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希,陈 冬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1)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强调“传承好红色基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也明确提出“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①详见《〈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74页。。“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以下简称“德法”课)是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将红色文化融入“德法”课程既能提升“德法”课教学实效,又能焕发红色文化活力,既是“德法”课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又是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引领中国人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共同创造的文化遗产,其以行为行动为纽带,表现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统一。2021 年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六章内容都与红色文化有着相通之处,在内容上十分契合。可以说,红色文化是“德法”课通俗化、具象化的呈现,而“德法”课则是对红色文化理论化、系统化的总结,将红色文化融入“德法”课有着很强的必然性。
“德法”课教材第一、四、五、六章分别讲述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以下简称“四观”)的概念、核心内容、价值意义,其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四观”,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红色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物质内容与精神内容,蕴含着革命先辈对人生的思考、价值的选择、道德的坚守以及法治的实践,有助于学生在具象可感的历史事迹、英雄故事、制度文化中自觉形成正确的“四观”。
“德法”课教材中的“四观”内容与红色文化相互契合:人生观方面,革命先辈如何处理人生矛盾、选择民族大义是正确人生观的生动体现,诠释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民族复兴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价值观方面,红色史实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百年奋斗历史成就与成功经验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相互印证;道德观方面,革命遗址、红色影音资料等诠释了革命道德的内涵与意义,蕴含家风家训的红色家书体现了家庭美德,三大纪律、八项规定等红色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领域的实践,这些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共同勾勒出社会主义道德的主线;法治观方面,中央苏区和革命根据地法治建设的经验、成果及反思等,从正反两方面阐明了法治与国家、与人民息息相关。综上可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并发展的红色文化蕴含了“四观”的理论品格和实践内容,是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创造有意义人生的教育素材。在教学中引入红色文化素材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四观”的核心要义,树立正确的“四观”。
“德法”课教材第二章“理想信念”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增强大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理想与现实、初心与使命、责任与担当的关系。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素材,其中既有能够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又有能够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还有能够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1]。这些都是引导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的重要教育素材。
不同历史时期的奋斗者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是对理想信念最生动的诠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革命先辈为坚守真理而牺牲自我的抉择体现了理想信念是直面艰难困苦的强大精神力量,是精神之“钙”,能够引导学生体味初心与使命的意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革命先辈为中华崛起奉献一切的无私精神,能够启迪学生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革命先辈继续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以英勇顽强的奋斗推进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启迪学生正确看待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曲折性的最好实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奋进者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满怀热情担负历史使命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引导有志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接续奋斗。红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全部阶段都蕴含着理想信念,将红色文化融入“理想信念”章节的授课中,有助于学生深刻领会理想信念的内涵,提振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德法”课教材第三章主要阐述中国精神,包括中国精神的内涵、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内容。中国精神孕育、形成、发展于中国历史长河中。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坚定弘扬者和忠实继承者,带领中国人民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
相较于从民族单一性视角阐释中国精神,从红色文化这一时代性视角诠释中国精神,有助于更加全面、系统地理解中国精神,具体表现在三方面:其一,伟大的梦想精神领航国家生存、发展目标和方向。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伟大实践正是梦想领航的生动写照。其二,伟大的创造精神和奋斗精神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动力。革命先辈凭借摸着石头过河的创造精神,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靠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战胜自然灾害,建成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创造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其三,伟大的团结精神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合力。革命先辈团结一心,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聚合磅礴伟力,形成了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红色文化是孕育中国精神的沃土,在教学过程中将二者有效融合能够增强“中国精神”这一章节授课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德法”课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学生成长成才的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教学体系庞大,无形中加大了红色文化融入“德法”课的难度。将红色文化融入“德法”课不能理解为将所有章节与红色文化内容进行简单对接,而是要遵循思想性和政治性、知识性和价值性、时空性和多态性的教学原则,使学生于无声处既掌握了“德法”课的知识,又把握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实现二者更高层次的有效融合。
