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12-23 02:04周小娟
高教学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思政文学

周小娟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兰州 730070)

2016 年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是课程思政认识的新起点,此后,2017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2018 年5 月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内容,使课程思政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9 月的全国教育大会和2019 年5 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使课程思政认识成型。2020 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如何推进课程思政,实现课程的育人目标,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外国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涵盖了古代至20 世纪的东西方文学,是一门时间跨度大、地域涵盖广及内容异常丰富的文学史课程。外国文学的教学,“需要对历史上的作家作品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文学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进行分析和总结,真实地阐述特定历史时期内的各种文学内容、文学形式和艺术特点,分析不同文学思潮、文学流派产生、发展和演化过程,对文学的历史传承和沿革嬗变过程进行梳理,并揭示文学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时代因素、社会因素,如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道德、艺术等”[2]。作为专业基础课,外国文学是中文学科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之一,教师要在跨文化视域中融通中外,深入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功能,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本文从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探索两方面入手,探讨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问题。

一、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其他文学史课程相比,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的对话和碰撞,具有“发展的不平衡性、阶段性、差异性和交融性”[3]。不平衡性是指不同地区文学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文学曾经繁荣过的地区,之后的发展势头并不一定能保持下去,如古希腊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在近两千年文学中成果并不突出。阶段性是指欧美文学自古代至今发展的脉络清楚,而东方文学的发展则呈时高时低的态势。差异性是指,欧美文学与东方文学在思想意识、内容特点和艺术形态上有许多不同,这反映了东西方各民族审美意识、生活习俗、宗教信仰、社会体制和艺术趣味的差异。交融性是指,在世界文学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文学存在互补和融合现象。以上特点决定了外国文学在教学内容的思想性、艺术审美性等方面具有特殊性。

一方面,经典外国文学作品具备丰厚的人文内涵。以欧洲文学史为例,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是古希腊—罗马文学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文学史上称之为“两希”传统,“它们在欧洲文学漫长的历史流变过程中呈矛盾冲突与互补融合之势,欧洲近现代文学的人文观念和艺术精神的基本内核,主要来自这两大传统。自文艺复兴开始,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先后出现了人文主义文学、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主义文学等文学现象,形成了欧洲文学史上流派更迭、思潮相继的发展模式。这些思潮流派的深层始终蕴含和贯穿着深沉而深厚的人文观念”[4]。文学是人类心灵的历史,从外国文学中,可以了解古希腊文学中有关人与命运的主题,中世纪英雄史诗中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感,但丁的《神曲》中对知识和爱的追求,莎士比亚对人类复杂内心世界的揭示,卢梭对人的自由情感的表达,歌德《浮士德》中人的两难境地,波德莱尔对“世纪病”的描绘,巴尔扎克对金钱体系中人的贪欲的书写,现代派文学中人的“异化”主题,海明威作品表现的“硬汉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不同作家作品中的思想内涵、精神意蕴,从而帮助学生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另一方面,外国文学是对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文学史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是对异域文学文化的观照。以欧美文学为例,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中世纪文学,到文艺复兴、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丰富创作成果,再到20 世纪的流派迭出,出现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黑色幽默及魔幻现实主义等等,这些构成了世界文学的丰富景观。徐葆耕认为,“中国的文化经典是宝贵的,它给我们以做人的钢筋铁骨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一个希望全面认识自己的人,不仅应该学习自己的文化,而且应该了解西方的文学。西方的文学,不仅是西方人心灵的历史,它同样是我们灵魂的历史。西方的那些最优秀的作品,展现了远比宇宙更为广阔、更为深邃、更为神秘的心灵世界,那是另外一种美,另外一种境界。我们从中可以找到自己”[5]。学习外国文学的过程,是了解“他者”文学和文化的过程,通过他者之镜反观自身,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学与文化,并培养学生正确地认知外国文化,形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因此,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性在于,传承优秀世界文学文化遗产,在新形势下,赋予外国经典文学作品以时代意义,使其“活在当下”,并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外国文学属于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是我们学习、借鉴的文化宝库,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而言,其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和人文精神,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6]。在社会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如何突出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时代特色,将课程思政元素与外国文学的教学有机融合,是需要教师认真探索的问题。当然,课程思政不是占用教学课时、冲淡专业,把课程思政视为大杂烩,不是淡忘主业,把课程思政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弱化专业课的专业性,而是强化专业性,“教师要把握好思政元素融入的节点和时机,探索有效融入方式和渠道,实现专业知识与理想信念、品德修为和文化自信等的内在融合”[7]。面对当下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教师“单向度灌输”倾向,学生参与度较低,淡化学生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缺乏科学合理的授课内容规划,未达成教学内容教知识、教能力、教智慧和教人格的四维体系,以及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不够凸显等问题。本文提出,在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应以数字化时代为背景,采取线上与线下教学齐驱并进的方式,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将立德树人切实贯彻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更好地推进外国文学的教学工作。

