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丹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广州 510800)
伴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在新时代语境下日语翻译定位和意义都有显著的变化。翻译的主流对象从文学名著、古典诗词等经典内容转移到实用文献、国家文献等方面,文化外译逐渐成为翻译活动中的重要命题。语言作为与世界沟通的桥梁,在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内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负载词的日译过程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和建构中国文化生命力至关重要。日译的文本虽然基本表达汉语的意思,但质量却低于汉语内涵,在日本甚至少有问津,导致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陷入困境。如何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帮助日语专业学生不断进一步展开中日跨文化交流,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意义,又满足日本读者认知理解的需求,是日语专业翻译教学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必须面临的课题。
翻译是一种社会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研究范式下的翻译活动是翻译研究视角之一,研究的焦点是在承认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前提下,考察双语文化的交互关系,或者文化对文本的操控和构建作用。跨文化视野下的翻译研究已经延展了翻译活动的边界,使翻译不仅仅是语言文本一致性的转换,还将译出文化与译入文化的关系纳入视线,开始从文化视角研究文本生成的过程及社会功能。
当今翻译学界普遍认为翻译是一种社会交际行为,经历“文化转向”的译本也要符合社会文化范式的约束。文化外译活动是将本国文化形态和产品通过目的语这个媒介向目的语国家进行传播的活动。正如陈寅格在跨文化翻译领域提出的翻译目标:“其能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张西平提出符合目标语文化的表达是翻译面临的挑战之一;谢震天指出传统翻译概念需要重新界定,还用“时间差”的概念概括了译出语言需要考虑的社会历史原因。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曾将语言比喻为文化有机体的心脏,强调不能割裂翻译的语言和背景文化的关系,认为译者要充分把握双语文化知识,有大量的文化词汇储备,能够自如地在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中自由转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增强对外话语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为中国新时期的外宣翻译指明了方向,构建外宣“中国话语”体系时,最关键的是反映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其翻译质量对树立国家形象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至关重要。
文化负载词的概念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纳达提出,主要分为五类: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及语言文化。生态文化负载词指环境地貌、自然气候和动植物等与自然生态相关的词汇;物质文化负载词指生产工具、交通工具和饮食服饰等社会物质生活相关的词汇;社会文化负载词指风俗文化、政治制度等社会精神相关的词汇;宗教文化负载词指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等价值体系相关的词汇;语言文化负载词指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典诗歌等文化遗产相关的词汇。文化负载词是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有的活动方式。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中国文化的承载者和构建者,浓缩中国文化的局部形象,负载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甚至民族心理和思维特征。文化负载词的日译,对传达中国文化真正内涵,形成中国文化的总体面貌和体系,加快中国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和塑造中国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洪堡特指出的一样“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它的背后是整个文化。”现阶段中日交流日益增多,中国大国崛起,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负载词的汉日翻译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
日语专业八级考试由教育部高等院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日语组负责命题和实施,试卷二的翻译部分分数为20 分,要求把250 字左右的论述文或文学作品翻译为日语。这意味着将中国文化、政治和历史纳入汉日翻译的考察重点,也对日语教学和学生素养提高提出了新的挑战。学生面对“花木兰、早茶、襟、一揽子计划、大湾区”等词汇时,对单词的文化内涵一知半解、无从下手,导致出现错误的译文。