1.思想性原则。在红色文化素材选取上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能够凸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揭示人的本质、道德的起源、法律的由来,特别是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辩证关系的内容,使学生明确认识到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是紧密相连的;善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习近平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法治思想等重要论述融入课程,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
2.政治性原则。教师在选取红色文化素材时,不仅要注重故事的生动性,还要挖掘其政治意义,所选素材要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正确的意识形态属性,彰显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鲜亮底色,确保青年一代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教师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程,要突出中国推进全方位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讲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理,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知识性原则。在 2019 年 3 月 18 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①详见习近平著《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原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习近平的讲话不但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导向,而且指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方向[2]。这就要求教师在选取红色文化素材时要注重知识性,用红色文化丰富教材章节中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四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理解;抓住课本中具有学理性、思辨性的问题,如用革命先辈的故事讲清楚“四观”的关系,用革命道德故事讲清楚社会主义道德的优越性等;梳理课本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从知、信、行的角度整体把握章节结构,注重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结合,筑牢课程知识根基。
2.价值性原则。面对浩如烟海的红色历史、灿若星辰的革命历史人物,教师选取的红色文化素材在具备知识性的同时必须能够有效引导价值判断,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的前进性和曲折性,抓住主题主线、主流本质、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注重发挥红色文化对青年人关注的现实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导作用,如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青年风貌来探讨青年人是否可以“躺平”等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勤奋上进、独立思辨。教师选取的素材要蕴含价值判断,通过对红色文化的深入剖析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越性,旗帜鲜明地教育引导学生敢于、善于同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观等错误思潮作斗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时空性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孕育、形成、发展了红色文化,造就了红色文化时空上的丰富性,这就要求教师在红色文化内容的选择上要具有时空性,既要重视战争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的红色文化,又要重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既要选取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素材,又要兼顾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素材,确保时空涵盖面广,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红色文化全局性、整体性的把握。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发挥重要节点的育人作用,如以国庆节、抗美援朝纪念日等时间节点为教育契机,突出授课所在地的地域红色文化,进一步提升授课内容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体现红色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多态性原则。红色文化在表现形态上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有机统一[3]。“德法”课每一章节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不能仅满足于选取历史名人等单一形态内容。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灵活运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多种红色文化形态,帮助学生建立红色文化立体感。物质文化包括纪念馆、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等红色文化遗址,其可作为实践教学的场域;精神文化即理解理想信念、红色精神、中国精神,用中国精神涵养学生的志气、骨气、底气;行为文化包括革命历史、仁人志士的先进事迹等内容,适合融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授课过程;制度文化即制度规范和法律法规。教师可依托学校学科特色和区域发展历史,注重红色文化时空上的整体性,运用红色文化的多样形态,立体整合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将红色文化融入“德法”课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点以及红色文化问题链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构建具备政治性、学术性、通俗性的课堂话语体系,打造链接式红色资源库,采用“讲+看+探+演”四位一体递进式教学方法,促进红色文化与“德法”课深度融合。
思政课建设的经验表明,坚持问题导向是提升课程实效的“金钥匙”。红色文化能否有效融入“德法”课,以问题为导向至关重要。
