来,平均年纯收入可达105 000 元/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6.2 社会效益

通过试验,可以有效引导当地群众走出竹林经营效益低的困境,通过技术支持,改善竹林经营,充分发挥毛竹笋用林经营效益,有利于调整林业与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增加林农收入,促进本地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6.3 生态效益

首先,毛竹鞭盘根错结,能够很好地保持水土,减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其次,可以促进竹林质量,改善林种结构,增强森林生物的多样性,提高生态功能[3]。

猜你喜欢
谷壳覆盖物春笋
谷壳用量对多粮浓香型白酒机械化酿造过程的影响研究
食春笋知春味
有机覆盖物在太原市绿地维护中的应用前景
基于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对比观测分析
马铃薯不同覆盖物栽培与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研究
春笋 入宴的「百搭食材」
种子?谷子?米?
移栽期及覆盖物对烟草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12种吃春笋de方法
种子?谷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