造成文化负载词汉日翻译陷入“失语”的困境,主要由教师、学生、课程设置和评价模式等多种原因造成。教师在日语翻译课堂,多涉及教材和日本文化的讲解,联系中国时政材料的汉日翻译明显不足,加之有的教师本身对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不足,没有与时俱进地了解时政国情,在授课中缺失输入中国文化环节。学生在汉日翻译课程学习中,对汉语本位自觉认识不够,大多数学生追求翻译理论技巧和日语知识的掌握,过多地完成翻译表层文字任务,忽略了深层文化的转换,不够重视汉语的主导地位,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课程设置中,跨文化交际和汉日翻译中倾向于日本文化和日语语言,缺少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参与是对教学目标的片面理解,即使是简单的打招呼问候,如果不考虑中日双方文化的汉日翻译,也会导致翻译的等价不等值。汉日翻译课堂测评模式单一,很少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负载词等中国文化专项训练,对学生探究语言背后文化知识翻译行为的形成性评价较少。林林总总,主观上汉语文化主体意识薄弱,客观上教材和学分的限制,导致学生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日译能力方面明显不足。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 年版)指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和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包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日语专业翻译教学不是简单的词汇、语法、语态的碎片整合,按部就班地在词态、语体、文体层面有倾向性的分析,脱离汉语主体意识价值观的引导,无法很好地建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社会语境。汉语和日语在语言系统和结构方面有很大差异。跨文化视角下的汉日翻译教与学努力沟通汉语的文化意象在日语语用的交际障碍。文化差异给汉日翻译带来直接困难主要体现在语义的缺失上。汉语承载的文化信息,在日语中找不到对等的词汇,或根本不存在,即使表层指称相同,但词义承载的文化蕴意不能完全相同,从而产生翻译内容的误读。文化负载词的日语翻译教学有必要跳出单纯对日语知识点“解码、编码、换码”的理解,将翻译行为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审美趣味和阅读习惯联系起来,在系统论思想的观照下,尊重中文与日文背后负载的思想和历史内涵,厘清中国文化的译传历史,建立中日交流互译的历时性和共时性,领受“文化外译”“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深刻奥义。
著名翻译学家王树人在论及译者修养时指出:“优秀的译者必须对作为母语的本土语言精通,在其承载的历史、宗教、哲学、艺术等方面也具备良好的修养。”翻译主体在汉日双语文化价值体系的撞击中,要有使命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将语言认知与文化价值相统一,做到传达清晰,内容明确,价值取向清楚。
在日语教学课堂中,积极态度对待中国文化的日译活动,从跨文化交际特征和社会属性来看,是主体意识塑造的特征,分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两部分组成。当面对文化负载词这类维护国家形象等典型日译的问题时,教师应教育学生坚定不移地铸牢中华民族文化自觉意识,发挥中华文化的浸润之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自律性远强于对语言的自律性。但不要过于迎合日本读者体验的可接受性的翻译,导致汉语承载的丰富文化信息流失,与日语翻译教学中构建“中国话语”的初衷背道而驰。
语言符号本身具有文化特异性和个人风格特异性,完全忠实于原文的对等翻译是不现实的,教师指导学生作为两种语言符号间的摆渡人,磋商原文本的输出立场和目标文本的接受立场,传达文化内涵、哲学观念和民族思想,实现与日文世界读者的信念体系和认知习惯产生共鸣。翻译教学提倡文化信息多重解读,重视复合型人文素养的培养,真正在汉译日过程中传播“中国话语”。具体可对四大名著、古典诗词等日译版本进行赏析,品读中国经典文化价值而强化文化认同;将领导人讲话、政策文本和政府工作报告等政策性文本的日译实践与对比,保持政治方向的一致性,由此树立学生主人翁身份意识,强化文化自我认识。
文化负载词的汉日翻译教学既要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也要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深度挖掘外语特色下思政育人的思想内涵和价值引领,将思政教育融汇到翻译教学始终。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应该把文化负载词放在不同的文本语境和时代语境中进行研究,不能局限于词义的单一性和孤立性,可将中国翻译史、中日文化交流史和中日翻译史作为教学主线,带领学生走进具体时代语境下汉日翻译的需求、演变和发展,让学生理解不同时期中国文化负载词涵义和日译成果,明确学生翻译活动的历史使命,既能保证学科的宏观整体性,也能在中国文化负载词日译训练中找到理解中日关系的跨文化角度,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政教育,树立文化自信,为有效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打好思想基础。