二、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探索

《纲要》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进行价值升华和价值引领,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因此,课程思政的实质是“课程育人”,即“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8]。针对目前外国文学教学中的问题,结合课程思政改进策略,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师的思政教育理念

在教育理念层面,《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句话揭示了“课程”与“思政”之间的辩证关系,要通过课程与教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洞察社会问题的现象与本质、明辨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把握历史趋势、确立人生方向,这是‘课程’承载的‘思政’内涵”[9]。外国文学课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研究文学现象、分析作家作品的能力,并在整个世界文学发展史的背景上比较、认识中外文学的特点与优长,从文学观念与价值观念上多方面吸收外国文学的营养,帮助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完善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侧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因此要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观念。“专业课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直接、对话最集中的教师群体,也是开展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中坚力量”[10]。提升外国文学课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首先要增强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其次要有效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参与课程思政经验交流、教学观摩和教学培训等活动,提高谋课、建课和授课的能力,使教师不仅具有课程思政的创新意识,也具有不断提升课程思政的本领。既做好“教书匠”,也做好教育家,“从经师向人师转型,从知识型教师向素养型教师转变”[11]。

(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在课程目标设计中强调课程思政理念,修订和完善课程教学大纲,并增进学科沟通,邀请思政课教师和专家学者论证教学大纲的科学性、政治性和可行性,“在教学大纲中,恰到好处地体现思政元素特色,能使教书与育人、树木与森林、细节与格局更好地融合,从而提升课程的魅力和感染力”[12]。在教材的选取上,主要选用“马工程”教材《外国文学史》,通过多方面的协同工作,系统地将思政教学资源融入课堂教学。以期通过对外国文学史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文学修养和人文素养,透析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蕴和艺术品格,感受文学之美,兼有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让学生在思考中不断成长、升华。教学内容方面,在思想深度、视野广度、内容热度、融入力度和情怀温度上下功夫,从不同角度融入课程思政内容。

一是审视和理解异文化中涉及的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让学生领悟人类审美共同体的魅力所在。如在讲授荷马史诗时,既要学习阿基琉斯形象体现的个人本位的特征,也要强调赫克托尔的集体主义精神,并引导学生由“阿基琉斯之踵”隐喻义的思考,认识到过于追求个人主义,必将带来集体利益的损失。在讲授但丁《神曲》时,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诗人对祖国的赤子之情,另一方面通过游历三界的描述,体会诗人对知识与爱的追求。在分析《红与黑》中的于连形象时,指出于连作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形象,在19 世纪欧美文学中具有典型性,也要强调,一个人想要获得成功,走极端利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在讲解《包法利夫人》中的包法利夫人形象时,深入介绍由此形象形成的“包法利主义”,及“包法利主义和吉诃德原则”,由此说明包法利夫人这一形象的特征并非个案,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并明确这一观念:每个人的生活,不应如包法利夫人一般不切实际、想入非非,总是渴望“生活在别处”,而应懂得把握当下,珍惜所拥有的生活。以上解读和分析,由文学作品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达到价值与情感认同,获得人生启迪、智慧光芒,实现自我品格的完善。

二是引导学生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思考文学现象,强调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教师可在课堂讲授中引入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如世界神话传说中的英雄、中西方文学中忏悔意识的比较、欧洲十四行诗与我国唐代诗歌的联系、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戏剧创作的比较、19 世纪欧洲浪漫主义诗歌与中国山水田园诗的异同、意象派与中国古典诗歌、曹雪芹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新人”形象比较等。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设计与比较文学相关的问题,作为分组讨论的话题,如“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书写”“中国作家笔下的欧洲”“中国经典作家与国外经典作家比较”等讨论内容,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和情怀。