1.运用理论知识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将“德法”课的理论知识与红色文化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回应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学生关注点等“四点”问题。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①详见习近平著《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原载于《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第1版。。教学过程中可先结合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再用“德法”课的理论知识与红色文化的实践经验回应问题,进而引发学生思考,解决疑惑,启迪智慧。如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存在的否定历史、否定英雄的问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出现的只顾个人利益、损害集体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等,教师要主动运用中国精神、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德法”课程内容从学科理论层面讲清楚问题所在,并将现实问题与历史相贯通、与红色文化相连接,用前人的实践经验和历史选择回应当下的热点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引导学生在把握历史规律中逐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2.对接红色文化问题体系与“德法”课问题体系。在教学内容上,以问题链的方式将红色文化融入“德法”课教学。目前,各高校“德法”课程普遍采用“问题链+专题”形式,红色文化要想更好融入“德法”课程,必须主动融入“德法”课的问题链中,积极回应青年人为什么要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怎样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等根本问题。进而言之,讲授红色文化时要遵循历史中怎样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红色文化对于当代青年人的意义等逻辑进行问题设计。例如,在讲授第二章“理想信念”课程内容时,可通过讲清楚革命先辈面对生命威胁时怎样选择、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等问题,最终落脚于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做到以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红色文化,深刻理解人生成长、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法治建设等重要教学内容。
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德法”课,要构建既有政治觉悟,又有学术思想,还能吸引学生的“德法”课程话语体系,这要求教师要注重使用政治性话语、学术性话语、通俗性话语。
1.注重使用政治性话语。“德法”课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并增强学生政治理论性和政治敏锐性的课程,讲授红色文化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因此,教师要使用政治性话语对学生进行浸润、熏陶,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注重使用学术性话语。要讲清楚内容庞杂的红色文化,教师需将其建立在对红色经典文献的系统掌握之上,置于古今中外的背景之中,对其中特定人物的称呼、理论的表述、历史功过的评价等,不能想当然臆造或者随意表述,更不能为了课堂效果一味追求语言“新奇”、故事“轰动”,要将理论逻辑贯穿于红色文化讲授中,使用学术性话语精准讲述其内在发展规律。
3.注重使用通俗性话语。思政课程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要想达到寓教于心的教学效果,就要使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即通俗性话语生动地讲述红色文化,全面提升“德法”课的课堂吸引力,让学生有感悟、有收获。
链接式融入即整合相关红色资源,通过建立红色文化多模态资源库将红色文化与“德法”课相链接,为课堂教学提供强大支持。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链接式融入能够改变红色文化封闭性、线性融入课堂教学的方式,从根本上释放红色文化的教育活力。教师可运用现代技术标注软件Elan 等搜索技术,获取红色文化遗址、影像、文字等素材,加入教学章节、重点理论问题等,建立红色文化多模态资源库,打破课堂时空界限,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开放式资源库不仅可供教师备课、上课使用,还可提供给学生作为“德法”课自学的内容。将“德法”课的理论知识与资源库相链接,可以借助资源库中对应的红色素材讲清楚理论问题。如在讲授社会主义道德是崭新类型的道德时,可以用红色文化中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精神来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大的道义力量,用生动的故事、翔实的数据增强课堂教学的说服力。将资源库中的红色遗址与课程相链接,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结合主题探究、研讨相关问题。还可利用网络资源、VR 技术等实现情景再现,使学生身临其境,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提高“德法”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育人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讲+看+探+演”四位一体递进式教学法,进一步促进红色文化与“德法”课程的融合。
1.在“讲”中切实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习近平指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①详见杜尚泽著《“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原载于《人民日报》2021年3月7日第1版。。教师要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将红色文化与课本知识融会贯通,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能够阐释课程重点、难点的部分,将课程知识点讲透彻,将红色文化讲生动,将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讲清楚,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法治素养。
2.在“看”中结合红色文化多模态资源库。充分利用课程PPT、影音资料、VR 技术等拓宽看的内容、丰富看的形式。课后,教师可将多模态资源库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理论书籍、人物传记等红色书籍的阅读中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浏览网络资源、观看资源库中的影视作品、云端参观红色遗址,掌握更多红色知识,加深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3.在“探”中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主”作用。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学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探究,形成探究报告或者论文。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十分重要。探究的主题是否恰当是探究成败的前提,要选择学生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盲点,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热情的主题。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探究内容适时进行价值引导和理论提炼,引导学生自觉将问题放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放在“四史”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解读,结合空间广度和时间厚度分析问题。学生积极参与是关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达,通过形成性评价考核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引导学生在历史比较与现实比较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
4.在“演”中实现解决思想问题后的输出。当今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表达意愿愈发强烈,教师要注重提供课堂、校园及社会舞台让学生进行展示,使学生浸润在红色文化中,在“演”的过程中产生思想和情感的共鸣。“演”可以采用演讲、演唱、表演、辩论等方式,内容可以是探究报告、文章、歌曲、影视脚本等,宣传渠道可以借助网络、新媒体等形式,营造浓郁的红色文化氛围。如果说“探”是偏向理论的辨析,那么“演”则更多是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在“探”“演”结合中达到理智与情感的升华。