翻译也要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宏观的跨文化视野,对语言文化信息进行多重解读,实现知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翻译课堂建设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结合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开放授课平台切实落实文化负载词的汉日教学。
首先,教师保持翻译理念的与时俱进。在汉日教学中,等效性质的条件和分量是汉译日追寻的中心任务,但是,中日民族的文化差异,特别是日语固有词汇中没有汉语的文化负载词,或者不完全对应,或者具有不同的内涵。精准的等价翻译在日译汉中很难实现,词汇性质、词汇风格和词汇修辞的等价更是难上加难,“求同存异”即在差异中寻求等价的信息是一种常见现象。中国传统译论在翻译论题、研究方法和理论中都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严复、钱钟书等当代翻译家的理论阐释是凸显国学价值的重要资源。
学生在翻译文化负载词时,有时会用汉语发音来创造日语新词,教师可提供思考角度和具体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也是汉语文化负载词在技术层面可采用的具体方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明确提出采用日语造词法合成新词的标准,比如:从汉语词汇的义素拆分或意象转换入手,容易通过已有的词义建立一定的联系,补齐文化空缺,便于理解和传播。一般来说,要符合以下特征:符合日本社会需要、遵从日语语言特征,以及形式上规范和统一。当然,有的极个别现象也可采用音译,以音译法译成外来语,虽然音译没有文化特色,对日本读者来说可能约等于没译,但一旦在日本大众语言中传播开来,逐渐会被接受并广而用之。学生在反复推敲与比较中,不断反思与探索,拓宽翻译理念视野,实现翻译目标的达成。
文化负载词的日语翻译教学实践中,还要充分利用跨文化知识,意识到在传播价值观的语言翻译转换过程中,也应该重视文化思维,做到熟稔汉日语言文化思维,达到异质文化为己所用的目标。教师选择不同情境展开专题教学,活用跨文化的翻译素材,比如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作品、中国经典著作的日文版本解读,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和文本分析能力,切实感受在跨文化语境中思维对翻译的制约,调动其主动感受中日词语的历史和文化语境,锻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语言和思维的同频共振。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充分利用汉语优势,扩大汉语及汉文化的影响。汉语用少字,组词能力强,内涵丰富;日语中也有一部分汉字的意思与汉语相同,甚至部分古典汉语修辞在日本也被广泛理解。日译的文化负载词翻译讲授中可适当运用古典汉语在日本文化中的影响,以此消除日本受众的距离感和抗拒心理,融入日本语境和历史文化特色,营造日本受众熟悉的文化氛围,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汉语文化负载词的传播能力。在日语翻译教学中,可在遣词、造句、词格,甚至美学、古汉语等范畴进行学习,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态度,达到超乎意外的话语提升效果。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给中国的捐赠物资上标写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是中国百姓感受到双方共渡难关的决心和信心。同样,中国在捐赠给日本的物资上标写有“青山一道,风雨同担”“玫瑰铃兰花团锦簇,油松山茶叶茂根深”“鲸波万里,一苇可航。出入相友,守望相助(鯨波万里なるも、一葦航るべし、出入相友とし、守望相助く)”等寄语。这些寄语在形式上采取了日本古代最常见的诗歌形式;在内容上选用了中国的传统诗句;在修辞上具有双关语义,一语引发中日两国国民的情感共鸣。中国精心雕琢的话语修辞充分表达了对日本的支持和友好态度,引起日本民众广泛关注和深思。在文化负载词翻译过程中,结合中国和日本需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局意识,充分发挥汉语主体意识和日语语言思维特点,有意识地创新修辞应用,不断提高跨文化传播中的话语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日语翻译教学也应不断探求多元化发展。不仅可以创建文化负载词日译语料库,也可以建立网络视频微课资源以网络技术为平台,以文化负载词日译教学为基础,以文化内涵为灵魂,以推陈出新为核心,面向日语专业学生,既丰富教学资源,也展现国家形象。可以参考《文化中国》《中国形象宣传片》等视频和人民中国日文版等网站及公众号,参考李子柒、丁真的内容模式,可借助抖音、快手、B 站等短视频平台发布授课微课和学生课后作品,需要注意的是在庞杂的网络环境中,文化负载词日译教学资源要把好关,提升质量,打造经典。不仅要师生共同选好主题,更要注意短视频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增强文化负载词日译教学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当下文化负载词的日译目标是构建中国文化身份和多元文化格局,跨文化视野下的汉日翻译研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建设中国文化负载词翻译教学体系是一项复杂又艰巨的任务,深化了“中国话语”的文化引领,推进中国文化的传播进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赋能学生运用能力为重点,使学生能够将中国观点、思想和情感地道而准确地表达,为培养具有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日语人才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