三是正确理解和运用外国文学理论及其批评概念。围绕外国文学中所体现的人本主义、家庭观念、伦理问题、族裔、性别和城市消费等文学主题,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性”“身份”“他者”“性别”“消费主义”“生态批评”等西方文论关键词。如在具体课程学习时,可引导学生理解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斯》三部曲中的伦理和道德主题,古罗马维吉尔的悲剧《埃涅阿斯纪》和17 世纪法国高乃依的悲剧《熙德》中责任与爱情的冲突,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诗人龙沙、19 世纪英国湖畔派诗人创作中的生态意识,19 世纪英国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文学观与消费主义的关联,《傲慢与偏见》《简·爱》中的女性意识等问题。以此探究外国文学作品蕴含的德育元素与多元价值取向,使学生在理解作品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征的同时,培养其学科意识、审美情趣、思辨能力、家庭伦理、生命感悟、社会责任和家国情怀等,从而达到价值引领,提升育人质量,实现德育目的。

(三)采取多元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激活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着力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在主动参与和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深刻感受理论创新成果学习和应用的价值”[13]。课程思政不能是教师的“一言堂”,在教学方法层面,教师应找到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另外要在教学实现途径层面,重视教育过程特别是信息化教学方式所具有的全程全方位育人功能。在具体教学实施中,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对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全局统筹,多项措施并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合理利用中国大学MOOC 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建成适合自身教学的异步SPOC 课程,通过情景化、互动式、讨论式、探究式及案例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研”“学”贯通。以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教学为例,可做如下设计:课前,学生学习中国大学MOOC《诗意的人学——西方文学名著欣赏》中的《玩偶之家》:“‘我要学做一个人!’”一节,教师在异步SPOC 课堂发布习题,使学生对作品的重难点有所了解—教师在“长江雨课堂”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思考何为“社会问题剧”—课中,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展示作品精彩片段,教师讲解知识点—“长江雨课堂”线上讨论:“通过《玩偶之家》的学习,谈谈你所理解的‘社会问题剧’。”“你如何评价娜拉和海尔茂?”“娜拉为何出走?”—教师线下总结—课后,学生可在“长江雨课堂”向教师留言或提问,教师及时进行辅导答疑。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可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社会问题剧”,并更加深入地理解《玩偶之家》的思想内涵。通过更新教学手段,教师将课程思政的理念和内容,贯穿于教师备课、授课、课堂组织、课下答疑、师生研讨、学业辅导及作业考核全过程,尤其及时关注教学反馈、释疑解惑,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四)完善课程质量评价,实现有效教学评估

思政教育要“融入教材、融入课程教学大纲、融入课堂、融入评价考核体系。[14]”结合课程思政,对课程学习评价机制、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内容、课程质量评价的标准进行改革,加强过程管理,进一步增加异步SPOC课程学习、课堂讨论和期中作业等在成绩评定中的权重,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纳入课程学习评价机制。一方面要注意“五度”的核查:所挖掘的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的契合度,思政元素与教学大纲的融合度,思政元素与教学设计的匹配度,思政元素进课堂的达成度,学生学习获得感、师生的满意度,由此将学生“四个自信”的提升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主要目标。另一方面注意对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量化评估可采用问卷调查,定性评估方法可采用教育访谈的形式,评估可在课程结束之际展开,对标《纲要》,对本轮课程教学进行及时的反思与总结。

三、结束语

“课程思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给课程铸魂,即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思政教育规律,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各类思政教育元素,更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15]”在世界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的镜像下,如何在教学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引导,着力培养学生更好地进行中外文化交流与互补,给外国文学课“铸魂”,正是外国文学课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将课程思政维度的设计贯穿始终,一方面依托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阅读,提升学生的审美力和文学鉴赏力,另一方面在阅读和批评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提炼育人元素,培塑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政治方向性、价值导向性和文化引领性方面发挥作用,养成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刻苦务实、积极乐观和坚韧不屈的人格,并能够批判地继承外国文学遗产,建构更为积极、正确的人格与世界观。

因此,外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需要深挖外国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和德育元素,把课程作为价值与科学连接的“精神中介”,把立德树人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通过在课程思政理念、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程质量评价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改革,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从而达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思政文学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需要文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首届中国外国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暨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报道
The Land They Lived on: Reading The Bluest Eye
思政课“需求侧”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